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张穆明末清初 1417 — ?
维基
张穆(1415年—?
),字敬之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
正统四年(1439年)己未科会试第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四名,授工部主事,历山东按察司副使,屡升浙江右参政,致仕卒。
李天植明末清初 1537 — ?
维基
李天植(1537年—?
),字性甫号冲涵直隶广德州人,军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应天府乡试第十五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九十四名进士
平阳府推官万历五年(1577年)三月考选,授吏科给事中十二月御史赵焕巡视京营,六年正月吏科右给事中三月礼科左给事中八月出为广东右参议十二月调补江西左参议、分守九江,九年九月湖广副使,十二年十月四川左参政,致仕后卒于家。
叶初春明末清初 1541 — 1618
维基
叶初春(1541年—1618年)字处元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民籍,官至礼科左给事中
因参与“国本之争”撤职。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应天府乡试第二名。
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进士
次年广东顺德县知县,升礼科左给事中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
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
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
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
神宗弘绪调职南京羽正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
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
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以及叶初春等人各自上疏求情。
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
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叶初春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
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
释性璞明末清初 1569 — 1646年十一月十二日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性璞字印含姓王氏吴人也。
与隐微理为同母兄弟,友爱天成,志趣不歧。
兄性好佛,遇有道场,尝切观摩,必相随,及肩恐后。
由是研心经咒,参访名宿,互为探讨,动则与偕。
居恒相谓曰:“安得名师而归依之?
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古馨至苏,应香馀说戒之请,夜梦二蜂率小蜂无数飞投于怀,诘旦见兄弟怀香求具,适符其兆,古祖感念,因留意焉。
遂同至古林,终日与兄瞑息对坐,各有会心。
理依古祖,智慧聿启,德性坚定,命代说般若,颇开觉悟,因以紫衣、法物、著述诸书付之。
及理示疾,以席逊,辞之再四,理曰:“祁奚举午不避亲,赵祖让弟不私子。
我观四众谁可与言?
且既出世,志在弘法,更无他望,又何所嫌,汝其勿辞。
崇祯十年,召见赐紫
清室初兴,入主中夏,定鼎燕京
世祖万机之暇,寻味释典,雅慕高僧,企道望,诏入京师,参访要妙,时契帝心,赐紫还山。
际遇两朝,恩礼有加,人或荣之,独伤焉。
清顺治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示寂,寿七十有八,腊四十有四,塔于天隆玉环山后。
当古祖香馀说法之时,年已垂暮,而年最少,尝语人曰:“孔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一贯之传乃在后进曾子
吾道其在乎?
”后接席十年,恪守祖训,大弘律学,四方景仰,卒如其言。
李鲁生明末清初 1572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2—约1646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沾化人
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天启初兵科给事中魏忠贤党“十孩儿”之一,献计汰军以削经略孙承宗之权。
又劾罢周启元、韩爌等,代主事曹钦程疏劾周宗建黄尊素等。
崇祯间入逆案。
入清,在乡杀李自成所置县官,得授顺天府
以老乞休。
寻以故革职为民。
维基
李鲁生(1572年—1646年)字尊尼山东济南府滨州沾化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历鱼台邯郸祥符仪封知县天启三年考选,六月兵科给事中,投靠魏忠贤,列“十孩儿”之一。
当时京城有“官要起,问三李”之说,“三李”即指李鲁生礼科给事中李恒茂御史李蕃
顾炎武在《圣安本纪》中也有“一周二李,其权莫比”的记载,其“一周二李”即指周昌晋李蕃李鲁生
四年弹劾应天巡抚周起元,致其削籍。
荐举阮大铖陈胤丛陈尔翼张素养李应荐马逢皋李嵩杨春茂高弘图王大年张捷十一人。
五年廷推,疏议大学士韩爌,削其籍。
十二月议改书院为忠臣祠,祀故辽阳死难文武诸臣。
六年二月吏科右给事中十一月升兵科左给事,疏请用蒙古攻东奴,以舒属国之困。
七年检讨李明睿典试湖广八月叙宁锦大捷功,升一级,赏银十五两,升太仆寺少卿
崇祯元年(1628年),以阉党被弹劾,削籍为民,遣戍山西平定州,遇李自成乱,逃回故里。
顺治元年,在乡杀李自成所置县官,受王鳌永招抚,授顺天府
二年七月,升顺天府
三年五月,以年已七十五告老。
七月由于受到顺天督学曹溶滥送贡监贪腐案牵连,被削籍为民,寻卒。
著有诗集《海月楼集》。
吴本泰明末清初 1573 — ?
