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湖南省” 相关资源
诗库37146
人物库8225
活动3435
人物库
僧无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长安人,一作范阳人
贾岛从弟。
青龙寺,一说居天仙寺
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名与齐。
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俗姓贾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贾岛从弟。
少年时出家,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
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
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金石萃编》卷六六《僧无可书幢》)。
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金州无可往访之。
又与张籍马戴厉玄喻凫等人友善。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六。
无可工诗,多五言,与贾岛、周驾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
无可善为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微阳下乔木,远烧人秋山”。
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关中金石记》)《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又2句。
唐诗汇评
无可,生卒年不详,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或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贾岛从弟。
元和中,居长安青龙寺,后又居长安先天寺及终南白阁寺。
又曾游吴越岭南江西等地。
会昌中,居华山树谷,自称树谷僧
会昌末大中初卒。
可善书,工五言诗,与姚合朱庆馀贾岛、殷免藩、章孝标、顿非熊、马戴段成式雍陶厉玄等为诗友,唱和甚多。
有《无可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无可)工诗,多为五言。
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为从兄。
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
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无可诗与兄岛同调,亦时出雄句,咄咄火攻。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按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无可诗如秋涧流泉,虽波涛不兴,亦自清冷可悦……但多与郎士元相杂,殊不能辨。
徐钓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
自称东海蓬莱乡人
常泛舟于鄂渚上,上及三湘,下经五湖,每以鱼市酒。
人以为水仙
事迹见《续仙传》卷中。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云初唐 65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5—?
【介绍】: 唐僧。
湖湘人俗姓姚
十岁时从南岳初祖禅师出家,弱冠于岳寺受具足戒,专营福事,为士庶所钦。
东京相国寺
历游荆郢江浙,所至劝人舍资造寺庙,前后共成二十余所,多有灵异之相。
时号造寺祖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维盛唐 701 — 7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1—761
【介绍】: 河东人,祖籍太原祁县,字摩诘
玄宗开元进士擢第。
右拾遗监察御史,又曾为河西节度判官
天宝时,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长安,被俘获,押解洛阳,迫受伪职,曾赋诗明志。
乱平,责授太子中允
肃宗乾元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与弟缙俱奉佛,居常蔬食,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宋之问蓝田别墅,沿辋水,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所为诗号《辋川集》。
妻亡不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61
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
排行十三
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
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
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
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
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
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
释褐为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
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
张九龄为相,作《上张令公》诗。
二十三年,擢右拾遗
二十五年张九龄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抒发其黯然思退之情绪。
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节度使判官
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桂州知南选
襄阳,作《哭孟浩然》诗。
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
天宝元年(742),复出为左补阙
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
后迁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郎中(后改文部)。
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
十四载,迁给事中
十五载陷贼,安禄山委任给事中
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以明己心向唐室。
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六等定罪,王维以有《凝碧池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
乾元元年(758)二月,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
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
生平事迹见两《唐书》本传,张清华、陈铁民两《王维年谱》。
王维奉佛,学顿教。
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独得任运自然之趣,故人称“高人”、“诗佛”。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
”《许彦周诗话》认为:王维“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顾起经亦云:“玄、肃以下诗人,其数什百,语盛唐者,唯高、王、岑、孟四家为最。
语四家者,唯右丞公为最。
”(《题王右丞诗笺小引》)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乃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杰出代表。
王维早期怀“致君光帝典”、“动为苍生谋”之大志,颇欲“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廷”,作《少年行》、《夷门歌》、《老将行》、《燕支行》、《献始兴公》、《上张令公》、《送赵都督代州得青字》等诗言志抒怀。
早期边塞诗如《凉州赛神》、《使至塞上》、《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平淡然判官》、《从军行》、《陇西行》,山水诗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华岳》等,皆表现出开阔胸怀与雄浑博大之风格。
玄宗后期政事腐败,王维乃日益信禅笃佛,追求超脱尘世之境界。
后期之诗艺虽不断提高,已臻“诗中有画”(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泉为珠,著壁成绘”(《河岳英灵集》)之境界,然内容较狭,思想亦较消极。
前人以为“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右丞精于画,故诗体转工”(刘士鏻《文至》引晁补之语)。
如《皇甫岳云溪杂题》、《辋川集》、《山中》、《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皆脍炙人口。
虽不以文称,其“文格华整超逸”(《王右丞集笺注序》),今存文赋69篇,颇有娟丽可观者。
长于山水画,为南宗之祖,世传有《辋川图》等。
《王集》最早版本为宋蜀本与建昌本,校注则有刘须溪王右丞集》、顾起经《类笺王右丞全集》、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及今人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4卷,《拾遗》补2句。
唐诗汇评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调太乐丞,因伶人违制舞黄狮子受累,谪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
二十五年秋,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为监察御史节度判官
天宝初,入为左补阙
十一载,拜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京,被迫受伪职。
复京后论罪,因曾作诗抒写对唐室的忠心,仅降为太子中允
左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卒。
多才艺,诗、书、画、乐无不精通。
其诗众体兼擅,尤工五律、五绝。
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
有《王维集》十卷(宋明刊本作《王摩诘文集》、《王右丞集》或《王右泰文集》),今存。
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后其父迁家于蒲(今永济),遂为河东人
天宝末,为给事中
四十岁隐居蓝田辋川,妻亡,无子,笃信佛,不衣文彩,不茹荤腥。
精诗词,善书画,通音律。
有《阳关曲》等词。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
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玄宗开元九年(721)状元,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工诗善画,兼通音乐,因其诗中颇具禅意,多含佛理,后人或以“诗佛”誉之,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
有《王右丞集》。
开元二十八年,曾漫游四川湖北等地,登黄鹤楼时作五古《黄鹤楼康太守》。
北宋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
《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臞翁诗评》
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
……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
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
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
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
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
《蔡百衲诗评》
王摩诘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
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
《唐诗品》
右丞诗发秀自天,感言成韵,词华新朗,意象幽闲。
上登清庙,则情近圭璋;幽彻丘林,则理同泉石。
言其风骨,固尽扫微波;采其流调,亦高跨来代。
于《三百篇》求之,盖《小雅》之流也。
而颂声之微,夫亦风气所临,不能洗濯而高视也。
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
及其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双凤阚,雨中春树万人家”,又何其伟丽也!
