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金朝
李天翼
天翼字辅之固安人
贞祐二年进士
荥阳长社开封县令
所在有治声。
右警巡使
汴梁既下侨寓聊城
落薄失次无以为资。
济南漕司从事
方凿圆枘了不与世合。
众口媒蘖竟罹非命。
辅之材具甚美。
且有志于学。
与人交款曲周密久而愈厚。
死之日天下识与不识皆为流涕。
予谓天道悠远良不可知。
而天理之在人心者,亦自不泯也。
仆散忠义金 1115 — 11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5—1166 【介绍】: 上京拔卢古河人,女真族,本名乌者
太祖后侄。
十六岁入陕西,曾参与富平战役。
承其父世袭谋克
熙宗时,除博州防御使
公余学女真字及古算法。
不事田猎燕游,以职业为务,郡中称治。
累官为兵部尚书
世宗立,为右副元帅平定契丹人移刺窝斡反金起事,进尚书右丞相封沂国公
率诸军驻南京,向宋索唐、、海、泗等州及岁币。
议和后拜左丞相都元帅
徒单贞金 ? — 11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2 【介绍】: 金女真人,本名特思
娶宗干女、海陵同母妹。
海陵熙宗
海陵立,为左卫将军,加驸马都尉,为大兴尹
世宗即位,为太原尹,改咸平,贪污不法,累赃巨万,降为博州防御使
后以杀熙宗罪处死。
谥庄简
高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东人字仲常
工诗善画。
章宗泰和三年进士
博州防御判官
辽阳城破,殁于兵间。
字仲常辽东人
祖衎,字穆仲,国初进士,仕至吏部尚书
伯父守义,大定十六年进士
父守信,以荫补官。
守礼宣徽使
仲常,黄华之甥。
幼学于外家,故诗笔字画俱有舅氏之风。
天资颖悟,博学强记,在太学中,诸人莫敢与抗。
泰和三年,乙科登第。
自言:于世味澹无所好,惟生死文字间而已。
使世有东坡,虽相去万里,亦当往拜之。
屏山故人外传说仲常年未三十,作诗巳数千首矣。
释褐博州防禦判官辽阳破,没于兵间。
贾铉金 ? — 12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3 【介绍】: 博州博平人字鼎臣
世宗大定十三年进士,调滕州军事判官
累迁左谏议大夫,与党怀英同修辽史》。
上书言地方官决杖不依规定等弊宜加禁止。
章宗泰和中,拜参知政事
出为安武军节度使,改知济南府致仕。
耿端义金 ? — 12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4 【介绍】: 博州博平人字忠嗣
世宗大定二十八年进士
滑州军事判官
宣宗时累拜参知政事
中都被围,将帅皆不欲战。
时城中军官都统谋克有万余人,端义请遣之出战。
议竟不行。
围解,请迁都南京
寻卒。
訾亘金 ? — 12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4 【介绍】: 博州人道士号守真子
师从丹阳马钰长春丘处机,称訾仙翁。
金亡时在蔡州,城破前一日逝世。
徐世隆金末元初 1206 — 12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6—1285 【介绍】: 金元间陈州西华人字威乡
金哀宗正大四年进士
金亡,入东平严实幕府掌书记
蒙哥汗时忽必烈将攻云南世隆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语劝之。
世祖即位,擢燕京路宣抚使
至元初,迁翰林侍讲学士
朝廷大政多咨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
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终淮东提刑按察使
有《瀛洲集》。
徐世隆金末元初
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
金正大四年进士第,元初为东平行台幕官
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抚使
三年,除太常卿
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户部侍郎
七年,拜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擢山东道按察使,移江北淮东道
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不行。
二十二年卒,年八十。
所著有《瀛洲集》百卷,文集若干卷。
按明歙人汪子卿仲苏泰山志》载:「徐世隆,别号复斋,不知何许人,官翰林学士,元季丧乱,变姓名居泰山岳祠,言人贵贱修短,多验。
明天顺间,复至泰山元观,一老道士识之,容貌如儿时所见,后不知所终。
」考《元史》本传及东平徐琰撰墓碑,威卿生卒年月甚详,不闻有学道求仙事也。
意别有一徐世隆,而仲苏不察,误以威卿翰林学士属之耳。
