人物库 明朝
贞斋先生逸稿卷之二·本传
朴宜中字子虚。初名实。密阳人。父仁杞。版图总郎。宜中恭悯朝擢魁科。授典仪直长。累转献纳,司艺。王祦时。除门下舍人。升左司议大夫。与郑釐上疏曰。近日宪司所申数事。允合公论。而殿下未尽俞允。玆竭愚衷。辄冒言之。书曰。明王奉若天道。树后王群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是以。古之人君。无轻民事而惟难。无安厥位而惟危。怵惕惟厉。中夜以兴。坐以待旦。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奚暇为逸豫哉。我国家自圣祖创业已来。列圣相承。持盈守成。殿下以明睿之资。幼冲嗣位。亦克持守。九年于玆。比年以来。倭贼日炽。深入为寇。杀掠天民。焚毁庐舍。州郡凋弊。田野荒芜。加之水旱饥馑荐臻。而饿殍相望。仓廪虚耗。而用度不足。又草贼窃发。私相屠戮。人民离散。父子不保。祸乱之极。莫此为甚。矧惟上国不许通好。屯兵近境。窥伺衅隙。又况天灾人妖地怪与夫鸟兽泉鱼之异叠见谴告。一国人民。大小战慄。罔不忧惧。殿下诚宜兢兢业业。无敢逸豫。广延众论。以图治安。以消变异。不可一日之或怠。一事之或忽。况可为不急之务。纵耳目之娱。恣心志之欲。而盘乐怠仿哉。昔在有夏。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厥弟五人。述大禹之戒以作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饮。峻宇雕墙。有一于此。靡或不亡。大禹之训如是其严。而太康乃盘游无度。罔有悛心。卒以不保。商之太甲。欲败度纵败礼。伊尹训之日。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玆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太甲以是为戒而克终允德。为商之令王。夫太甲太康之所以有间者。顾训之行与不行耳。先儒谓以此二训。揭之座隅。铭之楹席。若古圣人俨临乎前。则保国之金汤。全生之药石也。伏望殿下以太甲为法。太康为戒。日以二训。三省于身。辍酒色歌舞之乐。绝鹰犬游畋之戏。无侮圣言。无逆忠直。无远耆德。无比顽童。崇素俭戒逸豫。远谗听谏。任贤去邪。夙夜孜孜。小心翼翼。常以敬天勤民为务。则可以答上天立君之意。可以胜祖考付托之重。可以慰臣民期望之心。而盈成之业。可永保矣。不报。迁成均大司成。拜密直提学。如京师请还铁岭迤北。自恭悯朝奉使者多赍金银土产。市彩帛轻货。虽有识者。迫于权贵所托。私装居贡献十分之九。中国人以为高丽人假事大。贪贸易来耳。及林,廉用事。其弊尤甚。宜中不赍一物。辽东护送镇抚徐显索布。宜中倾橐视之。解所着苧衣与之。显叹其清白。以告礼部官。天子引见。待之有加。显出语人曰。契宰相以下。吾所见高丽使臣多矣。至尊待礼。未有如朴宰相者。帝又命礼部官享宜中于会同馆。坐之前元平章院使上。遂寝铁岭立卫之议。时张子温死于锦衣卫。其从行二人。尚未东还。帝附宜中遣之。行数日。辽东以崔莹举兵闻。宜中到辽海。从者恐为辽东所执。中路皆逃。宜中单骑到辽东。略无惧色。王昌立。赐推诚补祚功臣号。恭让王时为同知经筵。一日王御经筵。谓侍讲官曰。予年齿已暮。虽读圣经。恐无益也。宜中对曰。昔晋平公谓师旷曰。吾年七十七。歚学恐年耆矣。师旷日。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戏其君者乎。帅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吾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平公然之。今殿下春秋尚富。学未晚也。王嘉纳。书云观上疏曰。道诜密记。有地理衰旺之说。宜幸汉阳。以休松都地德。王谓宜中曰。卿以迁都为如何。对曰。古昔人君。以谶纬术数。保其国家。臣未之问。况今下民多疑。有书来自上国。则曰必有事西北界。有报牒急骑。则曰天兵将至。禁宫门阑入。则是必有以也。民心既如是。又动众以迁。则下民尤惑矣。供亿之费。搔扰之弊。不可胜言。书曰。匹夫匹妇。不获自尽。人主罔与成厥功。愿殿下察焉。王曰。吾非不知其弊。阴阳之说。岂可尽诬也。不听。寻拜艺文馆提学兼成均大司成。入本朝。拜检校参赞议政府事。不就卒。年六十七。天资明敏。学问笃实。廉清慷慨。夷险一节。为文章。精深典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字子清。李成梁子。从兄李如松援朝鲜御日本,却敌先登。屡迁辽东副总兵。二十五年,再援朝鲜,攻蔚山不克。次年,以如松战死,代为辽东总兵官。逾年,以拥兵畏敌被劾罢官。久之,起佥书左府。如梅躁动非大将才,故虽敢于战斗,而多致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李成梁子,李如桢弟。以父荫为都指挥佥事。从兄李如松讨宁夏哱拜之叛,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历广西、延绥总兵官。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德遵,泰和人。永乐乙未赐进士第一,除翰林修撰累官户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天顺初戍铁岭寻放还有芳洲集
