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张松东汉末 ? — 2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12
【介绍】: 东汉末人。
为人短小精敏,有才干,为刘璋别驾
遣诣曹操杨修深器之,荐,不纳。
刘备涪城又劝
广汉太守张肃惧祸及己,以谋白,被斩。
全后汉文·卷九十四
蜀郡人
刘璋别驾从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谯登西晋 ? — 3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1
【介绍】: 西晋巴西西充人字顺明
谯周孙。
少以义烈闻。
郡命功曹,州辟主簿,为阴平太守
父为李雄所杀,募兵欲复仇。
进据涪城,为李骧所围,粮尽援绝,固守不退。
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骧十六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巴西宕渠人巴氐族,字玄龙
李特弟。
承制,拜骁骑将军,屡立战功。
子雄即位,为太傅
西晋怀帝永嘉间谯登涪城攻而擒之,巴西、梓潼遂尽为雄有。
大将军录尚书总统卒谥汉献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桓豁东晋 320 — 3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77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郎子
桓温弟。
初征辟皆不就。
谢万败于梁濮,西藩骚动,桓温命督沔中七郡军事,新野、义成郡太守,击破慕容屈尘,进号右将军
内镇,以监荆扬雍州军事、领护南校尉,迁荆州刺史
讨平司马勋、赵弘等反叛。
孝武帝宁康初桓温死,迁征西将军
太元初,迁征西大将军
前秦苻坚陷仇池、涪城败。
上疏固辞。
寻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足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
骁果多谋。
邢峦统军伐蜀,所在克捷。
诏行益州刺史,围涪城人大震。
宣武帝复以羊祉益州刺史闻而引退。
后奔南朝梁武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难当南北朝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杨难当 建义 436年三月—442年闰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氐族首领
杨玄弟。
临终,付难当以国事。
难当固辞,立玄子杨保宗,未几废保宗自立。
初附南朝宋,为武都王
文帝元嘉十年,取汉中地
十三年自称大秦王,年号建义,置百官。
后袭,围涪城,为宋所破。
遂弃仇池而投北魏
文成帝时营州刺史,还为外都大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夏侯端隋末唐初 ? — 6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
【介绍】: 寿州寿春人
大理司直
入唐,授秘书监
李密降,关东之地未有所属,固请往谕之,乃加大将军持节河南道招慰使
传檄郡县,东至于海,南至于淮,二十余州,并遣使送款。
会亳、汴降王世充,路途隔绝。
为所击,奔溃相失者大半,唯与三十余人东走。
世充遣使以高官厚礼召之,不屈,间道至宜阳,驰驿奉见。
高祖悯之,复以为秘书监
寻出为梓州刺史
后以病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复圭
嵩山十余年,以修道为志。
太宗贞观初,以世平出仕,授石州方山
入为监察御史,转宗正寺丞
高宗龙朔中,除冀州司马,转魏州,皆知州事,所至称治。
麟德初,改梓州长史
卒于任,时年六十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落魄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姓张
传售鼠药于梓州
狱吏王昌寓买其药归,鼠食之,皆生翼飞去。
昌寓入泸,又遇仙。
仙乃易药饵之,授以道术,取马令乘以归。
至家,马化龙昌寓后遂仙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章全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梓州涪城人
少孤,由兄抚养。
及兄亡,全益断一指以报。
不娶妻,僮仆处一室。
卖药自业,世传能作黄金。
成都四十年,号章孝子
年九十八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巴西道
梓州,与卢照邻等交往。
与女道士王灵妃相恋,后弃之,骆宾王代灵妃作诗责之。
后至长安,居东明观。
能诗,喜嘲谑论辩。
高宗显庆中,敕与僧慧立义褒论辩,连环不绝。
五年,敕与洛阳僧静泰论辩,传四度无答,帝令给事王君德责之,令还梓州
有《道德真经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巴西(今四川绵阳)人。
高宗时长安东明道士
能诗,喜辩论,善嘲谑。
显庆龙朔间,多次应诏与僧人义褒静泰灵辩论佛道教义,并互相嘲谑。
总章二年(669)兴善寺火灾。
曾居梓州,与卢照邻为友。
蜀时与女道士王灵妃相恋,后弃而至长安骆宾王代王灵妃作长诗相责。
生平事迹散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唐新语》卷一三、《幽忧子集》卷一、《骆临海集笺注》卷四、《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启颜录》。
著《道德真经注》4卷,收入《正统道藏》。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逊初唐 634 — 7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4—705
【介绍】: 赵郡元氏人字讷言
弱冠明经登第,补梓州飞鸟,累迁洛阳丞。
入为殿中侍御史,立朝有正色。
驾部员外郎,转度支郎中理事不失毫末。
后历佐洪、越、扬三都督府,为亳二州刺史,奏课有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卢照邻初唐 635 — 6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
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
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
秩满,漫游蜀中。
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
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
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
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
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
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
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
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
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洛阳时。
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
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
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
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
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
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
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五言排律用力亦勤。
其诗风格典重清峻。
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
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
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
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
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
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
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
全唐诗》编诗二卷。
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
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
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
若生之死,谓之何哉?