元人名相同者如刘肃张经张枢王沂王思诚张守中叶颙伯颜达溥化月鲁,字相同者如张仲畴李伯宗吴养浩俞子中,此类不可枚举,而诗篇遂多淆乱,当时载籍散亡,未经订正,见闻互异,正史尚多渗漏,而山经地志更不足道也。
略因所见而辨正之。
武都金 ? — 12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7 【介绍】: 东胜州人字文伯
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
阳谷主簿
察廉,迁南京路转运支度判官
累权右司郎中
被诏由海道辽东山东高价募人入粟,以招海商。
宣宗时,官至河东路宣抚使
张瓛
字君玉大名朝城人
嗜作诗年已老而刻苦殊未减为人谨愿有礼见称诸公间卒年六十八子镛镇今居乡里
梁仲新
仲新字良辅朝城人明昌五年进士初试仙掌承露诗主司以为擅场用是知名卒于许州录事
抹撚尽忠金 ? — 12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 【介绍】: 上京路女真人本名彖多
世宗大定二十八年进士
朝城主簿
累拜尚书左丞封申国公
宣宗迁汴,留守中都
中都危急,逃至南京宣宗释不问,仍以为平章政事。
后被诬告谋逆,被杀。
刘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大兴宛平人字元矩
刘彦宗后裔。
以大臣子孙,充閤门祗候,调莘县
宣宗时,累迁太子少师
詹事院欲扩建宫墙,谏止之。
马定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茌平人字子卿
刘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学士
尝考《石鼓》为宇文周时所造。
定国字子卿茌平人,唐中令周裔孙。
少日志趣不凡,宣政末,题诗酒家壁,有苏黄不作文章伯,童蔡翻为社稷臣之句。
用是得罪,亦用是得名。
阜昌初,游历下亭以诗撼齐王豫召与语,大悦,授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
石鼓自唐以来无定论,子卿以字画考之,云是宇文周时所造,作辨馀万言,出入传记,引据甚明,学者以比蔡正甫燕王墓辨。
初学诗未有入处,梦其父与方寸白笔,从是文章大进。
自号荠堂先生,有集传于世。
田琢金 ? — 12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9 【介绍】: 蔚州定安人字器之
章宗明昌五年进士
宁边茌平主簿
中都被围,由间道往山西招集义勇,为宣差兵马提控
兴定间,累迁山东东路转运使,权知益都府事。
部将张林所逐,行至寿张,病死。
尉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茌平人
哀宗时济州太守,治东平,决狱公正。
东平置行台,以武臣监督,讼狱滋兴。
审断后,平息多,忤监督意,徙河南
韩玉金 ? — 1211
温甫其先相人五世祖继宁仕石晋行军司马出帝北迁居析津曾孙知白仕中书令孚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田盘山遂为渔阳人曾祖锡字难老仕国朝以济南尹致仕温甫明昌五年经义词赋两科进士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道陵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陜州东路转运使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陜西安抚司温甫以凤翔总管判官都统府募军旬月得万人藉秦州场买马官香及凤翔冒买马七百宝鸡埋没官铁他州郡弓弩数千以给军出屯华亭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馀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温甫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温甫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温甫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锢威权既止夏台之师旋致会河之败又云齐魏以高垒为能坚蒲绛以穿空为得计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命令不至京师奈何盼盼四集之师悬悬半岁之上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佐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圭袭取之皆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温甫温甫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公直书三一与京兆宣抚一与温甫一与杨圭京兆军得因书袭华州)及使者温