维基
吴本泰(1573年—?
),字美子号梅里又号药师晚号雨庵浙江海宁县仁和县人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顺天乡试六十名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进士九年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十年行人司行人,升吏部主事,改南京礼部员外郎,升吏部郎中
明亡后,隐居不出。
顺治四年(1647年)隐居西溪,著有《西溪梵隐志》四卷。
鄂本兑明 ?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 【介绍】: 蒙古正黄旗人,曼靖氏。
初为明守备。
天命六年努尔哈赤取辽阳时,降后金(清)
天聪间,从迫北京克永平等城,留守遵化
撤兵时,殿后拒追兵。
官至右翼蒙古都统封三等男
张凤翔明末清初 1577 — 1657
维基
张凤翔(1577年—1657年)字稚羽号元蓬山东东昌府堂邑县(今山东省聊城县),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山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进士,授直隶广平府推官,升吏部稽勋司主事万历三十五年,任文选司主事
万历四十年,升任验封司员外文选司郎中
泰昌元年,改任南京太常寺少卿
天启元年,任北太常寺少卿
天启二年三月,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此后叙平妖靖乱功,加升右副都御史
天启三年十月,加升兵部左侍郎,孙翕之荫锦衣卫百户十一月刑部左侍郎乔允升升任尚书张凤翔被命回部管事。
丁忧归。
天启五年正月起补原官,寻署部事,六月引疾求去,允之,寻为御史田景新陈朝辅疏参为门户传头,东林帮手,被令冠带闲住并削荫子。
崇祯元年,起为吏部左侍郎次年工部尚书,时清军入关,京师戒严,以都城悬帘狭薄,崇祯帝大怒,二年十一月兵部尚书王洽同被入狱,谪戍陕西
四年四月,上念旱,释前工部尚书张凤翔左副都御史易应昌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都督李如桢
明亡后归顺清朝,顺治三年,起用为户部右侍郎,请减山东加饷八十三万。
顺治五年,改吏部左侍郎,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请设三省总督,用张存仁平诸土寇。
顺治八年,升任工部尚书,同年加太子太保
十年正月以年老致仕。
顺治十四年卒,年八十一。
十五年三月赐祭葬如例。
释如会明末清初 1578 — 1648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如会字妙圆
姓谭氏顺天人
少有奇志,便鄙肉食。
年廿九始出家,誓行头陀,胁不沾席。
初至南方,唯事苦行,后为道侣所感,发壹意念佛,遂得豁忘身世,见人不作寒温,语必猛厉恳切,诲诫淳淳。
孤志独行,不蓄长物。
顺治五年秋,过淮安清江,浦众共留之,未几,以一衲赠万德庵主人,且瞩之曰:“吾不久将去,特一事相托。
”主人曰:“比来未久,何遽言去?
”曰:“西方去耳。
可以遗身,付江流中,施诸鱼虫。
”主人辞不敢。
曰:“然则荼毗,后以骨和粉投之大江,何如?
