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田按: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取元都,获其十三朝《实录》以归。二年二月,召修《元史》,命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为总裁官。徵山林遗逸之土,祁门汪克宽德辅、馀姚宋禧无逸、天台陶凯中立、临海陈基敬初、新淦曾鲁得之、休宁赵访子常、宁波张文海、淳安徐尊生大年、新喻赵埙伯友、郢傅恕如心、长洲谢徽元逸、傅著则明、高启季迪及黄篪、王绮为纂修官,仲申与焉。开局天界寺,八月史成。诸人各授官,赐金帛遣归。无逸《寄潜溪诗》所谓「当时十八士,去留各有缘」也。惟庚申君一朝,史官职废,无实录可徵,召礼部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三年二月重开史局,廉、祎仍为总裁官。与纂修者,临海朱右伯贤、崇德贝琼廷琚、义乌朱廉伯清、嘉定王彝常宗、浦江张丁孟兼、河南高逊志士敏、当涂李汶宗茂、江阴张宣藻仲、吴张简仲简、仕寅彦正、耒阳李懋中卿、殴弼俞寅,埙复兴焉。七月书成,授官赐归如前。余录前后两局诸公诗,惟子常、德辅、敬初、无逸、仲简,顾侠君已采入元诗选,不列此集,与《诗综》体例差别。竹采诗时,元诗选本尚无大集,元遗老诗不妨兼收。此集义取断代,如舒道原、谢龟巢、华黄杨、沈茶山、刘仲修、贡南湖、张光弼、吴主一、沈花溪诸人概不入选。仲申文与潜溪、华川鼎峙金华,诗学有端系,为吴立夫人室弟子。立夫有胡仲申至诗云:「新文十馀篇,笔墨擅百炼。口传发秦壁,竹简凿晋竁。考论无差爽,风雅有正变。世儒弄俗学,雅曲极荧炫。群羊虽冒虎,草悦豺则战。谁其制横溃,或者瘳瞑眩。牛毛独不多,麟角时一现。」奖许甚至。余读《渊颖集》,淩厉震宕;仲申诗乃纯占苍浑。师弟子之渊源,岂必在面貌之似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
【介绍】:
明初湖广江夏人。元末为徐寿辉部将,从欧普祥攻陷袁州、吉安。及陈友谅杀寿辉,彬劝普祥以袁州降朱元璋。普祥死后,彬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洪武初封宜春侯,从徐达镇北平,后坐胡惟庸党死。
维基
林瑜,福建连江县西铺人,进士出身。洪武十七年,福建甲子乡试中举。洪武十八年,登乙丑科会试中进士,担任江夏县知县、云南参政。
(《艺苑卮言》:浦长源、林子羽如小乘法中作论师,生天则可,成佛甚遥。
《诗薮》:子羽诸体皆工,五言律尤胜。合处置唐钱、刘不复辨别。七言律如「珠林积雪明山殿,玉涧飞流带苑墙」。「诸天日月环龙衮,九域山河拱象筵」,「衲经雁宕千峰雪,定入蛾眉半夜钟」,「云边夜火悬沙驿,海上寒山出郡楼」。皆气色高华,风骨遒爽。
《国雅》:林员外才思藻丽,如游鱼潜水,翔鸢薄天,高下各适性情。庐陵刘子高序其集云。「已窥陈拾遗之奥,大有开元之风。」馀所选五言,全佳者如《芙蓉峰》、《出塞送高郎中《、《读书台》,其句有「苦雾沈旗影,飞霜湿鼓声」,似「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又「灯影秋云里,书声晚磐中」,似「塔影挂青汉,钟声扣白云」,并称警绝,信不在大历下也。陈衍《槎上老舌》:子羽诗文,一洗元人纤弱之习,为开国宗派第一。万层初,袁太守景从、马参军用船,同选十才子诗,虽复精勤,不无挂漏。如「人分沧海色,江转白云痕」,「山钟知寺远,海月忆家贫」,「落日扁舟去,秋风万里心」,「重关逢雪度,走马见星移」,「郢树侵吴近,淮流入海长」,「古柳垂青蔓,沙河急暮流」,「三军随虎竹,万里度龙沙」,「古戍冰成垒,春湟雪作花」,「溪桥寒吐月,驿树晚藏烟」,「关云遮越断,海雨入吴深」,皆五言佳境,何以去之?又七言如「云边夜犬鸣沙驿,海上寒山出郡城」,「残烟野戍闻寒笛,落日枫林见驿梅」,「南粤云来螺渚北,东瓯天接虎门苍」,「苏小门前人散后,灞陵桥上燕来时」,「江田未熟晴芜晓,馆树新凉夕鸟喧」,「淮南落木南天尽,江上寒云北雁飞」,「寒山月落青枫晚,野戍霜空白雁晴」,「疏砧旧馆空江上,远火人家积雨中」,「乱山背水孤城晚,独树临关一叶秋」,如此苍辣警策,亦在所删,何也?
