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相传周人。修道于句容县玉晨观,后仙去。一说为汉时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丹阳句容人,字孝山。少笃学,明风角。传和帝永元中太守马棱坐盗贼事当诣廷尉,南谒贺,谓旦有善风,明日日中应有吉讯,果如其言。后举有道,辟公府,病不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丹阳句容人,字孝先。葛洪从祖父。从左慈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尝入天台赤城山学道,常隐马迹山修炼,自称葛仙翁。传吴孙权曾召见之。
全三国文·卷七十五
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大帝时方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丹杨句容人。孙和姬,孙皓生母。和被废为南阳王,居长沙。孙亮立,孙峻辅政,徙和居新都,赐死。嫡妃张氏自杀。何姬乃抚养皓及其三弟。皓立,尊为昭献皇后,月余,进为皇太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粤诗·卷二
葛洪(二八四 — 三六四),字稚川。原籍丹阳句容。少时好学,家贫,乃自采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木讷寡欲,而好寻究书义,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方士,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靓以女妻之,复传靓业。晋惠帝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讨破之,迁伏波将军。洪见天下已乱,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始还乡里。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成帝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闻交趾出丹,坚求为句漏令,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遂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卒年八十一。《晋书》卷七二、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四、清宋广业辑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四有传。诗五首。
全晋文
超字世瑜,琅邪临沂人,汉城阳景王章之后,少为县小吏,迁琅邪国记室掾,从元帝渡江,转安东府舍人,相府建,又为舍人,赐爵原乡亭侯,转行参军,中兴建,为中书舍人,拜骑都尉奉朝请,出补句容令,入为中书通事郎,领安东上将军,明帝时封零陵伯,出为义兴太守,拜中书侍郎,成帝初迁射声校尉,代赵胤为左卫将军,徙右卫将军,为苏峻所害,赠卫尉,谥曰忠,有集二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5—376
【介绍】:
东晋丹杨句容人,字思玄,一名谧。起家太学博士,累迁散骑常侍、护军长史。后辞官隐居茅山修道,号上清真人。卒于山中。
全晋文
恢,咸和初为句容令,升平中为太常博士,太和未为祠部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丹阳句容人,字叔玄,一名映。出身士族,不慕仕进,与同志者遍游名山。初采药桐庐桓山,饵术经三年,时欲断谷。晋穆帝永和二年,移入临安西山,有终老之志。改名玄,字远游。与妇书告别。与王羲之为世外之交。后不知所终。
全晋文
迈字叔玄。(或作叔齐,见《御览》,四百十引道学论。一名映,丹阳句容人,后改名玄,字远游。师事南海太守鲍靓学道,遍游名山,或云仙去。)
慧琼者。本姓钟。广州人也。履道高洁不味鱼肉。年垂八十志业弥勤。常衣刍麻不服绵纩纲纪寺舍兼行讲说。本经住广陵南安寺。元嘉十八年。宋江夏王世子母王氏以地施琼。琼修立为寺。号曰南外永安寺。至二十二年兰陵萧承之为起外国塔。琼以元嘉十五年。又造菩提寺。堂殿坊宇皆悉严丽。因移住之。以南安施沙门慧智。琼以元嘉二十年。随孟顗之会稽。至破纲卒。敕弟子云。吾死后不须埋藏。可借人剥裂身体以饲众生。至于终尽不忍屠割。乃造句容县举著山中。欲使鸟兽自就啖之。经十馀日。俨然如故。颜色不异。令使村人以米散尸边。鸟食远处米尽。近尸之粒皆存。弟子慧朗在都闻之。奔驰奉迎。还葬高座寺前堈。坟上起塔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9—475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德润。沈渊子侄。为人温恭,能为文章。少除武陵国侍郎。孝武帝时,任句容令,有治绩。还为卫尉丞。出为晋安王刘子勋前军行参军。明帝泰始元年邓琬等奉刘子勋起兵自立,以其为中书侍郎。及子勋败,下狱,获免。位终永兴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5—516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字长逊。初仕宋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号为神明。历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布恩惠之化,威信大著。入齐,为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梁武帝天监六年,为零陵太守。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以老征为光禄大夫。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武帝笑曰:“朕当使卿智,不使卿力。”
