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不详姓氏乡里。幼而出家。聪敏绝伦。扣玄机于大寂禅师。乃曰。群灵本源假名为佛。体竭形消而不灭。金流朴散以常存。性海无风。惊波自涌。心虚绝兆。万象齐彰。体斯理者。不言而声遍恒沙。不用而功资玄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于阴界中。妄自囚系哉。叔见宜春阳岐山。群峰四合。叹曰。坤元作镇。造我法城。一言才发。千岩响答。天开月殿。地拥云廊。清净域中。化出金界。于是宴坐。四十馀年。而化缘毕已。元和庚子。正月十三日。忽尔坐逝。如入大定。弟子如坦良宝等。心没悲海。哀动愁山。积群木为香楼。以茶维之。获舍利七百粒。建窣堵波于东峰而葬焉。上足运命请志闲作文于碑。以纪盛德。
释甄叔不知何许人也。幼而聪敏倜傥不羁。心目融明具大人相。观生死轮上见九地群迷。犹如蟭螟处在蚊睫。受胜妙欲似嚼蜡无味。遂投簪削顶。具佛幖帜求正觉了义。扣大寂禅师。一造玄机万虑都寂。乃曰。群灵本源假名为佛。体竭形消而不灭。金流朴散而常存。性海无风惊波自涌。心虚绝兆万象齐照。体斯理者不言而遍历沙界。不用而功益玄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于阴界中。妄自囚系。于是形同水月流浪人天哉。叔见宜春阳岐山群峰四合。叹曰。坤元作镇造我法城。才发一言千岩响答。松开月殿星布云廊。青岚域中化出金界。始从宴坐四十馀年。满室金光昼夜常照。于是化缘已毕机感难留。元和庚子岁正月十三日。忽弃尘区还归大定。门弟子如坦良宝等。心没悲海哀声动山。如月隐天群星失耀。大集众木𧂐为香楼。用作茶毗。获舍利七百粒。于东峰下建窣堵波。上足任运者命志闲。为碑纪述矣。
之杰,字伯英,大定人。本名宗杰,避讳改。大定十六年进士,历西京提刑副使、棣州防禦使,终于太常卿。使宋还,言事云:宋人文敝之极,且脆弱不足为虑,边部为可虑也。其前识如此。子绘,名进士,早卒。孙季卿,在燕中。
维基
杨仪(1483年—?年),字仲立,号镜山,四川潼川州射洪县人。丁卯四川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四十名,廷试三甲一百七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历官兵部员外郎。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参与左顺门哭谏,下狱廷杖。升兵部郎中,晋贵州布政司参议,兵备毕节,平定土酋叛乱。又与都指挥李宗祐、佥事龚亨守城击芒部苗普奴沙保等
维基
赵得祐(1491年—1563年),字元吉,直隶永平府卢龙县人,民籍。治《诗经》,由县学生中式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顺天府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年三十三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六名,第二甲第八十九名进士。三年正月选授南京陕西道御史,巡按应天,掌南京畿道,升贵州按察司佥事,请告归。后以举边才起补辽东巡海道佥事,调山西兵备分巡冀南道,转贵州毕节道,二十年(1541年)二月升山东布政司右参议,分守辽海东宁道,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肃州兵备。升陕西行太仆寺卿,以丁内艰请致仕。卒年七十三,
维基
万敏(1502年—?),字钦夫,号见湖,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军籍。江西乡试第二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历任蕲州、安吉州、太仓州知州,历襄阳府同知,迁贵州按察司佥事、备兵毕节,升布政司参议,三十五年正月考察以不职闲住。
维基
曹三旸(1516年—1589年),字子泰,号云山,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民籍。同进士出身。癸卯应天府乡试第五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一名,三甲第一名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左寺副,丁母亲史氏忧,起复右寺正。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接替李侨任福建漳州府知府一职,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由李光宸接任。丁父忧归。服阕,起补济南府,擢湖广按察司副使,改山东提学副使,历湖广荆南道参政、浙江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晋本省左布政,二年五月升顺天府府尹,四年五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等地方赞理军务,五年十月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坐给由不候满期,先一月发疏,为吏科都给事雒遵劾奏,六年四月令致仕。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改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提督粮储,四年二月升南京工部尚书,六年七月以老病乞致仕,十七年八月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太保。
维基
杨应东,字子仁,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民籍。云南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名,三甲第六十名进士。授江西泰和县知县,历官户部郎中,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贵州按察司佥事、毕节兵备。
维基
饶仁侃(1525年—?),字近刚,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五名进士。授江西饶州府推官,升刑部主事,隆庆元年(1567年)十一月选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年巡按山西。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复除河南道御史,奉差南京畿道查刷文卷,四年三月升大理寺右寺丞,进左寺丞。五年九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六年正月升左少卿,三月升南京太仆寺卿,十月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地方赞理军务,九年二月考察拾遗降一级调外任。
维基
