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朱升元末明初 1288 — 13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8—1354 【介绍】: 龙兴路富州人字自立
文宗至顺初应诏入粟赈饥,授南康县
累迁监宜兴税。
释永宁元末明初 1292 — 1369年6月17日
永宁
一源字也。
自号虚幻子
淮东通州朱氏子。
朱氏故宦族。
六岁入乡校。
能了经籍大义。
九岁离俗。
依族姻模上人于利和寺。
河南王童。
奇其幼而器之。
僧司
给牒度为沙门
自是蓬累出游。
历见诸禅老。
无所契。
焦子山
精修禅定。
稍涉睡昏。
则戴沙运甓。
悬板坐空。
如是者五年。
淮西太湖山。
求證于无用宽公。
公门庭严峻。
师方入户。
厉声叱出之。
师作礼于户外。
合爪而立。
久之乃许。
入见。
问曰。
何处人。
师曰通州
淮海近日盈虚若何。
曰沃日滔天。
不存涓滴。
曰不著槽道。
请和尚道。
公便暍。
师退就禅室。
彻夜不寐。
一旦闻公举云门一念不起语。
声未绝有省。
公命举偈。
偈罢。
振威一喝。
师曰。
喝作么。
公曰。
东瓜山前吞匾担。
捉住清风剥了皮。
师不觉通身汗下。
曰。
今日方知和尚用处。
执侍三年。
因以断崖义所赞己像。
亲署一花书。
授师曰。
汝缘在浙逢龙
即住遇池便居。
延祐中
广德
缚茅于大洞中居之。
无何。
宜兴龙池
师建立禅居。
师以名符悬记。
欣然赴之。
结屋数十间。
命曰禹门兴化庵。
山颠有龙池
出每大水。
民甚苦之。
师召
受三皈戒。
不复出。
师居之久。
复厌其未幽邃也。
择绝巘作室以居。
至壁立如削处。
斲木为栈。
钩环连锁栖板于空中。
足不越户限者二年
师以退隐为心。
间迫于不得已。
勉一出焉。
俄以疾归龙池
至正壬午
江南行宣政院
命师主大华藏寺
师举龙门膺代之。
明年复命补天童。
师坚以疾辞。
宋文宪谓。
师得法之后。
固拳拳以庶人为急。
及主大刹。
屡退养龙池
虽天童实厕五山
亦摇首弗顾。
其高风峻节。
如祥麟威凤。
可望而不可即。
何其贤耶。
至正戊子
有旨。
趣入说法于龙光殿。
上悦。
赐金襕法衣玉环师号。
寻奉旨。
函香至五台
感祥光五道之瑞。
升辞南还。
道趣维扬
镇南
率嫔妃等。
延师入宫。
禀受大戒。
遣司马护还龙池
入我明洪武己酉夏六月
示微疾。
属弟子裁纸制内外衣。
曰。
吾将逝矣。
或以药剂进。
麾去之。
自兴化庵移龛。
至绝巘所居。
昧爽。
师起沐浴服纸衣
索笔书偈云。
七十八年守拙。
明明一场败阙。
泥牛海底翻身。
六月炎天飞雪。
书毕。
侧卧而化。
茶毗。
现五色光。
齿牙舌轮。
及所持数珠。
皆不坏。
舍利无算。
烟至中林。
亦累累然生。
人竞折枝取之。
淘汰灰土。
获者亦众。
门人等。
分馀骨与不坏者。
五处建塔焉。
师气貌雄伟。
身长七尺有馀。
吐音洪亮。
其接物也。
不以贵贱其心。
所至无不倾向。
中书右丞朵儿只
江浙行省左丞相别不花。
赵文敏公孟頫
冯内翰子振
尤所宾礼者也。
四民来献芗币衣履者。
肩摩而袂接。
既无虚日。
师受之即以施人。
曾无毫发系吝。
其自处则布袍粝食。
沛然若有馀。
凡发为文偈。
了不经意。
引纸行墨。
而空义自彰
有四会语录。
行世。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永宁字一源别号幻虚子姓朱氏淮东通州人
世为宦族,母陇西李氏。
生而黠慧,舅氏吉安郡守爱之,欲以为嗣。
年六岁入乡校,始习经籍,即能暗记,了明大意。
然非所乐,闻人诵佛号,心向往之,注耳以听。
九岁,有离俗之思,请于二亲。
初弗之许,后见其志坚,乃使依模上人于利和广慧寺
利和,州之望刹,宋有淮海肇禅师说法度人,声闻当世,前一夕,寺众梦迎禅师
旦而至,寺众异之,谓肇禅师乘愿再来者也。
年十二,游扬之雍熙寺,会主僧来峰泰编《禅林类聚》成,览之笑曰:“此古人糟粕,检点何为?
