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戴孟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明帝时人。
本姓燕,名济字仲微
华山武当山习道,后从清灵真人裴君受玉佩金铛经、石精金光符、太微黄书,传能日行七百里,周游名山。
常与郭子华张季连、赵叔达等游处。
一说西汉武威人
武帝时殿中将军,帝遣入山采药,乃弃官学道,号孟盛子
王猛前秦 325 — 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5—375 【介绍】: 十六国前秦北海剧人字景略
少贫贱,博学,好兵书。
隐居华山东晋桓温入关,被褐诣,扪虱而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
苻坚用之,云“如玄德之遇孔明”。
累迁司徒录尚书事。
整顿吏治,勒禁豪强,注重农业,国用日富,前秦日益强盛。
苻坚建元六年,统兵灭前燕,留镇邺。
旋入为丞相
临终告不宜图晋,应逐渐除鲜卑及羌,不能用,后有淝水之败。
寇谦之北魏 365 — 4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448 【介绍】: 北魏上谷昌平人字辅真
少好道术,尝遇成公兴,从游于嵩山华山
明元帝神瑞二年,自云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清整道教。
除去五斗米道之法,废除收受信徒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废道官世袭制度,代以儒家唯贤是授原则,强调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建立新天师道(北天师道)。
崔浩重视,师事之,并上疏鼓吹。
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谦之上《录图真经》,宣扬符命之说。
太武帝为之改元,复至道场受道箓。
道教遂为北魏历代帝王所崇信。
(⊙》
张裕南朝宋 376 — 4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6—442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茂度
张良后裔。
宋武帝同名,故称字。
东晋末,刘裕(宋武帝)出征,居守州事,又为河南太守咨议参军扬州别驾从事史。
宋文帝元嘉初,累官都官尚书光禄大夫
内足于财,自绝人事,以华山为居止,优游野泽达七年
十八年,除会稽太守,在郡职事甚理。
卒谥恭
释宝积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姓朱
冀之条人。
出家访道。
其志有可敬者。
齐亡教废。
遁居泰山
以养素。
开皇十四年
文帝东巡。
获上谒。
帝甚悦。
诏住京之胜光寺。
智论摄大乘论。
连环讲贯。
未尝已。
姿性宽恕。
人迫忤之。
不恤也。
或有毁之者。
辄脱衣遗之曰。
卿能见吾过。
而不为吾掩。
真吾师友也。
仁寿初
诏送舍利塔华山思觉寺。
其瑞应别有传。
司马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子都
隐居华山五十年,禽兽日游其前,有如家驯。
灌园不食菜心,恐尽生意。
四时果熟,众鸟衔送斋中。
及卒,百鸟聚于庭,悲鸣累日而去。
周仲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女诗人,世次不详。
自称世居京师,其父因宦家于成都(今属四川)
后嫁李氏之子。
从其夫赴金陵幕。
其夫弃官入华山,遂寄身合肥外祖家,复随舅南行至长沙
求归不得,乃题诗邮亭之壁以遣怀。
事见《诗话总龟》卷四五引《王直方诗话》。
全唐诗》存其题壁诗1首。
然《宋诗纪事》卷八七亦收录此诗。
其生活年代,为唐为宋,尚难确定。
顾况唐 727 — 820
作品评论
《唐诗品》
诗天才不足,而问辩有馀,虽有骨气,殊乏风采。
其《补亡》诸诗,颇有流调可讽,然词旨不圆,终违机悟。
晚居华山自号华阳真逸
今观其诗,类非裁谢风尘,超脱凡径,此岂感贶于山灵者耶!
夏侯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东人,或说谯人
德宗建中元年礼部侍郎令狐恒下试军谋越众科第一,释褐校书郎,又为参军,仕终侍御史
初于华山下多买田园为别墅,晚岁退居其下,讽吟颇多。
以能诗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杨茂卿中唐 ? — 8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 【介绍】: 河南人字士蕤
宪宗元和六年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成德兵变,茂卿被乱兵所杀。
工诗文,诗人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许,刘禹锡尤称赏其《过华山》诗。
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1 字士蕤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宪宗元和六年(811)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821)死于成德军兵变。
事迹散见《新唐书·李甘》、《杨少尹诗集》及《千唐志斋藏志》收《杨牢墓志》、《杨宇墓志》。
工诗文,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刘禹锡亦称其《过华山》诗为佳作。
有文集30卷,已佚。
云溪友议》卷中存其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杨监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宪宗元和间虢州湖城(今河南灵宝西)里正吴清妻
元和十二年(817)春,服药后忽不见,二日后始归,自云乘鹤到华山仙方台,礼仙师而归,并受仙诗5首。
事迹见《太平广记》卷六七引《逸史》。
全唐诗》存诗5首,署吴清妻
杨敬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茂孝
杨凌子。
宪宗元和二年进士,平判入等。
历迁屯田、户部郎中
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
文宗时,为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卒。
尝作《华山赋》示韩愈称之,士林一时传播,李德裕尤咨赏。
性爱士类,雅善项斯为诗,所至称之,由是擢上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为贞元会昌间人,字茂孝
排行八
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杨凌子。
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
元和十年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835)七月,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转同州刺史
开成末年,代郑覃国子祭酒
未几兼太常少卿,后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兼祭酒,卒。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及《宰相世系表一下》、《唐诗纪事》卷五一、《登科记考》卷一七。
其以文学名播当时,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比之为当代贾、马。
好与士类交接,李贺项斯濮阳愿皆为其忘年之交。
所作《华山赋》最为驰名,尤为韩愈李德裕所赏。
《赠项斯》诗以热情推奖后辈而名传至今。
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4。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断句6。
唐诗汇评
杨敬之,生卒年不详,字茂孝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
