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读体,字见月,姓许氏,楚雄人也。旧籍江南句容,远祖某,明洪武时从军开滇黔,以功世袭指挥,遂家焉。父酳昌,母吴氏,懿言淑行,雅慕因果,㝱梵僧入室,寤而生。体质禀钦奇,幼而神敏,好游览,善绘事,所至山水佳处多留墨妙,尤工大士像,人争宝之。父母早世,伯父无子,嘉其聪秀,欲使袭职为指挥,体不屑也,而慕赤松子游。尝至金沙江甸尾山,寓浪穹,迁赤宕嵓,矢志修真,为黄冠三载。一日偶行松下,遇茅庵老僧与语甚契,授以《华严经》,读至《世主妙严品》翻然有省。遂诣宝洪山亮如𩮜 度。闻江南有三昧律师宏戒,慨然慕之,一瓢一笠重茧而行。时当明季,流贼槃牙,烽火相望,饥荒遍野,土寇肆劫。所过崇罔危磴,盘江险洑,蛮雨瘴烟,猿嗥虎啸之区,荒祠古墓,深菁蔓草,昼则风餐,宵则露宿。体一意孤行,不为物扰。先入南岳演《楞严四依解》,继登破额冯茂上高,礼诸祖道场。进九华,朝五台,再度大江,始遇三昧于海潮庵。往复二万馀里,行脚六年,不知疲也。既圆戒,充上座,讲《梵纲经》,析义敷文,四座称善。体犹欿然不自足,乃于藏中检四分并律藏读之,殚思研讨,间遇壅滞,祷佛求解,默坐移时,焕然冰释,由是毗尼大畅。尝从三昧传戒金陵报恩寺,座下千人,体临坛教授,忽忆初为黄冠时,㝱至一大寺,金碧交辉,苾刍云集,门阈甚高,跃身而入,自顾已成僧相,一瞿昙丹衣高座,招之使上,授经命讲,众皆跪听,汗流而觉,及是所见,髣然前㝱。距金陵七十里,有宝华山,为志公道场,年远颓废,郡人迎三昧主之。体筦院务,庀材鸠工,楼殿寮阁,雕饰庄岩,大江南北罕与伦比。乙酉,三昧示寂,即受衣钵,总持三学,以十事誓众,人颇难之,久而悦服。盖悯时习便安,止作真教,久成绝响。故结界立规,率先躬行,是制必遵,非法必革。寻复安居之法,门人日进。清室初兴,山寇时发,入寺横强。体诱致渠魁十人,设食供毕,忽厉声以大义责之,且晓示利害。大众围绕,贼相顾欷戏,逡巡遁去。有谮于大将军者,谓华山通贼,缇骑麇集,执至军前,剑戟如林,众僧惴惴,莫敢仰视。体独整威仪,缓步升阶,合掌而立,具陈华山为江南孔道,不能禁贼往来,并前日留食解散之故。三问三答,词气从容,颜色不变。巴廒二将军与陈中丞异之,悉解众僧之缚。又欲杀监院孙内监、房头、克修三人,体争之曰:“罪在寺主,愿伏斧锧,勿累他人。”将军益奇之,并释不杀,还其田里,给帖护持,寺乃复安。壬子,江南荐饥,导输赈粥,五十馀日,全活无算。每振锡出山,四方风动,遐迩缁素,奔礼恐后,戒徒千四百人,堂食三万指。法席之盛,世所希有。戊午岁除,示微疾。己未春正月既望,力疾起,视诫弟子曰:“勿进汤药,更七日行矣。”至期端趺而化,寿七十有九,腊四十八,茶毗得五色舍利。所著《大乘玄义》、《止持会集》、《作持续释》、《黑白布萨》、《传戒正范》及《僧行轨则》诸书。其《毗尼止持》十六卷,《毗尼作持》十五卷,清乾隆时,释福聚奏请入藏。
维基
马瑾,字公瑜,山西长子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山西乡试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登进士,授江南句容县知县,卒于任内。
维基
丛大为,字祥子,号尧山,晚号携雪老人,山东靖海卫人。清朝初年官员、书法家。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春秋》举壬午科山东乡试第五名(经魁)。明亡仕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登进士,官句容县知县。工临池草书,得王羲之遗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692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句容人,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顺治九年进士。