河南王童童奇其幼而器之,属僧录司给牒薙度为沙弥,寻受具足戒。
自是厥后,蓬累出游浙河东西,见诸宿老,下语无所契。
中峰海方柄法苏之万寿,留之经年。
乃入穹窿山谒克翁绍,绍察其志不凡,俾掌藏室。
时年已十九,既而欲归乡省觐。
毗陵,约明极昶于焦子山,精脩禅定,稍涉睡昏,则戴沙运甓,悬版坐空,如是者五年。
曰:“藏主见解且至,宜往参人。
”遂至淮西大湖山,求印可于无用,无用门庭严峻,方入户,厉声叱之。
合爪立于门外,久之,乃许入见。
诘其居处,知在通州,便问:“淮海近日虚盈若何?
曰:“沃日滔天,不存涓滴。
”无用未之许,退就禅室,彻夜不寐。
一日,闻无用举云门一念不起,语声未绝而有省,急趋入堂,无用便欣然知其领悟,令造偈拈赵州
立就曰:“赵州狗子无佛性,万家森罗齐乞命。
无底篮儿盛死蛇,多添少减无馀剩。
”无用嗒然一笑。
复举《證道偈》问之曰:“闪飞电来,全身不顾,拟议之间,圣凡无路。
曰:“火迸星飞,有何拟议,觌面当机,不是不是。
”无用喝曰:“东瓜山前呑匾担,捉将清风剥去皮。
不觉汗下,曰:“今日方知用处无用闭着口。
”自是侍左右者三年,因以断厓义所赞己像,亲署一书授曰:“汝缘在浙。
逢龙即住,逢池便居。
遂还浙,时虚谷陵、元叟端、濑翁庆、幻住本天如则各据名山,递展化机。
往叩击,皆相吻合,而幻住尤誉之弗置。
元祐庚申,延至广德,缚茅于大洞中,洞左有实相寺马祖子澄公道场也,为重新之。
同时有无一全,遁迹于石溪石溪大洞相望,人称“广德二甘露门”云。
至治癸亥宜兴龙池建立禅居,以名符悬记,欣然赴之,作室百堵,命曰“禹门兴化庵”。
先是山巅有龙池,其深叵测,出每大水,居民苦之。
乃咒,鼋受三归依戒,不复为害。
久之复厌凡近,思涉幽邃,乃穷绝巘构室以居,至壁立如削处,斲木为栈,钩环连锁,栖版空中,足不越户限者二年。
学侣闻风,遐迩奔赴。
帝师大宝法王稔其道行,降号曰“弘教济禅师”。
泰定乙丑,州西九里有地曰“青山”,僧副延宁主之,为创寺一区,以“九里”名之。
至顺庚午,出世李山禅寺,瓣香酬恩,归之无用。
俄有诏,集桑门千七百人,阅毗卢大藏经。
一七日,升座敷正法,天降甘露。
壬申退归龙池
元叟主双径,月江印主云峰,皆虚首座招之,并辞不赴。
元统甲戌,浙西江东道广教总管具疏请主常之天宁万寿,州守戍将敦劝尤力,左右亦谓:“大法火冷灰寒,不可自安暇逸。
”乃蹶然起赴。
而寺尝被灾,方议经营,至则为新释迦佛殿,造菩萨、天神诸像,雄冠诸刹。
踰八年,有司以闻,诏锡“本觉妙明真净”之号。
至正壬午江南行宣政院命主大华藏寺,宁举龙门膺代之。
明年,复命补天童景德,坚以疾辞,退归龙池
宜兴铜官山旧有北岳菩提院,燬于火,会昌士人潘敬之重构焉。
九里寺助建法堂、丈室之属。
戊子,有旨趣入觐,说法于龙光殿,赐金襕法衣,纽以玉环,加号曰“佛心了悟大禅师”。
帝师亦有绛袍毳帽之赠。
无何,奉旨函香至五台山,曼殊大士为见祥光应之。
明年,陛辞南还,道过维扬镇南王波罗普化率妃嫔迎之入宫,禀受大戒,赐以白金盂及僧伽黎衣,遣司马护还龙池
庚子,出领善卷,寺故废坏,为修葺,涂塈丹艧,且甓其宝坊。
明年,募善士万人为万善会
及瘗兵后枯骨无万数。
壬寅,退归龙池
癸卯,大旱,询乡民之请,结界诵咒,作法将终,大雨如泻。
岁乃有秋,众愈知敬,坚留不拾,强住麻蕻慈慧。
未几,成大丛林
明洪武初元,复归龙池,将不复出。
明年己酉夏六月,示微疾,属弟子宗珦裁纸为衣,曰:“吾将逝矣。
”自兴化庵移龛至绝巘所居,一日昧爽,起沐浴,更纸衣,索笔书偈曰:“七十八年守拙,明明一场败阙。
泥牛海底翻身,六月炎炎飞雪。
”掷笔而化,黑白恋慕,执绋之人盈万。
