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释世愚元末明初 1301 — 1370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世愚字杰峰
姓余氏西安人也。
家本儒素,世守诗书。
母毛氏梦感神人授以青衣童子,觉而生子。
自幼好佛,稍长,投兰溪显教寺,从孤岳嵩供洒扫。
已而薙除须发为大僧,受具足戒。
昼夜奉芗镫惟谨,以针刺指端濡血,书《金刚般若经》。
忽抵几叹曰:“纵能尽书一大藏教,亦属有为,绝如梦幻,不可控搏。
学无为,以明心宗乎?
”出谒古崖纯、石门刚,诚心恳至,相对于邑,悲从中来,泣涕沾䘳,祈示审端致力之要。
二公为之感动,欣然语之。
佩受其言,不间晨昏,兀坐如枯株,时年二十五矣。
复自念曰:“年日以增,日以退,岂非见闻未充,无以启发知解乎?
”渡涛江而西,见诸善知识。
时布衲雍、断崖义中峰本三人,大弘雪岩高峰之道。
并往咨叩,语皆不契。
中心愗惑,因止南屏山中三年,不踰户限。
闻止岩成倡道大慈山定慧禅寺,门庭虽峻,而获證悟者众,亟往谒焉。
止岩曰:“南泉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何者?
闻而愈疑,仍还南屏
诸缘尽舍,形类气绝,行坐寝食,若无知觉,唯一念历然在太虚中,如此者久之。
一夕坐至夜分,闻邻席唱《證道歌》,至“不除妄想不求真”处,豁然如释重负。
举目洞照,不见一物留碍,喜不自胜,且曰:“佛法自在目前,祇为太近,故人自远耳。
”即操觚成偈,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乃走见止岩。
会止岩游姑苏,走天池,求證于元翁信。
信者,止岩之师也。
问曰:“上士从何来?
”曰:“大慈。
”曰:“大慈鼻孔,其深多少?
卓钖。
信曰:“拗折锡杖,尔将何为?
作礼。
信曰:“尔可归见止岩。
后见之,备述所悟。
止岩曰:“何处见神见鬼?”曰:“今日捉了赃。
”曰:“赃在何处?
便喝。
止岩曰:“开口合口都不是,向上举将一句来。
曰:“遍界明明不覆藏。
”止岩竖起竹篦,请指名,便掀到禅床。
止岩曰:“尔欲来将虎须耶?”复作礼。
止岩击之者三,瞩曰:“善自护持,他日说法度人,续佛慧命
”遂留执侍,服勤三年。
又还南屏,寻入大慈为上座。
元至顺二年西安,先是西安乌石山有福慧古刹,岁久荒废,瓦砾堆除,荆榛塞路。
独结茅以居,蛇蝎霄蟠,虎狼夜哮,了无恐怖。
乡人信仰,钦其道德,裹粮遗之。
遂澄居摄念,影不出山者,十有六载。
声光日振,缁素麇集,至三千指,几无所容。
县中大姓陈嗣宗,倡义施舍,为造殿堂,藏经楼阁,规模弘大,制如伽蓝。
且置山田,取其所入以供众。
帝师大宝法王闻之,为钖“弘辩”之号。
至正六年冬江南行宣政院亦录其行业,请主广德石溪兴龙禅寺,祝香报恩归之,止岩表其自證也。
留居三夏,将迎还乌石。
而郡新建佛刹四,曰古望,曰龙眠,曰宝盖,曰普润,皆延之为开山祖。
力起应之,无不感慕。
明洪武三年冬十二月十日示微疾,召门弟子,勉以精进入道,索笔书偈云:“生本不生,灭不灭。
撒手而行,一天明月。
”掷笔而逝。
越七日,藏于乌石慈云塔院,春秋七十,坐夏五十。
四方参学,莫知其数,得其法者,则慧观、德随十有五人。
所著《二会语》四卷,已刊行丛林
道倾四众,高太尉纳麟、黄尚书德昭廉访副使伯颜不花,莫不函香致敬,驰书问道,得其片言,称为玄要,其法施及人,可谓博矣。
宋文宪濂为铭其塔。
朱妙端
妙端字静庵,诗纬又作令文,字仲娴海宁人,永宣问尚宝卿祚次女,归光泽学谕周济,后因海溢,移家海盐,故淑秀集及明诗粹、明诗妙绝俱作海盐人
年八十馀终。
闺阁著作之富,无过静庵者。
有诗集十卷,遗集五卷,杂文史论五卷,时称为女中诗豪
以所配非偶,每形诸吟咏。
尝读易安词,题云:一代才华真可惜,错将閒恨寄新诗。
篱落见云:可怜不遇知音赏,零落残香对野人。
又某使君有一青衣曰寒梅,妻亡,欲图再娶。
青衣静庵泣诉。
静庵曰:吾能止之。
因题一绝于扇,令持视。
使君云:一夜西风满地霜,粗粗麻布胜无裳。
春来若睹桃花面,莫负寒梅旧日香。
使君感其意,遂不复娶。
其诗才致清赡,声调遒健,平平舒写,自然娴丽,无愧名媛矣。
寇天叙明 1480 — 1533
维基
寇天叙(1480年—1533年),作寇天叙寇天叙字子惇号涂水山西榆次县(今山西省榆次市)人,军籍。
