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全汉文·卷四十八
当字子思,梁国下邑人。居平陵。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迁丞相司直,左迁朔方刺史,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迁长信少府。永始中为大鸿胪。元延初为光禄勋,左迁钜鹿太守,后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初征为光禄大夫。建平二年迁诸吏散骑,光禄勋,拜御史大夫,代朱博为丞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新莽末安定三水人,字君期。王莽时,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于三水起兵。刘玄更始政权时,征为骑都尉,使镇抚安定以西。刘玄败,被三水豪杰拥为上将军、西平王。遣使与西羌、匈奴和亲。匈奴立为汉帝,据五原、朔方等五郡。光武建武十二年因众叛亲离,亡入匈奴。十六年降汉,封代王。十八年又叛亡,病死匈奴中。
全后汉文·卷十一
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人。诈自称武帝曾孙刘文伯。莽末起兵,更始入长安,征为骑都尉,使镇抚安定以西。更始败,自为上将军西平王,匈奴立以为汉帝。建武十二年亡入匈奴,十六年来降,立为代王。后复叛出塞,留匈奴十余年,病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7
【介绍】:
北周安定三水人,字景瑜。世为西州大姓,徙居京兆。魏末辟州都督,宇文泰为州牧,补主簿。西魏时,历丞相府行参军,蕃部、兵部、虞部、民部、吏部诸曹郎中。武帝建德中累官随州刺史,为政简惠,百姓安之。卒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3
【介绍】:
唐豳州三水人。少事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君集之策居多。世民即位为太宗,君集累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九年,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副李靖大攻吐谷浑。还进吏部尚书,典选举,定考课,有誉于时。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攻高昌,平之,刻石记功还。以贪冒被系,帝释不问,君集自恃有功,居怏怏不平。太子承乾虑废,尝引君集问自安计,及事发,捕君集下狱,被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741
【介绍】:
唐并州晋阳人。以门荫入仕,初为潞州三水主簿,累迁绛州万泉丞,官至楚州淮阴令。所至清静为理,有时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字仁恺。累仕太子通事舍人,迁詹事府主簿,转三水、蒲城二县令,有善政。迁莱州长吏,兼造船使,助伐高丽之役。高宗封禅泰山时,曾得预陪。历密、毫二州刺史,以老致仕。卒年七十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邓州穰县人,字仲贤。登进士第。历官尚书屯田员外郎,进朝奉郎。性夷淡寡言。初知三水,受诬不辩;再知罗山,不赞成新法。以己所不能辞,乞分司两京,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3
【介绍】:
金夏津人,字飞卿。少入太学,为文有奇气。卫绍王至宁元年进士。历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令,有能名。入为翰林应奉,以病辞官。
九嘉,字飞卿,夏津人。黄裳榜进士乙科,历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令,皆有能声。入为右警巡使,应奉翰林文字。正大中,病失音废居,殁于癸巳之祸。尝有诗云:浩歌风露下,醉袖拂南山。又题寿安烟霞亭云:妆銮土壁红千点,界画银沙绿一钩。其才藻可略见矣。
全粤诗·卷一二四
陆宣,字汝为,号万松。三水人。明英宗天顺三年(一四五九)举人,四年(一四五〇)乙榜,官至灵壁教谕。清嘉庆《三水县志》卷一一有传。
维基
文在中(1552年—?),字德充,号少白,陕西西安府邠州三水县(今旬邑县)人,军籍,明朝解元、官员。御史文振八世孙。治诗经,行一,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十九名,三甲二百二名进士。在廷试时本拟定为状元,张居正以其对策中有“一气未通,两孽未除”之语,抑置第三甲。初授淮安府教授,升国子监博士,官至礼部主客司、祠祭司主事。复以忤冯保降调,寻迁长沙府别驾。未三十岁挂冠而归,在豳山建乐育书院。日讲内圣外王之学,负笈从游者甚众。所著有观宇、观宙、天经、天雅、天典、天引、天朔、天极各三十六帙。生平孝友,周恤族闾。时三水赋重,民贫不克充额,在中申请减粮一万,邑人为建减粮永思碑,称关西夫子。
维基
文运熙,字时雍,一字和一,陕西三水县(今旬邑县)人,军籍。陕西乡试第十二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第三甲第二百六十一名。初授中书舍人,历官工部员外郎,升浙江绍台海防参议。文运熙墓在南宫村。
维基
贾一鹗,字文荐,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顺天府霸州(今河北霸州市)民籍。万历八年(1580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名。万历十年(1582年),官山西猗氏县知县,曾重修学宫。万历十五年(1587年)改陕西三水县知县。次年升刑部贵州司主事。
维基
文在兹,字少元,陕西西安府三水县(今旬邑县)人,军籍。万历甲戌进士文在中胞弟,癸未进士文运熙之侄,父文运开。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陕西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二载以终养归,卒于家。墓在县北鸡红岭下,祔父运开侧。侄文翔凤,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维基
文翔凤(1577年—1642年),字天瑞,号太青,陕西省西安府三水县(今旬邑县)人,军籍,明朝官员、诗人。治诗经,行一,由学生中式庚子科(1600年)陕西乡试五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中式四十名,第三甲第二百十名进士。兵部观政,授山东登州府莱阳县知县,四十一年调河南伊阳县,四十三年调繁洛阳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南京礼部主事,四十六年调南京吏部,历升稽勋司郎中。泰昌元年(1520年)十月升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提督学政,再升提学副使。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五年十月被阉党弹劾,降三级调外任。
维基
张魁宿(?年—1634年),号大思,山西平阳府猗氏县杨姚里人。明末政治人物。父亲张启蒙,是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举人,历任河南嵩县教谕、陕西三水县知县。张魁宿中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后,授河间府推官,宣镇清军,崇祯七年去世。
维基
巩煜(1592年—1661年),一名清,字成我,号育炉,陕西庆阳府真宁县(今正宁县)堡巷村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父巩国祯,母亲褚氏,巩煜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自幼聪慧好学。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五年任河南林县知县,崇祯六年(1633年),调安阳县知县。政绩卓著,两处邑人皆为其建立生祠。九年升礼部祠祭司主事,十二年迁主客司员外郎。崇祯十二年(1639年)调河南分巡道兼右参议,整饬彰德、卫辉、怀庆三府,以剿御有功,奉旨加升参政。当时局势混乱,盗贼蜂起,崇祯十三年(1640年)巩煜申请去职,先侨寓西安,次年返回原籍。崇祯十五年(1642年)复起,任河南巡抚,未赴任。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补授河南布政使司参政,未及赴任,李自成大军已包围西安。城陷之后,巩煜逃到山中隐居。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制称王,改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设六政府,命巩煜为礼政府尚书。三月,李自成破京师,崇祯帝自缢。随同大顺军入京的巩煜保护一怀有身孕的皇妃潜隐陕西三水县(今旬邑县)的官家洞,期望保孤立储。然而清兵很快入关,皇妃所产又为女孩。巩煜只得继续隐居,与文士宁夏刘芳名、华国翰等诗文相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兵包围官家洞,巩煜坚守不出。清兵放火,巩煜在洞中遇难。年70岁。后人在正宁县罗川立有「学宪坊」,今已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