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字文质。洪武初,以宜春训导荐入京,擢翰林典籍。十五年,官礼部尚书,与儒臣定释奠礼。是年冬,改华盖殿大学士。后坐事贬监察御史,以老致仕。为人厚重笃实,文章亦不尚浮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江西分宜人,字元春,号石户农。从揭奚斯学,工古文,精《易》学。元末隐居不仕。洪武初举人。授考城主簿,以老归。洪武十八年进士。有《龙江丛稿》、《余学初集》、《贫乐集》、《周易问辨》、《史提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保昌人,字志学。洪武十八年以贡入国子监。后历分宜、龙阳、海宁县丞,皆有政绩。升宁国知府,为政以德化民,不尚刑罚。坐事降刑部主事,出为绍兴通判。抑强扶弱,兴利除害,民德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0—1402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名湜,以字行。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授编修,进修撰。建文帝即位,命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诸藩王。燕王朱棣起兵,京师城破,子澄被执不屈,磔死,族人皆斩。
维基
黄子澄(1350年—1402年),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江西分宜县(今大冈山乡大坑村)人。明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
维基
谢惠,福建清流县人,进士出身。永乐二年,登进士,担任分宜县知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字伯鲁。以明经授开封府学训导,调永康,不受士贽。历国子监学录,官至伊王府长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黄子澄之子。子澄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变姓名田经。潜居,家湖广咸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字衡中。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刚直不阿,累疏劾大臣不法,为百官所惮。升浙江按察副使,改四川,墨吏皆闻风辞去。官至四川右布政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正统末任建宁县主簿。沙县邓茂七举事,民多从之。建宁县丞、典以下皆遁,恭护县事,以利害劝谕县民,县得无事。
维基
李云(1431年—?),字载章,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三十七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名。
维基
白瑾,字莹之,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浙江乡试第五十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历任分宜县知县。曾祖父白国光,曾任知州。祖父白彦明。父亲白雷潭。
维基
莫立之,字斯立,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名进士。知分宜县,召为监察御史。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
赞字廷美,灵宝人。弘治丙辰进士,授大名推官。入为御史,改编修,以忤刘瑾讲知临淄县。瑾诛,起浙江佥事,进副使,改山西提学副使,历四川参政、按察使,召拜光禄寺卿。迁刑部侍郎,进尚书,改户部、吏部,进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卒赠少师,谥文简。有《松皋集》二十六卷。
田按:文简家门鼎盛。予尝过灵宝,见路旁神道碑林立,皆许氏也。及检史,乃知襄毅许公以知兵通敏,位尚书。襄毅八子三尚书,太子太保诰,太子太保论,及文简也,皆以甲科任事才敏见称。《弇州别集》录宗门盛事,以福州之林、灵宝之许为称首。然襄毅遇刘瑾,以委蛇徇意,不免削籍,文简遇分宜以柔和易制,幸跻台辅。季世之居通显,难矣哉!
缵宗字孝思,秦安人。正德戊辰进士,特授翰林检讨。出为嘉定州判,迁潼川知州。入为南户部郎中,改吏部,出知安庆府。改苏州,迁山东参政。改浙江,历河南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改理河道,复改河南,乞归。以作诗下狱,寻得释。有《正德集》四卷、《嘉靖集》七卷、《鸟鼠山人集》十六卷、《拟古乐府》二卷,《拟汉乐府》八卷。
(《四库总目》:缵宗诗激昂悲壮,颇近秦声。无斌媚之态,是其所长:多粗历之音,是其所短。
《艺苑卮言》:胡孝思尝为吾吴郡守、才敏风流,前后罕俪。公暇多游行湖山园亭间,从诸名士,一觞一咏,题墨淋漓,迢于壁石。后迁御史中丞,抚河南,肃皇幸楚,为一律纪事云:「闻道銮舆晓渡河,岳云缥缈护晴珂。千官玉帛嵩呼盛,万国衣冠《禹贡》多,锁钥北门留统制,璿玑南极扈羲和,穆天八骏空飞电,湘竹英皇泪不磨。」刻之石。后以他事坐罢家居者数载矣。尝扑一贪令王联,其人为户部主事,以不职免,杀人下狱当死。乃指「穆天」、「湘竹」为怨望咒诅。而所繇成狱,及生平睚眦,皆指为孝思奸党。奏上,上大怒,悉捕下狱,欲论死。分宜相、陶真人力救解,久之,乃罢免,犹摘杖孝思三十。尝是时,孝思将八十矣,了不怖慑,取锦衣狱中柱械之类八,日制狱八景,为诗纪之。众争咎孝思,掣其笔曰:「君正坐诗至此耳,尚何吾伊为?」孝思澹然咏不辗,曰:「坐诗当死,今不坐诗,得免死乎?」出狱时,谢茂秦贻之诗,有云:「白首全生逢圣主,青山何意见骚人?」孝思方病杖创甚,呻吟间犹口占以谢。人谓孝思意气差胜苏长公,才不及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7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字介溪,分宜人。官宰相。有钤山堂集。
维基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严嵩读书八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严嵩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被抄家去职,两年后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维基
萧一中(1484年—1545年),字执夫,号两湖,湖广岳州府华容县人,军籍,正德丁丑进士。湖广乡试第十五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九名,廷试三甲一百五十二名进士。工部观政,正德十四年,任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知县。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擢升贵州道试监察御史,六年五月因疏救马录,上怒,以为党护,逮系诏狱,谪广西按察司照磨。寻升分宜县知县,升东昌府同知,入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十年八月因吏部郎中夏良胜案降一级,谪饶州府通判,升广西平乐府知府,擢浙江按察司副使,转河南右参政,二十三年正月升江西按察使,五月升浙江右布政使,二十四年正月转左布政,七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未闻命卒。