右丞五言,工丽闲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
建礼高秋夜”、“楚塞二江接”、“风劲角弓鸣”、“扬子谈经处”等篇,绮丽精工,沈、宋合调者也。
“寒山转苍翠”、“一从归白社”、“寂寞掩柴扉”、“晚年惟好静”等篇,幽闲古澹,储、孟同声者也。
盛唐七言律称王、李。
王才甚藻秀,而篇法多重。
“绛帻鸡人”,不免服色之讥;“春树万家”,亦多花木之累。
“汉主离宫”、“洞门高阁”,和平闲丽,而斤两微劣。
“居延城外”甚有古意,与“卢家少妇”同,而音节太促,语句伤直,非沈比也。
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仲默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
读其集,大篇句语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结构清新,所少风骨。
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第律诗有馀,古诗不足耳。
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
世之言诗者,好大好高,好奇好异,此此俗之魔见,非诗道之正传也。
体物著情,寄怀感兴,诗之为用,如此已矣。
《诗源辨体》
王摩诘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诣实深,兴趣实远,故其古诗虽不足,律诗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而气象风格自在,多入于圣矣。
《诗源辨体》
摩诘才力虽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风体不一。
五言律有一种整栗雄丽者,有一种一气浑成者,有一种澄谈精致者,有一种闲远自在者。
如“天官动将星”、“单车普出塞”、“横吹杂繁笳”、“不识阳关路”等篇,皆整栗雄厚者也。
如“风劲角弓鸣”、“绝域阳关道”、“建礼高秋夜”、“怜君不得意”等篇,皆一气浑成者也。
如“独坐悲双鬓”、“寂寞掩柴扉”、“菊荒三径”、“言从石菌阁”、“岩壑转微径”等篇,皆澄淡精致者也。
如“清川带长薄”、“寒山积苍翠”、“晚年惟好静”、“主人能爱客”、“重门朝已启”等篇,皆闲远自在者也。
至如“楚塞三湘接”既甚雄浑,“新妆可怜色”则又娇嫩。
若高、岑才力虽大,终不免一律耳。
《诗源辨体》
摩诘七言律亦有三种:有一种宏赡雄丽者,有一种华藻秀雅者,有一种淘洗澄净者。
如“欲笑周文”、“居延城外”、“绛帻鸡人”等篇,皆宏赡雄丽者也。
如“渭水自萦”、“汉主离宫”、“明到衡山”等篇,皆华藻秀雅者也。
如“帝子远辞”、“洞门高阁”、“积雨空林”等篇,皆淘洗澄净者也。
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
《诗源辨体》
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
摩诘《与裴迪书》略云:“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每思曩昔携手赋诗,倘能从我游乎?
摩诘胸中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
《载酒园诗话又编》
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昔人谓“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殊未尽厥美,庶几“咳唾落九天,随风生殊玉”耳。
三人相较,正犹留侯无收城转饱之功,襟袖带烟霞之气、自非平阳、曲逆可伍。
《唐音审体》
少陵绝句多不甚着意,太白七言独步,五言其稍次也。
味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有丞也。
昔人谓读之可以启道心、淀尘虑。
《唐诗观澜集》
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颡气内充,由其天才敏妙,尽得风流,气骨遂为所掩。
一变而入郎、秀丽胜而沉厚之气亦减,此风气之一关也。
《唐诗观澜集》
右丞诗荣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气,神味绵渺,为诗之极则,故当时号为“诗圣”。
《唐诗别裁》
意太深、气太浑、色太浓,诗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风”。
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
《唐诗别裁》
右丞五言律有二种:一种以清远胜,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也;一种以雄浑胜,如“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是也。
当分别观之。
辋川干诗,亦称一祖
然比之杜公,真如维摩之于如来,确然别为一派。
寻其所至,只是以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莫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
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
譬如绛阙仙宫,非不尊贵,而于世无益;又如画工,图写逼肖,终非实物,何以用之?
称诗而无当于兴、观、群、怨,失《风》、《骚》之旨,远圣人之教,亦何取乎?
