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林鸿
鸿子羽福清人
洪武初以荐授将乐训导,擢礼部员外郎
有《鸣盛》四卷。
(《艺苑卮言》:浦长源林子羽如小乘法中作论师,生天则可,成佛甚遥。
诗薮》:子羽诸体皆工,五言律尤胜。
合处置唐钱、刘不复辨别。
七言律如「珠林积雪明山殿,玉涧飞流带苑墙」。
「诸天日月环龙衮,九域山河拱象筵」,「衲经雁宕千峰雪,定入蛾眉半夜钟」,「云边夜火悬沙驿,海上寒山出郡楼」。
皆气色高华,风骨遒爽。
《国雅》:林员外才思藻丽,如游鱼潜水,翔鸢薄天,高下各适性情。
庐陵刘子高序其集云。
「已窥陈拾遗之奥,大有开元之风。
」馀所选五言,全佳者如《芙蓉峰》、《出塞送高郎中《、《读书台》,其句有「苦雾沈旗影,飞霜湿鼓声」,似「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又「灯影秋云里,书声晚磐中」,似「塔影挂青汉,钟声扣白云」,并称警绝,信不在大历下也。
陈衍《槎上老舌》:子羽诗文,一洗元人纤弱之习,为开国宗派第一。
万层初,袁太守景从马参军用船,同选十才子诗,虽复精勤,不无挂漏。
如「人分沧海色,江转白云痕」,「山钟知寺远,海月忆家贫」,「落日扁舟去,秋风万里心」,「重关逢雪度,走马见星移」,「树侵吴近,淮流入海长」,「古垂青蔓,沙河急暮流」,「三军随虎竹,万里度龙沙」,「古戍冰成垒,湟雪作花」,「溪桥寒吐月,驿树晚藏烟」,「关云遮越断,海雨入吴深」,皆五言佳境,何以去之?
又七言如「云边夜犬鸣沙驿,海上寒山出郡城」,「残烟野戍闻寒笛,落日枫林见驿梅」,「南粤云来螺渚北,东瓯天接虎门苍」,「苏小门前人散后,灞陵桥上燕来时」,「江田未熟晴晓,馆树新凉夕鸟喧」,「淮南落木南天尽,江上寒云北雁飞」,「寒山月落青枫晚,野戍霜空白雁晴」,「疏砧旧馆空江上,远火人家积雨中」,「乱山背水孤城晚,独树临关一叶秋」,如此苍辣警策,亦在所删,何也?
《少洲诗话》:林鸿寓郡城,洪武中荐授训导,起拜膳部员外郎
尝为僧吟《白莲》云:「淡月瑶池夜,微风太华阴
翠翻擎露盖,玉冷坠波簪。
一洗有为法,应同不染身。
谁能招惠远,结社向东林。
」又《赠行脚僧》诗云:「朝衡暮复嵩,那识白云踪。
度碛逢驯象,浮河抗毒龙。
衲经何限雪,山过几多峰?
