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高士文明 ? — 14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7 【介绍】: 陕西咸阳人
善骑射。
洪武中,以从征有功,为燕山左护卫百户
建文时,从成祖起兵,累官都督佥事
张辅交阯,中飞石死。
魏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咸阳人号龙岩
幼善记诵,长通经史,兼明律算,工诗赋书法。
隐居不仕。
员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咸阳人
性豁达孝友。
成化举人
山东青州府通判,寻知霍州,以按治不法宦官改调。
宦官诛,复征不赴。
员宗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咸阳人
为人轻财尚义
正统间大饥,出资赈济,全活数万人。
姚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咸阳人字征之
正统中以乡举入国学。
景泰时上书切谏事佛。
后为齐东知县,移武城,官至太仆丞
陈槐明 1470 — ?
字公辅
生有异质,体文弱,然善方略,喜身任天下事,慷慨。
进士松溪县,入为刑曹,出知武昌府,奏治行第一
以患痞,乞休归。
里居二年,再用,荐起知抚州
疾复作,力请告,得许。
而宸濠反报至郡,东鄙盗王浩八先受濠金及马,约为内应,是日即啸聚,人情益讻讻。
公已在告五十日,丞久摄事,家人趣公曰:可以行矣。
公奋然起曰:国家有急,若以解官为辞,臣罪当死。
即出缚濠使斩之,手焚伪檄于通衢。
是夜发兵袭杀八,濠游兵遂不敢复南。
时郡县意怀观望,尚称宁王
公移檄斥言逆濠倡乱,神人共愤。
凡知人臣大义,宜共戮力,即请都御史王公节制,愿为犄角。
会王公巳檄会诸道兵讨贼,公遂更募义勇四百人,率所部驰赴军门。
而王公已破南昌城,次日方发兵迎击宸濠湖上,而公适至,即用公为领哨官,复密授方略,使潜分所部之半,设伏黄家渡八字脑诸处。
及前锋既交,伏兵呼噪并起,贼遂大溃。
公陈擒首贼瑞昌王拱将军觐铤等七人,斩首三百馀级。
又遣公提兵转战沿湖诸处,遮截宸濠,所俘斩千馀。
九江郡,抚其民。
事平,王公身献俘至浙。
时公巳迁江西按察副使,尚留在军,而王公更奉命还抚江西,谓惟公可任事,使押发宸濠诣行在。
公至留都献俘,面奏目前急务,宜表死节,录遗功,宽胁从,恤民困。
上嘉纳之。
时公泊舟江上,太监张永夜遣少监文招公过其舟,密语曰:上欲得内外官交通宸濠姓名,吾已得其籍,犹未上,事当若何?
公力陈其不可,谓史载光武烧吏人交关王郎书,使反侧子自安。
近日李文达公奏请内外官与曹钦通者不问。
此俱圣主相事,上宜远法光武,公宜近学李文达,为万世所颂。
若此事竟行,非但祸延天下,即公亦身为怨薮,将悔无及矣。
次日,再招公轨手曰:夜来思先生言,诚大爱我。
即尽取箧中交通书籍,对公焚之,惟以钱宁陆完六人名上。
公复进与永言群小导。
上至欲航海观普陀,且闻圣体违和,呕血者三,此诚可寒心。
太皇太后命公扈驾,正在今日,公宜力劝上回跸,此万世勋也。
乃以危言胁江彬辈,上遂班师。
辰州苗反,改公湖广兵备
上念公劳,使扈从至,将用之,未果。
会上崩,大学士公延公至室中,曰:久知公才,烦为议遗诏所当行。
公为条列八事,杨公复不果用,公亦疾作引归。
御史杨材者,初为公武昌属吏,有宿憾,乃论公前在郡观望,坐落职。
嘉靖初,录平濠功,仅得赐金绮。
胡公世宁伍公文定前后力宣其功于朝,王公再辞封爵疏,亦极言其事,有曰:诸臣闻臣檄召提兵而来,甘粉齑之祸,蹈必死之地,忠义显然可见。
今平难以来,群憎众疾,或虚受升职之名,而因使退閒,或冒蒙不忠之号,而随以废斥,曾无鸣其不平者,公即其一也。
已而王公亦被人言事,竟不直公。
里居复二十年,以宿疾作,卒于家,年八十有一。
初,公起知抚州,道遇章枫山先生,曰:公此行恐功名损于平日。
公曰:先生意谓宁藩耶?
