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维基
钱喜起,字赓明,号武山,浙江仁和县籍,南直隶凤阳府泗州人。明末政治人物。喜起幼好学,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礼部观政,授工部屯田司,视长芦盐政,号称廉辨。出为南昌守,丁母艰,戴星归里。流寇内讧,闻崇祯之变,一恸而绝。弟肃起救之,得苏。构一小楼,坐卧其间者三十六年。年八十四而卒。与钱朝彦(崇祯十年进士)合称武林二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7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泗州人,字匪莪。官东城兵马司指挥。喜集唐人成句为诗,切情指事,绝无凑合痕迹。有《唐诗韵汇》、《集唐》、《六书指南》、《啸阁集》等。
人物简介
王龙文,字鼎子,号芥堂,今江苏盱眙人,明崇祯副榜,顺康间隐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新安人,字莲陆。明崇祯间举人。孙奇逢弟子。曾为山西忻州知州,在任访隐逸,折节下士。去官之日,匹马二僮以外无长物。再补泗州,不就。与奇逢患难相共三十年。去官后常至奇逢处,为之订正年谱。有《雪亭梦语》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西绛州人,字明德。康熙间以实录馆供事议叙,授高唐州州判,终泗州知州。有《易象数钩深图》、《公馀笔记》。
人物简介
杨端教,字匪我,泗州人,顺治贡生,官宣城训导,康熙时擢范县知县,官至东城兵马司指挥,著《啸阁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盱眙人,字苍存。康熙时人。工诗。有《后圃编年稿》。
清诗别裁集
字苍存,江南盱眙人。著有《焚馀稿》。○王渔洋称苍存诗文从衡有奇气,江、淮间才士。今读其集,工丽之作居多。
人物简介
李嶟瑞,字苍存,今江苏盱眙人,康熙乙酉副贡,官安州知州,著《后圃集》十八卷。
人物简介
邹士夔(1670-1731),字圣俞,号曙峰,江苏无锡人。显吉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官泗州学正。工画人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井五,一字念农。乾隆二年进士,历知建德、盱眙、宁国、泗州等州县。盱眙大水,亲立雨中指挥。在泗州,请免二十五年漕耗。官终宣州知府。卒年五十五。
维基
庄经畬(1711年6月24日—1765年10月4日,康熙五十年五月初九日-乾隆三十年八月二十日),字井五,号研农,又号念农。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诗人。自幼年到乡试中举前,都由祖父庄令舆亲自教导。雍正十年(1732年)中式壬子科江南乡试举人。乾隆二年(1737年)中式丁巳恩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出身。归班铨选,以知县候选。十年(1745年)十月,签分安徽池州府建德县知县。十一年(1746年),到任建德县知县。在任上「精明浑厚,整躬率物,遇事宽猛皆得其宜」。此前临县贵池县有命案,县民熊永安与金海斗殴,金海重伤,熊永安担心败诉,恰好族弟熊长德病死,于是熊永安砍下熊长德的头颅并诬告金海杀害熊长德;贵池知县谢锡伯察觉熊永安奸诈,熊永安便一并诬告谢锡伯,谢遭革职,金海遭处刑抵罪。民情激愤,安徽巡抚纳敏檄令庄经畬与无为州知州王名标勘诘,检尸发现熊长德脑骨凹陷于头颅,非生前伤痕,另外拼凑旁證,找到教唆诉讼者洪永若,且熊长德被熏灼验尸,其妻忍不住哀伤,说出实情。案情昭雪后,庄经畬声名大噪,与王名标被称为「两君子」。十四年(1749年),调任泗州直隶州盱眙县知县。盱眙任上,有惠政;黄河水灌入洪泽湖,湖岸崩坏,庄经畬冒雨指挥堵筑,水退,当地人以为神。个性强直,遇不平则力争,屡次被上官奏劾。十五年(1750年)十二月,遭到上司泗州直隶州知州陈慕楷揭参「贪婪亏空」革职后就地寓居盱眙,但贫困无法维持生活,依靠县民提供住处、接济食物日用。十六年(1751年)正月,舒赫德奏报审办盱贻县知县庄经畬贪赎案,查无确据。十一月二十五日,敕授文林郎。十八年(1753年)二月,查无确据后恢复原官。二十一年(1756年),大府命办理隔年乾隆帝南巡事务,复官。二十四年(1759年),调任宁国府宁国县知县。二十七年(1762年),升任泗州直隶州知州。泗洲任上,建请免除乾隆二十五年的民欠漕耗,经上官奏请获准。三十年(1765年)三月,升授宁国府知府。到任三个月,清理积案五百馀件。自乾隆十六年至三十年,乾隆帝四次南巡,两江总督黄廷桂、尹继善倚重庄经畬为助手,办理山川舟车供张储备都无误。庄经畬政务才能敏捷,虽然性格强直,屡次被陈慕楷、卫哲治参劾,但乾隆帝知其才,每次南巡都拔擢升职。八月二十日,卒于宁国府知府任上,年五十五岁,葬于丁堰沙河昭穴。
维基