《少洲诗话》:林鸿寓郡城,洪武中荐授训导,起拜膳部员外郎。尝为僧吟《白莲》云:「淡月瑶池夜,微风太华阴。翠翻擎露盖,玉冷坠波簪。一洗有为法,应同不染身。谁能招惠远,结社向东林。」又《赠行脚僧》诗云:「朝衡暮复嵩,那识白云踪。度碛逢驯象,浮河抗毒龙。衲经何限雪,山过几多峰?年老无筋力,方怀故院松。」闽当国初,诗法尚沿宋、元之故,至鸿始以唐人音调倡鸣乡党,遂为一时风雅之宗。
朱彝尊《曝书亭集》:闽中善诗者,数十才子,鸿为之冠。十才子者,闽郑定、侯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柄、王恭、陈亮,永福王称及鸿弟子周玄、黄玄。鸿之论诗大指,谓汉、魏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但务春华,少秋实,惟唐作者可谓大成。然贞观尚习故陋,神龙渐变常调。开元、天宝间,声律大备。学者当以是为楷式,闽人言诗者,率本之鸿。
《明诗别裁》:闽中诗派以子羽为首,宗法唐人,绳趋尺步。众论以唐临晋帖少之,然终是正派。
田按:子羽诗以盛唐为宗,诸体并工。论者谓晋安一派,有诗必律,有律必七言,引为口实,亦蹈袭者之过也。刘子高序《鸣盛集》云:「子羽诗若殷璠所论神来气来情来者,莫不兼备,天姿卓绝,心会神融。」子高诗流,其言亦可为定论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幼嗜学。建文元年举人。由吏部主事累官太仆寺丞致仕。年八十余,手不释卷。有《历代一览》。
维基
刘仲廉,武昌江夏人。进士。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刘仲廉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名进士。为官淳质有守。永乐初年营建北京,刘仲廉多效劳,绩陟工部侍郎。任工部侍郎时,刘仲廉覈实交阯户口田赋,察军民利病,颇有治绩。后转尚书。
闾字冀成,江夏人。(一云黄岩人。)永乐丙戌进士,官监察御史。有《兰台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幼聪敏好学。永乐九年进士。擢监察御史,谳狱详明,升山东按察使,转左布政使。处事公允,卒官。
维基
邓真,江夏人。进士。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三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升监察御史。后再升山东按察使,转为左布政使,死于任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湖广江夏人,字文通。落魄好奇节。事陈友谅,友谅呼为先生。微行侦察军情,为朱元璋军所获。元璋令赋诗,刺诡谲秀才四字于其面而释之。后友谅子陈理守武昌,久不下,元璋怒欲将屠城。彻复称诡谲秀才求见,作诗以讽,元璋乃止。后隐匿不出。
维基
王庾(1407年—?),字仲京,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九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九十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七名。除户科给事中,历山西参政,官至广东右布政使,以丁忧归乡去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字养正。正统七年进士。为监察御史,因弹劾不避权势,谪戍辽阳。当地不尚文学,浩自选将校子弟教之,后皆成名士。天顺中复官。
维基
辛浩(1414年—?),字养正,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二十五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三名。曾祖父辛仲宜。祖父辛景中。父亲辛友直,前浚县儒学训导。
维基
熊俊(1422年—?),字子英,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九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八名。
维基
上泰(1425年—?),字志同,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十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五名。曾祖上同文。祖父上伯舆,曾任盐课提举。父上骥。
维基
黄钟(1421年—?年),字孟阳,湖广省永州府道州宁远县人。天顺元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进士。
维基
杜鈜(1429年—?),字闻远,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一百二十名。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会试第九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六名。
沈钟(1436~1518) 明代官员、学者。字仲律,晚号休翁、休斋。应天(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长洲徙居上元。天顺四年(1460)进士,历官山西、湖广、山东提学副使,致仕后定居江夏。有《休斋集》。居鄂期间关心黄鹤楼重修事宜并撰《重修黄鹤楼记》,曾笑指黄鹤楼曰“此余之知己也”。有七律《登黄鹤楼》二首、《黄鹤楼感兴》四首、《庚戌元日,元勋猝问曰,近曾登楼否,既而与之以诗》三首及五律《登黄鹤楼》、七言排律《黄鹤楼次朱升之进士》等。是以黄鹤楼为题赋诗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
明刻黄鹤楼校集注
沈钟,字仲律,明代应天(今江苏南京市)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弘治中任湖广提学副使。后上书乞休,遂定居江夏。一室图书,焚香静坐,不闻世事。年八十三而终。
维基
许节(1444年—?),字本俭,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十六名,三甲第一百五十六名进士。弘治十二年(1499年)任扬州府知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号贞庵。诸生。事父母以孝称。成化间以明经官南昌府经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僧人。宪宗时,以秘术因梁芳进,授僧录司左觉义,进右善世,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奸黠窃权,所奏请立从。成化二十一年,言官因星变极论其罪,始勒为民。孝宗初,逮治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