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
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
《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
《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
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
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
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
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
《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
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
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
七言长篇,颇似子山
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
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
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炯初唐 650 — 6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693?
【介绍】: 弘农华阴人
幼聪明博学,善属文。
十岁举神童,授校书郎
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
詹事司直
武周初,坐事出为梓州司法参军
盈川,卒于任。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
尝言“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时议然之。
有《盈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0—693?
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排行七,出身望族,然自称“吾少也贱”(《梓州官僚赞》)。
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
上元三年(676)校书郎
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之累,出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宋之问直习艺馆(宋之问秋莲赋序》)。
后为婺州盈川世称杨盈川,卒于官。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今人傅璇琮有《杨炯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
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言律诗,以抒发追求边塞军功理想抱负为其特色,风格警劲豪放。
诗集以四部丛刊影印10卷本《盈川》(明童佩辑)为最通行,1980年中华书局排印。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入2首。
唐诗汇评
杨炯650-?
),华阴(今属陕西)人。
幼聪敏,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年仅十岁。
上元三年制举及第,补校书郎
永淳元年太子李哲詹事司直,迁崇文馆学士
武后光宅元年,坐堂弟神让参与徐敬业武则天事,贬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秩满,选任盈川(今浙江衢县附近)令。
卒官。
杨炯擅长五言律诗,工致而得明澹之旨,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
有《盈川》三十卷,已佚。
今《杨盈川集》十卷乃明童佩所辑。
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杨生神明内颖,卓起少年,词华秀朗,为时令慕,与子安之徒并称杰子,含三秀,凤耀四灵,岂不蔚然观美哉!
其诗三十卷,不尽传,今传二卷。
五言律体,长于他作,尝自言:“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子安词赋翩翩,波翻云写,杨生好欺人,故有此语。
文士信己,岂非珍其敝帚,自谓千金者哉!
张逊业《杨炯集序》
)五言律工致而得明澹之旨,沈、宋肩偕。
开元诸人去其纤丽,盖启之也。
睹作差次之。
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玉,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然长歌遂尔绝响。
盈川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
《诗源辨体》
五言自汉魏流至陈、隋,日益趋下,至武德贞观,尚沿其流,永徽以后,五、杨、卢、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
四子才力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时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
……然析而论之,王与卢、骆绮靡者尚多,杨篇什虽寡,而绮靡者少,短篇则尽成律矣。
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他日,崔融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照邻可以企之。
曰:“不然,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优于卢而不减王。
耻居后,信然;愧在前,谦也。
”意当时必多长篇大什,而零落至此,惜哉!