治《诗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山西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年二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第三甲第四十五名进士
南京大理寺评事,进大理寺寺副,出为宁波府知府
十四年(1519年)八月升至应天府府丞
明武宗南巡抵达南京时,从官卫士十馀万,日费金万计,近幸官员纷纷索赔。
当时应天府府尹齐宗在途中忧虑而亡,寇天叙总摄其事,每日穿青衣皂帽坐堂上。
期间遏制江彬等专权,并与兵部尚书乔宇选拳勇者与掠夺民财的禁军抵抗。
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未赴任,九月复除提督抚治郧阳等处。
两个月后调任甘肃巡抚,抵禦蒙古入侵并逮捕其首领脱脱木儿。
五年(1526年)十月晋升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抵禦蒙古入侵固原
九年(1530年)正月官至刑部右侍郎,本年丁忧
十二年服阕,五月起补兵部右侍郎十一月病卒,卒后家贫不能葬。
黄润
维基
黄润字以诚福建晋江县(今福建泉州)人。
同进士出身
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进士,授武进县知县,历升南京刑部主事车驾司郎中
嘉靖十五年(1536年),接替熊宇松江府知府一职,由朱润接任。
因父丧丁忧,除服后改任东昌府知府,后升任河南按察使司副使,讨伐平章华台青衣岭三点山劫匪。
后升任山西左参政,因母老辞职归乡。
曾省吾明 1532 — ?
维基
曾省吾(1532年—?
),字三省又字以三号确庵晚年自号恪庵湖广承天卫钟祥县)官籍江西彭泽县人明代政治人物。
曾省吾生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嘉靖三十四年乙卯湖广乡试四十三名举人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二百三十名,廷试三甲六十九名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四川富顺县知县三十八年工部主事四十年员外四十一年郎中四十五年十一月陕西提学副使隆庆三年(1569年)十一月浙江布政司左参政,调任福建四年十一月太仆寺少卿六年四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明史稿》称其“娴将略,善治边”,“莅事精勤,多有建白”。
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叙州土司都掌蛮叛乱,曾省吾刘显率领官兵十四万出征,“克寨六十馀,俘斩四千六百名,拓地四百馀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
万历二年正月四川平都蛮功,加升右副都御史,照旧巡抚
三年(1575年)六月,升兵部右侍郎五年十二月左侍郎
六年十二月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八年工部尚书,三月升廷试读卷官,加太子太保
张居正死后,曾省吾受到牵连,浙江道监察御史王国弹劾曾省吾“勾结冯保,相倚为奸”,“送冯保金银若干两,图谋升官”,户科给事中王继光疏参曾省吾“十罪”。
高拱《病榻遗言》说:“隆庆六年曾省吾授意其门生、户科给事中曹大野弹劾高拱,并许以高官厚禄。
万历十年(1582年)十二月曾省吾被勒令致仕。
万历十二年四月丘蕣锦衣卫都指挥曹应龙、司礼监太监张诚前往张家抄家,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被屈打成招,供出曾经向曾省吾王篆傅作舟三家转移、藏匿财产,约值银三十万两。
张敬修最后自缢死,临死前写下一绝命书。
丘蕣派人查封曾省吾等人家产,并将曾省吾王篆法办,“曾角巾青衣王直囚服乞哀,中官杖之”。
万历十二年三月工科给事中唐尧钦上书要求重惩曾省吾
万历十二年十月,籍没家产,原籍为民,永不叙用。
明史》无传。
李英明 1544 — 1609
全粤诗·卷四○六
李英(一五四四—一六〇九?
