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骆宾王初唐 635 — 684
作品评论
张逊业《骆宾王文集序》
宾王五言律诗,秀丽精绝,不可易及。
然《帝京篇》尤一代绝唱也。
章八元
唐诗汇评
章八元,生卒年不详,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
少喜为诗,尝于邮亭偶题数语,严维见而异之,亲为指谕,数年间,诗赋精绝
大历六年(771)进士第
复应制科举。
德宗朝,任句容主簿
有《章八元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刘禹锡中唐 772 — 842
唐诗汇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九年进士第,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大子校书
淮南节度使杜佑从事,调渭南主薄
入为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
宪宗主,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奉诏还京,因作诗语涉讥刺,复贬授播州刺史,改连州
长庆宝历中,历、和二州刺史
大和初,入朝为主客礼部郎中,充集贤直学士,复出为苏、、同三州刺史
开成元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改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世称刘宾客
禹锡诗造精绝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有《刘禹锡集》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
今有《刘梦得文集》(一名《刘宾客文集》)四十卷行世,其中《外集》十卷乃北宋宋敏求所辑。
全唐诗》编诗十二卷。
柳宗元中唐 773 — 819
作品评论
柳柳州精绝工致,古体尤高。
世言韦、,韦诗淡而缓,诗峭而劲。
此五律诗,比老杜尤工矣,杜诗哀而壮烈,诗哀而酸楚,亦同而异也。
史虚白五代 895 — 961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961? 字畏名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初隐嵩山后唐清泰中,至金陵李昪,与论进取之略,不为所采。
遂家于九江落星湾,常往来庐山间。
宋建隆二年(961)中主迁都洪州,至落星湾,复召见,赐以粟帛。
卒年67岁(一作68岁)。
宋时追号冲靖先生
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八、《南唐近事》、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十国春秋》本传。
虚白世习儒学,文思敏捷,为书启表章诗赋碑颂,随口而成。
郑文宝称“虽不精绝,然词彩磊落,旨趣流畅”(《南唐近事》)。
有《史虚白文集》,今佚。
全唐诗》存断句1联。
钟隐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天台人字晦叔
以其隐居钟山,遂为姓名。
清悟,不问俗事,结茅闲居,以画自娱。
善画鸷鸟竹木,师郭乾晖,深得其旨。
凡举笔皆精绝,一时无与伦比。
其画在江南者悉为南唐李煜所有。
题跋未尝题书画人姓名,唯钟隐画背题钟隐笔。
一说自号钟隐,误。
艾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陵人,一云钟陵人
善画花竹禽鸟,苏轼称为近岁之冠。
尤长野趣,画鹌鹑特见精绝
杜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绍】: 宋人
善草书,清爽圜媚,时称精绝
崔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濠梁人字子西
神宗熙宁初补画院艺学,官至左班殿直
工画花翎毛。
以败荷凫雁得名,于佛道鬼神、山林人兽,亦无不精绝
尤长写生,极工于鹅。
图画院较艺,本必以黄筌父子笔法为程式,自白及吴元瑜出,其格遂变。
释士圭北宋 1083 — 1146
师名士圭
城都史氏子。
世业儒。
师幼而明敏。
年十三。
大慈寺宗雅首座
落发具授。
大慈号四川学海。
师执经讲筵
志在楞严。
阅五祀。
伯父持一居士勉之南询。
即出关。
玉泉云盖智百丈肃灵源清。
所至参承。
皆蒙咨揖。
晚依百丈归正首座
正博贯内外典籍。
一日正语以龙门佛眼道德。
师闻而悦之。
即自百丈历东吴
观光保社。
寻抵龙门
以咨参。
所得扣之。
佛眼曰。
汝解心已极。
只欠著力开眼耳。
令主堂司。
一日问曰。
绝对待时如何。
佛眼曰。
如汝僧堂中白槌相似。
师罔措。
至晚。
复举前问。
佛眼曰。
闲言语。
师于言下。
顿释疑情。
曰。
东山铁酸饀。
今而后。
不复疑也。
自是师资缘契。
决择日臻玄奥。
政和末
佛眼被旨。
褒禅山
师佐其行。
和守钱公请开法天宁。
佛眼之道。
佛眼谢褒禅。
钱复请于朝。
以师继其席。
阅七稔。
九江赵公移师东林。
未几胡马南渡。
退居分宁西峰
结茅于寺旁竹间。
号竹庵
有偈曰。
种竹百馀个。
结茅三两间。
才通溪上路。
不碍屋头山。
黄叶水去住。
白云风往还。
平生只如此。
道者少机关。
圜悟禅师归蜀。
送别次。
圜悟剧称杲妙喜
师恨未之识。
俄避地造仰山
妙喜亦至。
遂相与定临济宗旨。
偕还南康之云门庵。
妙喜曰。
昔白云端师公谢事圆通约保宁勇禅师夏居白莲峰。
作颂古一百一十篇。
有提尽古人未到处。
从头一一加针锥之语。
吾二人同夏于此。
虽效颦无愧也。
遂取古人公案一百一十则。
各为之颂。
发明蕴奥。
不开知见户牖。
不涉言语蹊径。
其颂女子出定话曰。
不假文殊神通。
不用罔明弹指。
尔时灵山会中。
女子从定而起。
临济见僧入门。
便喝颂曰。
一喝喝上四禅天。
临济元来不会禅。
尽道朝阳生户外。
不知夜月落阶前。
德山见僧入门。
便棒颂曰。
棒下真鍮不博金。
德山彻底老婆心。
后人只看波涛涌。
不见龙王宫殿深。
芭蕉拄杖子话颂曰。
绵州附子汉州
最好沉出麝香。
鲁子师僧才一嗅。
鼻头裂破眼睛黄。
若此类皆奇作也。
已而入
闽帅参政张公宋以圣泉处师。
稍迁乾元。
给事张公致远移师鼓山
授道元馀。
创新栋宇。
尝示众曰。
巧说说不到。
心思思不及。
命断眼豁开。
半钱也不直。
又曰。
不拥其前。
不遮其后。
上下四维。
七通八透。
正当恁么时如何。
八十翁翁行不得。
又曰。
目击道存。
已涉文彩。
执鞭回首。
未免途程。
直向混沌未分时明白。
父母未生时现成。
翛然不落阴界。
自由自在。
当恁么时如何。
踏著关棙子。
处处得逢渠。
又曰。
正当明时如王宝剑。
卓拄杖下座。
又曰。
玄路绝如解开。
口说话。
圣量尽。
方得不受人瞒。
玄路不绝。
只是说道理。
圣量不尽。
依前落路岐。
丞相张公德远出师七闽。
一日谓僚属曰。
越山当福城三山之中。
院独废绝。
老禅不能办。
即以属师。
不数月。
殿阁崇成。
他日丞相鼓山
目其成绩。
遂迎师复鼓山
是时闽中法道最盛。
盖自师与真歇净照数公振发。
绍兴甲子
有旨移雁山能仁。
为第一代。
乙丑蒙恩。
住龙翔新寺
丙寅秋七月十八日
得旨谢院事。
明日汤浴更衣。
声钟集众。
师步至众集处。
方趺座。
泊然而逝。
寿六十有四。
腊五十有一。
火馀舌如红莲色。
并二牙不烬。
舍利不胜数。
门人奉遗命归之鼓山寿塔。
师风姿奇厖。
朗润。
声如钟。
学兼内外。
谈论衮衮。
操持宗柄断断。
然久益严严与贤士大夫游。
