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近现代
人物简介
1864-1927,字健庵,晚岁别号毁髯,如皋人。1891年乡试中举。1892年会试取为贡士,1894年殿试取进士。深得帝师翁同龢的赏识,经翁推荐,入庶馆深造,授翰林院编修。1895年集资创办广丰腌腊制腿公司,聘请兰溪师傅来如皋主持腌腊加工,所制火腿与金华火腿齐名,远销美洲。此后,他还集资创办皋明电灯公司、如皋公立医院、鼎丰碾坊、裕如钱庄和广生德中药铺等。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如皋县民政长。1913年又当选为江苏省议会议长,他坚辞不就。其后,他担任过如皋县水利会会长,清丈局局长和款产处主任等职,并主持总纂《如皋县志》,有《志熙堂诗文集》传世。
人物简介
萧梦霞,江西广丰人,祖籍江西玉山,民国间生人,解放后去世,为广丰著名诗人。其诗初学盛唐,晚效西江,萧散浑成,自成一体。
人物简介
1893-1933.6.18,名铨,字宏甫,以字行,祖籍江西玉山,生于江西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大桥乡(现更名为大桥街道办事处)杭溪村。经济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与茅以升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武昌起义爆发,赴武昌参加保卫战。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学习。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发起创办《科学》杂志。1918年回国,1920年任东南大学教授。经常与共产党人恽代英接触,还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讲课。因而遭校方忌恨,被迫离校,奔赴广州,投向革命。到广州后,任孙中山秘书。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1926年1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秘密成立,杨杏佛被选为执行委员,主持策应北伐军工作。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工人起义,杨杏佛出席国共席会议。起义胜利后,当选为临时政府常务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认清蒋介石面目,以中国济难会名义极力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被国民党当局撤职。“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和监禁爱国人士,与宋庆龄、蔡元培等著名人士于1932年12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并组织营救了不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与其子杨小佛驾车外出,被设伏特务枪杀于上海亚尔培路。
个人简介
江亢虎(1883-1954),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仕宦之家,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中国社会党创始人,无政府主义者,他标榜自己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鼻祖",但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是毛泽东提及过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他曾蒙孙中山先生赏识,却又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以文化大汉奸的身份终其一生。
简介
江峰青,行名孝思,字省三,号湘岚,又号襄楠,婺源东山(古称鳌溪)人。生于咸丰四年(1854)十月十四申时,卒于民国二十一年(1933)。江峰青一生经历了咸丰至民国五个朝代,几乎与动荡的晚清民国相始终。(谢亚苹《江峰青策论整理与研究》2017)
维基
江峰青,安徽省徽州府婺源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3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简介
胡子丹(1898-1990),祖籍婺源,生于无锡。幼年受徽商家训,故精通古文暨历史。青年时期除继承父业,在无锡南门一带经商办企业外,早在1921年就出版无锡地方小报《名公园》等。1949年后,担任过无锡木业工会主席,后又供职于外贸印刷厂(资方)直至退休。著有《山中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