甫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温甫赴官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温甫先赋怪松云昂藏殊未展伛偻旋自缩惜尔云外姿耐此胯下辱又云木高众必摧地厚敢不跼河中皆汎汎涧底自郁郁未几被祸人以为谶云子不疑字居之小字锦郎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丙申之夏过予冠氏出其父临命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皎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沈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予为之恻然
僧道悟金 1151 — 1205
释道悟号佛光
陕西兰州冠氏子也。
师生即齿发俱长具大人相。
年十六力求出家父母不听。
乃绝食几死。
遂舍入里中寺祝发。
阅二年偶宿临洮湾子店梦梵僧。
振声唤觉忽闻马嘶。
豁然大悟喜不自胜。
说偈曰。
见也罗见也罗遍虚空只这个。
遂归告母曰。
某于途中拾一物。
母问何物。
师曰。
无始来不见了的。
母掌曰。
何喜之有。
遂辞欲参方去。
母问。
汝将何之。
答曰。
水流须到海。
鹤出白云头。
先是熊耳山有白云海禅师
虽住古刹不畜一徒。
人或问。
和尚何不择一法嗣去。
海曰。
兰秀发独出西秦
曰几时至。
海曰。
行脚了也。
师腰包将至。
海命侍者鸣钟集众曰。
关西弟子来也。
然此寺原是郭子仪所建。
今渠自来住持。
汝当迎之。
师方入门。
海遥见便云。
相公来何暮也。
师进前曰诺。
海大笑。
竟授与衣法令继其席。
自即退隐寺侧。
先有群盗盘踞劫民受其害。
或请海捕之。
海曰。
老僧所能也。
不久郭公至必自捕也。
民弗解其说。
后师居寺方三日。
乃率众往擒尽缚之。
破其穴将欲尽诛。
贼哀乞命。
师从容谓曰。
汝劫财物伤人命分当死矣。
今汝乞命独不念彼命乎。
贼叩首流血愿从三宝戒誓不为非。
师为说偈剃发释之。
自是路不拾遗者数十年。
人始信师实郭令公之再来也。
宋大定二十四年海公殁。
师方出主郑州普照。
又迁三乡竹阁庵。
身著白衣跨黄犊吹短笛游于洛中。
尝曰。
道我凡耶。
曾向圣位中来。
道我圣耶。
又向凡位中去。
道我非凡非圣耶。
却向毗卢顶上别有行处。
泰和五年临洮大势寺结夏。
阐圆觉经谓众曰。
此席将半。
吾当行矣。
五月十二日晚小参为众谈第一义。
晨兴呼侍僧曰。
我病觅药去。
侍僧将出门。
师已蜕矣。
上有五色祥云盘结似盖。
红光如日弥塞四维三日不散。
世寿五十五。
腊三十有九。
弟子举全身建塔焉。
系曰。
迦叶闻那罗王三奏乐则三起舞。
非习气其谁耶。
昔郭邠阳能为国讨贼拯民于涂炭。
今为佛光居寺方三日便擒群盗。
得非习气使然者乎。
观其著白衣骑黄犊而吹笛游洛。
自称于毗卢顶上别有行处。
此又不可思议也矣。
号佛光
陕西兰州冠氏子也。
生即齿发俱长。
具大人相。
年十六。
力求出家。
父母不听。
乃绝食几死。
遂舍入里中寺祝发。
阅二年。
偶宿临洮湾子店。
梦梵僧。
振声唤觉。
忽闻马嘶。
豁然大悟。
喜不自胜。
遂归告母曰。
某于途中拾一物。
母问何物。
师曰。
无始来不见的。
遂辞。
欲参方去。
母问汝将何之。
答曰。
水流须到海。
鹤出白云头。
先是熊耳山
有白云海禅师
虽住古刹。
不畜一徒。
入或问何不择一法嗣去。
海曰兰秀发。
独出西秦
曰几时至。
海曰。
行脚了也。
师腰包将至。
海命侍者鸣钟集众。
曰我关西弟子来也。
然此寺原是郭子仪所建。
今渠自来住持。
汝当迎之。
师方入门。
海遥见便云。
相公来何暮也。
师进前曰。
诺。
海大笑。
竟授与衣法。
令继其席。
自即退隐寺侧。
先有群盗踞劫。
民受其害。
或请海捕之。
海曰。
老僧所能也。
不久郭公至。
必自捕也。
民弗解其说。
后师居寺方三日。
乃率众往擒。
尽縳之。
破其穴。
将欲尽诛。
贼哀乞命师从容谓曰。
汝劫财物。
伤人命。
分当死矣。
今汝乞命。
独不念彼命乎。
贼叩首流血。
愿从三宝。
戒誓不为非。
师为说偈剃发释之。
自是路不拾遗者。
数十年人。
始信师实郭令公之再来也。
宋大定二十四年
海公殁。
师方出主郑州普照。
又迁三乡竹阁庵。
身著白衣。
跨黄犊吹短笛游于洛中。
尝曰。
道我凡耶。
曾向圣位中来。
道我圣耶。
又向凡位中去。
道我非凡非圣耶。
却向毗卢顶上。
别有行处。
泰和五年
临洮大势寺结夏。
阐圆觉经。
谓众曰。
此席将半。
吾当行矣。
五月十二日晚小参。
为众谈第一义。
晨兴。
呼侍僧曰。
我病觅药去。
侍僧将出门。
师已蜕矣。
上有五色祥云。
盘结似盖。
红光如日。
弥塞四维。
三日不散。
世寿五十五。
腊三十有九。
弟子举全身建塔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六
释道悟字佛光兰州冠氏子也。
生即齿发俱长,年十六力求出家,父母不听,乃绝食几死,遂舍入里中寺祝发。
阅二年,偶宿临洮湾子店,梦梵僧振声唤觉,忽闻马嘶,豁然大悟,喜不自胜,说偈曰:“见也罗,见也罗。
遍虚空,只这个。
”遂归,告父母曰:“儿于途中拾一物。
”母问:“何物?