政如同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但以资于馆阁词人,酝酿句法,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
辋川叙题细密不漏,又能设色取景,虚实布置,一一如画,如今科举作墨卷相似,诚万选之技也。
《岘佣说诗》
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盖山泽间仪态,非山泽间性情也。
《岘佣说诗》
摩诘七古,格整而气敛,虽纵横变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属对工稳,极可为后人学步。
《岘佣说诗》
摩诘七律,有高华一体,有清远一体,皆可效法。
其源出于应德琏陶渊明
五言短篇尤劲,《寓言二首》直是脱胎《百一》。
楚国狂夫”诸咏,则《咏贫士》之流;“田舍”诸篇,《闲屈》之亚也。
七言矩式初唐,独深排宕;律诗神超,发端亦远。
夫其炼虚入秀,琢淡成腴,变六代之深浑,发三唐之明艳,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圣云:“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诚斯人之品目,唐贤之高轨也。
《唐宋诗举要》
赵铁岩曰:右丞通于禅理,故语无背触,甜澈中边。
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盖空诸所有而独契其宗。
《唐宋诗举要》
姚曰: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
此体中又当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悟论诗者正在此耳。
吴曰:王、孟诗专以自然兴象为佳,而有真气贯注其间,斯其所以为大家也。
《唐宋诗举要》
姚曰: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似,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之晋唐 ? — 7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9
【介绍】: 京兆杜陵人
韦球子。
玄宗朝历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司封吏部曹郎中
肃宗上元中,自前苏州刺史婺州刺史
代宗大历二年检校秘书监,兼衡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加御史大夫
四年二月,迁潭州刺史,仍兼观察使,徙湖南军于潭州
卒于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杜甫唐 712年2月12日 — 7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770
【介绍】: 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
杜审言孙。
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
后居困长安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
安禄山乱起,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
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
后依节度使严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
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
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
名篇甚多,为世传诵。
有《杜工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770
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
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
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少陵附近,故又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祖父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郎,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曾起积极作用。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其一生正值唐朝由盛而衰之转变时期,安史之乱乃此转变之关键,杜甫一生经历与创作,与其时代之兴衰密切相联。
青年时代正值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
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不第。
天宝六载(747)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
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
十载,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十月,始授河西,不受,旋改右卫府兵曹参军
十一月安史乱发,次年六月玄宗奔蜀,长安陷落。
杜甫亦陷其中。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改元至德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乾元元年(758)六月,贬华州司功参军
次年七月弃官,由华州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年底成都,于西郊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
代宗宝应元年(762)因避乱又漂泊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
广德二年(764)重返成都剑南节度使严武杜甫节度使署中参谋,又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又称杜工部
永泰元年(765)夏春之交,离成都,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夔州2年,作诗430多首。
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抵湖北江陵,又转公安岳阳
辗转漂泊于江湘之间。
大历五年冬,诗人病死于由长沙岳阳之小舟中。
生平详见元稹撰《杜工部墓系铭》,新、旧《唐书》本传。
年谱多家,其中以蔡兴宗、鲁訔、蔡梦弼、单复所编年谱及黄鹤所撰《年谱辨疑》影响较大。
近人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考订颇详,可参考。
杜甫现存诗歌1440余首。
宋人王洙所编《杜工部》20卷,为今存之最早版本。
其诗歌乃围绕诗人所处时代环境与自身遭际而创作。
其“浑涵汪茫,千汇万状”之诗歌内容,反映当时社会面貌全面深刻,故后人誉之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承继前贤,勤于探索,刻意求工,无体不精,形成其“沉郁顿挫”,“律切精深”之艺术风格。
元稹称杜诗:“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杜工部墓系铭》)故杜甫之于唐诗,具有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之作用,影响至大。
对杜诗之整理编纂、系年、分类、评点、注释、研究,历代学者用力至勤。
迄清以前之专门著述,今存者尚有200种左右。
版刻流传最广泛者,有钱谦益《杜诗笺注》,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等。
辛亥后近人之有关专著,亦达200余种之多。
全唐诗》编为19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4。
唐诗汇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自曾祖居巩(今河南巩县)
早年漫游吴越
进士落第,复游齐赵。
天宝三载结识李白,同游梁宋、齐鲁
五载,入长安,应试落第,遂居留长安,进《三大礼赋》,又投诗干谒权贵,十五载,始得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安史叛军陷两京,被俘困长安
至德二载夏,间道奔肃宗行在凤翔,授左拾遗,上疏救房琯
乾元元年,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二年弃官经秦州同谷,至成都,营草堂寓居。
宝应元年蜀乱,流亡梓、阆诸州。
广德二年成都
严武剑南西川节度,荐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卒,蜀中乱,离成都经云安至夔州
大历三年正月出峡,经江陕、公安漂泊至湖南,转徙于、衡诸州间。
五年冬,病卒。
在我国古代诗史上,杜甫是“集大成”者,被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有《杜甫集》六十卷,已佚。
大历中樊晃集其诗编为《小集》六卷,亦佚。
北宋王洙重编《杜工部》二十卷、补遗一卷行世,为后世各种杜集祖本。
全唐诗》编诗十九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
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辅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杜逢禄山之难。
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
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开元间,稍裁以雅正。
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乃厌徐,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诚可信云。
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
公之诗,支而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键,陆龟蒙得其瞻博,皆出公之奇偏尔,尚轩轩然自号一家,赫世煊俗。
后人师拟之不暇,矧之乎?