古章残佚,不见本原,唯《西陵》一首,苍健立干,有任、范之体。
律诗工对,其源盖出阴铿
才气无前,自谓“耻屉王后”,第藻浮于质,时有衰音。
《诗学渊源》
)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虽未逮卢之古雅、骆之蕴藉,以较子安,实为胜之。
“卢前”“王后”,宜彼不为屈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晙唐 662 — 7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沧州景城人
弱冠明经擢第。
历迁殿中侍御史
开元初吐蕃,大败之,寻除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突厥有功,授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封清源县公
累拜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
卒年七十余。
尚书左丞相,谥忠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32
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家洛阳(今河南洛阳)
长安王行果子。
弱冠明经及第,调清苑
永昌殿中侍御史,出为渭南
景龙末桂州都督,转鸿胪大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
以击吐蕃功进并州大都督长史
左散骑常侍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御史大夫
开元八年(720)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次年梓州刺史,后拜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
吏部尚书
十一年张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王乔谋反,贬蕲州刺史,转定州
入迁户部尚书,官终朔方军节度使。
二十年卒,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七〇。
好学能文,《全唐诗》存诗1首。
又《全唐诗》有王俊,乃王晙之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抱贞盛唐 ?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26
【介绍】: 名或作抱真
京兆万年人
曾官剡王府咨议参军事、虢州别驾
玄宗先天中,官益州司马
开元中,迁梓州刺史
长安,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崔泰之唐 667 — 7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23
【介绍】: 许州鄢陵人字泰之
十二岁游昭文馆,对策高第,补雅州参军
武周末,累迁职方郎中
预平二张,拥立中宗复位,拜太仆少卿
中宗神龙中武三思弄权,出为、德、梓、开四州刺史,复贬资州司马
玄宗初,起为济州刺史,旋入朝,累历户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户部尚书,官至工部尚书封清河郡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7—723
以字行。
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一说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学精而博。
12岁游昭文馆,对策高第,调补雅州参军事
太子通事舍人太子司仪郎右史,以职方郎中预平二张,拥立中宗复位,拜太仆少卿,封安平县卫王长史
武三思擅权,出为洺州刺史,转德州梓州开州刺史,降为资州司马
玄宗即位,起为济州刺史,旋拜国子司业,历礼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拜户部尚书封清河郡公
官终工部尚书
开元十一年(723)卒,赠荆州大都督
事迹见《千唐志斋藏志·大唐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荆州大都督清河郡开国公上柱国崔公(泰之)墓志铭并序》、《旧唐书·崔知温》、《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
全唐诗》存诗4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梓州人字太宾
隐居长平山
开元中三诏不赴。
或云以谗死。
有《长短要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颀盛唐 690 — 7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川人
进士第
新乡
有诗集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0?—754?
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第,曾官新乡
辛文房唐才子传》云是东川人,误。
近世承之,定其为四川三台(一说,云南会泽)人,讹误尤甚。
参稽李颀诗歌,知为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
东川实指颍水一支流。
有别业在其旁,入仕前后均久居于此。
后人因多称“李东川”。
李颀早年出入两京,结交贵游,希冀用世。
不成,乃闭户10年,折节读书。
及第、释褐后,可能先任朝中卑职,继授新乡,因久不得调,愤而归隐,直至去世。
隐居时于学佛读经、求仙炼丹颇为醉心。
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二,今人谭优学《李颀行年考》(见《唐诗人行年考》)、傅璇琮《李颀考》(见《唐代诗人丛考》)。
李颀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咏史怀古诗等均有佳作。
尤擅七律、七古二体。
七律7首,乃该体发展成熟时期之佳构,形式规范,声调洪亮,风格朗畅,尤为明人所尊崇。
高柄认为其体“声调最远,品格最高”,“足为万世法程”(《唐诗品汇》卷二)。
王世贞称之为盛唐四位七律能手之一(《艺苑卮言》卷四)。
前后“七子”无不摹拟仿作,故沈德潜云:“明嘉、隆诸子专尊李颀”(《说诗晬语》)。
李颀七古气势奔放,跌宕多姿,“转接奇横”(《三唐诗品》),酣畅恣肆。
胡应麟将其与高适岑参王维并称,视为李、杜前盛唐之代表作家(《诗薮》内编卷三)。
清王闿运认为其七古兼具卢仝之奇峭,白居易之浅近,李、杜之宏赡(《湘绮楼说诗》卷六)。
综而言之,李颀诗歌丽而不缛,豪不失粗,“风骨高华”(《诗薮》内编卷四),“骨秀神清”(《三唐诗品》卷二),无愧为盛唐名家。
全唐诗》存诗3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颀(?
