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李公纲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庚韵
纲,字伯纪。福建邵武人。初为起居郎,以龙变建言贬一官,与县;后为太常少卿。徽宗议东幸,刺臂血上疏,愿假太子位号,招徕天下。帝传位,以纲为兵部侍郎。时金议割地,纲言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金兵渡河,太上出奔,以纲为东京留守。力止钦宗出幸,为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治战守之具,数日而毕。金人攻城,屡战却之。李邦彦劝帝求和,因罢纲以谢金人。太学生陈东等及都民数万人上书,喧呼动地,乃复右丞,充京城四壁防禦使。金师退,往南京请太上回銮,太上出玉带、金鱼、象简赐纲。后以纲为宣抚使,援太原。既而罢知扬州,再贬江宁。金兵复至,召为开封尹,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陷,高宗立召为尚书右仆射。纲至,固辞,条上十事,兼御营使。既而,力争东幸。黄潜善等力排之,遂罢提举洞霄宫。凡所规画军民之政,一切废格。太学录陈东、布衣欧阳澈伏阙留纲,同斩于市。窜于鄂州,复安置万安军。至雷,寓天宁寺,有《阇花三咏》。后为湖广宣慰使,悉平群盗。吕颐浩忌之,罢提举崇福宫。疏陈和议之非,赐诏褒谕,而不能用。复为江西抚制置大使,知洪州,卒。赠观文殿太学士、陇西公,谥忠定。史称纲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民社安危。身虽在外,知无不言,言虽不用,心不少变。朱晦庵谓纲入方成朝廷,又称为一世伟人,信矣!
围城主战一书生,南渡公来庶可成。
十事何当留僭伪,千言那得罢和盟。
霄宫已废军民政,宁寺徒兴卉木情。
一代伟人空濩落,陈欧热血岂堪平。
热河初建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五
城隍之神莫详所自或谓始于唐李德裕之立祠成都而李阳冰缙云城隍神碑则谓惟吴越有之然张说在荆州张九龄在洪州并有祭城隍文可见不始于成都亦不独行于吴越且芜湖城隍建于吴赤乌二年则又不自唐始而考城隍名义实权舆于八蜡水庸则并不得谓自吴始矣迨宋以后天下通祀明初虽改从山川坛寻亦复旧今则省府州县同之热河向未有神庙壬辰秋督臣周元理以为请即发帑庇材饬治之或以为热河故无城池于名毋乃不称余曰否否神之号为城隍方隅是保氓庶是依热河自皇祖缔搆山庄以来迄今六十馀年民物恬熙井里殷富五厅𨽻属咸臻阜宁俨然一大都会必有默相之者记不云乎有功于民能捍灾禦患则祀之则热河城隍之宜备祀典于礼诚不可阙且行宫石城崇墉屹峙武列三源安流导和何不可以循名徵实又讵在列雉重闉环濠曲堑方足以当斯义哉越癸巳夏五月工蒇余适临幸山庄亲致瓣香以落之作诗纪成并序缘起俾揭诸丽牲之石且告所司慎厥事焉
八蜡分明纪水庸,谓由唐始见犹壅。
兴州久矣民人聚,新庙于焉鉴飨供。
佐帝佑氓宜有祀,禦灾锡祉愿无封。
燕公椒奠曾摅悃,洪武泥涂或不恭。
避暑石城皇祖建,广仁云岭圣慈从。
昭灵助顺万年赖,荐礼申诚此日逢。
猛兽毒虫消百戾,春祈秋报走三农。
七言用代丰碑泐,土吏钦哉奉秩宗。
歼剿邪种(并小序) 清 · 赵冕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玉垂先生集卷之十三宝武山房藁存
比年洋邪为国大患。至有德山之变(谓以俄罗国斯军名数百。从德山九万浦下陆。毁破公廨。劫发军器。转入伽倻山。犯墓所莎草。一宿墓村而去以闻。差洪州牧使韩应弼驰进墓所看审以启。)哲增之事(前正言赵哲增沈溺邪教有年。潜怀异志。丙寅洋船。亦其招来。发觉于近日捕厅邪学罪人张致善之招而莫掩。一边发捕。际哲增侄猷善倍道先通。哲增自毙。方逮捕猷善鞠之。又张之招。引前参奉李身逵及子进士在谦,侄在谊。权复及弟襫。李即辛酉邪学正法罪人承薰之子若孙也。邪种之石压笋生。可恶可恶。)而极矣。圣上赫然斯奋。命在船者期图剿歼。伏莽者到底栉捕。廓清其源。不徒吾东方之幸。实有光于天下万世卫道抑邪之功。贱臣先以一诗略伸其忱。
西南番舶久纵横(俄罗斯船来泊三和长渊之界。不许问情。情状叵测。船大如岛。民以绎骚者数月。),今复畿湖事事惊。
千古无端德山贼,一时稍快永宗兵(夷船自德山东至永宗界。投书多轻侮语。佥使申孝哲诱致城外。擒二首斩悬旗竿。又从以炮射。所中死及溺水者颇多。特旨加二阶。又除承宣。旋仍本职。命度支赐钱千贯米十包。)。
由来天网宽于失,终见王威廓尽清。
文物声明君子国,儓舆亦具秉彝情。
江宁死事诗十四首 其三 上元县知县刘君(同缨)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椒雨集下
君字清溪,江西新建人,拔贡生。城防之役,自方伯祁公外,无勤如君者。当仪凤门初坏时,君督城上军,以空榇实土,复累米囊,立筑之。初十夜,尚率勇士数十人间行,移布政司库银数十万于县库中,志在战城内贼也。十一夜,驻防兵尽败没,君乃走出。明日,赴县治后龙王庙前潭水死。说者或谓贼入城后,知君能,欲降君,以一黄旗畀君走,君乃以剑自刭,非事实也。时江宁县令张君行澍字海门者,于督师殉城时奔告,君出即赴四象桥西河水死,亦所谓众见共闻者,而事后多谓其未死,则真爱憎之口矣。故附表之。
得君十数辈,办贼亦何难。
未死心犹壮,多劳胆早寒。
补天资片石,埋地剩狂澜。
岂有豺狼性,车前拜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