风骚而下,唐而上,一人而已。
是知唐之言诗,公之馀波及尔。
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黄庭坚《大雅堂记》
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
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
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
秦观《韩愈论》
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
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
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岂非适当其时故耶?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与!
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
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而子美之诗,奇常、工易、新陈莫不好也。
《潜溪诗眼》
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
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而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
然后世学者。
当先学其工者,椭神气骨皆在于此。
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而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只知奇语之为诗,而不知常语亦诗也。
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苏端明诗专以刻意为工,李义山诗只知有金玉龙凤,杜牧之诗只知有绮罗脂粉,李长吉诗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间一切皆诗也。
杜子美则不然: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故曰“吟多意有馀”,又曰“诗尽人间兴”,诚哉是言”!
子美诗奄有古今。
学者能识国风、骚人之旨,然后知子美用意处;识汉魏诗,然后知子美遣词处。
《遁斋闲览》
或问王荆公云:编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岂之才格词致不逮也?
公曰: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至于,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
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
盖其诗绪密而思深,观者苟不能臻其阃奥,未易识其妙处,夫岂浅近者所能窥哉!
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
山谷云,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
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
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
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大抵老杜集,成都时诗胜似关辅时,夔州时诗胜似成都时,而湖南时诗又胜似夔州时,一节高一节,愈老愈剥落也。
杨维桢《李仲虞诗序》
观杜者不唯见其律,而有见其骚者焉;不唯见其骚,而有见其雅者焉;不唯见其骚与雅也,而有见其史者焉。此杜诗之全也。
蜀郡虞集云:杜公之诗,冲远浑厚,上薄风雅,下凌沈、、每篇之中有句法章法,截乎不可紊;至于以正为变,以变为正,妙用无方,如行云流水,切无定质,出于精微,夺乎天造,是大难以形器求矣。
公之忠愤激切、爱君忧国之心,一系于诗,故常因是而为之说曰:《三百篇》,经也;杜诗,史也。
“诗史”之名,指事实耳,不与经对言也;然风雅绝响之后,唯杜公得之,则史而能经也,学工部则无往而不在也。
杜子美诗诸体皆有绝妙者,独绝句本无所解。
少陵故多变态,其诗有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累句。
后世别为“大家”,特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也;而终不失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丽句也。
轻浅子弟往往有薄之者,则以其有险句、拙句、累句也。
不知其愈险愈老,正是此老独得处,故不足难之;独拙、累之句,我不能掩瑕。
虽然,更千百世无能胜之者何?
要曰:无露句耳。
盛唐一味秀丽雄浑。
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参其格调,实与盛唐大别,其能会萃前人在此,滥觞后世亦在此。
且言理近经,叙事兼史,尤诗家绝睹。
太白笔力变化,极于歌行;少陵笔力变化,极于近体。
李变化在调与词,杜变化在意与格。
然歌行无常矱,易于错综;近体有定规,难于仲缩。
调词超逸,骤如骇耳,索之易穷;意格精深,始若无奇,绎之难尽,此其稍不同者也。
大概杜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
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道源,为百世师,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继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杜子美之胜人者有二:思人所不能思,道人所不敢道,以意胜也;数百言不觉其繁,三数语不觉其简,所谓“御众如御寡”、“擒贼必擒王”,以力胜也。
五七古诗,雄视一世,奇正雅俗,称题而出,各尽所长,是谓武库。
五七律诗,他人每以情景相和而成,本色不足者往往景饶情乏,子美直摅本怀,借景入情,点熔成相,最为老手,然多径意一往,潦倒太甚,色泽未工,大都雄于古者每不屑屑于律故。
故用材实难,古人小物必勤,良有以也。
李维桢《雷起部诗选序》
昔人云诗至子美集大成,不为四言,不用乐府旧题。
虽唐调时露,而能得风雅遗意。
七言歌行扩汉魏而大之。
沉郁瑰琦,巨丽超逸。
五言律体裁明密,规模宏远,比耦精严,音节调畅;七言律称是。
至于长律,阖辟驰骤,变化错综,未可端倪,冠绝占今矣。
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拗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
此皆诸家所无,其他作法之变,更难尽数。
《诗源辨体》
或问:子美五七言律较盛唐诸公何如?