荼毗,有五色光舍利无算。
弟子志舜、志思等分馀骨就龙池、太平、齐山、紫云、麻蕻五处建塔藏焉。
寿七十八,腊六十五。
气貌雄伟,身长七尺有馀,吐音鸿亮。
其接物也,不以贵贱异心,所至无不倾向。
右丞相呆儿只、左丞相别不花、赵文敏孟頫,尤所宾礼者也。
所为文偈了不经意,引纸行墨空义自彰,有《四会语》行世。
后七年,弟子仁性,亲撰《行业记》,徵宋文宪濂铭其塔云。
桑世杰明初 ? — 13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7 【介绍】: 明开国时庐州府无为人
元末起事于巢湖
旋以所部归朱元璋
赵普胜降而有异志,世杰以告,普胜逸去。
朱元璋渡江据南京,授秦淮翼元帅
镇江丹阳金坛诸州县。
行枢密院事。
江阴宜兴,战死于石牌寨。
追封永义侯
杨国兴明初 ? — 13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7 【介绍】: 明开国时定远人
朱元璋部将,以右翼元帅宜兴
朱元璋吴元年,从攻张士诚平江,战死阊门
郭兴元末明初 1330 — 13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0—1383 【介绍】: 凤阳府人一名子兴
初属元帅郭子兴部,后与弟同归心朱元璋,常备宿卫
从大军攻取宁国江阴宜兴婺州安庆衢州
大败陈友谅张士诚,转战大江南北,所战皆捷。
洪武元年徐达河南,移镇巩昌镇抚边民。
三年为秦王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
不守纪律,止封巩昌侯
卒谥宣武
耿炳文元末明初 1334 — 14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4—1403 【介绍】: 凤阳府人
少从朱元璋起兵。
耿君用守宜兴战死,炳文袭父总管职与张士诚军力战,取广德,克长兴,扼江浙门户。
后从征各地,积功,官至大都督府
封长兴侯
建文元年,为大将军燕王“靖难”之兵,败于真定
永乐二年言者劾炳文僭妄不道,炳文惧,自杀。
吴云元末明初 ? — 1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友云
,为翰林待制
入明,授弘文馆校书郎,官至湖广行省参政
八年,奉诏与所获使臣知院等往云南招谕
知院为元使,改制书绐梁王不从,被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友云义兴人
洪武初弘文馆校书郎历刑部尚书参政湖广奉诏招谕云南及难
字友云宜兴人
翰林待制
洪武初,授弘文馆校书郎,改渭南县
刑部郎中,进尚书,出为湖广参政
奉召招谕云南,死之。
弘治中,赠刑部尚书谥忠节
徐达左
达左字良夫吴县人
洪武初用荐为建宁训导
有《耕渔集》。
刘凤《续吴录》:徐达左诗在张、徐间,亦相与善。
其与卢熊邓尉山也,有钮安仲文、杨大本景和王谌之常者各赋诗,才亦相埒。
田按:元季吴中好客者,称昆山顾仲瑛无锡倪元镇吴县徐良夫,鼎峙二百里间。
海内贤士大夫闻风景附,一时高人胜流,佚民遗老,迁客寓公,缁衣黄冠与于斯文者,靡不望三家以为归。
良夫辑二十年友朋往来之诗文为《金兰集》三卷,梓于洪武乙卯,岁久失传。
宋牧仲抚吴谋重刻,以元本不可得而止。
良失裔孙友,以其家藏钞本,重刻于乾隆庚辰
元季明初罕见之作,赖之以传。
良夫当时为风雅所归,可称好事。
至今仲瑛元镇人皆知之,而良夫或不尽知也。
《诗综》不录良夫一篇。
岂非缺典?