王凝(1528年—1579年),字道甫,号毅庵,湖广襄阳府宜城县民籍江西安福县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湖广乡试第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三十九名,二甲三十七名进士。礼部观政,授刑部主事,三十七年改兵部,三十八年改礼部,兼翰林院待诏,充裕王府讲读。四十五年升仪制司郎中,升光禄寺少卿。隆庆元年(1567年)二月,升太常寺少卿、掌尚宝司事。二年丁父忧,八月赐王凝父赠太常寺少卿王麟祭一坛给半葬。五年三月复除原职,八月升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六年正月升光禄寺卿,四月升太常寺卿。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等处军务。剿平云南临安地方土官普崇明、崇新兄弟之乱。万历四年(1576年),缅甸大举进攻孟养,明缅战争爆发。孟养土司思个向明朝告急。缅军进攻戛撒(在今缅甸杰沙)时,断粮,“饥甚,以摄金易合米,始屠象马,既剥树皮,掘草根,军中疫作,死者山积”。思个请求明朝的援兵迅速赶来,王凝“防边将喜事,遂一切以镇静待之”。又不准罗汝芳发兵增援思个,“汝芳接檄愤恨,投债于地,大骂而罢”。李贽在姚安府时,常与王凝争执,李贽说此人本“下流,不必道矣。”有《西寺贻稿》。万历六年(1578年)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卿,十二月升兵部右侍郎,七年卒,九月赐祭葬。
维基
胡宥(1541年—?),字子仁,号金峰,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民籍。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七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第四十一名进士。初授长垣县知县,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选授南京福建道试御史,四年八月实授,丁母毛太孺人忧。服阕,八年巡按广西,八月升为贵州按察司佥事,分巡毕节,十一年二月以精通地理,奉命参与勘择世宗陵寝,十二年七月升陕西苑马寺少卿兼佥事,卒于官。
维基
徐成位(1544年—?),字惟得,号中庵,湖广承天府沔阳州景陵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八十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六十七名进士。初授舒城县知县,历官徽州府知府,八年八月升山东副使,十年七月调浙江。二十一年五月复补山东巡海道副使,二十二年三月升本省参政兼佥事、徐州兵备,二十四年六月改分管淮安地方,升福建按察使。三十八年六月复除河南按察使,历四川布政使,四十二年正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东川地方、赞理军务兼督川贵兵饷。
维基
顾起淹(1549年—?),字师范,号箴吾,直隶苏州府吴县民籍昆山县人。应天府乡试第十三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六十一名,登三甲第一百五十名进士。历官建宁府同知、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江西临江府知府,二十七年二月以事降一级。降延平府同知,三十四年七月升贵州毕节道佥事,三十七年十一月升为湖广江防道参议,四十年十一月升广东副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9
【介绍】:
明贵州水西土官。安疆臣弟。天启间其兄子位为宣慰司,年幼,邦彦挟之叛应永宁奢崇明,与宋万化陷毕节,破安顺,围贵阳,为巡抚王三善所败。崇祯初又在永宁为总督朱燮元所败,与崇明均被杀,位亦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明四川巴县人,字非熊。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天启中,历官詹事,丁忧归。崇祯三年召拜礼部侍郎。博学多才,熟谙典故,而性尖刻强狠。周延儒、温体仁为首辅,皆援以自助。体仁援尤力,六年冬,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朝野震惊,而言官劾之者多得罪。后以匿义军陷凤阳奏报罢。周延儒再为首辅,力请召应熊。应熊至,延儒已罢。南明福王立,改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孙可望破遵义,应熊遁入永宁山中,死于毕节。
维基
王应熊(1589年—1646年),字非熊,号春石,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除补翰林院检讨。次年,任会试同考官。历官翰林院修撰、司经局洗马、左春坊左庶子、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天启六年十一月二十三(1627年1月10日)丁忧归里。崇祯三年(1630年)拜礼部右侍郎,敢于任事,为人刚狠,屡被弹劾。崇祯五年(1632年)进左侍郎。六年冬,廷推阁臣,特旨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由于未经廷推,被给事中章正宸、范淑泰、御史吴履中等人所攻击,王应熊无奈,只好请辞。王应熊归里后,其弟应熙仗势横于乡里,与同邑乡绅前侍郎倪斯蕙子倪天和互相争斗,天和被告发入狱,倪家失败毁家。乡人赴京击登闻鼓,起讼应熙居乡不法,凡四百八十事,词连应熊。诏下抚按勘究。崇祯十五年冬,应熊被召入京,事情得解。次年六月赴京,因被首辅陈演所排挤,宿朝房四十日后即被允许归乡。南明弘光帝时,任王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湘、云、贵军务,应对张献忠。不久南明灭亡,部下各据州县,拥兵自雄,应熊不能制。张献忠死后,孙可望、李定国等南走重庆,部将曾英战死。可望袭破遵义,应熊欲遁入永宁山,隆武二年(1646年)至贵州毕节卫仁怀县土城病逝。独子王阳禧,死于兵,竟无后。
简介
白文选(1615年—1674年),本名可哲,字毓公,陕西吴堡人。明末清初人物。早年随张献忠征战,屡立战功。张献忠死,随孙可望、李定国抗清。永历十一年(1657年),孙可望发兵十四万攻昆明,令白文选、马宝为先锋,直扑云南。白文选反与李定国共同反击孙可望。以功封为巩昌王。次年,率军驻守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战败后入滇,与李定国转战滇西,有兵五万余众。永历十五年(1661年),败于腾越茶山,南明降将马宝、马惟兴、祁三升等追赶白文选,十一月二十五日两军相会于孟养,马宝带着吴三桂的书信劝他投降。白文选仓皇之间投降清军。后任太子少师,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封承恩公,隶汉军正白旗。康熙十三年(1674年),白文选病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2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初隶吴三桂部。三藩之乱期间,密约滇西诸将迎降清将赵良栋。授贵州大定总兵,未任卒。
韩鑅,字兰亭,毕节人。贡生,由通判官至兵部侍郎。
路承鋆,字仲量,毕节人。诸生,历官云南候补、直隶州知州。有《啸亭诗钞》。
路斯京,字翰宗,号玉山,毕节人。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