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刘承南朝宋
维基
刘承(?—477年),新渝县南朝宋当阳县刘秉之子,长沙景王刘道邻曾孙。
胡尔恺明末清初
维基
胡尔恺(1609年—17世纪),字石江湖广长沙府长沙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胡尔恺十九岁时在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为母亲服丧完毕后获授太平推官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兵科都给事中左懋第委任他督修太平府城墙,一年完工;期间又探查关的贪官与平定徽州的变乱,十五年(1643年)分考应天乡试,取录卢象观等名士。
弘光年间马士英阮大铖擅权,胡尔恺辞官归里十多年,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洪承畴推荐下在清朝任职吏科给事中吏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多次上陈国家计策,在北京病逝。
他病重时依然上陈四件事为民请命,都获认可,他说:「四件事完成,我可以瞑目了。
」死后没有足够资金入殓,同乡赵洞门为其筹得赙金,带棺木回乡。
他生平对家人和乡里孝友和睦,位居要职却依然布衣蔬食。
有《且耕堂集》。
尤袤南宋 1127 — 11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194 【介绍】: 常州无锡人字延之号遂初居士
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
泰兴秘书丞国史院编修著作郎给事中礼部尚书
立朝敢言,守法不阿。
工诗文,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孙绰遂初赋》意,作“遂初堂”于九龙山下,藏书三万余卷。
作《遂初堂书目》,为我国最早版本目录著作之一。
卒谥文简
有《遂初小稿》、《内外制》,皆亡佚。
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王绂明 1362 — 14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1416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
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
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中书舍人
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
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
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
有《王舍人诗集》。
字孟端无锡人
洪武中,徵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
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除中书舍人
有《友石山房稿》五卷。
(《四库总目》:博学工书画,所作山水竹石,风韵潇洒,妙绝一时。
说者谓可继其乡倪瓒
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馀。
盖其神思本清,故虽长篇短什,随意濡染,不尽计其工拙,而摆落尘氛,自然合度。
俨山集》:国朝墨竹最擅名者全陵王孟端中书、娄江夏仲昭太常
娄江出于金陵,其后略变,然潇洒绝俗,中书为多;精神气力,太常亦自能到。
匏翁《家藏集》:画家惟墨竹颇寓书法,近时得其妙者,莫过于毗陵王孟端舍人
弇州山人四部稿》:孟端为国朝第一手,有石室层土、梅花道人遗意,而清标高格又似过之。
余尝记其二事:其一,沐黔公行金帛求盂端画,谢绝之。
后忽作一幅,遗其僚素厚黔公者,使致之曰:「姑以是塞公意,毋言我为公也」其二,月夜闻邻笛,乘兴画幅,访遗之。
其人乃大贾,甚喜,具蛇绒、文绮各二。
孟端一配幅。
孟端却其币,手裂画坏之。
《湖山佳趣》一卷,初阅之以为黄鹤山樵也,清思扑人眉睫间,应接不暇,至题尾,知为九龙山人王孟端
孟端在永、宣间,声价不下黄鹤山樵
今来渐寂寂然,使有真鉴赏者,而知其胸中富丘壑也。
东吴菰芦人,步武之外皆卷中境界。
晚途复作吏,不觉自远,聊置此卷案头,于明退朝之暇,时一展看,不令衿裾烟霞色尽也。
卷初属陆太宰时,乞李文正篆额,吴文定题字,邵文庄作歌,其为名士所推如此。
李日华《恬致堂集》:孟端,于倪徵君柯博士两家斟酌多寡浓淡而为之。
是以有倪之逸,无其疏野;有柯之雄,无其伉浪。
六研斋二笔》:王孟端赠黄叔洪山水一帧,用笔精到,超出幼文、天游之上,而与叔明并驾,平生所绝少者。
耐轩层士王达一诗亦佳,诗曰:「万古山川一鉴开,层层曲曲见楼台。
云随晓月峰前堕,鸥逐春溪树里来。
两岸落花人荡桨,半汀残雨客衔杯。
寰区何处有此地?
物外四时无点埃。
岂但右军多笔法,要知黄石是仙才。
奔滩触浪非赭鲤,绝壁凝岚护翠苔。
玉室金堂疑太华,紫芝瑶草忆蓬莱。
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风真快哉!
」 《无声诗史》:孟端自号九龙山人,又号友石生,志气高逸,工古诗歌,尤善山水石竹
每酒酣,对客著黄冠服,意气傲然,伸纸攘袂,挥笔洒洒,奇怪跌宕,不可名状。
画已,徐吟五字诗,萧然有风人之致。
因树屋书影》:王孟端诗画双美,近见其诗集百馀篇,声律不在高、杨、张、徐之亚。
如「旧业暂归翻似客,异乡重到即为家」,「通仙要得悬壶术,遗世聊存荷锸风」,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鸟从万木阴中响,人在乱山深处行」,皆意新而调,不独笔墨工竹石而已。
田按:九龙山人画品超绝,诗亦别有风趣,稍录其矜练之作,如读一幅著色云林画也。)
朴撝谦
简介
朝鲜人
号密山渔叟
以生员中武科。
世祖朝为郎将
从北征有功不言。
退居天安九龙山
有老将行。
见国朝诗删。
金濂明 ? — 1454
维基
金濂(?
