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浙江省” 相关资源
诗文库146302
人物库50991
活动25897
人物库 清朝
张穆明末清初 1417 — ?
维基
张穆(1415年—?
),字敬之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
正统四年(1439年)己未科会试第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四名,授工部主事,历山东按察司副使,屡升浙江右参政,致仕卒。
董谦吉明 1545 — 1604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
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
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兵科给事中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
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
陕西副使归。
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
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
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兵科给事中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
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
陕西副使归。
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王应昌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柘城人字亮之
明天启举人
交河知县,以不畏豪强称。
清初召为御史,历巡按浙江安徽直隶,皆有政声。
周灿明末清初 ? — 1645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光甫吴江人
崇祯辛未进士,历知宣化会稽二县擢浙江道御史泽畔吟
维基
周灿(?
—1645年),字光甫号闇昭苏州府吴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授宣化县知县八年丁忧十一年补调浙江会稽县,为政有成绩。
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入境时,部下官吏都命差役出迎,只有某邑带来丰厚的礼物。
周灿很生气,留下差役不遣派,官吏恐怕要辞官,他就召谕那些官吏,让他们自己辞免官职。
其时张献忠连破袁州吉安南昌大为震动,军情紧急。
巡抚郭都贤关门不理,他亲自带兵登城巡险,再调兵征讨,二府才得以恢复。
周灿特别上疏兵饷事宜,指出楚地分割,请求救诸臣合力夹攻,藉此保卫南直隶,又请求南漕粮食赋税各减半纾解民困;并暂停九江关卡,抚恤商艰。
弘光帝继位,惠王常润暂住广信府,他上表江右险要贫瘠,诸王星罗棋布,没有位置再分封,言辞非常恳切。
宗室朱统𨰥奉承马士英,诋毁姜曰广,并诬蔑杨廷麟犯法,曰广因此去职;周灿反驳朱统𨰥误国殃民,又指出杨廷麟得知北京失守时赤足痛哭,希望恢复家国,虽然中途被阻止,而他奋不顾身救国是有实心,怎可能得到诽谤,结果事情没有再被过问;同时他也请求恢复艾南英举人资格,召用傅冠熊明遇,被马士英怨恨,罢官归乡。
其后他组织诗社,追悼国事而令自己痛哭失明,很快去世。
阿山清初 ?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
初隶代善,以不得志,两次投明,均不久自归。
屡从太宗攻明。
崇德七年,深入至兖州始还。
顺治元年,从入关,转战至浙江
官至都统
坐事罢官削爵。
旋复授一等子
费扬武清初 ?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满洲正蓝旗人纳喇氏
崇德七年,入塞从攻明,越北京,略山东
顺治初,从攻江南浙江
官至议政大臣
后在福建阵亡。
韩疆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宛平人字石耕一字经正
好学能诗文,尤善鼓琴,琴操北音。
终身不娶。
入清,游览江南名胜,客死平湖,年四十三。
有《天樵子集》。
罗孙善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松庵
少业儒,善属文,后家道中落,从名师习医,遂为浙江名医。
骆养性明末清初 ?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嘉鱼人
崇祯间官至左都督
明亡,先降李自成,继又降清。
多尔衮总督天津军务
奏请蠲除新加田赋,得旨允行。
旋以擅迎明福王使臣,革职。
后降为浙江掌印都司
阿济格尼堪清初 ?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
初从太宗攻战,松山杏山等役,与明兵力战有功。
顺治元年多尔衮入关,攻李自成
潼关之役,冒矢石先登。
旋随豫亲王江南,从博洛浙江,从郑亲王湖广,均为先锋。
官至都统封三等伯,授议政大臣
卒谥勇敏
朱延庆清初 ?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汉军镶蓝旗人
初在文馆办事,以知人称。
顺治间,由内院出任两淮盐法道,寻升浙江嘉湖道
江西巡抚,皆有声。
李清明末清初 1591 — 16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兴化人字心水号映碧晚号天一居士
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宁波府推官,累迁大理寺左寺丞
归隐。
晚著书自娱,尤潜心史学
有《南渡录》、《三垣笔记》等。
维基
李清(1602年—1683年)字心水号映碧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属江苏省泰州)人。
明末政治人物。
李春芳之五世孙,李思诚之孙。
父李长祺早亡,由伯父李长敷养成。
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会试副榜,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宁波府推官六年福建乡试同考官七年举卓异,八年拔贡同考,九年浙江本省同考十一年考选,授官刑科给事中十二年巡视十库,以忤旨降为浙江布政司照磨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前夕,奉旨出封淮府。
后任弘光帝工科都给事中,迁大理寺左寺丞
不久受命祀南镇,刚到杭州桥山,弘光朝灭亡,“踽凉孤踪,飘泊江之南北”。
明亡,隐居枣园,杜门不出凡三十八年,以著述为乐。
张煊明末清初 ? — 1651
维基
张煊(?
