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近现代
江上诗钞
邑顾山周东庄人,原名树屏,又名侃。号刚直。无锡师范毕业,民国五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先后任铜山,川沙师范,上海大学专校等校教员,喜诗词有吟风弄月诗集。民国十五年由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向地主劣绅开展减租斗争而牺牲。
培风楼诗·自序二
论诗于变风变雅之后,陶渊明、杜子美其嗣响矣。阮嗣宗、刘越石、谢康乐、陈子昂始各以其神理气骨,才情风格,陵跨一时,然犹古之诗也。至中唐以韵味胜,晚唐以组练胜,宋人以意趣胜,诗始极其变态。时至元祐,诗之流派已尽,勉力拓之,仅得一元遗山而止。元遗山以后,可谓无诗,此诗视时代为隆污之说也。顾诗之所以为诗者,系乎人心,人心之邈忽远阔,至不一律也。追怪物,出宇宙,超泰山,析毫芒,高翥远游,退藏于密,岂可尽量?则如屈原之《离骚》,孔明之《梁甫吟》,元次山之《水乐》,家康节之《击壤》,心声沛布,似诗非诗,又岂可随时代为升降乎?覈而论之,太白之七言歌行,王、孟之五律,东野之五古,昌黎之琴操,玉川之杂言,乐天之新乐府,鲁望之吴体诗,东坡之议论诗,文山之《指南录》,皋羽之《晞发吟》,林林总总,将为异中之同,又复为同中之异,似天壤间不可无此等文字者。则豪杰之士,不受时代约束,虽欲为之画野,不能也。现代之诗,有学于泰西,归而为白话自由诗者,既无所成,而同光诸人为宋诗者,又复凋零殆尽。近十年来,有某报附刊某录,以采风为名,号称荟萃天下吟篇,而从未登载民生疾苦、匍匐告哀之咏。脩禊登高,视为常课,揖让周旋,惟在冠带,予心窃异之。四年前,曾刊布《诗厄篇》一文于《制言》杂志,痛陈二厄十二异之说。(全文附见本序之后。)哓音瘠口,不蒙人察,反以贾怨召闹。卢沟桥变起,天崩地坼,国步再移,寇氛匝地,衍淫江海。所谓某录之诗人,有从贼伏诛者,有身膺伪职者,有坐沐鹰犬之豢养者,有远丐雁鹜之残粒者,蒲稗因依,菉薋缭结,狼贪奴拜,相习从风,诗教不幸,罹此膻辱。嗟我诗人,平日引商刻羽,嚼宫含徵,自许吐纳骚雅,激扬清浊者,今乃秽贱卑屈,曾匹夫匹妇齐民之不如。吾固为吾《诗厄篇》不幸言中而悲,然几亦疑心声之诗,真不可恃,而颂诗知人之义,殆果不可通于今日矣。盖尝推论之,古之所谓诗人者,心期存于道术,忧愉周乎天人,不以穷达异节,不因治乱改操。后世则有在野登进之殊,遗逸阨穷之怨,貌似闲澹,内实躁狭,言皆硕美,中乃螫毒。自潘岳、王融、宋之问、储光羲、郑虔、王维,以至曾觌、舒亶、赵孟頫、方回、危素、严嵩、阮大铖诸人,所历世愈纷乱,而所为诗愈整暇,开卷绎之,几不省其为何代人。彼辈上者固有托二氏以自掩,假山水以自泽者,下者则公然殉利啖名,沈湎爵禄,媕然媚当涂而晞世,庸讵知诗之所以为诗乎?心精销亡,百事舛谬,老佛为之逋逃,山林受其污嬻,猿鹤既惭,且羞卉木。虽曰其才足以登诸坛坫,其声足以被之管弦,吾独哀斯辈之不幸而识字读书,曾不若负耒灌园引车卖浆者之尚足葆其素白也。祖平不敏,早年泛览古者圣哲书传,中岁敬受名师良友檠括,自世之亟变,恒惊立身一亏,负师友而辱先人。值兹大浸稽天,人欲横流之际,要当竞慎于取与辞让出处动静之微,冀可作一遭乱尚堪读书之人。偶然作诗,奚当厕乎今之作者之林哉?顾受性善感,不能无作无存,十年前有《培风楼诗存》一册,谬与世相见,今后续存其稿四百馀篇,纪岁月,述行旅,悯战乱,悼穷黎,颇有峭拔沈厉之姿,无与温柔敦厚之选。既不足为遗山之遗,更不足拟古哲遭乱所赋之变风变雅,然自审其心,尚非浮侈荡佚忘所归者,差足邮传当今大人君子之前,归而焚诸先人之墓,庶几无所愧而已。稿既写定,谬当付锓,爰牵连书述近十年来诗学之蕃变,以及一己于诗之仞识于此。民国辛巳邵祖平自识于成都。
词学图录
郑万屿(1902-1982) 字在陆,号聋生。徐州人。早年就学震旦,病耳辍学家居,1949年后在徐州市博物馆工作,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有《适吾庐诗词丛稿》。
词学图录
顾衍泽(1902-1953) 字仲敷。沛县人,祖籍丹徒。民国间任沛报编辑,后任沛中教职,卒于任。有《剑外吟稿》、《剑外词》。
佞宋词痕·序