循字德遵,太和人。永乐乙未第一人及第,除翰林修撰。洪熙改元,进侍讲。宣德初,进侍讲学士。正统中,进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典机务,旋造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景泰中,进少保,历文渊阁、华盖殿大学士。英宗复辟,谪戍铁岭,寻放还。有《芳洲集》十卷。
(《蹇斋琐缀录》:宣庙最好词章,选南扬与陈芳洲二先生日直南宫应制,南杨思迟,陈思敏。一日,代御制《寿星赞》,陈援笔赞云:「渺南极兮一星,灿祥光兮八弦。兆皇家兮永龄,我怀思兮治平。赖忠贞兮弼成,宜寿域兮同升。」南杨以指圈画「寿域」二字,欲易而未就。时中官促进甚急,曰:「先生有则改,无则罢。」遂取去。赐内阁,问二杨先生曰:「『寿域』」二字如何?」西杨应曰:「八荒开寿域。」中官还诘南杨曰:「『八荒开寿域』,此句诗如何?」南杨曰:「好诗!」 中官曰:「先指『寿域』为未好,何也?」南杨默然。少顷,陈退食,遇西杨于端门。西杨语陈曰:「适赐《寿星赞》甚佳,必大手笔也。」陈唯唯。后正统间,朝钟一日不受杵,命内阁制祠钟文。南杨入室中翻旧稿不得,太监侯久,促陈芳洲曰:「先生何不作?」陈乃白南杨曰:「旧无此稿,先生第口占我写。」南杨乃起一语,陈遂续成之。)
维基
陈循(1385年—1462年),字德遵,号芳洲,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景泰年间重臣。官至华盖殿大学士。陈循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十二年甲午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状元,授修撰。历事永乐、景泰五朝,宣德初直南宫,进侍讲学士,进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1444)入文渊阁典机务。第二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蒙古族瓦剌部俘虏,京师大震。有人主张南迁。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高声道:“欲迁者可斩!”陈循说:“于侍郎言是。”支持于谦。一些朝臣拥立郕王(景帝)即皇帝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而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夺门之变”后,英宗复位,由于石亨等指控大臣于谦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天顺五年(1461年),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乐安人,字德原。正统七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按湖广归,被诬下狱,戍铁岭卒。
维基
杨瑄(1425年—?),字廷献,江西丰城县人。景泰甲戌进士,以敢谏著称。因弹劾石亨,被诬结党,遣戍铁岭。成化时,官至浙江按察使。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授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景帝病重,朝臣请立储,景帝不允。瑄与同官钱琎、樊英等约定疏争,随即发生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其议遂罢。天顺年间,负责巡查京畿,查證曹吉祥、石亨侵佔民田,英宗下令核查。曹吉祥大惧,请求英宗治罪杨瑄,没有批准。不久,石亨西征归来,天有彗星,十三道掌道监察御史张鹏、盛颙、周斌、费广、张宽、王鉴、赵文博、彭烈、张奎、李人仪、邵铜、郑冕、陶复及御史刘泰、魏翰、康骥计划弹劾石亨、曹吉祥违法之事。上疏前一日,给事中王铉泄密于石亨,石亨遂在英宗御前痛哭,且诬陷张鹏等人结党。待英宗得疏后,果然大怒,逮捕数位御史。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亦连坐下狱。杨瑄、张鹏论斩,其馀人戍边。因天变,英宗改戍瑄、鹏铁至岭卫,其馀改为知县或者恢复原职。宪宗继位后,杨瑄官复原职。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任内修葺海塘,为民爱戴。晋浙江按察使。卒于任上。
维基
张玮(1453年—1517年),字嘉玉,号历斋。南直隶苏州卫官籍(今长洲县)。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会试四十五名,廷试三甲一百六十六名进士,循例归省,丁父忧。弘治三年(1490年)服阕,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奉使江西,督造宁靖王朱奠培墓。四年回部理事,六年分司杭州税务,七年回部,不久升虞衡司员外郎,十二年(1499年)晋都水司郎中,领漕河事,分司徐州。十三年告病归乡,十五年还朝,复除都水司郎中,领漕河如故。正德二年(1507年)初,刘瑾专政,以违例乘轿将张玮用重枷枷号于张家湾,不久被判充军辽东铁岭卫。五年赦免召还,恢复原职,十二年十二月卒于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归善人,字应龙。成化进士。历官江西道监察御史。正德初迁云南按察副使。刘瑾加以“违制乘肩舆”之罪,枷号濒死,谪戍铁岭。瑾诛,复官,卒于道。
