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安军上犹人,字贤叔。隐居梅岭,清苦好吟咏,年八十犹不倦。有《梅溪四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安军上犹人。隐居博学。元兵攻上犹,率仆从、义勇与战,力不支被执,誓不肯降,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为上犹县尹。始至,以五事为忧。既举,祷雨、捕蝗、驱厉,俱有异迹。民为立棠阴碑记其政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安军上犹人,字文昭。尝慕范仲淹义田事,偕侄日新置义庄,建书院,延师以教乡族子弟。
全宋文·卷六六四六
富嘉谋,字君美,其先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居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富弼裔孙。以祖泽仕,调归安尉,迁无为军判官,南安军上犹县令。庆元初创庆元县,知县事。再任临安府通判,知饶州、泰州、和州。奉祠居家累年,卒,年七十七。见《重修琴川志》卷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七。
全宋诗
胡梦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又字季汲,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历南安县、都昌县主簿。中大法科,授峡州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上疏讼济王冤,谪象州羁管。二年,移钦州,未行而卒。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追谥刚简。有《象台集》六卷、《竹林愚隐集》一卷。事见《象台首末》卷二《行述》,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0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德夫,号泉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为历知南安县,入任枢密院编修官,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同时遭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颂之。知建昌军,宽赋敛、抑豪强、黜黠吏,革除秋苗斛面勒索。淳祐三年,迁太府少卿兼右司,屡有建言。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
全宋诗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一),字德夫,号泉谷樵友,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南安军学教授。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为福建安抚使干办。绍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南安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行在诸司审计司干办。二年,知建昌军。四年,召除右司郎官,出为江东转运判官,历浙东、浙西提刑、知宁国府。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六年,出知平江府。七年,除国子监祭酒,寻兼侍讲、权给事中。九年致仕,十一年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等,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徐鉴据家乘辑为《清正存稿》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年谱,《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徐鹿卿诗,以明万历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及胡思敬校(简称胡校)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
【介绍】:
宋南安军上犹人,字材甫。恭帝德祐元年,为南安巡检。以拒元师围城有功,文天祥表为团练使。后元兵复至,城陷,巷战力屈,与子姓四十七人皆自焚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江西新喻人,字伯友。元顺帝至正中举于乡,为上犹教谕。明洪武二年,以山林遗逸被征为《元史》纂修官。次年,以顺帝朝尚未完成,再开史局,埙又被征参与。书成,诸儒多授官,埙不受归。寻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与宋濂同直史馆,濂兄事之。后出为靖江王府长史。
维基
黄金(1447年—1512年),字良贵,号东涧,直隶定远(今安徽)人,祖籍直隶上海(今上海市),进士出身。上犹县教谕黄遂之子。幼时即聪慧过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甲辰科进士,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历官员外郎、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司参议。归乡后在泉坞山上结茅隐居,以文章自娱。正德七年(1512年)卒,享寿六十六岁。著有《皇明开国功臣录》二十三卷、《东涧集》十四卷、《泉山集》等。