”主人曰:“诺。
”临化之日,先命购香烛,众莫测其意。
至夜四鼓,大呼主人曰:“远启门,为我热香然烛。
”主人为然香烛,竟视之寂然矣,年七十一。
释观衡明末清初 1579 — 1646年5月6日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观衡字颛愚
姓赵氏霸人也。
家世农业,母梦大士携童子入门,亟取抱之,遂生
性端凝,不好嬉戏。
七岁从乡塾读,能通字义。
质迈凡侪,顾喜近桑门,不乐章句。
年十二,即蔬食自持,常念观世音号,自在流露,若出于不自知。
渐有超尘之思,讲于父母不之许,乃潜逸。
途遇五台山圆炤寺惠仁,皈依求度,止于沙村,栖迟五载
年十八,诣五台清凉山师子窟,参空印,令居侍寮,亲授经典。
敷绎旨要,迎刃而解,如是三年,无间寒暑。
万历庚子,年二十二,随印至北京,侍楞严讲席,进菩萨戒,参达观。
后历齐鲁吴越,叩雪浪、云栖二师。
天台华顶峰,喜其孤迥,结庵独处,读《楞严经》,豁然融彻。
癸卯春,至双径访乐愚,寻过金陵,休夏长干。
秋游九华,冬上匡山卜静乾罡岭,苒荏数秋。
尝月夜经行,忽焉省悟。
遂下岭,礼育王舍利。
复渡海。
丁未再至天台
,游武夷古寺
戊申夏,自瑞金,游南华,冬进曹溪
己酉夏,见憨山端州
秋登南岳,遂卜居石廪峰,误食草乌而病。
壬子春,紫萝刘居士迎入荼陵,养疾云阳
冬讲《楞严》,释论朗彻,听者百馀人,风纪肃然。
甲寅,过邵陵,车自心居士延居无念阁。
丙辰,年三十八,邵陵诸檀那于双清矶后,首辟荆棘,创建禅林,颜曰五台,不忘厥初。
经语佛声,朗朗动听,启人信心,见闻随喜,大生欢悦。
丁巳紫阳梁五峰,施以己宅,助建室,堂阁厨库,次苐落成,郑太史为题曰耑山兰若。
地静人幽,阐志撰述,是夏著《心经小谈》。
戊午春,集《律仪常轨》及《律学知要》。
夏四月说戒,立《圆通忏法》一卷,并《戒坛规则》。
壬戌作《中庸说白》及《天主说辩》。
癸亥,年四十五,作述志诗,自道其生平甚悉,诗具集中。
又以此方教体,在音与闻,舍闻无音,舍音无教,因述《礼观音仪》一卷,率众薰脩,得真实行者十五人,是则合音闻而为教体,即音闻而归圣性也。
又著《金刚四依解》。
丁卯,作《礼佛发愿仪》。
己巳,著《首楞严经悬谈》。
辛未,著《金刚般若略谈》。
门人集所著,刻之成帙,衡名之曰《闭门语》。
壬申,著《楞严四依解》。
甲戌秋,泛舟之武陵,诣德山,礼鉴大师塔,憩于乾明寺
常德王迎衡,于梅园说戒。
冬至湘潭,居法宝庵。
乙亥秋,去攸县,历云阳,过吉州,礼青原大师塔。
丁丑春,之吉安城,理舟楫,诣匡山,扫憨山师塔。
秋下匡山,登云居,礼祖塔,主人味白请主法,不许,乃去云门。
疾作,憩甘露庵,熊给谏青屿,与山中僧众,合词坚请。
九月朔,入云居方丈。
以禅堂久废,躬亲畚插。
更建静室,筑罗汉堂
期年之间,宇一新。
是时衡年已六十馀矣。
辛巳秋七月,赴吉州刘孝则翰撰青原祖庭之请,九月至青原。
说戒结制,法席甚隆。
壬午秋复归云居,筑桥于南溪,曰“安乐桥”,下镌隐语,有“再遇游鲜主盖豆函”八字,人莫之识。
甲申,金士夫主石城清凉寺法席。
燕京已陷,明主死之。
五月,建荐思宗烈皇帝及后妃诸臣道场。
冬十月,得竹林金陵城北,欲避烦嚣,卓锡此间,号曰紫竹林
更建禅堂及殿寮静室。
丙戌,弘戒天界寺,得新学百七十七人。
五月三日疾增剧,命弟子音乘等摄林中事。
四日招众居士谢别,六日端坐而逝,年六十有八。
丁亥九月奉灵龛,诣云居建塔。
衡广颡丰颐,平顶大耳,脩髯如戟,短发覆肩,岁一剃落。
目光炯炯,学者见之不威而严。
初侍空印,宗贤首,而禅宗印可于憨山
立法不为崖岸,不分门户,田夫牧童,礼不异节,故所至香花争
于《楞严》宗旨得最上正觉,所作法语偈颂包举深宏,今所见者有《语录》三十卷,而诗颂书疏附之。
子音乘为编年谱。
钱谦益明末清初 1582年9月11日 — 1664
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
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
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
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
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
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
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王应昌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柘城人字亮之
明天启举人
交河知县,以不畏豪强称。
清初召为御史,历巡按浙江安徽直隶,皆有政声。
宋永誉明末清初 ?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永年人字葆耻别号汗骦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
清顺治二年,授陕西郿县知县,旋为叛军所杀。
孙奇逢明末清初 1585 — 16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启泰号钟元
