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固始汗明末清初 1582 — 16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56 【介绍】: 一作顾实汗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名图尔拜琥。
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
明崇祯十年(清太宗崇德二年)乌鲁木齐移据青海,遣使通贡于清。
旋出兵击败西藏藏巴汗,与达赖五世合作,并同向清朝奉表贡。
清顺治十年,诏封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赐金册印。
和多和沁明末清初 ? — 16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3 【介绍】: 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首领
哈喇忽喇长子。
其父死后,达赖喇嘛授以“巴图尔浑台吉”称号。
远征青海,势力大增,并被推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联盟“丘尔干”(议会)主持人。
崇祯十三年,倡导召开除漠南蒙古外之全蒙古部族大会,制定《蒙古厄鲁特法典》。
对内向明、清政府称臣纳贡,对外抵御沙俄入侵,逐渐建立起以准噶尔为核心之地方民族政权。
罗卜藏嘉穆错明末清初 1617 — 16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1682 【介绍】: 明末清初前藏穷结人,本名阿旺罗桑嘉措,又译作阿旺罗布藏嘉木错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
明天启二年,被迎入拉萨哲蚌寺,拜班禅四世为师。
崇祯间,与四世班禅凭借青海蒙古固始汗兵入藏,推翻噶举派统治,建立格鲁派“政教合一”的地方封建政权。
清顺治九年赴京朝觐,受“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封号及金册金印,确立了达赖喇嘛系统在西藏的政教地位。
有《西藏王臣史》。
拉藏汗清 ? — 17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7 【介绍】: 青海厄鲁特部首领
顾实汗孙。
顾实汗以卫藏为达赖班禅香火地,以其长子鄂齐尔汗辖其众。
康熙中拉藏汗嗣爵。
以议立六世达赖喇嘛事与第巴桑结交恶。
四十四年桑结拉藏汗为己害而谋害之,未遂,欲以兵逐之。
拉藏汗集众讨诛桑结,诏封为翊法恭顺拉藏汗
五十六年,为策妄阿拉布坦设计戕杀。
素丹清 1658 — 17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8—1729 【介绍】: 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
袭三等男,授护军参领
康熙间从征噶尔丹,屡有战功。
雍正元年,随年羹尧进军青海
升授正黄旗蒙古都统,寻改正红旗满洲都统,列议政大臣,驻守陕西
七年,复征准噶尔,卒于军。
阿喇纳清 ? — 17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4 【介绍】: 或作阿尔纳
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
阿南达子。
康熙间袭祖一等子,累进散秩大臣
旋以参赞大臣富宁安分兵攻策妄阿喇布坦。
雍正初镶红旗蒙古都统,平青海罗卜藏丹津,卒于军。
谥僖恪
樊廷清 ? — 17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8 【介绍】: 陕西武威人,改籍四川潼川曾名王刚
由行伍历乌蒙青海西藏等役,俱有功。
雍正间累擢至甘肃肃州镇总兵,与准噶尔部兵战,以寡敌众,转战七昼夜,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乾隆间官至哈密总统提督
卒谥勇毅
阿宝清 ? — 17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9 【介绍】: 清阿拉善蒙古和罗理子。
康熙间和硕额驸,袭扎萨克多罗贝勒,旋随平逆将军延信进藏征噶尔丹参赞军务
雍正初多罗郡王
曾随征青海罗卜藏丹津
年羹尧不和。
年羹尧清 1679 — 1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9—1726 【介绍】: 汉军镶黄旗人字亮工号双峰
年遐龄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授检讨
历任四川巡抚总督定西将军,平定西藏乱事。
雍正间抚远大将军,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以功封一等公
旋为世宗猜忌,列大罪九十二款,雍正三年末,赐自尽。
维基
年羹尧(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
原籍安徽怀远,始隶汉军镶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重要将领
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之兄。
年羹尧隆科多在拥立雍正帝即位时发挥重要作用,人称“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
平定青海叛乱,晚期未得雍正赏识,被雍正帝赐死。
罗卜藏丹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和硕特部首领
固始汗孙,达什巴图尔子。
青海
康熙三十七年,封达什巴图尔为和硕亲王
达什巴图尔死,罗卜藏丹津袭爵。
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勾结准部策妄阿拉布坦叛清,欲为西藏之长。
次年,为清军所败,逃往准部。
乾隆二十年,清军平准部,入伊犁,俘之送京师,免死,隶内蒙古正黄旗
岳钟琪清 1686 — 17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6—1754 【介绍】: 四川成都人字东美号容斋
岳升龙子。
康熙五十年由捐纳同知改武职,任松潘中军游击,擢副将
以平定西藏乱事,擢四川提督
雍正初参赞年羹尧军事,讨罗卜藏丹津青海
年羹尧得罪后,署川陕总督,尽护诸军,后改实授。
又以宁远大将军率军攻噶尔丹策零
钟琪兵权既重,疑忌者多。
诸生曾静遣弟子张熙投书,劝使反清。
钟琪立即告发。
十年,被鄂尔泰等所劾,被召还京,夺官下狱。
乾隆二年,得释。
十三年,再起为四川提督,平大金川有功,封公爵
卒谥襄勤
莽古赉清 ? — 17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 【介绍】: 宗室正蓝旗人
雍正五年,授三等侍卫
乾隆五年,往西宁办理青海事务,前后在任六年
官至杭州将军
积福清 ? — 17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9 【介绍】: 蒙古镶黄旗人,克勒特氏。
乾隆间亲军蓝翎侍卫,累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任职青海西藏新疆等地二十余年,官至宁夏将军,改正白旗蒙古都统
复蒙清 1779 — ?