曰:盛唐诸公唯在兴趣,故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若子美则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故体多严整,语多沉着耳。
此各自为胜,未可以优劣论也。
宋明以来,诗人学杜子美者多矣。
予谓退之得杜神,子瞻得杜气,鲁直得杜意,献吉得杜体,郑继之得杜骨。
它如李义山陈无己陆务观袁海叟辈、又其次也;陈简斋最下。
《杜诗详注凡例》
元微之作序铭,盛称其所作,谓“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王介甫选四家诗,独以杜居第一。
秦少游则推为孔子大成,郑尚明则推为周公制作,黄鲁直则推为诗中之史,罗景纶则推为诗中之经,杨诚斋则推为诗中之圣,王元美则推为诗中之神,诸家无不崇奉师法。
宋惟杨大年不服杜,诋为村夫子,亦其所见者浅。
至嘉隆间,突有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诸人,严驳杜诗,几令身无完肤,真少陵蟊贼也。
杨用修则抑扬参半,亦非深知少陵者。
诗有以涩为妙者,少陵诗中有此味,宜进此一解。
涩对滑看,如碾玉为山,终不如天然英石之妙,
五言排律,当以少陵为法,有层次,有转接,有渡脉,有闪落收缴,又妙在一气。
古之人,如杜子美之雄浑博大,其在山林与朝廷无以异,其在乐士与兵戈险厄无以异,所不同者山川风土之变,而不改者忠厚直谅之志。
志定,则气浩然,则骨挺然,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者,实有其物,向光怪熊熊,自然溢发。
少陵独步千古,岂骚人香草,高士清操而已哉!
《唐诗别裁》
少陵五言长篇,意本连属,而学问博,力量大,转接无痕,莫测端倪,转似不连属者,千古以来,让渠独步。
《唐诗别裁》
少陵七言古如建章之宫,千门万户;如巨鹿之战,诸候皆从壁上观,膝行而前,不敢仰视;如大海之水,长风鼓浪,扬泥沙而舞怪物,灵蠢毕集。
别于盛唐诸家,独称大家。
《唐诗别裁》
杜诗近体,气局阔大,使事典切,而人所不可及处,尤在错综任意,寓变化于严整之中,斯足以凌轹千古。
《杜诗镜铨》
五古前人多以质厚清远胜,少陵出而沉郁顿挫,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
无一蹈袭汉魏,正深得其神理。
《杜诗镜铨》
少陵绝句,直抒胸臆,自是大家气度,然以为正声则未也。
宋人不善学之,往往流于粗率。
少陵之真本领……仍在少陵诗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
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
其笔力之豪劲,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无浅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杜工部五言诗,尽有古今文字之体。
前后《出塞》、“三别”、“三吏”,固为诗中绝调,汉魏乐府之遗音矣。
他若《上韦左丞》,书体也;《留花门》,论体也;《北征》,赋体也;《送从弟亚》,序体也;《铁堂》、《青阳峡》以下诸诗,记体也;《遭田父泥饮》,颂体也;《义鹘》、《病》,说体也;《织成褥段》,箴体也;《八哀》,碑状体也;《送王砯》,纪传体也,可谓牢笼众有,挥斥百家。
《岘佣说诗》
少陵七律,无才不有,无法不备。
义山学之,得其浓厚;东坡学之,得其流转;山谷学之,得其奥峭;遗山学之,得其苍郁;明七子学之,佳者得其高亮雄奇,劣者得其空廓。
情芳意古,蕴藉宏深,本《小雅》怨诽之音,撰建安疏宕之骨,简蓄不逮古人,沉厉过之。
七言骨重气苍,意研律细,诸家评论,以此赅焉。
《唐宋诗举要》
五言长律,作者颇夥,然不能以颢气驱迈,健笔抟捖,则与四韵无大异,不过衍为长篇而已。
杜老五言长律,开阖跌荡,纵横变化,远非他家所及。
至……七言长律,最为难工,作者亦少,虽老杜为之,亦不能如五言之神化,他家无论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苏涣唐 ? — 7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5
【介绍】: 唐人
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中号为白蹠
后折节向学,及进士第
累迁侍御史
湖南观察使崔瓘辟为从事
遇害,走交广,与哥舒晃反,兵败被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
排行大蜀人,少年时往来剽盗,善放白弩,巴蜀商人称之为“白蹠”。
后折节读书,代宗广德二年(764)进士及第,累迁至监察御史
大历四年(769)湖南观察使崔瓘召为从事
五年,崔被杀,南奔广州,依广帅李勉
八年岭南部将哥舒晃广州反,苏涣为谋主。
十年路嗣恭率军破广州,斩晃、
生平散见《中兴间气集》、《新唐书·艺文志四》之《苏涣诗》注、权德舆赠太子太保伊公(慎)神道碑铭》、《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三。
大历四年杜甫漂泊至潭州与之交游。
杜甫称其“才力素壮,词句动人”,赞其诗“突过黄初诗”、“殷殷留金石声”(《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
高仲武选其诗三首入《中兴间气集》,评曰:“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有诗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4首。
唐诗汇评
苏涣
-775),里贯未详。
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蜀商人号为“白蹠”,以比盗蹠
后折节读书。
广德二年进士第
大历四年,以侍御崔瓘湖南幕,与杜甫交游,赞其诗作“突过黄初”。
次年,减玠杀崔瓘,据潭州亡走岭南
哥舒晃广州刺史吕崇贲反,为之谋主。
晃败,死之。
有《苏涣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三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杜甫《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
苏大侍御涣,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矣。
肩舆江浦,忽访老夫舟楫,已而酒内,余请诵近诗。
肯吟数首,才力素壮,辞句动人。
接对明日,忆其浦思雷出,书箧儿杖之外,殷殷留金石声
赋八韵记异,亦见老夫倾倒于苏至矣。
诗云:“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
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时
乾坤几反复,扬马宜同时。
今晨清镜中,胜食斋房……”
本不平者,善放白弩,巴中号曰“白蹠”,賨人患之,以比盗蹠
后自知非,变节从学。
乡赋擢第,累迁至御史……二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
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故善之。
杜所称赏之苏涣,据《唐书》有为“白蹠”者,不知即此人否?