沈业富(1732年—1807年),字既堂,又字方榖、方谷,号味镫老人,室名味镫斋、味镫书屋。江苏省扬州府高邮州(今属扬州市高邮县)人,书法家。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式癸酉科江南乡试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式甲戌科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出身。点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清书。二十二年(1757年):翰林院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二十五年(1760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二十七年(1762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山西乡试副考官、续文献通考馆纂修官。撰制诰、办院事,勤于其职。二十八年(1763年)告假回籍调理。三十年(1765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外授安徽颍州府知府,改太平府知府。三十四年(1769年):安徽太平府知府。当涂官圩决堤,水灾,乘坐浴盆巡察各村落,得到赈济的有五十万口,密劝富家粜米赈济,檄令禁止灾民辗转掠夺,使各村自保。有人举发某富户不粜粮,沈业富将举报人鞭笞,责骂:「汝奉何明令,使富家出粟耶?」民众于是稳定下来。三十六年(1771年):安徽太平府知府。泗州水灾,上级大吏檄令沈业富前往赈灾、清理户口弊病,民受其惠。*时值大瘟疫,设局施药、埋尸,掩埋暴尸十馀万棺,沈业富本人则绝荤祈禳。前后督促府属各县种植杨柳数百万株,官路成荫。*时有以邪法异说诱惑大众的人割辫子教唆叛乱,搜捕令下达,安徽各府都骚动,只有太平府不乱捕一人。*有兄弟兴讼互告,沈业富发现两造的诉状都出自同一人,杖打主使兴讼的人,兄弟悔悟和好如初。*有老师、学生互告,各揭疮疤,沈业富把桌上堆了一尺高的案件卷宗都烧掉,说:「尔词必有稿,可上控郡守焚案,不汝靳。」两造都哭了,停止诉讼。四十二年(1777年):以安徽太平府知府护理江南分巡安徽道,兼管芜湖关税务监督。四十三年(1778年):仍以安徽太平府知府护理江南分巡安徽道,兼管芜湖关税务监督。贵池县有土地争讼,上诉到中央,检视旧的诉讼纪录跟文书,得出明朝成化二十一年闰四月在官署纳税注册的地契,沈业富怀疑平民知悉闰月的不多,对照《明史》七卿表,确认当年确实有闰四月明文,便以此官契定谳。在知府任上共十六年,兴利除害,有惠绩。总督曾将其方法颁布在其他府施行。四十六年(1781年):自安徽太平府知府迁河东盐运使。闰五月暂署安徽道。*当时河东盐池遭淡水渗入,产量大减,商运引进蒙古盐,也很耗费人力财力。盐产恢复正常后,弊多商困。沈业富认为盐池自古为利,不应该废止禁革,但若放任人民自行贩卖,必会导致蒙古盐越区内侵。沈业富提出「商人之力不在寡在不均,其弊有三:商弃瘠据肥,一也;费浮地远,夥攫其利,二也;佥代之期,贫富倒置,三也」。于是订立均引顺路之法,统合三省经营盐业的地区以三等均分,再以道路相近者,顺配为五十六路,每路一签,各商掣签决定所属。于是赂绝而弊不行。四十九年(1784年):以母老请终养。离职后,乾隆末年废止商运,蒙古盐果然内侵,至嘉庆十一年仍回复旧制,都如同沈业富预测。嘉庆十二年(1807年)卒,年七十二。个性惇厚,坚持于朋友,黄景仁卒于官署,为其治丧又搜辑其遗稿。回乡在家閒居之后,士人南北往返常造访沈业富。工行书,风韵天然。沈业富以耆宿提倡风雅,香山、洛社文人集会风尚赖之不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闽县人,字复斋。诸生。乾隆初以贤良方正为安徽舒城知县。后历知盱眙、泗州、宿虹,皆河淮泛滥之区。力除积弊,修筑堤堞,以所经历,著《水鉴》。又有《介石堂诗文集》。
人物简介
毛藻,字俟园,今江苏盱眙人,乾隆辛卯举人,官上元教谕,著《客山堂诗集》。
人物简介
柳墀,子柳村,今江苏盱眙人,乾隆己酉拔贡,著《逸人诗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6—1844
【介绍】:
清江苏泗州人,名安魁,以字行,号雨峰,别号鹿岑。乾隆五十一年,投河标中营。道光间官至福建水师提督。鸦片战争中,在厦门督兵拒英军有功,寻年老休致。厦门陷落后,复起为提督,和议成,请假归。
人物简介
傅桐,字味琴,号梧生,泗州人,道光诸生,著《梧生诗钞》。
人物简介
杨毓瓒,字瑟君,泗州人,译学馆学生,廷试举人。
人物简介
汪汇,字东川,今江苏盱眙人,乾隆岁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盱眙人,字约甫。诸生。有《伊蒿室诗文集》、《伊蒿室诗余》。
人物简介
王效成,字约甫,号子颐,今江苏盱眙人,嘉道间诸生。著《伊蒿室诗文集》、《轩霞词》。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真贤,字独愚,泗州人,宝华见月弟子也。赋性简约,敦崇实行,外内典籍,靡不博览。尤精于教观,深得楞严之旨。自禀具千华,究心三学,凡所传集,贯澈精微。故分座演法,称为律匠。有行僧蓝盂者,建斋僧馆于楚州古枚里,谋之漕督帅中丞,扩张旧址,聿宏戒法,请贤住持,帅公欣然允许,改僧斋为大悲院,仍施膳僧田地,豁免差役。贤既戾止,初阐教乘,遂建戒幢。大淮南北,律学昌明,自贤始也。然经营伊始,不过数楹,饥馑之馀,艰窘莫支。贤殚心造筑,精诚感发,檀护频来施舍,相继卒立,丛林殿堂廊庑,罔不完备。又念止作二持,末法津梁,律门向导,必入大岁,庶不负著述苦心,并晰镜砖疑议。因发愤往京师,留居待时,将达所志,而积劳成病,终不服药,谓幻化空体,聚散不常,何劳人事。唯栖心净土,超然善化。弟子遍知正奉灵骨归。世寿、僧腊殊无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