简介
朝鲜人,字景明,号温溪。早孤。叔父松斋先生讳堣。力加训诲。期以远到。其文辞字画。人莫有与之先者。乙酉。中进士。戊子。释褐。选入承文院。荐为艺文馆检阅。壬辰。由奉教。升成均馆典籍。癸巳。历侍讲院司书,司谏院正言,工礼曹佐郎。七月。转吏曹佐郎。丙申。升正郎。六月。拜议政府检详。丁酉。舍人。七月。宣慰日本国使臣。九月。迁弘文馆应教。十月。丁内艰。己亥。服阕。复舍人。庚子。历典翰,司谏,济用,司仆寺正。辛丑。由司宪府执义。入典翰。升直提学。是岁。下三道大饥。朝廷择遣名臣。赈饥民。公往庆尚道。时公私犹有蓄积。公为之区画得宜。出入闾阎。不惮劳勚。列邑不扰而民甚赖。复命。进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癸卯。为都承旨。甲辰。进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五月。递西枢。历司谏院大司谏,礼曹参判。复为大宪。乙巳。西枢。以圣节使赴京。丙午。授掌隶院判决事。丁未。出为黄海道观察使。戊申。入西枢。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以汉城右尹。为忠清道观察使。己酉。入西枢。庚戌。复右尹。先是。当公之再为大宪。仁庙初即位。寤寐良弼。而李芑为右相。物论哗然。两司驳递之。芑由是衔公。公在湖西。朝廷治维新馀烬甚急。县有徙民崔贺孙者逃来。欲乘机逞术。而已得放。窃取本邑品官乡会文字。将走京上变。品官知之。捕告于县。县监李致报监司。请讯治。公但依所报移文。而贺孙杖毙。李洪胤之兄洪男遭家大难。事有非所急而急者。公以洪男文士所为如此。对众嗤之。洪男闻之。大憾焉。司谏李无彊。因其叔父冲南与芑娅婿。夤缘攀附。骤跻显要。为芑鹰犬。凡芑仇怨。无不攘臂挤陷。势焰炽灼。与公同仕史局。要公见过。公谩应之。屡过其门而不入。无彊欲中公以悦芑。兼快己愤。洪男妻兄元虎变与无彊往来缔交。于是洪男使虎变构公于无彊。无彊大喜。倡两司以劾公。时大谏元继俭。即虎变叔父。大宪宋世珩。性倾危。喜趋势。相与鼓煽。初。讦公私漏还逆人土田臧获。宪府移文本道。捃摭无实状。次发贺孙事。至有庇护逆贼与逆贼无异之言。无彊犹恐其罪不至重。又诬公与具寿聃相朋比。下禁狱。与李致同鞫甚惨。或劝公诬服则可免。公慨然曰。非吾所犯。伪服而求活。吾岂为哉。自草疏痛诉其冤。欲上之。推官不听入。已而。李致就讯庭殒绝。上乃命公流于甲山。两司请依律。日至六七启。上犹不听。公危惙担舆而行。至杨州民家。热作药无效。遂卒。是岁八月十四日也。享年五十五。
宏,字惟远,崇德人。嘉靖乙未进士,授比部郎。戚畹张氏系狱,逮诸督囚官,廷杖,谪寿州同知。累擢广西副使。洞猺讧乱,宏有斩馘功,赐白金文绮。参政云南,勘黔国公伪子冒袭事,称神明。升广东按察使,乞归。晚年与里中耆旧蔡典籍天锡、吕州倅栋、胡上犹钥、范博士栻、姚别驾汝吉、孙博士谷、郭转运鼎、范郡幕鹏、吕纳言希周、吕曹簿翀,为真率会,徜徉林圃,有洛下风。所著《纬略类抄》、《医荃芹溪吟稿》、《天文二论》,藏于家。
维基
黄甲(1519年—?),字首卿,号凤岩,南京兴武卫军籍江西上犹县人。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四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二百五十八名,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著有《编年稿》、《独鉴录》,皆秘不示人。生四子,皆有文才。黄祖儒有《谏凤艺觉集》,黄戊儒有《竞辰斋集》,黄方儒有《陌方轩山集》,黄复儒有《振秀阁集》。
全粤诗·卷四二○
詹一惠(一五四八—?),字养吉,一字正迪。惠来人。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授上犹知县,官至北流知县。告归,倡修邑志。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维基
鲍际明(?—1612年),字伯参,号观如,常州府无锡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授海康县知县,地震城圮而钦州以变告,际明为慰抚部署,民以无恐。调福建同安县,奖拔寒士,一时兴起,就试者几千人,丁忧去。补上犹,再调宁都,清邮传,察奸胥侵帑而以伪篆立收籍者,祀四邑名宦。
维基
龙文光(?—1644年),字中黄,又字焕斗,别号西野,广西马平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四川巡抚,被张献忠兵所杀。“柳州八贤”之一。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联捷进士,初任江西上犹县知县,五年调新建县知县,七年本省同考。崇祯元年行取户部主事,调任吏部主事,历验封司、考功司,二年丁忧归。崇祯十年起补贵州提学佥事,十三年升本省右参议。崇祯十七年(1644年),官川北参政,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代陈士奇职,巡抚四川。龙文光接到任命后,与总兵官刘佳胤兵三千,由顺庆驰援成都。数日后,部署尚未完成,成都已被张献忠起事军队攻破。起事军驱赶文武官员及军民男妇到东门之外,准备屠杀,史称“忽有龙尾下垂”,起事军队以为是祥瑞,于是停止行刑。龙文光仍然不屈,在濯锦桥被杀害。刘佳引自沉于浣花溪。《明史》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粤诗·卷五四○
黄公仪,字元礼。顺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举人,十上公车不第。谒上犹教谕,历仕湖广武昌府同知。致政归,年八十二始卒。有《北征草》、《易轩集》、《犹川稿》及《九转佚老堂稿》、《粤州》诸草。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