但彼今挟天子交结中朝胁人,诚难与亢。
若一朝犯顺,则豫章怨民俱其敌,可不烦四方兵也。
公至郡,知宸濠待开府大臣渐不以礼,即密启劝孙公出巡旁郡,集粮厉士马以防变,孙公不能从。
及公起兵,大学士费公致书奖公倡义,尚以时事为忧。
公答言:抚军王公才略绝世,天遗此老以拯社稷之难,公无忧也。
后俱服其卓识。
公居乡,数为里中兴利;里中人为公生立祠,奉尝不绝。
张纬明 1477 — 15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 【介绍】: 陕西咸阳人字文之号渭涯子
中举人后屡应会试不第,苦读二十年,正德十六年进士
嘉靖初,授江西道监察御史,上疏谏帝佞佛道。
巡视居庸诸关,所至修武备。
巡按辽东,未行而卒。
维基
张纬(1477年—1525年)字文之自号渭涯子陕西西安府咸阳县人,军籍。
弘治十四年(1501年)陕西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九十七名,登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嘉靖元年(1522年)选授江西道监察御史三年甲申(1524年)巡视居庸诸关,四年奉命巡按辽东,因病未行,不久卒于京师,年四十九。
吴克成明 1559 — 1617
简介
朝鲜咸阳人
字诚甫
号问月堂
吴沈明初 ? — 1386
字浚仲兰溪人
太祖婺州,召为郡学训导
洪武初,授翰林待制,以事降编修,复待制,再降编修
以奏对失旨,谪渭源教谕,未行,复为翰林典籍
寻擢东阁大学土,降翰林侍书,改国子博士
有《瀫川集》十卷。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瀫川集》十卷,旧抄本。
是集各家书目罕见著录,《四库》所末收也。
诗薮》:吾邑大学士吴沈,最为太祖眷遇,然初不以诗名。
近得其遗集,虽儒生本色时露,而高华整肃,体格天成,合处讵出当时名家下。
惜全篇完善差寡,辄句摘之,以俟赏音。
其《读史十诗》如《黄石》云:「蹑刘舒国步,蹴项立炎光。
」《子陵裘》云:「大泽垂纶夜,东都绘象时。
」《诸葛扇》云:「白旄麾牧野,赤帜指咸阳
」《太白靴》云:「远逝观宇宙,高举蹑星辰。
」皆用事精切。
《神州十咏北阙云》云:「萦风细作千行紫。
捧日高腾一朵黄。
」《内苑花》云:「万年枝上红云拥,五色屏前绣莫开。
」禁城钟起句「华鲸飞舞出沧溟,直上中天望阙鸣」,《上林莺》结句「飞飞更向高枝语。
三十六宫春昼长」,尤为俊爽。
他若「星环太乙尊黄道,日丽层霄映翠华」,「九成殿上飞金雀,万岁山中舞碧鸾」,国初殊自铮铮,而诸选绝不及之。)
陈继之明 ? — 1403
继之雪庵莆田人
建文庚辰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靖难师入,不屈死。
(《兰陔诗话》:长陵杀戮革除诸臣,备极惨毒。
雪庵之死,碎骨扬灰,呜呼酷矣!