邦奇字常甫,鄞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改四川、福建,入为右庶子,迁南祭酒,擢南吏部侍郎,召拜吏部侍郎。历掌翰林院、詹事府事,加太子宾客,进礼部尚书,改南吏部,就改兵部。赠太子太保,谧文定。有《觐光楼》、《纡玉楼》、《四友亭》、《养心亭》、《靡悔轩》、《环碧堂》、《甬川》等集。
田按:「书提学湖广时,世宗在潜邸,就试学使,以此受知。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献皇尝言提学张邦奇,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然曰:「尚未用也。」即召为吏部侍郎。会以母老便养,改南京。帝念邦奇不已,与分宜语及之。分宜以邦奇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对,遂终不召。卒后阁拟谧文恪、文敏。帝抹去四字,大书「定」字,遂谧文定。庙堂制作,颇称庄雅。《观光楼集目》,乐章仅列《秋享上帝》、《祀皇天上帝》二章,后人不知,妄将洪武及嘉靖时改制乐章一切阑入集中。后之读文定集者,所当知也。
佐字才伯,香山人。正德辛巳进士,遇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广西提学佥事。致仕归,起左春坊左司谏,迁侍读,掌南院事。再迁左论德,历南祭酒,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赠礼部侍郎,谥文裕。有《泰泉集》六十卷。
(《四库总目》:佐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于时茶陵之焰将燔,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
《艺苑卮言》:黄才伯诗如紫瑛石,大似韎韐。才伯亦有佳语,如「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长空赠我以明月,海内知心惟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涌幢小品》:夏贵溪妾苏,广陵人。其父曰纲,少女适曾石塘铣,舆贵溪为联衿。纲出入两家,傅石塘复套之说。夏大軎,主其策。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艾朴通贿作奸,为众所嫉。分宜已一一刺其阴事,伏毒深。夏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得意甚,作《渔家傲》一阕。适黄泰泉至,掀髯示之索和。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夏大诟詈,嗾言者逐之去。去三日而祸作。
《国雅》:黄詹事才伯,性尚冲和,韵含芳润,玄览鳖洲,藏珍琼海,为一代名家。其诗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
《广东新语》:欧贞伯云:「泰泉先生崛出南海,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癖荒秽于炎徼。功不在陆贾、终军下。」
《列朝诗集》:才伯髫龀以奇隹名。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技藻,争雄艺苑。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后来梁公实、黎惟敬皆出才伯门下,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才伯有漫兴诗,落句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自注云:「欲尽理还之喻。」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也。」今刻《泰泉集》,不入此注,故附记之。
田按,才伯论诗云:「吾见近世古诗以绮靡为精工,律诗以粗豪为气格。然则除、庾之《玉台》优于苏、李之河梁,苏顷之『轻花捧觞』,岑参之『柳拂旗露』,反不如罗隐之天地同力』、韦庄之『万古坤灵』矣。」持论甚精。《泰泉集》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字应远。博学善考据。嘉靖十年举人。授景陵知县,未任卒。
坊字存礼,鄞人。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谏大礼受杖,改南吏部主事,谪通州判官,以吏议免。坐法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芝园定集》:南禺质桌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搞词则藻撰立成。九流百家,罔不涉其津涯;七步八叉,未足誇其捷丽。士林拟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嗔,即援矛戟交刺,亦或譬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资录。旁若无人,罕所顾忌。知者以为激诡,不知者以为诞罔也。繇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讥。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鹑衣蓝缕,湿突不炊。童奴绝粒而逋亡,宾客遇门而不入。竟顑颔以终其身。悲夫!
《艺苑卮言》:丰道生诗如沙苑马,驽骏相半,恣情驰骋,中多败蹶。
《詹氏小辨》:南禺外史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白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工于执笔者也。以故其书大有腕力,特神韵稍不足。
孙广《书画跋跋》:馀生平见南禺草书甚多,多精劲有古法,临古帖尤妙,唐元卿称为我朝第一,《列朝诗集》:存礼高才博学,下笔敷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累,每托名古本或外国木。今所传《石经大学》,《子贡诗传》皆共伪赞也。家藏古碑刻甚富,临摹乱真。为人误定法书,以真易赝,不可穷诘。为人狂诞傲僻,纵口狗意,所至人畏而恶之。常要邑子沈嘉则具盛巽,结忘年交,相得甚骥。或间之曰:「是尝姗笑公诗。」即大怒,设醮上章诅之上帝所。姐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仇隙者,二等则布衣文士,嘉则为首;三等鼠、蝇、蚊、蚤、虱。其狂易可笑,皆此类也。
甬上耆旧集: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舆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学土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相嵩主其议,上从之。然人翁竟不得录用,归益自诞放。诗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田按:南禺工书,于时人中惟文徵仲、祝枝山,陆子渊稍见许可,而于马一龙、沈恺、王逢元、陈鹤:杨珂、沈仕皆痛诋丑拟,不遣馀力,其抨沈仕书,云 「如夏四倚主」。夏四乃时相贵溪斡仆,一时气焰张甚。其滑稽玩世类此。馀谓南禺以议礼背父,附和时局,悖甚。然于永陵君也,以视尝时之趋承赏溪、分宜者,不稍愈乎!持亦激宕淩属,写其牢骚不平之氯。才人不得志,大抵类此,不足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