—1651年),山西介休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
清朝入关后,起用浙江道监察御史,后掌河南道监察御史顺治八年(1651年)五月,弹劾陈名夏,反被诬告处死,后赠太常寺卿
陈锦明末清初 ? — 16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 【介绍】: 明末清初锦州人字天章
初为大凌河都司崇德间降清,隶汉军正蓝旗
顺治间官至浙江福建总督,屡抗郑成功师。
九年,在同安遇刺死。
张大猷清初 ? — 16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 【介绍】: 汉军镶黄旗人,本辽阳人
千总,于广宁后金(清)
顺治间从清军南下至浙江
旋任提督江南总兵官,封三等子
匡兰兆清初 ? — 1653
维基
匡兰兆(?
—1653年),字楚畹号沣江
山东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人。
清朝初年政治人物。
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进士,任贵州道试监察御史次年巡按直隶、漕运。
实授贵州道监察御史
顺治六年(1649年),任浙江巡按御史
顺治十年(1653年)匡兰兆巡按期满,回京述职,顺道回乡。
八月二十七日总兵海时行叛乱,胁迫匡兰兆屈从,匡兰兆与父亲匡如槚破口骂贼遇害。
李化熙明末清初 1594 — 16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4—1669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长山人
明崇祯七年进士
湖州府推官,擢四川巡抚陕西总督,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
顺治初降清,累官刑部尚书
条奏慎刑五事,下部议行。
以母老乞养归。
维基
李化熙(1594年—1669年)字五弦山东长山县(今属邹平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山东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进士
浙江湖州府推官
崇祯十六年(1643年),以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道改巡抚陕西,复诏总督三边,统理西征军务
清顺治初年,召拜工部右侍郎,疏辞弗获,不久转左侍郎,累迁刑部尚书
终养
卒年七十六,入祀乡贤
孙自修明末清初 ? — 16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江宁人字无修
明天启四年举人
广东阳江知县山西大同通判
后弃家为僧,号与然
浙江山中人迹罕至之地,庵名悬溪,人称悬溪和尚
善画,出家后仍以绘画自遣。
曹勋明末清初 ? — 1655
简介
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善人
尔堪父。
明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历官礼部右侍郎
入清后,复官翰林侍讲学士
晚年隐居东干,自号东干钓叟
卒于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之后。
字允大号峨雪
嘉善人
崇祯戊辰会元。
庶吉士
官至礼部侍郎
时门户角立,负时望。
讲筵每隐护正,类侃侃言之。
乞养十年,留都召起,见时事难为规切相臣。
寻以母丧隐居东干。
自署东干钓叟
著有存笥、行笈、未有居、东干诸集。
诗以情意为主。
近似公安而就纪律者。
同馆刘胤平、方肃之辈,同声共响。
虽一时风气使然,实得诗人和平之旨。
维基
曹勋(?
—1655年),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曹勋中式浙江乡试举人(经魁)。
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殿试登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任经筵展书官、当值起居注崇祯七年(1634年)主持会试,取录得许真等二十一人位名士,后来这些人都以节义显贵。
温体仁在朝廷排除异己,他总是公正无私,绝不屈服,暗地补救保护清流,包括章正宸弹劾王应熊通内,在他斡旋才免于入狱,之后他负责册封鲁王朱寿镛,很快请求辞官供养母亲。
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担任詹事左谕德左庶子侍读,晋官詹事
弘光帝即位,徵召曹勋吴伟业,他说:「国难当前,臣子怎能安枕呢!
」写诗诀别母亲,诗歌中有「孙儿幸免为徐庶,报国难当是李纲」的句子,得任命掌管翰林院;当时朝廷门户对峙,他在讲筵间直陈问题,但无人听取,因母亲逝世归乡。
隆武帝即位,起用他为礼部左侍郎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福京失守后隐居在松江的干巷,自称「东干钓叟」,不接受清朝荐举,到永历九年(1655年)去世。
黎元宽明末清初 1596 — 16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字左岩一字博庵
明崇祯元年进士,历浙江提学副使,以忤温体仁罢归。
入清,被荐不出,隐居谷鹿洲,授徒讲学以终。
有《进贤堂稿》。
维基
黎元宽(1596年—1675年)字左严号博庵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出生。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江西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戊辰科二甲第十六名进士
兵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擢浙江提学道佥事,因揭发首辅温体仁二子温俨、温伉私书,与温体仁作对,崇祯七年(1634年)十二月被罢职归乡。
黎元宽诗文书法都很怪掘,人呼“黎体”。
甲申之变后,卜居南昌广润门蓼洲,建“草草庐”书舍,现存有其手书“谷鹿洲”三字,又在县城南关悬榻里建小屋,称作“牛屋”,隐居不出。
清顺治初年经略洪承畴清朝推荐他,则以母亲年老固辞。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卒,得年七十九。
著有《进贤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