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9
【介绍】:
西汉济阴定陶人,后徙平陵,字弱翁。少学《易》,为郡卒史。昭帝时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豪强畏服。宣帝即位,征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大将军霍光死,其子霍禹为大将军,兄子霍山领尚书事,霍氏权重骄纵。相建言削弱霍氏之权,宣帝善之。地节三年,代韦贤为丞相,封高平侯。曾谏宣帝为轻率出兵击匈奴。又条理汉兴以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所言,进言宣帝当效法先朝,“勤劳天下,垂意黎庶”,多被采纳。卒官,谥宪。
全汉文·卷二十九
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居平陵。武帝末为郡卒史。昭帝时举贤良,对策高第,除茂陵令,迁河南太守,坐事下狱。遇赦,复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宣帝即位,拜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地节中为丞相。封高平侯。神爵三年卒,谥曰宪侯。有集二卷。
全汉文·卷三十二
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昭帝末以郡吏选补御史掾,举侍御史。宣帝时坐法亡命,遇赦,复为御史掾,拜平陵令,免,后为丞相掾,擢好畤令。神爵中为涿郡太守。五凤初迁河南太守,坐罪弃市。
全汉文·卷六十二
并字子扬,平陵人。仕莽为长水校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平陵人。为河阳长。与同郡大鸿胪韦孟达、上党太守公孙伯达同时齐名,世称三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沛郡人,字少君。受《谷梁春秋》于鲁荣广,又事皓星公,治学甚笃。宣帝时为郎,擢为谏大夫给事中。后有过,降为平陵令。帝惜其学将绝,任为郎中户将,选郎十人从之受学。
全汉文·卷五十五
并字子廉,平陵人。徙平舆。成帝时为大司空,掾除长陵令。哀帝初迁陇西太守,徙颍川太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
【介绍】:
西汉京兆杜陵人,字子元。任侠好交,为督邮书掾。成帝初为大将军幕府属,历任栎阳、云阳、平陵、长安四县令,累迁冀、并二州刺史。后以高弟入为左冯翊,其治敢诛杀,常以奇谲服人。哀帝即位,迁为京兆尹。初依附傅太后权势,谮奏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等,先后代师丹为大司空,代光为丞相,建平二年,封阳乡侯。同年,以结信贵戚,倾乱政治罪下狱,自杀。
全汉文·卷四十七
博字子元,杜陵人。元帝时为亭长,迁功曹,历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后去官,入京兆,历曹史列掾,出为督邮书掾。后为郡功曹。成帝即位,除栎阳令。徙云阳平陵,入为长安令。迁冀州刺史,徙并州刺史,护漕都尉。迁琅邪太守,入为左冯翊,拜大司农。左迁楗为大守。徙山阳太守,病免。复征为光禄大夫,迁廷尉,进后将军,坐王立事免。哀帝即位,起为光禄大夫,迁京兆尹,超拜大司空,迁御史大夫,代孔光为丞相,封阳乡侯,坐承傅太后指奏事下狱自杀。
全汉文·卷四十八
当字子思,梁国下邑人。居平陵。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迁丞相司直,左迁朔方刺史,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迁长信少府。永始中为大鸿胪。元延初为光禄勋,左迁钜鹿太守,后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初征为光禄大夫。建平二年迁诸吏散骑,光禄勋,拜御史大夫,代朱博为丞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
【介绍】:
西汉扶风平陵人,字子游。家本高密大族,祖父迁平陵。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哀帝时,大司马傅喜荐为尚书仆射。数直谏。以谏封傅太后弟傅商及帝幸臣董贤贵宠过度,得罪。尚书令赵昌诬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上责崇以“君门如市,何以欲禁切主上”,崇以“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对。帝怒,下狱穷治,死。
全汉文·卷五十五
崇字子游,高密人。居平陵。成帝时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哀帝擢为尚书仆射,以谏下狱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
【介绍】:
西汉平陵人,字公仲。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后为南陵丞、长陵尉。成帝鸿嘉中,超迁太中大夫,出为九江、河南太守。征入为大鸿胪,徙京兆尹,迁御史大夫。哀帝建平三年为丞相。封新甫侯。哀帝宠幸佞臣董贤,诏益封之。嘉封还诏书,极谏。召诣廷尉狱。系狱二十余日,不食呕血死。追谥忠。
全汉文·卷四十八
嘉字公仲,平陵人。元帝时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坐事免。建昭中除光禄掾,察廉为南陵丞,复察廉为长陵尉。鸿嘉中举敦朴,超迁太中大夫,出为九江河南太守,征拜大鸿胪,徙京兆尹。建平中迁御史大夫,代平当为丞相,封新甫侯。元寿元年下狱死,元始四年追谥曰忠侯。
全汉文·卷五十五
寻字子长,平陵人。成帝时,丞相翟方进以为议曹。哀帝初待诏黄门,迁黄门侍郎,拜骑都尉,使护河堤,坐夏贺良事徙敦煌郡。
全后汉文·卷十一
望,平陵人。隗嚣起兵,聘为军师。更始二年,嚣将应征,以书辞谢而有年,立前孺子刘婴为帝,自为丞相,败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末平陵人。梁鸿父。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时鸿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