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李信圭明 1384 — 14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4—1447 【介绍】: 江西泰和人字君信
洪熙元年举贤良,授清河知县,任职二十二年,请减官船挽船役夫,并免仪真通州间杂徭,以苏民困。
正统初擢知蕲州,因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其事。
后调任处州知府
沈周明 1427年11月21日 — 1509
字启南长洲人
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
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
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
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
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
风月往还,烟云供养。
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
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
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
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
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
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
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
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
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
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
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又尝作落花诗:「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
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
」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
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
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
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
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
如《赋帘影》:「谁放春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
」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
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
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
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
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
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
」「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
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
」「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
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
」「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
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
」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
神来之妙如此。
翁亦极满志,题句:「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
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隅目晶荧耳披,江南流落乘黄姿。
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
李文正公亦有一绝:「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
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
」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
:「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
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
」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
后二日而卒。
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
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
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
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
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仇。
白石翁画、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
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
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
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石渠明 1438 — ?
维基
石渠(1438年—?
),字翰卿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人
同进士出身
成化元年(1465年)乙酉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
成化二年(1466年)联捷丙戌科会试第三百三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一名。
戴恩明 1470 — 15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28 【介绍】: 松江府上海人字子充号东滨
正德六年进士
工部都水司主事,迁员外郎,督运营建大木,怜民夫劳扰,疏请用近京军士番替运输,民称之。
郎中,专理仪真至临清河道。
正德末,迁陕西布政司参议,未任归。
张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嘉定人,徙居长洲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甫,一作青父号米庵
少习举子业,不第,遂潜心古文。
二十年杜门不出,博览子史,考订《史记》诸家之注。
晚年好法书名画。
有《清河书画舫》。
丁士美明 1521 — 15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淮安府清河人字邦彦号后溪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万历初年吏部左侍郎
居官不受馈赠,与人相处,态度谦和,而是非分明。
遭父丧,以毁卒。
维基
丁士美(1521年—1577年)字邦彦号后溪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今属淮安市)人。
明朝状元、政治人物。
官至吏部左侍郎
应天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一甲第一名进士
历官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谕德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兼教习庶吉士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
丁士美历仕三朝,辅导二帝。
因父丧致仕,卒于家。
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恪
释性莲明 1544 — 1597年九月三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性莲字无垢姓王氏仙源人
生而不凡,幼时嬉玩,效作佛事。
有明中叶,政教庞杂,象法浸微,外道群聚,宣扬其说。
每往观听,辄谓众曰:“此梦语也,其如生死何?
”年二十二,遂散家财,弃妻子,之金陵摄山栖霞寺素庵节薙染,受具,依栖讲席习诸经论义,置卷叹曰:“吾为生死大事出家,此岂能了大事乎?
”复弃去。
得故乡之牛头山,诛茆以休,刀耕火种,专以己躬事下念久之,未有所入,又弃去,至清河法堂,授以念佛三昧,乃深信入。
寻参遍融都下,一见器之,因留入室。
久之,妙峰开法于芦芽,特往见,多所陶冶,复归故乡之大山,四方缁白闻风而至。
叹曰:“吾辈出家,当尽历名山,遍参知识,岂拘墟近见,障此生平乎!