林懋扬云:「雪庵真迹诗一幅,流落金陵市中,径寸草书,笔法高古,酷似王令,间出《急就》。
其诗意度闲适,格调雅正,真巨匠之矩矱也。」
严震直元末明初 1344 — 1403
震直名子敏,以字行,乌程人
洪武末,以粮长通政司参议,再迁工部侍郎,进尚书,改石都御史,寻复为工部尚书,致仕。
成祖即位,以故宫巡视山西,至泽州病卒。
有《遣兴集》。
(《静志居诗话》:尚书由运粮万石长举布政司参议,未之官,留署通政司事,历工部尚书
洪武三十一年春致事。
)(建文元年己卯,复以年老,辞不与事。
帝念其任事久,留住京师
考《遣兴集》中有《宴集赐第之心堂》诗,乃是年三月十五日事。
分韵者为董学士伦茹尚书瑺高太常逊志任尚书亨泰程都御史本立李尚书至刚郑庶子济黄侍郎福张尚书紞、高经历德阳,凡十有一人。
太常诗云:「伟哉尚书公,致仕鸣珂里
赐第最幽敞,迥出埃尘里。
庶子诗云:「尚书遂休致,赐第层京洛
侍郎诗云:「司空居庙堂,忧国鬓如丝。
挂冠神武门,赐第留京师
」历历可證。
而《续藏书》谓:「尚书归老在里,长陵以两马夹袋舁至
」《致身录》又称:「靖难兵起时,督饷山东
」皆妄也。
载考《文皇帝实录》,壬午七月二十三日诏云:「朕居藩邸,凡百姓艰苦靡不知之,数年来兵兴,北方之民疲劳尤甚。
朕所举义者,为宗社生民计。
今宗社既安,而北方之民未安,朕夙夜不安。
乃命前工部尚书严震直户部致仕尚书王钝应天府薛正言等分往山东山西陕西布政司巡视民瘼,何弊当革,何利当建,速具奏来。
尚书受诏往山西
是秋九月十七日病卒于泽州公廨。
合之忠诚伯茹常所撰《严公神道碑》无异。
初不闻奉长陵密诏往云南访建文帝也。
吾学编》、《逊国表忠纪》等书不知何所据,信吞金为实,列尚书为后死忠臣之首。
万历十九年巡按御史黄钟疏请建祠,榜曰「旌忠」,列在祀典。
越数十年,其裔孙只,字文昭,作祠祀辨。
大指谓:「吾祖功业,耀史册,何藉吞金一死,以罔天下后世,黄公欲显吾祖,适足以诬吾祖也。
」噫!
文昭不欲诬其祖,可谓贤子孙矣!
田按:尚书事迹,诗话考据极详。
《诗综》录尚书诗于洪武诸臣之列,义仍未允。
今遵《明史》,列于永乐诸巨之次)。
秦约
〔上缺〕初召拜礼部侍郎,以亲老辞归,再徵为溧阳教谕
有《樵海稿》。
田按:邢子愿云:「前代拓帖墨后,微以骆陀油少泽之,其光可鉴,而无卵清醪粘气。
文仲《送殷孝章咸阳》诗云:「故国已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入诗颇新。
殷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
少从杨维桢习《春秋》。
博学精审,勤于纂述。
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
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
门人私谥文懿先生
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
洪武初以荐除咸阳教谕
门人私谥文懿先生
强斋集十卷。
(《四库总目》:元、明之间,承先儒笃实之馀风,乘开国浑朴之初运,宋末江湖积习,门户流波,湔除已尽,故发为文章,虽不以华美为工,而训词尔雅,亦颇有经籍之光。
殷奎等在当时不以词翰名,而行矩言规,学有根柢,要不失为儒者之言,视后来雕章绘句,乃有径庭之别矣。
姑苏》:殷奎文章精审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学统绪图》、《家祭仪》,《昆山志》、《咸阳志》、《关中名胜集》,《陕西图经》、《娄曲丛稿》、《支离槁》、《渭城寐语》。
田按;孝章以荐试高等将授郡县职,母老请近地,忤旨,除咸阳教谕
其之官也,王常宗赠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赠诗。
季迪诗云:「独抱遗经出,秋风匹骑入关迟。
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
鸿雁云低秦垒角,牛羊草没汉陵碑。
宦游兼得观形胜,莫向尊前叹别离。
文仲诗云:「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
明敏诗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随声教向关中
百年礼乐亦重见,万国车书嘉会同。
泰华云开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
他时太史瞻星地,应说奎光聚井东。
子英诗云:「圣代崇文化,贤良起草莱。
凤鸣阳谷日,鱼跃禹门雷。
匠石无遗弃,洪纤在剪裁。
咸阳秦赤县,博士楚宏材。
话别嗟吾老,横经羡子才
渡江淮浦迥,溯颍蔡河开。
红树迎官肪,黄华映酒杯。
纪行应俊逸,览古定徘徊。
遵陆由梁苑,冯虚自吹台。
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
蹋月车鸣铎,嘶风骑卷埃。
吴音伧父讶,儒服虏人猜。
应为青山住,知悬白日聩。
解鞍依近郭,纵马龁枯荄。
风急狂狐啸,天高鸿雁哀。
诗情共澹,乡梦晓同催。
喜见烽烟息,愁听驿鼓槌。
虎牢悲战骨,缑岭觅仙胎。
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
山川犹巩固,风物亦奇侅。
鸡唱函关启,龙飞太华来。
碑亭矜汉好,浴殴吊唐灾。
多士争先迓,诸生获后陪。
献菹芹实豆,舍菜酒崇罍。
五传遗经在。
三馀万卷该。
尊王明大义。
抑伯黜渠魁。
寒榻皋比设,朝盘苜蓿堆。
树萱思奉母,援念提孩。
有弟能调膳,何邮不寄梅。
五陵还突兀,八水自萦回。
选胜筇扶手,遐观笏拄颏。
坏基留宿草,断础长荒苔。
异域多佳处,兹游实壮哉!