其诗有古律二十余首,不知即杜所称“殷殷几席者”否?
其事其人皆不足以深究,其诗非古非律,不知何所据而创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郎士元中唐 ? — 7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字君胄
玄宗天宝十五载进士
代宗宝应初,诏试中书,补渭南
左拾遗,出为郢州刺史
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并称“钱郎”。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0?
字君胄排行四
中山(今河北定州)人。
玄宗天宝十五载(756)进士第
避安史之乱,羁滞江南
代宗宝应元年(762)九月渭南大历元年(766)前后擢为拾遗四年前后员外郎,复转郎中德宗建中初(780)出为郢州刺史,并持节治军,卒于官。
事迹见《极玄集》卷上、《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三。
今人刘初棠有《郎士元考》。
士元工诗,与钱起齐名,时称“前有沈、,后有钱、郎”。
达官贵人出使作牧而无二人诗祖饯者,时论鄙之。
其诗多为送别应酬之作,擅长五律,工于发端,风格闲雅,时人以为近于谢灵运
盩厔县郑𥐟宅送钱大》、《送李将军定州》、《宿杜判官江楼》等为集中佳作,“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题刘相公三湘图》)、“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等亦堪称佳句。
其七律亦多可诵,如《赠韦司直》、《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诸诗均雅洁纯熟。
江邻几嘉祐杂志》、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一八均将士元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而据《极玄集》卷上、《新唐书·文艺传下》,士元不在其列。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诗1卷。
全唐诗》存诗70余首,编为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5首,断句若干。
唐诗汇评
郎士元,生年年不详,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
天宝十五载(756)进士第
宝应元年,选畿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
代宗时,登朝为左拾遗
大历末,自员外郎出为郢州刺史
士元工诗,与饯起齐名,时人谓“前有沈、,后有钱、郎”。
朝官出使作牧,如无二人诗祖饯,时论鄙之。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以士元为下卷之首,谓其诗较钱起“稍更闲雅,近于康乐”。
有《郎士元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员外,河岳英奇,人伦秀异,自家形国,遂拥大名
右丞以往,与钱更长。
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
两君体调,大抵欲同。
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
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
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郎士元诗句清绝,轻薄好为剧语。
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下此则十才子
《唐诗品》
员外天然秀颖,复谐音节,大率以兴致为先,而济以流美,虽篇章错杂,酬应层出,而语多闲雅,不落俗韵,其取重时流,不徒然尔。
惜无大作以齐曩代高手,将非尺寸短长之恨耶!
刘辰翁语:士元诸诗,殊洗炼有味。
虽自浓景,别有淡意。
《唐诗评选》
高仲武云:“郎公近于康乐
”既不知谢,亦不知郎。
郎诗自从潘、陆来,变为七言,风旨固在。
七岂之从谢出者,唯杜陵耳。
一出笔有三留三折,他人不能尔,亦不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郎君胄诗,不能高岸,而有谈言微中之妙。
刘须溪谓其“浓景中别有澹意”,余则谓其澹语中饶有腴味。
如“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虽萧寂而不入寒苦。
至若“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半偈万缘空”,读之真躁心欲消,妄心欲熄矣。
高仲武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谓工于发端。
然“暮蝉”、“落叶”,有两景乎?
“不可听”、“岂堪闻”,有两意乎?
此诗论未当处。
《大历诗略》
君胄诸诗,意境闲逸,大历高品,卢、韩、司空辈为稍逊之。
《秋窗随笔》
高仲武郎士元诗云:“……古人谓谢肌工于发端,比之下今,有惭沮矣。
”然“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君胄岂能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湾中唐 ? — 7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彭城人字灵源
玄宗天宝末进士
代宗永泰初,为侍御史,佐湖南幕。
大历八年,官起居郎,考吏部选人判。
吏部员外郎
德宗建中元年,以职方郎中关内道黜陟使
工诗,有名当时,元结曾盛称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灵源,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西蜀(今四川成都)人。
玄宗天宝中进士及第。
代宗永泰元年(765)侍御史湖南观察使幕,在衡阳元结相逢,月夜欢宴,赋诗咏怀。
后任吏部员外郎职方郎中,官至黜陟使
生平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五、《唐诗纪事》卷二五。
元结刘湾诗“欲变时俗之淫靡,为后生之规范”。
(《刘侍御月夜宴会诗序》)高仲武选其诗4首入《中兴间气集》,其评曰:“逆子贼人闻之,宜乎皆改节矣。
”《全唐诗》存诗6首。
唐诗汇评
刘湾
-783),字灵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天宝十载,曾应进士举,数年后及第。
永泰元年,官侍御
大历八年,官起居郎,后迁吏部员外郎
建中元年,以职方郎中关内道黜陟使,婴沈疾,不久卒。
元结韦应物钱起等友善。
全唐诗》存诗六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何义门校本:(刘)人也,性率多直。
属文比事,尤得边塞之思。
如“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悲而且讦;又“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又“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逆子贼臣闻之,宜乎皆改节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平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代宗时湖南观察使,治衡州,有惠爱,人不忍名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郭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十五
代宗大历初衡阳湖南观察使判官
四年(769)杜甫漂泊衡阳,与之游,互有诗篇赠答。
郭受感佩杜甫之诗才、德望,作《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感情真挚,清雅流丽,王夫之曰:“首尾无端,如环皆玉。
”(《唐诗评选》卷四)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四。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戎昱中唐 744 — 8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荆南人,一说扶风人
进士第
一说举进士不第。
代宗大历中卫伯玉荆南,辟为从事
后又入湖南观察使崔瓘管观察使李昌幕府
虔二州刺史
工诗,多感伤身世之作。
又工书。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4?—800?