年老无筋力,方怀故院
」闽当国初,诗法尚沿宋、元之故,至鸿始以唐人音调倡鸣乡党,遂为一时风雅之宗。
朱彝尊曝书亭》:闽中善诗者,数十才子鸿为之冠。
十才子者,郑定侯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柄王恭陈亮永福王称鸿弟子周玄黄玄
鸿之论诗大指,谓汉、魏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但务春华,少秋实,惟唐作者可谓大成。
然贞观尚习故陋,神龙渐变常调。
开元天宝间,声律大备。
学者当以是为楷式,人言诗者,率本之鸿
《明诗别裁》:闽中诗派以子羽为首,宗法唐人,绳趋尺步。
众论以唐临晋帖少之,然终是正派
田按:子羽诗以盛唐为宗,诸体并工。
论者谓晋安一派,有诗必律,有律必七言,引为口实,亦蹈袭者之过也。
刘子高序《鸣盛》云:「子羽诗若殷璠所论神来气来情来者,莫不兼备,天姿卓绝,心会神融。
子高诗流,其言亦可为论矣。)
殷奎
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
洪武初以荐除咸阳教谕
门人私谥文懿先生
强斋集十卷。
(《四库总目》:元、明之间,承先儒笃实之馀风,乘开国浑朴之初运,宋末江湖积习,门户流波,湔除已尽,故发为文章,虽不以华美为工,而训词尔雅,亦颇有经籍之光。
殷奎等在当时不以词翰名,而行矩言规,学有根柢,要不失为儒者之言,视后来雕章绘句,乃有径庭之别矣。
姑苏》:殷奎文章精审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学统绪图》、《家祭仪》,《昆山志》、《咸阳志》、《关中名胜集》,《陕西图经》、《娄曲丛稿》、《支离槁》、《渭城寐语》。
田按;孝章以荐试高等将授郡县职,母老请近地,忤旨,除咸阳教谕
其之官也,王常宗赠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赠诗。
季迪诗云:「独抱遗经出,秋风匹骑入关迟。
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
鸿雁云低秦垒角,牛羊草没汉陵碑。
宦游兼得观形胜,莫向尊前叹别离。
文仲诗云:「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
明敏诗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随声教向关中
百年礼乐亦重见,万国车书嘉会同。
泰华云开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
他时太史瞻星地,应说奎光聚井东。
子英诗云:「圣代崇文化,贤良起草莱。
凤鸣阳谷日,鱼跃禹门雷。
匠石无遗弃,洪纤在剪裁。
咸阳秦赤县,博士楚宏材。
话别嗟吾老,横经羡子才
渡江淮浦迥,溯颍蔡河开。
红树迎官肪,黄华映酒杯。
纪行应俊逸,览古定徘徊。
遵陆由梁苑,冯虚自吹台。
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
蹋月车鸣铎,嘶风骑卷埃。
吴音伧父讶,儒服虏人猜。
应为青山住,知悬白日聩。
解鞍依近郭,纵马龁枯荄。
风急狂狐啸,天高鸿雁哀。
诗情共澹,乡梦晓同催。
喜见烽烟息,愁听驿鼓槌。
虎牢悲战骨,缑岭觅仙胎。
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
山川犹巩固,风物亦奇侅。
鸡唱函关启,龙飞太华来。
碑亭矜汉好,浴殴吊唐灾。
多士争先迓,诸生获后陪。
献菹芹实豆,舍菜酒崇罍。
五传遗经在。
三馀万卷该。
尊王明大义。
抑伯黜渠魁。
寒榻皋比设,朝盘苜蓿堆。
树萱思奉母,援念提孩。
有弟能调膳,何邮不寄梅。
五陵还突兀,八水自萦回。
选胜筇扶手,遐观笏拄颏。
坏基留宿草,断础长荒苔。
异域多佳处,兹游实壮哉!
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
孝章曾与顾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览古》诸作,情韵不匮,亦是琅琅雅音。)
王履
覆字安道号畸叟昆山人
一作太仓人
祝允明《祝氏集略》:王畸叟学术渊邃,吐露奇杰。
沧州武将军家藏得其《华山图子》凡数十段,诗数百首,首尾烂然完整。
发卷便如携人到异境。
诗句巉窅,模象深古,叙记脱迈。
人间世艺事有如此俊者哉!
近世当有几何?
西岳雄诡精神,与人踪迹。
言语间相警发者,韩公、杜老、潘子陈先生后,乃始得叟。
(《续吴先贤赞》:王履善为诗文,图画学夏圭
使腕有馀力,故秀劲,行笔意在前,故丽密。
尝游华山为图四十馀,系以诗,时称合作。
弇州山人四部稿》:游华山者,往往至青柯坪而止。
韩退之登其颠不能下,恸哭与家诀,其语闻于人,而仙掌莲花间永绝缙绅先生之迹,而仅为樵子牧竖所有。
洪武中,吾州王履安道独能以知命之岁,挟策冒险,淩绝顶,探幽宅,与羽人静姝问答,归而笔之记若诗,又能托之画,而天外三峰高奇旷奥之胜尽矣!