—1454年),字宗瀚山阳人
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
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宣德初年巡按广东,后改按江西浙江
因捕钜盗不获,被免职,随后盗贼被拘捕,才恢复官职。
之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副使
正统元年(1436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
正统三年,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
在他的治理下,西陲晏然,并有数条河渠修建成功。
正统六年,召还,加右副都御史
正统八年,拜刑部尚书,后因安乡伯张安事,刑部户部互相推诿,致使户部刑部官员连坐下狱,数日后释放。
明英宗正统时福建邓茂七之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阶去征讨,都不能获胜。
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一月,朝廷大肆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剿匪,以金濂参军
陈懋金濂等人到达时,御史丁瑄已大破邓茂七等贼,邓茂七死,馀党拥立邓茂七兄长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以抵抗官军。
金濂向众人建议,用弱兵引诱邓伯孙等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邓伯孙的主阵地,于是官军俘虏了邓伯孙
皇上于是改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土匪,而留下金濂扫平福建的其馀土匪。
当时刚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胡人也先劫持,军事困难,金濂被召回。
言官们纷纷弹劾金濂没有军功,明景帝不向金濂问罪,反而加封他为太子宾客,还给他两份薪水。
不久改任户部尚书,加封为太子太保。。
当时明朝在各地打仗,需要紧迫的军粮跟军饷,金濂安排周到、没有遗漏,向明景帝提出提出十六项撙节的建议,国家的花用才得以足够。
不久,明英宗被也先放回来了,也先向景帝要求像先前一样派遣使者往来贸易,但景帝坚决拒绝。
金濂一再劝景帝要跟也先往来,但景帝不听。
当年景帝登基之初,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年)天下的三成税赋,金濂向有关官员发公文,只减徵稻米跟麦子的农业税,其他收白银、布匹、丝帛的所得税都没减税,照原样课税。
景泰三年翰林学士江渊上奏时向景帝讲到这件事,景帝令命户部查明后办理,金濂心中惭愧,却抵赖说没有这件事。
给事中李侃指责金濂违诏,金濂狡辩说:“银两、布匹、丝帛,是皇上的诏书里没说要减的(跟我无关)。
如果所有税一概减免,国家预算怎么够?
”于是六部给事中监察御史纷纷弹劾金濂失信于民,让国家累积民怨。
明景帝欲宽恕金濂,却因监察御史王允力争,不得不把金濂关入都察院的监狱。
三天后景帝还是赦免了他,免除了他的太子太保一职,改为工部尚书
此时,吏部尚书何文渊则称“治理财政,一定要找金濂”,于是景帝恢复其户部尚书职位。
金濂上书自我澄清,并要求退休,景帝宽慰留用。
随即他又向皇帝提出,要减少军中工匠和宫廷僧侣道士薪资等十项建议。
景泰五年(1454年)死于任上,因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秦夔明 1433 — 1496
字廷韶无锡人处士旭子。
天顺庚辰进士,授南兵部主事
郎中,出为武昌知府,改建昌,累迁江西右布政使
有《五峰遗稿》。
田按:廷韶处士景旸子。
景旸结碧山吟社,廷韶与弟旦、奭亦称诗,可谓一家韵事。
致政归,筑五峰草堂于九龙山下,翠二弟奉景旸游衍其间,登山临水,歌咏继作,如是者盖数十年。
享士夫清旷之福,为一时所仅见云。
翁梦鲤
维基
翁梦鲤(1523年—?
年),字希登号雨川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
五月十六日生,行一,治《书经》,由府学附学生中式福建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年二十八岁中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三名,第三甲第七十六名进士
金华县知县,擢户部主事,榷浒墅关,转饷之边,以过家踰限,谪倅潮州
州阙守,至则摄府事,抵御倭寇,身先士卒,斩首七百余级,蹈水死者以千计,倭旋遁。
而广寇张琏等乘间起事,拘押知县
梦鲤领兵击之,或擒或散,救出知县
久之,移守开州,赴任前解除程乡县之围。
开州后,惠潮等地倭寇再起,乃移任惠州府,又摄潮州,与总兵俞大猷围剿于可塘,与参将汤克宽王诏夹击于九龙山,擒斩无数。
吴平林道乾等海寇为患,南赣巡抚请设岭东海防佥事一名,以梦鲤为之。
河源,服五峒大星港、担竿州,所在奏捷,威名大震,以军旅劳瘁,卒于官。
著有《谪居稿》、《户部稿》、《拙庵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