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
平判入等,为右卫胄曹参军
元和十年,坐王承系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长庆中,曾佐湖南幕。
后累迁也田、户部郎中
大和九年,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
开成初,召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大理卿国子祭酒,约会昌末卒。
敬之善文能诗,早年著《华山赋》,为韩愈李德裕称赏,传诵一时。
全唐诗》存诗二首。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吕岩中唐 798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
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参知政事张洎
有关身世各书记载稍异,通行说法为: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
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
懿宗咸通间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
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
南宋后,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或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依托其名大量伪造诗文。
全唐诗》存诗4卷,凡250余首,另录词30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
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
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余首,亦均出依托。
马戴
唐诗汇评
马戴,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
宝历中,入京应进士举,𡲹试不第,与令狐定姚合贾岛无可李廓顾非熊等交游唱和。
又曾西游,足迹遍汧陇、邠宁、鄜坊、灵诸地。
开成中,隐居华山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
大中中,佐太原军幕,以正言被斥,贬朗州龙阳
后佐大同军幕
入朝,官太学博士,卒。
工诗,尤长五律。
有《马戴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鱼又玄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虞有贤,误。
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唐末华山道士
昭宗大顺元年(890)二月,作诗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
工行书。
事迹据《六艺之一录》卷三二九、《宣和书谱》卷一〇。
全唐诗》存诗1首。
僧齐己唐末至五代 864 — 93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益阳之胡氏。
幼出家于大沩山寺。
既受具。
遂习律仪。
臻其奥。
性嗜吟咏。
蚤岁即有重名。
每以未得心法之妙为恨。
乃游方。
遍造药山鹿门护国之席。
典宾石霜
梁革唐命。
天下方扰攘。
季昌雷满渚宫
自称荆门留后
寻受朝庭节度命。
庄宗河东入代梁。
则高氏因据有一方。
而名节之士四至。
龙德初
僧正
仍月给俸。
馆于龙兴寺净院。
非所好也。
渚宫莫问篇十五章。
以见意。
颈有瘿。
累垂如匏壶。
时号诗囊。
拥破纳行山水间
陶然以乐。
曾莫知世之治乱也。
未曾将一字。
容易谒诸侯。
此其趣兴何如哉。
诗与华山处士相唱酬。
别称冲岳沙门
有白莲集。
行世。
释齐己
姓胡
益阳人也。
秉节高亮气貌劣陋。
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
聪敏逸伦纳圆品法。
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
气调清淡。
禅客自德山来述其理趣。
不觉神游寥廓之场。
乃躬往礼讯。
既发解悟都亡眹迹矣。
如是药山鹿门护国。
凡百禅林孰不参请。
视其名利悉若浮云矣。
石霜法会请知僧务。
梁革唐命天下纷纭。
于时高季昌禀梁帝之命攻逐雷满
渚宫已便为荆州留后
寻正受节度
迨乎均帝失御河东庄宗自魏府入
高氏遂割据一方。
搜聚四远名节之士。
得齐之义丰南岳
以为筑金之始验也。
龙德元年辛巳中。
龙兴寺
净院安置给其月俸。
命作僧正
非所好也。
其如闲辰静夜多事篇章。
乃作渚宫莫问篇十五章。
以见意。
且侚高之命耳。
颈有瘤赘时号诗囊。
栖约自安破纳拥身。
麻缠膝。
爱乐山水懒谒王侯。
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
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
卒有白莲集行于世。
自号衡岳沙门焉
郑遨唐末 866 — 93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6—939 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
后唐明宗祖讳而以字行。
唐末应进士试,两举不第,遂入少室山道士
梁初李振劝其出仕,不诺。
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世目为三高士
后唐明宗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谏议大夫召,辞疾不起。
赐号逍遥先生
新、旧《五代史》有传。
有《拟峰集》2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7首及联句诗1首,除写日常生活外,亦有忧及时事、感叹民生之作。
唐诗汇评
郑遨(约869-约942),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
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入少室山道士
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盛、罗隐之为友,世以为三高士
晋高祖即位,召为谏议大夫,称疾不起,赐号逍遥先生,诏以谏议大夫致仕,好酒能诗,善弈棋长啸。
尝为《酒咏诗》千三百言,传布甚广,有诗集《拟峰集》,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七首,多与杜光庭诗相混。
僧景霄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台州丹丘人俗姓徐
性严毅,寡与人交。
金华华山,奖训初学。
著《简正记》二十卷,日价益高。
吴越钱镠召住临安竹林寺
天成二年,请于北塔寺临坛。
终住杭州真身宝塔寺
罗隐之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玉笥山道士
郑遨李道殷为友,共隐华山时称三高士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被召,赐号希夷先生
事见《旧五代史》之《晋高祖纪》、《郑云叟传》。
全唐诗》收其与郑遨联句诗1首。
刘海蟾五代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哲 ?—546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燕山人,一说燕地广阳人
名哲字元英,一作铉英号海蟾子一说名操字宗成
曾事燕主刘守光为相。
之学,后弃官隐居华山终南山
传得道仙去,道家以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
元世祖至元六年封为明悟弘道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