),字少芝
顺德人
少因家贫无以自资,乃以青衣给事欧大任
天资俊颖,善诗能文,尤工五七言近体。
始藉《席上赋明月》一咏,倾倒欧公众诗友,时有“青衣诗人”之誉。
欧大任爱其清才,视若己出,置之左右,执御宦游二十馀载。
而英之诗名随之日兴,向所吟咏脍炙都人士口,一时豪贤无不重其诗。
欧大任丧逝,乃归憩桑梓,隐居龙津,结垆卖酒,交游一时之彦,有临邛之风。
有诗集《餐霞》、《历游》、《当垆》等。
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
李英诗,以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间刊清印本欧大任欧虞部集·李英集》为底本,参校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宋应亨明末 ? — 1643
维基
宋应亨(?
—1643年),字嘉甫号长元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大名府清丰县知县,抑豪强,擒巨盗,百废俱举,教化大行。
考选,擢礼部主客司主事,旋迁吏部,历验封、考功、稽勋、文选四署。
崇祯六年癸酉典试中州河南),得名士最多。
稽勋司郎中陈情终养甲戌(1634年)归乡,好贤喜士,食客满座,酒樽不空。
六年,长子宋璜崇祯庚辰进士,授杭州理刑应亨教之曰:“毋束湿,毋草菅,毋长莠。
庚辰辛巳山东大饥,人相食,公出赈之,活人无数。
事母至孝,居丧过哀。
左目瞳昏黑,莫能视物,寻登泰山,感异梦,果遇良医,以金针拨之,目复清明
又梦青衣童子曰:上帝以公纯孝,遣余默相助之,已无恙,予将报命焉。
清丰知县时,多惠政,去之后,建祠郭外,曰益咏堂,二月晦为公生日,士女岁岁醵金为社会,陈百货于祠前,三日乃罢。
甲申盗蜂起,焚烧官府,至公祠则下拜,且相戒曰:宋公有德于民,祠不可毁。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清兵破临清,应亨率士民守莱阳,北隅单弱,捐千金建瓮城,浃旬而毕。
大兵至,应亨独当一面,悬赏募死士,夜劫营,清兵拔围去。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初五日,清军掩至,避北城不攻。
次日辰时,由城东北缘云梯上,应亨平巾箭衣,驱家僮巷战,家人令易帽,不可。
驱良久,家僮死者三十余人,应亨项中一刀,被执不屈,遂死。
诏赠太仆寺少卿,赐祭葬。
清乾隆间赐谥节悯,入清丰县名宦祠。
李兆明至南明 1591 — 1647
维基
李兆(1591年—1647年)字为之号见可四川顺庆府西充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兆生于万历十九年辛卯三月十日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举人,和兄长李完一同在次年(1622年)进士,获授林县知县,调往安阳;之后历任稽勋主事文选郎中,因忤逆周延儒转官光禄寺少卿崇祯十五年出典山西乡试,进右通政
他在任内刻苦警戒自己,在朝议收民田税时力陈此事不便民众,使朝廷中止计划。
后来周延儒失势,陈演当政,李兆上书得罪陈演而被任命出抚陕西,遂陷其死地,遂乞骸骨。
乃更升户部右侍郎,下俞旨给假归乡。
遂买舟南行,明年甲申春道次沅州,闻崇祯殉社稷,恸哭呕血数升,遂病重。
同年张献忠四川道路断绝,李兆行至云南思南府,派人潜回四川查访消息,得知其家与兄李完一家尽被屠杀,只有次子李映庚九岁与一女婢逃脱,被查访者带回思南李兆闻讯悲愤不已。
隆武帝继位后再次以原官起用他,和张夬共同监督钱法。
福京失守,他在思南酉阳龚滩隐居,与杨世禄遥遥唱和,南明灭亡后忧愤而死。
临终之际赋诗四首,有“数茎短发留残顶,一片荒碑勒本朝”之句,呼子映庚曰:尔父负国恩,无以见先皇帝,即死勿厚敛我,青衣免冠,俾得待罪地下,勿违吾言。
乃瞑目,得年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