自刑部郎中考选御史,巡按江西,以事黜。郑成功入江之役时,重光曾参与防御。工书画,能诗。有《江上诗集》、《书筏》、《画筌》。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心观,字璇璋,亦号雪堂。姓何氏,嘉善人也。少从郡中大胜寺渊浃薙染。一日见《华严经》,顿发弘誓,竭诚礼诵。又玩《净行》一品,以戒为本,遂褰裳远涉,孑焉孤迈。康熙丙寅,受具于宝华定庵。复自姑苏渡钱塘,游赤城。参宗门瞿仙,默契心宗。独念“禅是佛心,戒为佛行。纵明佛心,不行佛行,更何所济!”于是复之宝华,重学毗尼。闭遮持犯,深有所得。盖道无二门,宗律一理。何可歧视,自分畛域。缁素闻风,偏私悉化。句曲士庶,请主宝山。时殿宇荒凉,墙垣倾圯,慨然以兴复自任。剪除荆棘,辛勤畚筑。次第经营,复称胜境。秣陵张君,又倾企仰,延主报恩三藏禅林。既闳律范,兼修净土。嗣以慈应一席。宝华分座,复请继位。兢兢业业,二十馀年。持己以廉,待人以厚。利赖甚众,闳济尤多。寂于乾隆壬戌岁六月十三日,寿七十有六,腊五十有一。
维基
赵昌祚。江南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市)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湖北蒲圻县(今属湖北省赤壁市)知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右衡。汪份弟。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句容教谕。曾笺注《陆宣公集》。
余束发喜学为词,同时有洪稗村、沈柳亭辈尝为倡和,彼皆尚花庵、草堂馀习,往往所论不合。未几,各为他事牵去,出处靡定,不能专工于一。今二君已化为宿草,余犹视息人世间,作倚声之歌,几无一人可语者。去腊于友人华秋岳所,读樊榭《高阳台》一阕,生香异色,无半点烟火气,心向往之。新年过访,披襟畅谈,语语沁入心脾,遂相订为倡和之作,共得题如干,并注以调名,乃不数日,两家已各成其半。会余适有白门之役,孟夏解缆,羁留吴苑者二旬,又足成之。顷寓秦淮,樊榭书至,知前后俱削稿,复合以平时所作,付之梓人,先以首卷刻成者寄示。回环读之,如入空山,如闻流泉,真沐浴于白石、梅溪而出之者。噫!舍紫山而外,知此者亦鲜矣。独余沈酣斯道几五十年,未能洗净繁芜,尚存故我,以视樊榭壮年一往奔诣,宁不有愧乎?时康熙六十一年壬寅白露前一日,同里紫山徐逢吉题。
词调六百六十,体凡千一百八十有奇。一调有一调之章程,一体有一体之变化,作法既殊,音响亦异,殆难于诗远矣。余友徐紫山尝教余作词,谢不能也。厉君太鸿于诗古文之外,刻意为长短句,拈题选调,与紫山相倡和,大约怀古咏物之作为多。数月之间,动成卷帙,声谐律叶,骨秀神閒,当于豪苏腻柳之间,别置一席。至于琢句之隽,选字之新,直与梅溪、草窗争雄长矣。余学诗垂四十年,尚不能工。太鸿工诗,工古文,而《琴雅》一刻,各极其妙,人之智愚何相去之夐绝也?石仓吴允嘉。
词于诗同源而殊体。风、骚、五七字之外,另有此境,而精微诣极,惟南渡德祐、景炎间斯为特绝,吾杭若姜白石、张玉田、周草窗、史梅溪、仇山村诸君所作皆是也。自是以还,正不乏人,而审音之善,二百馀年以来,几成辍响。近称西泠词派,或踪迹花间,或问津草堂,星繁绮合,可为极盛,乃缘情体物,终惜其体制之未工。独吾友樊榭先生起而遥应之,清真雅正,超然神解。如金石之有声,而玉之声清越;如草木之有花,而兰之味芬芳。登培嵝以揽崇山,涉潢污以观大泽,致使白石诸君,如透水月华,波摇不散。吴越间多词宗,吾以为叔田之后无饮酒矣。樊谢天才轶举,靡不洽习,而志尚高远,泊于荣禄。其与予同寓广陵时,当日斜花外,必相约为倚声,往往予未及脱稿,而樊榭点笔已就,予辄为之罢去。此卷中怀古咏物诸篇,皆与同里徐丈紫山酬唱者为多。予既滞淫旅人,生意消削,从尘土挈屑中手把是编,恍铅椠之周旋,感素琴于秋思,徬徨吊影,殆若异身,有不禁为之掩卷怃然也。康熙壬寅立秋日,玉几生陈撰书于真州之玉渊堂寓馆。