荆南(今湖北荆州)人。
肃宗上元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赵、泾州陇西等地。
大历元年(766),见岑参成都
次年东下至江陵荆南节度使卫伯玉辟为从事
五年后十数年间,先后依附于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
德宗建中三年(782)曾任侍御史
次年出为辰州刺史
贞元七年(791)前后为虔州刺史
晚年似曾任永州刺史
生平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三。
今人傅璇琮有《戎昱考》、谭优学有《戎昱行年考》。
戎昱诗风沉郁,多伤乱、述怀之作,胡震亨谓与杜甫相接(《唐音癸签》卷二六)。
严羽称“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沧浪诗话》),则谓与聂夷中杜荀鹤相通。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戎昱,生卒年不详,荆南(今湖北江陵)人,或云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
曾佐颜真卿幕。
宝应元年,经滑州洛阳长安,遇王季友,同作《苦哉行》。
卫伯玉荆南,辟为从事
大历中,入湖南崔瓘幕,后又佐桂管李昌巙幕。
建中中,返长安供职御史台
贬为辰州刺史,后又官虔州刺史贞元十三年左右在任,卒。
有《戎昱集》五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戎昱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
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
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戎昱稍为后辈,多军旅离别之思,造语益巧,用意益浅矣。
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
然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暄传翰苑,固不诬矣。
《唐诗品》
使君诗,锐情古作,力洗时波。
当时作者类以质木自胜,君独远扬风力,近郁天藻,词既流美,复协声调。
《苦哉行》、《泾州出师》等作,铿然金石之奏,虽越石感乱,明远戍边,何以过之?
后之论者,多采列新声而忽古意,混称于建中以后作者,不几听乐而卧诸鸿蒙者乎?
《十三唐人诗》
戎昱诗在中唐,矫矫拔俗……诸篇靡不深情远致,清丽芊眠。
《大历诗略》
戎昱戴叔伦诗,品既不高,体又不健,只以指事陈词婉切动人,不可谓非唐音之夙好者。
戎昱诗亦卑弱,《沧浪诗话》谓“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是也。
戎昱卫伯玉之辟,当是大历初年,其为刺史,仍在建中时,应入中唐,不应入盛唐
其源出于邱希范庾子山,倩骨清言,达情婉至。
律绝清新,自是中唐本色,而天然韵骨,含态生恣,大历之常词,乃晚唐之极思也。
《诗学渊源》
其诗辞旨清拔,多感慨之作。
乐府尤以气质胜;七律则承子美之遗规,开白傅之先河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窦常中唐 748 — 8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7或748—825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中行
代宗大历十四年进士
隐居广陵二十年,多所论著。
德宗贞元十四年杜佑淮南,奏授校书郎,为节度参谋
、夔、江、抚四州刺史
入为国子祭酒致仕。
与弟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均以诗名,后人集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6—825
字中行排行大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进士第,久为盐铁转运府小吏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淮南节度参谋,历盐铁转运从事湖南观察判官
宪宗元和六年(811)征为侍御史,转水部员外郎七年朗州刺史,历夔、江、抚三州刺史
穆宗长庆中国子祭酒致仕,敬宗宝历元年(825)卒。
生平见褚藏言窦常传》,新、旧《唐书·窦群》附传。
工诗,曾编《南熏集》3卷,收大历诗人作品。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与弟牟、、庠、巩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
叔向卒,遂卜居扬州之柳杨,疏泉种树,隐几著书。
贞元十四年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掌书记,不就。
淮南节度使杜佑奏授校书郎,为节度参谋,后历泉府从事,由协律郎监察御史里行
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
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
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
有文集十八卷,已佚。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六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兄弟五人,联芳比藻,词价霭然,法度风流,相距不远。
且俱陈力王事,膺宠清流,岂怀玉迷津区区之比哉!
