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齐浣唐 675 — 7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定州义丰人字洗心
少以词学称,弱冠以制科登第。
睿宗景云初姚崇用为监察御史,凡劾奏常先风教。
玄宗开元初姚崇复用为给事中中书舍人,论驳及诏诰皆援准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
出为汴州刺史,以清毅闻。
入为吏部侍郎
以漏禁中语,贬为常州刺史
后倚高力士助,为江南道采访使
天宝初,召为太子少詹事
李林甫恶,用为平阳太守,以清静为治。
卒年七十二。
贾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贾敬言孙。
玄宗开元十二年,官渭南
宇文融覆田劝农使,奏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又兼租地安辑户口使。
后官殿中侍御史江南道采访使
卫尉卿
刘日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彭城人
刘易从子。
玄宗开元九年,为洛阳县宇文融奏充劝农使判官
监察御史
十三年玄宗东封,充置顿使。
考功员外郎司勋吏部二曹郎中给事中
二十三年,初置十道采访使日政润州刺史江南道采访使
赵居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定州鼓城人
赵冬曦弟。
玄宗先天二年进士
天宝中,屡官比部郎中
九载,自扬州长史吴郡太守江南道采访处置使
十一载,改北海郡太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郡望天水(今属甘肃)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州)人。
父不器与兄夏日、冬曦皆有名于时。
居贞进士及第后,又于玄宗先天二年(713)中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
天宝年间比部郎中十载(751)任吴郡太守江南道采访处置使十一载北海郡太守
事迹散见《新唐书·赵冬曦》、范成大吴郡志》卷一一。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诗外编》复出1首,多异文。
李袭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州安康人字茂实
李袭志弟。
通敏有识度。
高祖召授太府少卿封安康郡公
光禄卿蒲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为江南道巡察大使
寻转凉州都督,行同州刺史
为人以威肃闻,居家俭。
后坐事废为民,流泉州而卒。
有《五经妙言》、《江东记》、《忠孝图》。
马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人,幼名韩哥。
尝仕江南,故知江南道路。
海陵将攻宋,召为右补阙,累迁国子司业
世宗,以巧佞除名。
张宗演元初 1244 — 12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291 【介绍】: 贵溪人字世传号简斋
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
至元中,世祖已灭宋,遣使召之,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人,命主领江南道教。
张嗣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贵溪人字次望号太元又号太玄子
张与材子。
能画龙,兼善草书。
正一道三十九代天师
与材卒,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符箓。
胡行简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临江新喻人字居敬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翰林修撰江南道御史,累迁江西廉访司经历
遭世乱,乞归,以经学教授乡里。
明洪武初征至京师,欲官之,以老病辞。
有《樗隐集》。
丘道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上杭人字懋之
正德九年进士
顺德知县
时值岁歉,立法赈饥,毁淫祠,新学舍。
江南道御史,首请逐佛郎机广南、停浙江织造二事。
巡按山西,督河东盐课,再巡四川
尝书“畏天悲人”为座右铭
杨四重明末清初
维基
杨四重山西壶关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明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
清朝入关后,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巡按漕运。
宗敦一明末清初
维基
宗敦一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辛未进士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
授官旌德县知县
崇祯十年行取入十一年钦选山东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长芦巡盐,十二年巡视北城、皇城四门。
累官通政司左通政
清朝入关后,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巡按真定山东
提督顺天学政
张嘉清初
维基
张嘉字雪葑浙江归安县人
清初政治人物。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浙江乡试举人
清顺治三年(1646年),朝廷首开春闱,张嘉中式丙戌科三甲第十七名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江南道监察御史
崔士俊
维基
崔士俊字再祁直隶唐县(今河北省唐县)人。
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进士,授云南道监察御史,上疏论劾,谪汀州府推官
不久擢江南道监察御史
著作有《书义诗集》行世。
《唐县志》有传。
王士骥明末清初
维基
王士骥字千里顺天府大兴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登进士,选国史院庶吉士
散馆后授江南道监察御史
林起宗
维基
林起宗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进士出身
顺治二年,乡试中举。
顺治三年,登进士,后任永平府推官
顺治九年,任江西道试监察御史,后任江南道试监察御史
顺治十一年,任湖广布政使司参议,为下湖南道
田六善清 1622 — 1691
维基
田六善(1622年—1691年)字兼山山西省泽州直隶阳城县(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人,进士出身,有“户部左仕郎兼山田公”的称谓。
著有《鹪栖幔坡诸集》、《拾瑶录》生平顺治三年(1646年),登进士,授河南太康知县
顺治九年(1652年),改户部广西司主事,后监临清关监督凤阳仓、兼监临淮关
此后历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广西司郎中
顺治十五年(1658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长芦巡盐御史、掌江南道监察御史
康熙三年(1664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广东道监察御史
康熙七年(1668年)巡视京通各仓御史
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任刑科给事中
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户科掌印给事中光禄寺少卿,同年转任通政使司右参议
次年,改左佥都御史顺天府左副都御史
康熙十五年(1676年),任会试副考官次年工部右侍郎
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次年户部左侍郎
康熙二十年(1681年),致仕。
康熙三十年(1691年),卒于家,年七十一。。
当时阳城县参加山西乡试共十人(张尔素田六善杨荣胤王润身王兰彰王克生卫贞元段上彩赵士俊乔映伍),全部中举;次年十人又参加会试,全登进士,史称“十凤齐鸣”。
杨旬瑛
维基
杨旬瑛字似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八年(1651年)湖广道监察御史,后改广东巡按御史
顺治十一年(1654年)江南道监察御史
顺治十六年(1659年)云南道监察御史浙江巡按御史
许三礼清初 1625 — 1691
维基
许三礼(1625年—1691年)字典三号酉山河南安阳人
清初政治人物。
早年师从孙奇逢,读书于林虑山中。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进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北京,与魏象枢叶方蔼有往来,官海宁县知县
康熙十五年(1676年),礼聘黄宗羲海宁讲学。
主持纂修了《海宁县志》。
黄宗羲称之“举循吏第一”。
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考授御史
康熙二十三年七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先后掌山东道事、江南道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4年)三月提督四译馆、任太常寺少卿
七月,转任大理寺少卿
十二月,迁顺天府府尹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上疏弹劾刑部尚书徐乾学纵子贪赃受贿。
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初九日病逝京师,葬安阳县西之灵药。
姜宸英明末清初 1628 — 1699
维基
姜宸英(1628年—1699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韦间
浙江慈溪县(在今宁波市境)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
初以布衣荐修明史,曾撰《张使君提调陕西乡试闱政记》。
康熙二十八年徐乾学被弹劾告假归田,奉命即家纂修大清一统志》,姜宸英黄虞稷偕行,后设局于洞庭东山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十岁始举进士康熙帝亲置于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顺天府乡试副考官
是科发榜后,物议沸腾,当时落第士子戏称:“老姜全无辣气,小李大有甜头。
”因科场案牵连,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弹劾,姜宸英李蟠入狱,宸英饮药自尽,死于狱中。
不久康熙帝得知浙江宁波考生姚观确有文才,下旨释放姜宸英,追回被充军的李蟠
康熙得知宸英已于狱中自尽,痛惜咨嗟不已,“举朝知其无罪,莫不叹息”。
书法、学术有文名,与朱彝尊严绳孙合称“江南三布衣”。
擅书法,尤精楷书,宗米芾董其昌,书法以摹古为本,融合各家之长。
笪重光汪士鋐何焯并称为康熙四大家。
曾参与修纂《明史》,史称为文“宏博雅健,但叙事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