余友太鸿《秋林琴雅》之词,质也灵虚,学也膏腴,才也佽飞,如玉光之陆离,剑花之参差,如是而命之为词,苟舍是其将焉如?虽然,犹有说。夫词,南唐为最艳,至宋而华实异趣,大抵皆格于倚声,有叠、有拍、有换,不失铢黍。非不咀宫嚼商,而才气终为法缚。临安以降,词不必尽歌,明庭净几,陶咏性灵,其或指称时事,博徵典故,不竭其才不止。且其间名辈斐出,敛其精神,镂心雕肝,切切讲求于字句之间,其思冷然,其色荧然,其音铮然,其态亭亭然。至是而极其工,亦极其变,苟舍是无或取焉。今太鸿之词,不必栀其貌,蜡其言,抽其关键,拔其辕轘,上下五百年,居然独树一标坛矣。余弱年从羡门侍郎、竹垞翰林论词,尝取宋末诸家为矩矱,久竟弃去。近与太鸿还往,回理前绪,不禁冁然一笑,思效邯郓之步也。康熙壬寅清和月,鹅笼生吴焯书。
欧阳圭斋谓雅即「雅乌」之「雅」,以其声能动物也。词之声生于宫羽,而动物者必雅。余与樊榭交垂十五年,见其偃蹇侘杰,不废文史,而感时览物,托寓微至,诗所不尽,必形之于词,上者海山缥缈之音,次亦不减游春绿水之奏。闻者意消神往,直与乡先辈清真、玉田、山村、句曲诸公相后先矣。符曾幼鲁题。
淡而弥永,清而不肤,渲染而多姿,雕刻而不病格,节奏精微,辄多弦外之响,是谓「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者,讵止有井水饮处必歌柳七词,令市伶按拍称好乎?意林赵信。
维基
宋楚望,湖北当阳人。清朝官员。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湖北乡试解元。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进士。授江苏句容县知县,调丹徒县,正值当地饥荒,宋楚望尽力赈济灾民。调太仓直隶州,修筑海塘六十余里。累迁松江府、常州府知府,升淮徐兵备道。休致后卒于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河间人,字召林,号竹溪。李大章子。乾隆七年进士,授如皋、句容等县知县,官至广东惠州府知府。罢归,授徒家居。卒年七十三。
简介
字圣模,一字轸亭。句容人。岁贡生。精通经史,兼及文赋。侨居金陵时,与诸名士相唱酬。时袁枚罢官隐小仓山,得其诗大为赞赏,并赞其学博而能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卫梁,一字渭梁,号篷庄。雍正四年举人。官句容县教谕。学问博洽,工诗。乾隆初,举鸿博,未中。有《篷庄诗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句容人,字仰止。诸生。善画,尤嗜金石,多方搜罗,不惜典衣购致。并屡入山于荆棘丛中搜拓古刻。有《括囊诗词草》。
清诗别裁集
字云和,江南句容人。
王贞春,字煦堂,句容人。有《侨隐集》。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九
释宗运,字于南。师事南屏豁堂,昼夜密参,豁公印可,即付以法。大兴灵谷,弘开讲演。时经兵燹之馀,山中幽寂,阴雨啾啾,夜闻鬼哭。运至,摄以道力,利济幽宴,其声遂绝。值岁荒,独锡走句曲,为众乞食,赖以乐饥。豁堂尝挂吏议,系于园室,运闻,仓皇就道,竭力营救,事乃得解。当其将至灵谷也,值明室鼎革,寺宇荒凉,众皆出亡。有僧夜梦伽蓝神语曰:“将有大知识来兴此山。”一旦,无量殿上,忽放异光,钟楼大钟,不叩自鸣。是日运至,其感应如此。后重修毗卢殿,惟务德感,不事攀求,而善缘自集。寺傍种桃万树,当春如红霞照耀,掩映林谷,望若仙阙。或以为羽南者,误也。
智豁,字宏鉴,句容人。有《旅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