画册凡四十幅,绝得马、夏风格,天骨遒爽,书法亦纯雅可爱。
安道没,归之里人武氏,而失其四。
后于长干酒肆见之,宛然延津之合也。
倾橐金购归,为武家雅语。
梅花草堂集》:王安道兴孤心远,读书无所不极,心手都灵。
听作诗文字画,皆成独造,无规则首尾而神脉清澈,欲令千载上未有古人。
列朝诗集》,王安道笃志问学,博通群籍,能诗文,工绘事。
洪武十六年秋七月,游华山,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
自有华山以来,游而能图,图而能记,记而能诗,穷揽太华之胜,古今一人而已。
安道少师夏圭,评者谓行笔秀劲,布置茂密,作家士气咸备。
及游华山,见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学画,不过纸绢相承,指为某家数。
于是屏去旧习,以意匠就天则出之。
有问何师,曰:「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 田按:安道华山图、诗、记,向为名人所倾慕。
王弇州曾属陆叔平摹二十许幅,俞质父录其诗与序。
牧斋录其诗百馀首,入《列朝诗集》。
朱竹始有异议,谓其诗不足采。
余谓安道人奇事奇,画诗俱韵,平心细阅,为之撷其精华。
《入山》云:「庐山秀在外,华山秀在里。
」《苍龙岭》云:「惊魂及坠魄,往往随风吹。
」《宿玉女峰》云:「松林延幽风,倏忽天乐沸。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云:「底踏碎月,过清寒不支。
」《铁锁》云:「伯度世无寻处,卷取松风独自还。
」《林中遥见白物疑是白鹿》云:「何当快与刘根约,白玉床前看紫云。
」《下山近青柯坪》云:「一涧破秋寂,万松嘘画寒,」《石棋局》云:「弈仙何处石枰空,细细松阴婉婉风。
」《玉泉院》云:「昨转希夷洞,傍山两画屏。
宿云团滃白,微峭吐寒青。
」《友人见过请谈所遇》云:「正禦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
」如此名句,种种可传,恨不得见其图一一印證之。)
韩安人屈氏
安人朝邑韩邦靖汝庆之妻,华阴都御史屈□之仲女也。
生十余岁,其父课诸儿读经史,安人刺绣其旁,窃听背诵通晓意义。
汝庆髫龄以神童名,弱冠举进士
雷霖明 1424 — ?
维基
雷霖(1424年—?
),字弘济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
同进士出身
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陕西乡试第一名。
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名,殿试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进士
庶吉士,授检讨,改德府长史,历山西提学副使
弘治间,编《华阴县志》。
沈周明 1427年11月21日 — 1509
字启南长洲人
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
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
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
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
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
风月往还,烟云供养。
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
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
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
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
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
溪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
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
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
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
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
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又尝作落花诗:「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
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
」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
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
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
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
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
如《赋帘影》:「谁放春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
」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
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
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
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
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
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
」「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
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
」「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
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
」「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
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
」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
神来之妙如此。
翁亦极满志,题句:「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
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隅目晶荧耳披,江南流落乘黄姿。
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
李文正公亦有一绝:「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
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
」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
:「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
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
」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
后二日而卒。
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
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
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
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
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仇。
白石翁画、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
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
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
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晁尽孝
维基
晁尽孝字克仁直隶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进士
官至陕西华阴县知县
屈直明 1458 — 1531
维基
屈直(1458年—1531年)字道伸号西溪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民籍。
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陕西乡试举人二十年(1484年)甲辰进士秋九月丁继母刘宜人忧,归乡守制。
二十三年刑部浙江司主事弘治五年(1482年)广西司员外郎八年山西司郎中九年(1496年)出为重庆府知府十八年(1505年)冬十二月河南左参政正德二年(1507年)五月浙江按察使三年八月河南右布政使九月太仆寺卿,四年七月南京都察院提督储右副都御史十月改南京大理寺卿十二月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五年八月被弹劾致仕。
嘉靖十年卒,享年七十四。
刘弼
维基
刘弼字邦直陕西华阴县人南京锦衣卫官籍。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应天府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十九名进士
戈永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府宛平人
正德中官钦天监五官保章正
有《太阳太阴通轨》。
赵儒明 1478 — ?