”曰:“无始来不见了的。
”母掌之曰:“何喜之有。
”遂辞欲参方去,母问:“汝将何之?
”答曰:“水流须到海,鹤出白云头。
”先是,熊耳山有白云海禅师,虽住古刹不蓄一徒,人或问之,海曰:“兰秀发,独出西秦
”曰:“几时至海?
”曰:“行脚了也。
”及将至,海命待者呜钟集众,曰:“我关西弟子来也,然此寺原是郭子仪所建,今渠自来住持,汝当迎之。
方入门,海遥见便云:“相公来何暮也?
进前曰:“诺。
”海大笑竟,授与衣法,令继其席,海即退居寺傍。
先有群盗盘踞劫掠,民受其害,或请海捕之,海曰:“非老僧所能也,不久郭公至必自捕也。
”民弗解其说,后悟居寺方三日,乃率众往擒,尽缚之,破其穴,将欲尽诛,贼哀乞命,从容谓曰:“汝劫财物,伤人命,分当死矣,今汝乞命,独不念彼命乎?
”贼叩首流血,愿从三宝戒,誓不为非。
为说偈,剃发释之。
自是,路不拾遗数十年,人始信郭令公再来也。
金大定二十四年,海公殁,方出主郑州普照。
又迁三乡竹阁庵,身著白衣,跨黄犊,吹短笛,游于洛中。
尝曰:“道我凡耶,曾向圣位中来。
道我圣耶,又向凡位中去。
道我非圣非凡耶,郤向毗卢顶上别有行处。
泰和五年临洮大势寺结夏,阐《圆觉经》谓众曰:“此席将半,吾当行矣。
五月十二日晚小参,为众谈第一义。
晨兴呼侍僧曰:“我病,觅药去。
”侍僧将出门,已蜕矣。
上有五色祥云,盘结似盖,红光如日,弥塞四维,三日不散。
世寿五十五,僧腊三十九,弟子举全身建塔焉。
杨奂金末元初 1186 — 12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6—1255 【介绍】: 金元间乾州奉天人又名知章字焕然号紫阳
金末举进士不中,教授乡里。
金亡,北渡寓冠氏
元太宗诏试诸道进士两中赋论第一,荐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
在官十年,请老归。
卒谥文宪
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家贫而喜周人之急。
有《还山遗稿》。
字焕然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人
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生。
甫胜衣,尝信口唱歌,有紫阳阁之句,问其故,则不能答也。
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自悟以前为紫阳宫道士,后因以自号。
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巳汴京降,微服北渡,依冠氏帅赵寿之。
戊戌太宗宣德税使刘用之试诸道进士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
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壬子,世祖在潜邸,驿召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
秦中学者称为关西夫子
乙卯疾笃,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
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行世。
遗山先生元好问撰墓碑曰:「紫阳博览强记,作文刬刮尘烂,创为裁制,以盗袭剽窃为耻,其持论亦然。
秦中百年以来,号称多士。
较其声问赫奕,耸动一世,盖未有出其右者。
江汉先生赵复曰:「紫阳其志其学,粹然一出于正,其言精约粹莹,而条理肤敏,名教中南宫云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