—约751),籍贯不详。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第,授新乡
去职,归隐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
天宝八载秋高适封丘尉有诗送之。
天宝十三、十四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谓“只到黄绶”。
工诗,尤以边塞诗著称。
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岑参王维高适等交游,时辈咸重之。
有《李颀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三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
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又《听弹胡笳声》云“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惜其伟才,只到黄缓,故论其数家,往往高于众作。
欧阳公好称诵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及杨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句,以为不可及。
予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且作客涉远,适当穷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侧,而闻檐外雨声,其为一时襟抱,不言可知。
而此两句十字中,尽其意态,海水喻愁,非过语也。
《唐诗品》
诗意主浑成,遂无斫练,然情思清澹,每发羽调。
七言古诗善写边朔气象,其于玄理间出奇秀。
七言律体如《送魏万》、《卢司勋》、《浚公山池》等作,可谓翛然远意者也。
《批点唐音》
李颀不善五言,而善七言,故歌行与七言律皆有高处。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
李律仅七首,惟“物在人亡”不佳。
“流澌腊月”,极雄浑而不笨;“花宫仙梵”,至工密而不纤。
远公遁迹”之幽,“朝闻游子”之婉,皆可独步千载。
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致其妙,即子美篇什虽众,愦焉自放矣。
李颀七律,诗格清炼,复流利可诵,是摩诘以下第一人。
盛唐名家称王、孟、高、岑,独七言律祧孟,进李颀,应称王、李、岑、高云。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
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诗源辨体》
李颀五言古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仄韵者亦多忌鹤膝。
七言古在达夫之亚,亦是唐人正宗。
五七言律多入于圣矣。
《诗源辨体》
王元美云:七言律,李有风调而不甚丽,岑才甚丽而情不足,王差备美。
愚按……李较岑、王,语虽熔液,而气稍劣。
后人每多推之者,盖由盛唐体多失粘,讽之则难谐协,李篇什虽少,则篇篇合律矣。
《唐诗评选》
盛唐之有李颀,犹制艺之有袁黄,古文词之有李觏,朽木败枝,区区以死律缚人。
李颀五律高澹,大胜七律,可与祖咏相伯仲。
李颀诗虽近于幽细,然其气骨则沉壮坚老,使读者从沉壮坚老之内领其幽细,而不能以幽细名之也。
唯其如此,所以独成一家。
《唐七律选》
盛唐名家多以王孟、王岑并称,虽襄阳嘉州与辋川并肩而不并,然尚可并题。
、隆诸子以李颀当之,则诗肤俗,不啻东家矣。
明诗只存体面,总不生活,全是中是君恶习,不可不察也。
唐人七言律,以李东川王右丞为正宗,杜工部为大家,刘文房为接武。
《唐诗笺要》
东川诗典瞻风华,兼复音调句亮,盛唐能手。
《历代诗法》
新乡长于七字,古诗、今体并是作家。
其蕴气调辞,含毫沥思,缘源触胜,别有会心。
向来选家徒以音节高亮赏之,乃牝牡骊黄之见耳。
《唐诗别裁》
东川七律,故难与少陵右丞比肩,然自是安和正声。
自明代嘉、隆诸子奉为圭臬,又不善学之,只存肤面,宜招毛秋晴太史之讥也。
然讥诸子而痛扫东川,毋乃因噎而废食乎?
《唐诗别裁》
东川比高、岑多和缓之响。
东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诗人,莫之与京。
徒以李沧溟揣摹格调,几嫌太熟。
东川之妙,自非沧溟所能袭也。
东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
高之浑厚,岑之奇峭,虽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笼罩之中。
李东川,则不尽尔也。
学者欲从精密中推宕伸缩,其必问津于东川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李颀赋笔轻新,以作七律,流丽婉润,自觉胜人。
所垂七篇,尽为济南标录。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摛词典则,结响和平,固当在摩诘之下,高、岑之上。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七言古诗,只读得《两汉书》烂熟,故信手挥洒,无一俗料俗韵。
东川缠绵,情韵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
于鳞以东川配辋川,姚先生以为不允。
东川视辋川,气体浑厚微不及之,而意兴超远则固相近。
《海天琴思录》
李东川五七古俱卓然成家,沧溟独取其七律,非作者知己者。
《批唐贤三昧集》
李东川七律为明代七子之祖,究其容貌相似,神理犹隔一黍。
《唐诗三百首续选》
东川七律风骨凝重,声韵安和,足与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鳞深得其妙。
五言其源出于鲍明远,发言清隽,骨秀神清,虽偶泛弦中,仍复自然合奏。
七言变离,开阖转接奇横,沉郁之思,出以明秀,运少陵之坚重,合高、岑之浑脱,高音古色,冠绝后来。
《诗学渊源》
(欣)古诗犹是齐梁一体,独七言乐府雄浑雅洁,一片神行,与崔颢同一机杼,而使事写怀,或且过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段子璋唐 ? — 76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段子璋 黄龙 761年三月—761年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
【介绍】: 唐人
骁勇能战。
玄宗蜀时,侍驾有功。
肃宗上元中,为梓州刺史
二年,举兵袭东川节度使李奂绵州
败,奔成都
子璋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龙安府,置百官。
又攻陷剑州
寻为西川节度使崔光远讨平之,子璋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