维基
赵儒(1478年—?
),字廷文又字席珍号渭北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军籍。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式丙子陕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三百十一名,登第二甲第四十五名进士
吏部观政,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升员外郎中,出为四川叙州府知府
起复,改湖广永州府知府,致仕。
刘文庄
维基
刘文庄(约1465年—1547年),字寅中陕西华阴县人武功右卫(在今河北正定县)籍。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进士
同年官山东章丘县知县
山西太原府知府
历升浙江右参政河南布政使
累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嘉靖三年(1524年)巡抚河南
杨九泽明 1498 — 1556
维基
杨九泽(1498年—1556年1月23日)字子德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民籍。
陕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二百五十四名,登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
十八年洪洞县知县二十一年十一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二十七年巡按福建二十八年四月诏安擒获海贼奏捷,因以违例奏捷,降二级调外任。
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嘉靖大地震中遇难。
张后觉明 1503 — 15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3—1578 【介绍】: 山东茌平人字志仁号弘山
早岁闻良知之说,即精思力践,偕同志讲习,后师事王守仁再传弟子徐樾
岁贡生华阴训导
致仕归,建愿学书院,以亲贤讲学为事。
有《弘山集》。
李时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
嘉靖末华阴知县
尝撰《华岳全集》,多舛错。
张守蒙明 1511 — 1569
维基
张守蒙(1511年—1569年)字启哲号静泉,山东兖州府滕县军籍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人
山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进士
初授宝应县知县,到任两个月,家中母亲逝世,于是回家守孝三年。
服丧期满后,又被任命为河南鄢陵县知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选授四川道试御史七月实授,三十五年三月吏部大学士李本奉严嵩父子之命,考察不职科道官张守蒙以不及被降职。
张守蒙刚被任命为河南按察司佥事,还没等上任,又被贬为石州判官
一年后,提升洪洞县知县,又调任随州知州,提拔为郧阳府同知,代理房县知县
再升河南府知府盐运使
李嵩明 1517 — ?
维基
李嵩(1517年—?
),字中行号前渠河南归德卫军籍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
正月初六日生,行二,治《易经》,由归德州学增广生中式河南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年二十二岁中式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会试第八十六名,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进士历官山东副使,与蜀中杨慎吴门王世贞、江右吴国伦为友,以诗相倡和。
纂修归德府志》若干卷行世。
陈谏明 1538 — 1597
维基
陈谏(1538年—1597年)字直卿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匠籍。
正月初一日生,行二,治《书经》,由县学生中式戊午(1558年)陕西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年三十七岁中式万历二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一名,第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
为内江令,素履小心,精明端亮,猾胥莫能欺。
户部主事,历郎中,转饷榆林,以劳卒。
雷应志明 1543 — ?
维基
雷应志(1543年—?
),字立甫号振宇,山西太原府阳曲县民籍,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山西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十二名,二甲第十七名进士
户部主事,以库役盗太仓银,罪坐典守不力,五年(1577年)四月降一级调外任,贬寿州同知,迁衢州府同知,官至南京户部郎中
张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蒲州人字渌汀
万历十九年举人
华阴教谕历官国子监助教,出为郧阳府同知,为上司所忌,罢归。
有《去浮集》、《闻见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