维基
钱之选,字舜臣,直隶常熟县人,辽东铁岭卫民籍。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二百零六名进士。担任晋江县知县。其性情聪敏,不为权贵所压,并驱逐倭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6—1615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字汝契。世为铁岭卫指挥佥事,然以家贫,年至四十,得人资助,始得袭任。积功为副总兵。隆庆四年,擢都督佥事,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连破插汉儿、泰宁等部及建州女真首领王杲等。万历十年,又破古哷城,杀王杲子阿台。威名颇著。在镇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十次,封宁远伯。然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全辽商民之利,尽入于己,往往虚报战功,甚至掩败为胜,以邀爵赏。万历十九年,解任。十年后,以边备废弛,乃命再镇辽东。在职八载,加至太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字子茂。李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少从父谙兵机,骁果善战。万历间先后为山西、宣府总兵。二十年,讨平宁夏哱拜之叛。又与弟李如柏、李如梅率师援朝鲜,御日本。二十一年,收复平壤、开城,以轻敌败于碧蹄馆。既而进兵收复王京,奉朝命撤兵回国。二十五年,授辽东总兵。次年,率轻骑追击土蛮,中伏阵亡。
维基
萧汝芳,字斯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辽东铁岭卫官籍。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顺天府乡试第十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七十名,登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
维基
赵焕(1542年—1619年),原名赵宦,字文光,号吉亭,山东掖县人。万历年间吏部尚书。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山东乡试五十二名,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六十三名,廷试三甲九十一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任乌程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升工部主事,五年改任河南道御史,六年差巡按陕西茶马。万历元年(1573年)养病。三年复除江西道御史,巡按河南。五年回道管事,十二月巡视京营,七年京畿道刷卷,监试顺天乡试,次年监殿试,八年闰四月升任顺天府丞,十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一年二月升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三年四月改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四年二月署掌院篆,同年升工部右侍郎,十五年三月改吏部右侍郎,十六年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十七年七月以疾乞归,回籍调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九月称亲老乞休,以兄巡抚辽东右佥都御史赵耀回乡奉亲。十一月升刑部尚书。二十三年四月以疾乞休,准驰驿回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八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七年五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赍捧回籍,十二月以疾乞休,不允。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二月起为工部尚书,以亲老乞在籍侍养,许之。后家居十六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再次召拜为刑部尚书,四十年二月署掌吏部尚书印信,八月改任吏部尚书。时明神宗怠于政事,曹署多空,「六卿止一焕在」。赵焕多次上疏要求增补官员,神宗皆“留中不报”。赵焕请求去职还乡,神宗又优诏抚慰挽留。九月,赵焕请求去职还乡,神宗仍下诏挽留。给事中李成名劾赵焕「党同伐异」,赵焕于是称疾不出。逾月终于请辞成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起赵焕为吏部尚书,铨印暂付侍郎史继偕署掌,十一月赴任,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辽东事起,萨尔浒之战大败,死四万馀人,开原、铁岭沦陷,北京震动。赵焕亲率群臣至文华门,「九卿伏阙」,坚请神宗急发兵饷。直到傍晚,神宗才遣太监传旨:「退。」然军机要务仍废置如故。赵焕再次上疏:「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此语竟为神宗所恶。其部属满考升迁,赵焕上疏请准,神宗又不理睬。十一月初二日,赵焕「郁郁卒」,享年七十八。明熹宗天启初,追赠太子太保。