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
孝章曾与顾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览古》诸作,情韵不匮,亦是琅琅雅音。)
僧溥洽元末明初 1346 — 1426
师。
讳溥洽
字南洲
晚号迂叟
又称一雨翁
姓陆氏
宝章阁待制游之后。
世居会稽山阴
祖某。
饶州馀干县
父仁。
甫因家焉。
母周氏。
师生于至正丙戌
自幼闿爽颖异。
父教之诗书。
悟解日益进。
未龀。
已志慕出世法。
有老长戏之曰。
仙人本是山人作。
师应声对曰。
凤鸟终非凡鸟。
为众惊异之。
每入招提瞻佛像。
辄敬礼膜拜。
父母知不可遏。
命于郡之普济寺
礼雪庭祥公为师。
受具上天竺
谒东明日公。
一见器重之。
命典宾客
其仪矩从容秩然。
丛林老宿多推服。
以为难能。
而博究教典。
虽寒暑夙夜不懈。
已而从具庵玘公普福
讲求旨要。
凡诸经籍。
精粗小大之义。
靡不贯串。
而旁通儒书。
间以馀力为诗文。
多有造诣。
玘公命首忏事行三昧法。
自是进于止观明静之道。
洪武辛亥
出世住孤山玛瑙讲寺。
又住苏州北禅。
学徒云集。
师为开演五时八教。
如来一代施化之仪。
无智愚高下。
人人满所欲而退。
一时宗门耆硕。
九皋声公
启宗佑公。
咸共嗟赏。
谓吴中法席第一。
六年
至杭之下天竺
乃循慈云故事。
建金光明护国。
期忏七昼夜。
为众讲贯无虚日。
太宗皇帝
闻其贤。
召为僧录司右讲经
玉音褒谕。
有通东鲁书博西来意之语。
居长干西丈室三年。
时梦观主天禧。
其徒由高者。
夜梦诣师室及门。
有二神人。
兜鍪金甲。
卫护甚严。
叱止高曰。
寺主在是。
既觉。
诣师告所梦。
且曰。
公其代吾师乎。
踰月梦观卒。
有旨。
命师主天禧。
又三年。
左善世
太宗皇帝
举靖难。
道衍公
有辅翼居守功。
及即位召衍。
至自北京
命主教事。
师以左善世逊衍。
而己居右。
上嘉从之。
永乐四年诏修天禧寺浮图。
落成之日。
车驾临幸。
命师庆赞。
祥光烨煜。
万众聚观。
天颜愉怿。
时有任觉义者。
忌师之宠。
搆词间之。
左迁右觉义
疏斥。
师不辩。
自处裕如。
既而上察其心。
右善世
仁宗皇帝临御。
以老宿数被召问。
礼遇特厚。
命居庆寿寺松阴精舍。
以自佚。
而上御便殿。
召师入见。
慰劳甚至。
遂奏乞还南京大报恩寺以终老。
从之。
赐佛像经钞若干缗。
给驿舟。
中官护逃。
既至。
明年宣德元年。
七月二十八日。
微疾。
呼寺之住持惟寔
付后事留偈。
诀别其徒云。
清净自在住。
遂化。
春秋八十有一。
僧腊六十有九。
塔全身于凤岭。
送者万馀人。
讣闻。
上遣行人王麟莅祭焉。
师历事列圣。
一以至
而言动必祇礼度。
处物和。
驭众宽。
解逅逢掖士。
喜商论文事。
三四十年间。
钜缁老衲
有文声者。
惟师与衍公耳。
师所著。
有金刚注解附录二卷。
应制及与名人唱和诗若干卷。
国家建法会。
一切科仪文字。
皆师所定。
以贻范于后。
所度弟子。
慈霔圆悟大沾等若干人。
得法弟子。
圆净鸿惠朗等若干人。
宣德元年秋
示寂于南京
弟子奉龛建塔于长干西南凤岭之阳。
复于塔前搆精庐以居。
工部右侍郎庐陵周忱
为之记曰。
公戒行之精。
才望之高。
既已详见少傅杨公塔铭矣。
今之记似可略也。
然予于兹寺之建。
独有感焉。
昔者孔子没。
弟子皆冢于墓。
服心丧之礼三年
丧毕治任将归。
入揖于子贡
相向而哭皆失声。
子贡反庐于墓上。
又三年而后去。
盖师之与弟子。
所以传其道授其业。
有父子之恩焉。
后世此道不明。
当其师之生存反其道。
背之而去者有矣。
能服乎心丧之礼者。
几何人哉。
心丧之礼。
且不能服。
况望其庐墓至于三年六年之久者乎。
予闻。
洽公永乐间
尝为同列所间。
太宗皇帝
欲试其戒行。