维基
复蒙(1779年—?
),原名富萌,乡试榜名富猛,字宽夫一字雷泉号敦斋,富察氏,荆州驻防满洲镶红旗人
嘉庆丁卯举人庚辰进士
复蒙自幼随父在塞外,对青海白登之间的山川风土皆细察详记,著有《塞外记略》、《东行小钞》等。
荆州府志》记载:“复蒙雷泉满洲镶红旗人,幼慧操笔为文,长老惊异。”
毓科清 1814 — 1865
维基
毓科(1814年—1865年),他他拉氏,字又坪右坪号条卿满洲正蓝旗人
道光壬辰举人癸巳进士,官至江西巡抚
秀坤嘉庆辛酉进士,兄毓检道光丙申恩科进士
道光十二年(1832年)乡试中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联捷进士
道光十六年(1836年),任刑部提牢官、刑部四川司主事
道光十八年,升员外郎
道光二十年(1840年),外任直隶承德府知府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宣化府知府,后改陕西西安府知府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任甘肃兰州府宁夏府知府
咸丰三年(1853年),分巡甘肃西宁道
咸丰四年(1854年),改镇迪道甘肃兰州道
咸丰六年(1856年),升任湖南按察使
咸丰七年,任云南按察使湖南按察使
咸丰八年(1858年),任江西按察使
咸丰九年(1859年),改江西布政使
咸丰十年(1860年),护理江西巡抚
咸丰十年,任江西巡抚十一年,缘事革职。
同治元年,调任西宁办事大臣
同治二年(1863年),改青海办事大臣,管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
庆恕
维基
庆恕(1840年3月6日—1919年4月20日),原讳庆恩,分部后因与顺承郡王同名,奉堂谕改为庆恕字云阁萨克达氏满洲镶黄旗人,今辽宁抚顺人清朝中华民国官员,中医医生
道光二十年(1840年),生于辽宁抚顺一个满洲旗人家庭。
自幼受母亲影响,喜好中医。
20岁时,其母因被医生误诊而死亡。
庆恕受到震动,开始学习中医。
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
1876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后升为郎中,任凉州府知府
在任凉州府知府期间,其中医学著作《医学摘粹》于1896年北京出版。
不久,转任兰州府知府
1904年,任西宁办事大臣,任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转任青海办事长官,旋即被解职。
1917年,自西宁回到奉天(今沈阳),此后以行医为生。
后来曾被张奎彬聘为中国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19年,病逝,享年79岁。
邓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甘肃西宁人
汪起澜妻。
出嫁二年,夫溺死河中
乃备酒菜沿河招魂,投水以殉。
韩韫玉
清诗别裁集
江南长洲人
宗伯文懿公幼女,西宁知县顾渭熊室。
前辈韩东篱太史述幼妹少读群书,兼工词翰,年三十时,著述已富,病殁前,尽取焚之,不欲以文采见也。
渭熊从书帙中检得十馀首,比于吉光片羽云。
释浚明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浚明湘乡县志作俊明,塔铭称哲公,盖名哲也,睿哲文明,取旨甚洽。
江宁徐氏,世居金陵
明生而端谨,孝友天成。
尝为母祈请,航海而南,步朝补陀,得晤至公。
辞意契合,竟彻空有。
及慈亲见背,衰绖斯除,便赴京城佛会寺落发。
至公知有道根,遂授记莂。
或云浚明少时,梦一老僧,教之持诵。
一日游寺中,闻僧诵经,皆梦中语,问之,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
顿悟,弃妻子,受戒。
然则诵经僧,殆即至与?
康熙时湘乡白云山僧募经江宁,未集而没。
托于为毕斯愿,慨然许诺,竟致全藏,来褒忠山
士人彭青选,仰其高谊,建阁藏之,遂留寺中。
后往荆紫大沩诸山,屡主法席。
岁旱祷雨,甘霖立沛。
郡守牧伯为勒“至诚如神”额以颂之。
一夕大雪,青选梦言:“寺僧饥甚。
”晨兴,令仆致米,时雪深没踝,山径自开,积冻微释,异之。
至寺,见韦驮像杵沾雪泥,水尚涔涔下也。
有龙盘绕阁楹,昂首欲去。
戒之曰:“毋坏寺,毋伤生灵,毋淹禾稼。
”龙果蜿蟺行石间,可半里许,风云四起,擘石飞去。
山旧有虎,啸声怖行人,及住山,久之,不复知虎所在。
乾隆丙寅,强应大沩之请,甫膺丈席。
四方奔奏,食指近千,锤鍊所施,莫不获益。
乾隆十三年戊辰春,偶示微疾,匝月间。
说偈而化,经日如生。
盖终于荆紫峰西宁谭大升为铭其塔云。
有自述行状,今不可见。
志称其言曰:“龙翔虎去,老僧亦从此逝矣。
”其自述者,非邪?
高天喜清 ? — 17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8 【介绍】: 甘肃西宁人
由行伍拔把总
乾隆间从征准部,积功至西宁镇总兵
又随兆惠霍集占,阵亡,谥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