万历二十九年举人
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
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
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
后避乱入五公山。
顺治六年,迁居辉县苏门百泉。
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
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
学者称夏峰先生
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等。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人
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
著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书经近指》等书。
田维嘉明末清初 ?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饶阳人
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
崇祯间以赃污纳贿被劾,引疾归里。
清顺治元年,遣子赍疏自陈归清之功,召赴京,命以刑部尚书管左侍郎事,旋即以衰病乞归。
张果中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新城人字于度
鹿善继弟子。
明天启五年,与孙奇逢、鹿正募金纳赎,欲救魏大中左光斗等。
事虽不成,人皆称三人为范阳三烈士。
明亡后,随奇逢隐居苏门。
卒年七十一。
周灿明末清初 ?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光甫号阉昭
明崇祯四年进士
巡按江西
京师失守,脱身怀印归里。
以诗画自娱。
有《西巡政略》。
维基
周灿(?
—1645年),字光甫号闇昭苏州府吴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授宣化县知县八年丁忧十一年补调浙江会稽县,为政有成绩。
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入境时,部下官吏都命差役出迎,只有某邑带来丰厚的礼物。
周灿很生气,留下差役不遣派,官吏恐怕要辞官,他就召谕那些官吏,让他们自己辞免官职。
其时张献忠连破袁州吉安南昌大为震动,军情紧急。
巡抚郭都贤关门不理,他亲自带兵登城巡险,再调兵征讨,二府才得以恢复。
周灿特别上疏兵饷事宜,指出楚地分割,请求救诸臣合力夹攻,藉此保卫南直隶,又请求南漕粮食赋税各减半纾解民困;并暂停九江关卡,抚恤商艰。
弘光帝继位,惠王常润暂住广信府,他上表江右险要贫瘠,诸王星罗棋布,没有位置再分封,言辞非常恳切。
宗室朱统𨰥奉承马士英,诋毁姜曰广,并诬蔑杨廷麟犯法,曰广因此去职;周灿反驳朱统𨰥误国殃民,又指出杨廷麟得知北京失守时赤足痛哭,希望恢复家国,虽然中途被阻止,而他奋不顾身救国是有实心,怎可能得到诽谤,结果事情没有再被过问;同时他也请求恢复艾南英举人资格,召用傅冠熊明遇,被马士英怨恨,罢官归乡。
其后他组织诗社,追悼国事而令自己痛哭失明,很快去世。
傅永淳明末清初 1586 — 1667
维基
傅永淳(1586年—1667年)字惺涵号熙宇直隶真定府灵寿县人
进士出身
刘馀祐明末清初 1586 — 16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顺天宛平人字中徽号玉吾
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官工部侍郎
甲申年先降大顺,继又降清,授原官,历任兵、刑、户部尚书
顺治十年,以在刑部时受贿革职,寻死。
有《燕香斋文集》。
维基
刘馀祐(1586年—1653年)字申徵一字中徽号玉吾燕香居士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
曾任嘉兴登封河内县知县
刑部主事刑部郎中,出为平阳府知府
崇祯元年(1629年),升任河南副使陕西副使河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应天府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等职。
甲申之变,明朝灭亡,刘馀祐李自成,满清入关后,又降清,仍授原官。
顺治五年(1648年)兵部尚书次年太子太保
顺治八年,改任刑部尚书,加少保
顺治九年,官至户部尚书顺治十年(1653年)因受贿被革职杖徒,永不叙用,不久卒。
费扬武清初 ?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满洲正蓝旗人纳喇氏
崇德七年,入塞从攻明,越北京,略山东
顺治初,从攻江南浙江
官至议政大臣
后在福建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