系之于锦衣狱。
一时门弟子。
多云鸟散去。
独霔公焦心苦骨。
从其师于患难。
服薪水之劳。
未尝一日去左右。
卒使其获全行业。
蒙被国恩。
大昌其教于晚节。
观其尽心所事。
不以死生穷达。
而有所改易。
此盖士大夫之所难能。
而霔公能之。
予于是重有感也。
是用书以为记。
使后之观于此者。
或因霔公而有所激劝焉。
(有言。
靖难兵起。
师为建文君
设药师灯忏诅长陵
金川门开。
又为建文君削发。
长陵即位。
微闻其事。
囚师十馀年。
荣国公疾革。
长陵遣人问所欲言。
言愿释漙洽。
长陵从之释其狱。
时白发长数寸覆额矣)。
王汝玉明初 1349 — 1415
璲字汝玉,后以字行,长洲人立中子。
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
永乐初,擢翰林五经博士,迁右赞善
坐事当戍边,宥之,除翰林典籍,进左赞善,坐解缙累下狱死。
洪熙初,追赠太子宾客谥文靖
有《青城山人》八卷。
(《四库总目》:璲诗音节色泽,皆合古格。
姑苏》:汝玉尝与学士解缙制撰《神龟赋》,汝玉第一,名大振。
为文兼古今体制,而赋尤赡丽。
诗语隽永,得唐人风格。
画史会要》:王汝玉能书,亦能画。
田按:长陵解大绅评论人才,大绅汝玉文翰不易得。
信非虚语。
汝玉沐景颙录入《沧海遗珠》,岂洪武间亦尝游滇耶?)
赵谦明初 1352 — 1395
撝谦名谦一名古则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
寻以荐授琼山教谕
有《考古馀事》。
郑晓今言》:赵古则撝谦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众以年少,黜为中都国子监典簿,同官论事不直,罢归。
筑考古台,述六书之旨,注《声音文字通》及《易学提纲》诸书三百馀卷。
大臣荐召为琼山教谕,进所著书,不报,还琼山
来京,宋濂子仲珩受业。
归,仲珩校《正韵》多用其说。
谦六书之学最精。
既没,门人柴广敬以《声音文字通》进,学书者心好之,莫得而见也。
田按:孝陵徵修《礼书》,敕中书省云:「令天下郡县举素志高洁、博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
其年过五十、未及四十、非深知经术者勿遣。
撝谦应召时,年二十八。
当事者以议论不合,借年少斥去,殆援此制也。
余谓撝谦厄类贾生,遇荣司马
撝谦没后,长陵修《永乐大典》,门人柴钦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录,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
此何异长卿之《封禅书》也。
明初之善书者,朱孟辨之篆冢,赵撝谦之墨窗,最为韵事。
董良用《题篆冢》云:「垂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
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
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
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
功深学既精,齿壮志逾坚。
池鱼染皆黑,铁砚磨将穿。
摹拓累万番,期差古人肩。
师法正在兹,什袭比啼筌。
孙憔文自祭,智永笔忍捐。
嗟峨细林山,函之瘗其巅。
聚土封若堂,镵石表为阡。
宝剑贾胡发,玉柙蔓草缠。
何如篆冢光,夜映列星躔。
管时敏《赋墨窗》云:「君居于越文献邦,家藏金石书满窗。
磨穿青州老未已,万斛巨鼎畴能扛。
吴兴宗人已物故,浙河东西谁独步?