吾方闻之,士于金石文字多跋尾,研求点画,分别肥瘦,及其所出之土,时代先后,与夫流传之绪,咸著于录,以诒来哲。至翁覃溪乃一发之于诗,而或者讥之以为学人之诗,非诗人之诗也。则彼未尝读凤翔八观于石鼓诅楚文,皆韵语也。昌黎临川精于训诂,故其所作若干将莫邪,光气不可逼视,又若赤刀大训,天球河图,森然罗列于左右之间,此固非枵腹寒俭梦境之所能造。然则覃溪岂非豪杰之士,毅然自为者哉。吴君湖帆之于词,其亦诗家之覃溪矣。湖帆为恪斋先生之孙,又娶于潘,吴潘两家收藏甲海内,自其儿时日寝馈于金石书画,其作画并世无与为匹。而尤嗜词,寻声探律,规模周吴,所次周吴韵者最多。上自子野、屯田、六一、东坡、淮海、方回,以迄彦高、稼轩、白石、梅溪、玉田、草窗、碧山,不名一家,小山尤多,别成外篇一卷,颜其耑曰佞宋词痕,志微尚也。夫文章小技也,词于文章,技之小而尤小者也。工于此者不过闺襜之言,恩怨尔汝,甚者至流于淫荡,其稍异趣则或呵天斫地,以发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自常州学者标举比兴,以为上接骚辨而词体始尊,然犹未能拓其境域也。湖帆博雅嗜古,耳目闻见既有异乎单门,集中所题金石文字若齐侯壶、邾钟、吴季子剑、孙吴大泉以至汉沙南侯获碑、魏石门铭、梁萧敷敬太妃双志、隋常丑奴墓志、董美人墓志、怀素圣母帖、王居士砖塔铭、苏书大江东去词、蜀先主庙碑、七姬权厝志,太半宋金元明旧拓,改跋尾为倚声,几使明诚金石录与漱玉词合而为一,此真能为词家日辟百里者。其他题宋以来法书名画及所藏宋椠梅花喜神谱尚不与焉。曾子固所谓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殆即此也。湖帆元妃潘静淑亦能词,其绿遍池塘草句颇传诵。
庚寅八月,七十八叟如皋冒广生撰。
简介
徐州铜山县人。名世倬。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祁汉云高中顺天榜甲午科举人。科举考试废除后,祁汉云等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伴赴日留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成归来。这一年的秋天,徐州道尹袁大化和徐州知府桂中行创办徐州师范学堂,祁汉云被聘为监督(校长)。
简介
字元方,号燕石、石隐。徐州府铜山县敬安乡陈庄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留学日本,在东京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1918年秋,韩志正以众议员的身份到达广州,被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护法政府。有《北京女伶百咏》、《丁卯六十感旧诗》存世,与祁汉云、张伯英、周祥骏友善。
简介
江苏省睢宁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南社成员。16岁入县学,补为秀才。20岁时因品学兼优,为廪膳生员。1909年在县昭义书院讲学,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周祥骏被柏文蔚聘为第一镇军事顾问官。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1914年5月17日在徐州被张勋杀害。
简介
徐州铜山县人。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光绪壬寅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顺天榜举人,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出身于徐州望族,兄弟四人(分别是张伯英、张仲警、张叔庚、张季遵)。
人物简介
徐世阶,铜山(今江苏徐州)人,字希平,号悔生。
百度百科
郭影秋(1909年—1985年10月29日) ,又作郭映秋,原名玉昆,又名萃章,江苏铜山人。中国教育家,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28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1932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1934年任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务主任,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教务主任的身份掩护下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在微山湖一带发动组织抗日,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后分别担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