”乃复弃去,多方行脚,备尝辛苦,如是者七年。
偶冬日涉河,冰裂作声,堕水寒彻,忽然有省,生平之疑泮然自释。
即卓锡于池阳杉山,十方衲子日益麇集,遂开梵刹以接待为事。
至者无他技,但精洁粥饭荼汤,了无禅道佛法,观者谛信不疑。
九华道场迎为丛林主,治己精苦,忘身为众,凡化恶性必委曲周旋,俟其大信而后已。
行之廿年,远近倾心,凡有所须应时如响,足迹所至,一食一宿之地皆为道场,若池阳杉山、九华之金刚峰观音山金堂、大山之草庵岭之静室、金陵花山,馀若秦头峰、婆娑垄、岑峰洞、白沙山、吉祥、诸天,随地各建兰若数十所,以修隐静者居之,咸以其徒主其业。
丙申仲春,应众请来皖山,不数月,百废具举,三祖道场灿然复盛,遐迩风动。
乃复归九华。
明年皖山四众固请重莅,首肯曰:“去即去矣,尚须三日
明日,偶过九龙,访一庵主,四顾欣然,乃谓众曰:“吾至此山,大事毕矣。
”众不喻其意,二日示微疾,竟终此。
塔于兰若之右,时万历丁酉九月三日也。
年五十有四,腊二十有五。
其弟子查汝定,持其行实,乞憨山为之铭云。
刘国缙
维基
刘国缙辽东复州卫军籍江西泰和县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丁父忧,起补卫辉府三十五年考选,擢为监察御史,弹劾内监陈永寿陈邦彦淫恶杀人状。
三十九年京察被处浮躁,谪官广东
四十六年后金破抚顺大学士方从哲经略杨镐国缙辽东人,推荐其赞画辽东兵事,遂受命招募新兵一万七人余人,分发镇江、宽奠、叆阳、清河诸处防守。
但分防清河者一时逃散,为兵科给事中薛凤翔所劾。
天启元年,辽沈失陷,刘国缙监军道牛维曜、海盖道康应乾等各航海逃至登州
后经熊廷弼上言复辽须用辽人,遂升山东按察司副使,驻登莱招集归附之众,拣选团练以图进取。
三年,为刑科给事中解学龙弹劾其庸懦无为,溪壑无厌。
礼科给事中郭兴言弹劾其托名赈济辽民,冒帑金数万私充囊橐。
遂被革职提问追赃。
黄日芳明至南明
维基
黄日芳(16世纪—17世纪),号蠡源湖广承天府沔阳四川重庆酉阳宣慰司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日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中进士工部观政,授霍丘知县七年调任江阴县
后曾任职朱大典军队的赞画,监督刘良佐军协剿史。
史可法推荐,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和秦士奇高邮督饷,别人都称他敏捷干练。
史可法在军队亲力亲为,他劝告:「书檄委托幕府,兵饷委托胥吏,相公只需要主持就可。
」又说:「用兵是致死之道,应以生机行动;将领是会死的官职,应以生气出行。
汾阳有很多歌姬,穷奢极欲,何曾因为私情废弃公务。
史可法笑而不答。
随后他负责防河、清河高邮,与来到的清朝使者辨论,又与陈士奇驻守邵伯,到扬州失陷后回乡。
隆武帝继位后,起用他为太仆寺少卿,福京沦陷后,不入城市,十馀年后卒。
阎尔梅明末清初 1603 — 1679
泗阳张君慰西,于京师露摊得古古先生诗集,重订年谱,将付剞劂,督为导言。
君表章耆旧,捃摭丛残,扶义之功,倜乎远矣。
先生高节,具见君序跋中。
明之亡也,船山梨洲亭林诸老,均以光复故物为职志。
既已中蹶,不愿生灵之涂炭,乃为文字,以渐渍于文人学子之脑髓,而流衍不穷。
故革命之说,非自辛亥始,五祖之说,三点之会,其由来久矣。
舜水亡命日本,而阳明学派传播东瀛。
日本郑等族,出自华夏,等于马留。
以故清末逋逃,均受日本卵翼。
匹士之志,可以回天,王侯蚁蚁,岂不信哉!
天道好还,无往不复。
吴潘史难,启祯诗变,江浙名士诛戮殆尽。
乾隆末叶,川、陕、楚之教匪,以迄道光后之西力东渐,咸丰洪、杨一役,几屋清社。
同治中兴,汉族势力已超越曼殊之上。
乃者亲贵用事,张脉偾兴,故武昌呼,如摧枯拉朽。
非明季诸老之精神攸寄,曷以致兹?
集中《帝统乐章》,排斥猾夏,隐然为二百数十年后之背景。
自大圜视之,犹眴耳。
佛言:「一切众生,慎勿造因。
」后之览者,亦可以惕然猛醒已。
民国十一年春后十日,东吴张一麟
李用质明末
维基
李用质字文含山东兖州府济宁州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任山西襄陵县知县,尝摄篆临汾,三年奏最,擢刑部江西司主事
逆闯渡河,晋中沸扰,用质易名姓,间道还里。
清军入关,收定山东,奉檄赴部,除知淮安清河县,入为兵科给事中,出使还朝,将据所睹闻及治襄治清利病,渐次入告,先疏济宁钱粮递年私派包赔之弊,得旨行抚按、总河察勘,会卒于京邸,事庋未覆,济人惜之。
乙酉丙戌分校南北两闱,力汰浮华,务检英俊,今自纶、屏卿贰内外,济济在位,天下推为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