全梁文·卷四十
谦字长逊,东莞莒人,宋元嘉中,豫州刺史赵伯符引为左军行参军,历江夏王义恭大司马太宰二府参军,出为句容令。泰始初,建安王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迁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还为抚军中兵参军。元徽初,迁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簿,进左军将军。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塘令。永明初,为冠军长史、江夏太守,免,为中散大夫。明帝将废立,出为南中郎司马。入梁,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徵拜光禄大夫,天监十五年卒,年九十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汝南人。宋明帝时为博士。历句容、曲阿、上虞、吴令,廉约无私。齐武帝时,卒于都水使者,无以殡殓,吏属为买棺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或456—536
【介绍】:
南朝梁丹阳秣陵人,字通明。读书万卷,善琴棋,工草隶,博通历算、地理、医药等。萧道成(齐高帝)为相时,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齐武帝永明十年,隐居句容句曲山。梁武帝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每以咨询,时称“山中宰相”。晚号华阳真逸。主张儒、佛、道合流。有《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等。谥贞白先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汝南安成人。周弘正弟。始仕不得志,隐于句容之茅山,累征不至。晚仕侯景,为中书侍郎。梁元帝承圣初,为国子祭酒。陈文帝天嘉初,以白衣领太常卿,官至光禄大夫。性简素,博学多通。有《续高士传》及文集,皆佚。
全陈文·卷五
弘让,弘正弟。始仕不得志,隐句曲之茅山,频徵不出。侯景僭号,以为中书侍郎。承圣初授国子博士,进仁威将军。陈受禅,为太常卿。天嘉初,坐事以白衣领太常,进金紫光禄大夫。有集九卷,后集十二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丹阳句容何氏子。祖剪梁武陵王长史。父嶷梁散骑常侍。隆年十一。事宣武寺僧都沙门慧舒出家。恭谦恪慎。备尽师资。年十三。听法云寺确法师成实论。悉究深隐。登具之后。复采毗尼。覈其精要。未几。梁祚告终。遂避世彭城寺。仍思开导。陈纂宸服。僧正暅公启筵兹寺。玄徒辐辏。隆入其室。继令敷述。及暅将化。而委寄斯在矣。隋御海寓。奄有九区。诏天下元德。咸会京师。隆志存栖晦。以老疾固辞。仁寿元年十一月十六日终。讲成论三十遍。涅槃大品各十馀遍。他不具叙。先是隆方息慈之际。忽有人以法华一部遗之。自称姓蒋。尤以佛法见托。噫异哉。
释慧隆。俗姓何氏。丹阳句容人也。祖剪梁武陵王长史。父嶷梁散骑常侍。隆十一出家。师于宣武寺僧都沙门慧舒。舒道业遐畅风标清举。学堪物轨德允人师。乌回当职秉持攸寄。隆恭撝恪慎备尽师资。年届十三志存听学。才欲闻道即感灵瑞。有人自称姓蒋名规。授法华一部便曰。将来佛法寔用相寄。发言适竟莫知所之。以义推之。若非四依齐位九师均德。岂能当斯负荷剋感圣言。遂听法云寺礭法师成论。一遍未周已究深隐。习业数载独称标拔。及登具戒更采毗尼。故得五氎一河殊制异饮。备皆断覈洞尽铨衡。及梁运荡覆避世顺时。虽属彫荒学功靡弃。彭城寺内引化如流。陈氏御历重阐玄踪。僧正暅公道门德望。于兹寺内结肆开筵。义侣玄徒四方云萃。隆当入室独冠群英。既解慧超挺。命令敷述。及暅将化遗旨在斯。法筵是继诚当嘉旨。然其识用淹华言辩清富。每至商搉玄理。顿徙迟疑。虽复谈柄屡撝言锋时砺。而硕难自撤简绰澄远。隋氏驭宇九有同朝。上德高人咸纡延请。隆志存栖晦。以老疾致辞。居旧敷弘。仍以卒岁。仁寿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卧疾。二十日迁化。尔时冬至告节气序祁寒。云布弥天雪飞遍野。及中宵之泥曰也。天色开霁星汉澄明。岂非神灵哀罔天龙感悼之明瑞矣。然隆慈济成性不尚华饰。柔顺知足无贪为宝。凡讲成论三十遍。涅槃大品各十馀遍。馀则有差故不具叙。未终前领弟子于高座寺南山顶聚土筑坛语曰。我若舍形不烦棺椁。可于此处以施禽虫。坛竟便迁。诚哉知命。后依遗命。仍树高碑寺。沙门法宣为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句容人,字文举。许叔牙子。高宗时为奉常博士。乾封初曾议请循武德诏书,祭昊天上帝及五天帝于明堂。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