后人集其所著诗通一百首为五卷,名《窦氏联珠集》、谓若五星然。
穆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第
贞元末应科目及第。
宪宗元和五年(810)监察御史,入湖南幕府
又官著作佐郎
早年与皎然相识。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〇、《刘宾客嘉话录》、《昼上人集》卷四、《吕衡州文集》卷一〇、《登科记考》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位中唐 762 — 8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818
【介绍】: 宗室后裔。
李廙子。
明经及第,授同州参军
入佐金吾卫
顺宗永贞中,为湖南都团练判官,进殿中侍御史
宪宗元和初,历浙东、浙西团练副使,转侍御史
、信二州刺史
好神仙黄白术,为部下所告,贬建州司马
泉州刺史
会乌浒蛮杀郡吏,诏以邕管经略招讨使
因服丹药,暴疾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何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湘南人
宣宗懿宗间在世。
少游国学,与潘纬齐名。
工文辞,所作《潇湘赋》,天下传写。
亦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摭言》卷一〇云为湘南(今湖南南部)人。
永乐大典》卷五七七〇引《长沙府志》作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宣宗懿宗间在世。
少游国学,与潘纬齐名。
工文辞,所作《潇湘赋》天下传写。
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
全唐诗》存断句2。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潘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湘南(今湖南湘潭西)人。
懿宗咸通中进士第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三。
能诗,与何涓齐名,所作《古镜诗》与何涓《潇湘赋》,并为天下人所传诵,时有“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夜赋潇湘”之语,盖亦苦吟派诗人。
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1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虚中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宜春人
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
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
后住湘西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
又时时贻诗司空图亦推重之。
有《碧云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唐末诗僧。
约生于文宗宣宗间
少出家。
初住玉笥山20年,后游湖湘间,亦曾至越中。
贯休齐己郑谷修睦等为诗友。
哀帝天祐间,至中条山访司空图,未遇而留诗,为司空图所激赏。
晚住湘西宗成寺。
马楚时,与天策府学士过往较多。
卒于后唐明宗天成以后。
事迹散见《五代史补》卷二、《诗话总龟》卷一〇引《郡阁雅谈》、《唐才子传》卷八、《十国春秋》卷七六及《禅月集》、《白莲集》等书。
著有诗格《流类手鉴》1卷,今存;诗集《碧云集》1卷,已逸。
全唐诗》存诗14首,断句6联,另《诗渊》、《吟窗杂录》等书中尚存其逸诗,《全唐诗续拾》收诗1首,断句6。
唐诗汇评
虚中,生卒年不详,宜春(今属江西)人。
唐末五代诗僧,与郑谷司空固相唱和,与齐已唱酬尤多。
后依湖南马殷父子,居湘西粟城寺。
有《碧云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四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诗话总龟引《郡阁雅谈》
僧虚中宜春人
游潇湘山,与齐己、(尚)颜、柄蟾为诗友,住湘江西宗成寺。
潭州马氏子希振侍中好事,每延纳于书阁。
中好烧柴火,烟昏彩翠,去后复饰。
马侍中池亭云:“嘉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彬五代 864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洪州高安人字子文
有诗誉。
唐末,隐云阳山
南唐,授校书郎,以吏部郎中致仕。
卒年八十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4—961
字子文高安(今属江西)人。
唐末赴进士试不第,遂南游湖湘,隐于云阳山
后归乡里,访名山洞府,学神仙虚无之道。
南唐烈祖李昪金陵,辟为秘书郎,入东宫世子
后授吏部郎中致仕。
宋建隆二年(961)中主迁都南昌往见,中主优礼待之,未几卒。
生平事迹散见《江南野史》卷六、《五代史补》卷四、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卷一〇。
早有诗名,下笔成章。
陆游誉其诗“句法清美”(《南唐书》本传)。
著有《沈彬集》1卷,《闲居集》10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19首、断句11联,《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断句4。
唐诗汇评
沈彬(约865-?
),字子文洪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唐末,应进士举不第,浪迹衡湘,与诗僧齐己、虚中游。
又曾入,与韦庄贯休杜光庭唱和。
后入,与孙鲂李建勋结为诗社。
李昪表为秘书郎,历员外郎,以吏部郎中致仕。
南唐中主南迁洪州尚在。
有《沈彬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九首,残句若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诗话总龟引《雅言杂载》
沈彬字子美高安人
为诗天才狂逸,下笔成章,好神仙之事。
《南唐书》
)读书能诗。
属唐末乱离,南游湖湘,隐于云阳山十年馀,与僧虚中齐己为诗侣。
赴(李昪)辟,知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
览之大喜,授秘书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欧阳彬五代 ? — 9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衡山人字齐美
好学,工辞赋。
曾以文诣马殷,不用。
乃入成都,献赋于前蜀王衍,擢为翰林学士
后归后蜀孟知祥孟昶广政中累官至宁江军节度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950) 字齐美衡州衡山(今湖南衡阳)人。
家世为县吏
初谒后楚马氏,掌客吏索贿,耻以私进不予,遂落魄湖南市中。
后入成都,献《万里朝天赋》,前蜀后主大悦,擢居清要。
后历兵(一作户)部侍郎翰林学士
乾德六年(924),为通好使出使后唐
前蜀亡,复归后蜀
广政初,为嘉州刺史
累官尚书左丞,出为宁江军节度使。
十三年(950)卒。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三、《鉴诫录》卷一、《蜀梼杌》卷下、《十国春秋》本传。
工辞赋,为文词切而理真。
全唐诗》存词1首、诗断句2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