馀为采掇其颖出者数篇,以为好事之劝云。)
储可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
潜心理学,洪武初明经
常州府训导,官至礼部侍郎
有《五松清响文集》。
储惟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希崇
有文名。
洪武初举修国子助教
预修《春秋本末》。
姚临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大临
好学,熟经史,善吟咏。
元末兵乱,遁入太湖
洪武初,征为莱州府同知,转保定知府卒。
蒋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仲贤
为人轻财好施。
洪武初,率乡民运粮至太平助军,太祖使知宜兴州,以老辞,乃改用其孙蒋贞。
马治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
初为僧,能诗。
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
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孝常宜兴人
初为沙门洪武初内邱县历知建昌府荆南倡和集海渔集
梁潜明 1366 — 1418
字用之泰和人
洪武丙子举人,授苍溪训导
以荐迁四会知县,改阳江,阳春。
永乐初,召修《太祖实录》,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再迁侍读
中谗死。
有《泊庵文集》十六卷,《诗钞》一卷。
(《四库总目》:潜文格清隽而兼有纵横浩瀚之气,在明初可自成一队。
此《泊庵》十六卷有文无诗,集末有康熙辛酉裔孙天清《续刻家集小引》云:「泊庵公诗集已瘗文冢,不复存人间。
」则旧本久佚矣。
东里》:用之为文章驰骋司马子长韩退之苏子瞻,亦间出《庄》、《骚》,为奇务去陈言出新意。
古诗高处逼晋、宋,五七言近体诗皆可传。
抑庵集》:梁先生文如江河之流,汪洋衍迤,一与风遇,则波澜勃兴,鱼龙百怪,出没隐见,可喜可愕,真当代之杰作。
井观琐言》:梁用之丰赡委曲,亦当代一作家。
田按:用之五言,《选》体为多,近体有唐人格律,而时参宋派,永乐诗家最为杰出。
诗集鲜传,钱牧斋朱竹诧未见,故所录寥寥。
馀所获《泊庵诗钞》,乃用之孙廉嘉中刻于辰州者。
用之滦水琼芽》诗序云:「前代揭学士滦水琼芽,盖芍药芽也。
以代茶最胜,惜在北京时不及采而尝之。
」诗云:「每忆京台事事佳,还闻滦水产琼芽。
玉肤簇簇轻含雪,红甲重重浅映霞。
阳羡初尝须并美,骞林新赐可同誇。
傥教采掇封题去,自是春泉前煎雪花。
」骞林,武当也,明初入贡品。
丰台芍药盈畦弥陇,园丁捆载入市,士大夫家供瓶盂者在在皆是。
傥掇芽而烹之,为芍药增一故实,亦为我辈添一韵事也。)
林士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名世懋,以字行。
洪武中以乡贡入太学
刑部郎中,以言事被谪为南丹州吏。
永乐初起为南康知府,改淮安,皆以清廉称。
后因不防水患,坐贬南宁府镆鋷巡检
官终宜兴教谕
有《边集》、《匡庐小稿》。
杜钦
维基
杜钦直隶宜兴县人进士出身
永乐二年(1404年),登进士