几半天下。
皆一时宗奉祖道外护佛乘者。
晚居鼓山
自号老禅
书揩逌媚。
尺牍所传。
人以为宝。
其所为。
禅家四六。
及五字句。
精绝
自成一体。
世多传诵。
有语录。
行于世。
赞曰。
大慧禅师尝题师𦘕像曰。
赞叹竹庵
也是妙喜骂詈竹庵
也是妙喜
赞之骂之。
各有所以。
赞之者。
为渠具衲僧正眼。
骂之者。
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
竹庵之为宗师也。
不可赞。
不可骂。
精金美玉。
自有定价。
赞之骂之。
徒增话𣠽。
妙喜闻之。
笑而不答。
但拊掌叩齿三下。
从渠钻龟打瓦。
世以为确论。
予谓。
近代宗师涉世交公卿大夫。
言行相副。
全节自高。
宏法有体。
由灵源佛鉴而后。
竹庵其贤哉。
尤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安溪人字公辅
八岁能属文。
宁宗庆元二年童子举中书试以说赋,片刻立成,词藻精绝
不求仕达,优游林石自号退翁而终
赵秉文金 1159 — 1232
秉文字周臣滏阳人,閒閒其自号也。
幼颖悟,读书若夙习。
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
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君以为可、大臣以为不可而可行者。
坐讥讪免官。
未几,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
承安五年冬十月,阴晦连日,宰相万公入对,上顾谓万公曰:卿昨言天日晦冥,亦犹人君用人邪正不分者,极有理。
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兴,姑试之耳。
泰和二年,改户部主事翰林修撰,出为宁边州刺史
一年,改平定州,治化清净,所去人思之。
贞祐初,中国仍岁被兵,公建言时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
朝廷略施行之。
四年,除翰林侍讲学士
明年,转侍读
兴定中,拜礼部尚书侍读同修国史知集贤院
开兴正月,京师戒严,时公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竟用是得疾薨,年七十四。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
大概公之文出于义理之学,故长于辨折,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
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
至五言大诗,则沈郁顿挫,学阮嗣宗,真淳简澹学陶渊明,以他文较之,或不近也。
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而草书尤警绝,殆天机所到,非学能至。
宣徽舜卿使河湟,夏人多问公及王子端内翰起居状,朝廷因以公报聘,其为四方所重如此。
论者谓公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岸。
主盟吾道将三十年,未尝以大名自居。
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不知富贵为何物,盖学道所得云。
高克恭元 1248 — 13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10 【介绍】: 大同人,居燕京,其先西域人字彦敬号房山
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
河南道提刑按察司判官,锄治强梗,侪类慑服。
官至刑部尚书
善画墨竹,造诣精绝
僧行端元 1254 — 1341
行端字景元一字元叟临海儒家何氏子。
年十一,得度于馀杭化城院。
初参藏叟和尚径山,言下豁然顿悟,藏叟告寂,依净慈巩石林记室
与陵虚谷、海东屿、熙晦机、永东州、真竹阁为莫逆交。
寻挂锡灵隐伏虎岩,住径山
请居第一座,既而退处楞伽室。
大德间,出世湖之资福,名闻京国
至大间,特旨赐号曰「慧文正辩」,行宣政院举主中天竺,迁灵隐
延祐间,有旨设水陆大会于金山,命升坐说法,竣事入觐,加赐「佛日普照」之号。
南归养高于良渚西庵泰定间,降玺书命主径山,作大护持者二十年。
至正辛巳,终于丈室,世寿八十八,僧腊七十八。
元叟以馀力施于篇翰,尤精绝古雅,自称「寒拾里人」。
尝拟寒山子诗百馀篇,四方衲子多传诵之。
林石田隐居吴,不与世接,独遗以诗曰:「能吟天宝句,不废岭南禅。
」其取重前辈如此。
钱良右元 1278 — 13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4 【介绍】: 平江路人字翼之号江村民
武宗至大中吴县儒学教谕,受代后,不复出。
工书,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
有《江村先生集》。
钱教谕良右(一作祐)良右字翼之平江人
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
吴兴赵孟頫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
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
已代去,辄不复出。
閒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
聊城周驰良右宜在馆阁,未报。
会被旨择工于书者,俾书《农桑辑要》、《大学衍义》,有司悉起良右以应令,竣事。
交章荐,亦不报。
至正四年以疾卒于家,年六十七。
有诗文杂著若干卷,虞学士集为之序。
翼之于古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豪家贵人往往传藏以为珍玩。
或有所挟而强使为之,虽百金弗顾也。
自号江村民人,因以江村先生称之。
王蒙元末明初 1301 — 1385
字叔明吴兴人
元末官理问
洪武初,为泰安知州
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
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
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
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
叔明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
陈惟允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
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
惟允曰:「如傅色何?
叔明曰:「我姑试之。
」以笔涂粉,色殊不活。
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
」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
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
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
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