君今有志继绝学,砥柱中流见孤注。
剡溪百番冰雪光。
玄霞一斗松煤香。
满堂宾客看挥洒,风雨飒飒龙鸾翔。
」他若滕用亨之篆书,王止仲作歌云:「南阳髯翁学古书,雅典秦汉参锱铢。
古文奇字荡胸臆。
岂若俗工讹鲁鱼。
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
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张藻仲之草书,高季迪作歌云:「昔闻汝祖东吴精,醉传草圣醒而惊。
汝今能饮不满杓,逸气欲与相峥嵘。
高堂把笔若把槊,长绡一拂悲风生。
阴垂大泽雷雨过,响破巨峡波涛倾。
」皆书苑佳话也。)
周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连江人字仲清
洪武二十一年,以贡授山阳知县,升南京巡城御史
二十九年,奉命往咸阳整点官民房,劾奏藩王夺占民居,以切直忤旨,复为权贵诬构,谪戍天津卒。
明成祖明 1360 — 142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朱棣 成祖、太宗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文皇帝 1402年—1424年
永乐 1403年—1424年 二十二年八月明仁宗即位沿用
成祖讳棣太祖四子,初封燕王
靖难兵入,革除建文年号,建元永乐
在位二十二年崩,葬长陵
有集。
(《翰林》:永乐四年二月,上视学,服皮弁,御宸翰,赋长诗赐太子亲王
祭酒胡俨司业张智坐讲,文武三晶以上及翰林儒臣皆赐坐以听,讲毕赐茶。
何乔远名山藏》:文皇御制条达宏远,如万骑千乘,驰骤植立于平沙大漠之中。
弇山堂别集》:永乐五年,授交趾明经甘润祖等十一人为谅江等府同知,赐敕慰勉,仍赋诗一章各送之。
沈德符野获编》:永乐十一年五月午节,车驾东苑观击球射柳。
皇太孙击射,连发皆中,上大喜。
射毕,进皇太孙嘉劳之,因曰:「今日华夷毕集,朕有一言,尔当思对之。
曰:『万方玉帛风云会
』」皇太孙即叩头对曰。
「一统山河日月明。
」上喜,赐名马、锦绮、罗纱及番国布,因命儒臣赋诗,赐群臣宴。)
释非幻明 ? — 1420年闰正月二十八日
道永。
字无涯
非幻其号。
信安浮石乡吴氏子。
初娠。
父梦明果长老肩舆至门。
诞之夕复然。
因名之曰原僧。
信向坚定。
初识字。
日课金刚经一卷。
父以宿因。
俾入乌石山
杰峰愚公为僧。
初入门。
峰问。
何处来。
师答云。
虚空无向背。
峰随指寺钟俾作颂。
即口占偈云。
百鍊炉中滚出来。
虚空元不惹尘埃。
如今挂在人头上。
撞著洪音遍九垓。
时年十二。
峰大器之。
即令祝发居座下。
躬服劳勚弗懈。
积久凝滞澌尽。
游刃肯綮。
所向无碍。
遂受印可。
永乐丁亥初。
太宗文皇帝
有事于长陵
廷臣有言。
师精于地理学者。
徵至。
入对称旨意大加宴赉。
即授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赐七品服。
俾莅其事。
事毕。
将大用之。
师恳求愿复为僧。
遂擢僧录司右阐教。
南京碧峰寺
未几。
俾住持灵谷寺
恩遇益隆。
庚子闰正月二十八日示寂。
时朝廷。
方于灵谷建大斋。
礼官董其事甚严。
师独若不经意。
其徒怪问之。
师笑曰。
自家有一大事。
甚紧无暇他及。
至是沐浴更衣。
敷坐榻上。
二僧捧纸至前。
把笔大书偈云。
生死悠悠绝世缘。
蒙恩永乐太平年。
这回撒手归空去。
雪霁云消月正圆。
投笔而逝。
同官启闻。
有命停龛方丈。
十又三日
再遣官致祭
颜面如生。
茶毗之夕。
祥烟弥布。
舍利充满。
师说法。
简易剀切。
从而归之者。
如水就下。
至不可遏。
连主大刹。
率能兴坠起废。
至机锋触发。
往往屈其行辈。
声闻远迩。
亦宗门之巨擘云。
徐后明 1362 — 14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1407 【介绍】: 濠州人徐达长女。
好读书,称女诸生
洪武九年册封为燕王妃
成祖即位,立为皇后
谥仁孝,葬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