维基
冀述,字继父(继甫),号紫璇,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军籍。冀述登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成进士,授广宁司李。时铁岭帅李成梁跋扈,述抗礼不屈,帅恚,通朝贵,裁移述去。又通守关貂珰严检行箧,止敝书数卷而已。调补登州,励操清肃,一郡栗然。擢户部广东司主事,寻改兵部车驾司,奉命饷军,便道归省,丁继母艰,以疾卒于家。体恸兄弗自遣,亦病,以是年卒。述性孝友,父殁居庐,三年不入内。丧除羸病,骨露衣表。奉继母如所生。配宋氏,有贤行,述家故贫素,自诸生时至历宦,宋氏恒纺棉以佐,宋卒,义不再娶。所著有《桃园草》、《庸言》诸书。
维基
刘曰梧(1554年—1635年),字阳生,号斗阳,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梓溪人,民籍。乙酉乡试九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六十六名,登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工部观政,二十年十月选授浙江道御史,二十五年六月复除原职,二十八年巡按南直隶,三十一年九月巡按南京畿道,时杂税正繁,自金陵至皖城,立税厂七,曰梧檄为一,且著为令。后镇守金陵太监兴大狱,曰梧捕其党,将穷治之,狱乃解。已而引归,三十六年十一月即家起南京太常寺少卿,祀太祖陵寝。会时议格孝康皇帝谥,曰梧上《瞻顾陵寝》一疏,得允庙谥乃已。摄京兆尹,又摄国子监祭酒,所拔皆知名士。四十三年二月出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蓟为三辅要害,除夙弊,宽文网,拔孙显祖于行间,以二十骑战走骆驼兵数千,边威遂振。妖人王森左道惑众,聚众数万,曰梧计擒而毙之。四十六年十一月升左副都御史,照旧巡抚,仍荫一子入监读书。四十七年十一月以病累疏乞休。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起复顺天巡抚,闻开原、铁岭相继陷,括家赀万金助军饷。三年正月升兵部添设右侍郎,三月补本部右侍郎,十月抵京,被吏科给事中蒲秉权弹劾升任逾年趣装无日,次月遂引疾归里。五年正月再起为兵部左侍郎,以老病辞职,准在籍调理,年八十二卒,赠兵部尚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大同右卫人。麻锦弟。由舍人从军。果毅骁勇,善于用兵。万历间累擢至宁夏总兵官。平哱拜,破卜失兔。以病归。二十五年,起任备倭总兵官,赴朝鲜,加提督,尽统诸军。次年,与陈璘等破倭兵,迁右都督。镇守辽东。麻氏多将才,与铁岭李氏有“东李西麻”之称。贵在诸麻中,战功尤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字子良。李成梁次子,李如松弟。从父出塞有功,历蓟辽副总兵。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帝乃解如柏任。援朝之役,署都督事,为副总兵官,攻克开城。师还,为五军营副将。寻出为贵州总兵,改镇宁夏,进右都督。以疾归,家居二十年。后以世将复故官镇辽东,然而放情酒色,实无能为。四十八年,杨镐四路出师攻后金,如柏率右翼中路军,以三路覆没,奉命退还。言官交章论劾,惧而自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
【介绍】:
明末辽东铁岭人。明抚顺所游击。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兵围抚顺,永芳降,授三等副将,后擢为总兵官,为明边将降后金之始。皇太极天聪间,从阿敏等攻朝鲜,订盟而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李成梁第三子,李如柏弟。以父荫为指挥使,屡加至右都督,列环卫者四十年。虽为将门子弟,却不知兵。万历四十七年,以李氏世镇辽东,边人畏服之故,为辽东总兵官,屯沈阳。清兵攻铁岭,如桢拥兵不敢救。为言官弹劾,免死充军。
维基
韩原善 (1584年—1628年),字继之,别号鹏南,直隶广平府东胜左卫军籍山西赵城县人。父韩应箕,字希皋,御史韩应庚次弟也。卢龙县学生,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顺天乡试第九十七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成进士,历任青浦、长洲县令,以治绩最,行取户部主事。丁父忧归,服阕,补兵部主事,四十七年四月,升辽东开原道佥事,辽东经略熊廷弼以开原、铁岭失陷,令韩原善驻扎沈阳,原善不敢行,天启二年正月,坐是被劾,令致仕归。崇祯元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