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
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
」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
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
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
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
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
」题署者僧泐季潭
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
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
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
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
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
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
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
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
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
子辄以赠之。
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
华溪沈良
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
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
俞焯题于都城寓舍。
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
云间张远
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
合参两家笔法。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
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
益知名下无虚士。
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
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
遂昌尚左生
」「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
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倪瓒
」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
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
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彦敬画《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
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
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
吴兴王蒙敬题。
」「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
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
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
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
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
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
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
可谓名论。
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者,是其早岁所作。
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
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
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吴瓘
词学图录
吴瓘字伯阳一字莹之号知非竹庄人晚号竹庄老人
嘉善县魏塘镇人
吴镇堂弟吴汉英之长子,其祖父吴森赵孟頫至交。
多藏法书名画,精易理奇门之术。
能作窠石,墨梅杨补之,颇有逸趣。
能诗文,亦工竹石翎毛,著于时。
传世作品有至正八年(1348)作《图》,卷前书《柳梢青》词一首并识:"墙角孤根,株身纤小,娇羞无力。
蟹眼微红,粉容未露,不禁春色。
君汨没。
芳姿渐迤逦,檀心半拆缓步,回廊黄昏月。
淡那时相得。
至正戊子孟冬竹庄已蓓蕾,因赋柳梢青词,而明远适来索余作,故写梅就书之。
"此卷为宋元《梅花合卷》之一,另有南宋徐禹功《雪中图》、吴镇梅花图》。
明徐守和以为:徐禹功画之精绝吴瓘画之清绝、吴镇画之奇绝,堪称一卷"三绝"。
梅花合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钱逵元末明初 ? — 13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4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伯行
博通经史,尤工书,篆隶行楷均精绝
洪武初选诣太常寺议礼。
为人淳厚雅饬,稽古考订,至老不倦。
莘野
字叔耕
归安人
洪武初训导枣强知县致仕,后改丽波巡检,卒官。
有《环洲集》。
(《六砚斋笔记》:莘叔耕善画,居湖之莲花庄
田按;张来仪《题莘叔耕画梅雪轩》诗云:「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末忘。
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
」明初诗家以画梅称者,王元章刘子高唐处敬叔耕画梅诗不多见。)
王尚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镇江府金坛人字清宇
贡生
得孤芳之神,有巧思。
制铜箫印章,俱精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