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芮鉴明 1376 — 1453
简介
芮鉴(1376-1453)字公明,赘宜兴黄家,为宜兴始迁祖。
林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实号木庵莆田人,迁闽县永乐乙酉举人以荐选庶吉士侍书经筵出知慈溪江宜兴三县
蒋兢
字惟敬,先世宜兴人
张士诚踞吴,道梗不得归,寓嘉兴通越门,后徙大云塘
博综经籍,尝学于高士敏唐愚士遂,工诗文。
建文即位,诏举人材至,考授文渊阁侍书,应奉御前笔札。
壬午,授密旨,从黄子澄姑苏,至杨任所,谋建义旗。
子澄宁波,会合知府王琏发兵固守钱塘,随逾海抵闽、粤,檄州郡大举,赋诗嘱别云:去去涉江海,贵速无后时。
身轻不遑顾,厦颓务穷支。
十日秦庭哭,一举齐桓师。
持此报国心,何事不可为。
未及至,而成祖正位,子澄被诛,因亡匿山泽,称东海逋臣。
游楚、蜀二十馀年乃归,衰麻绖带终其身。
逊国前,诗文俱散轶,惟琐尾日记、友陶轩稿藏于家。
神女庙一诗,让皇戊申至庙见之,挥泪命铲去。
程济从亡随笔。
字维敬,自宜兴嘉兴
建文初举人才,授文渊阁侍书
有《友陶轩稿》。
(《静志居诗话》:侍书高太常士敏弟子,祭太常文云:「岁在壬午,九月晦,吾师士敏高先生卒。
师以国破家亡,遁影东瓯雁宕山中,颓龄疾苦,仆从窜逸,只影自矢为西山饿夫。
天假之合,小子亦以未死之身来偷息于此,相对若梦寐,泪涔涔下。
侍吾师仅五十日,吾师竟长逝。
就瞑之顷,指画『恨』字,既而曰:『复何恨,复何恨!
』正吾师泣血椎心、万古耿耿之长恨也。
穷途无以成礼,林有巨木遭伐,其腹枵然,乞诸樵叟,敛而叟之芙蓉峰北。
呜呼!
天降丧乱,萧墙祸起。
君国殄瘁,臣所当死。
博浪无椎,环柱失七。
遁迹空山,洁身以俟。
邂逅之间,师师弟弟。
命之穷兮,师疾不起。
为营一坯,山崖水涘。
杖履莫追,涕泗曷已。
侍书之葬其师,纪述建文诸臣者所未及知也。
予尝面请学使者程公本立、娇公瑄、杨公任、高公逊志四忠祠嘉兴,而以侍书配食于高公之右,不果行也。
槜李诗系》:博综经籍,尝学于高士敏唐愚士,遂工诗文。
建文即位,诏举人才,至京考授文渊阁侍书,应奉御前笔劄。
壬午授密旨,从黄子澄姑苏,至杨任所,谋建义旗。
子澄宁波会合知府王琏发兵固守钱塘,随逾海抵闽粤,檄州郡大举,赋诗属别云:「去去涉江海,贵速无后时。
身轻不遑顾,厦颓务穷支。
十日秦庭哭,一举齐桓师。
持此报国心,何事不可为?
」未及至而成祖正位,子澄被诛,因亡匿山泽,称「东海逋臣」,游楚、蜀二十馀年乃归,衰麻绖带终其身。)
臧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波府鄞县人字孟庠
永乐时以能书征,缮写《永乐大典》。
永乐九年进士
成县知县,以父老,乞典教本县,被谪戍交趾
后以荐任宜兴知县
有《鄞人宜阳稿》。
字孟庠
以善书徵写。
永乐大典中进士,出知成县
用荐授监察御史,再改知宜兴
所著鄞阳、柏台二稿。
维基
臧性字孟庠浙江宁波人
进士出身
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二甲第八名进士,参与编修永乐大典》。
后任宜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