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女”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东西女学洞记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四
长安富平县北定陵后通关乡。入谷二十馀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其东女学崖壁悬绝。洞门在崖面。跻攀不及。夜往往闻读书之声。其西女学约山有路。可到洞门。近门一石室。可容一二十人。其洞门时有人秉烛可入。行一二十里。两面有五门。皆各有题记。或云通蓬莱及诸仙境。近年有石摧下。遮闭洞门。不通人入。又山顶有一天井。直下深二丈许。有自然横石旁出。石下天井亦可二丈馀。可通人过。其底傍有崖龛。梯磴而上。曲屈甚广。龛内有道经数万卷。皆置于柏木板床之上。有一石人。俯首凭案而坐。形如生人。天井之底。有道门所投之简。委积朽烂。不知其数。其大顺年中。富平奉道人姓徐第七。曾于洞内取养生经。出外传写。却送山洞中。又向北行二十馀里。有三泉山谷。中有石山嵌。可容二三百人。当谷内有三石盆。其盆各广丈馀。制度光滑。殆非人功。三盆涌出。泉水常满。馀水流出山外。故老云。时有仙人浴此盆。大都此山有人触犯。即立致雷雹。伤损苗稼。由是乡里多隐蔽踪迹。难于寻访。山上有仙人斗圣踪迹极多。东女学山前有神雕一窠。常护洞门。人或侵犯者。神雕击之。立致陨毙。古有道流刻五石人。置于山上。民有锄禾者。为雕所惊。走避于石人之下。置笠于石人头上。雕即击之。石人头陨。于今见在。其山下通关乡多姓公孙贾家。山上石保村多姓吕氏麻氏。
狄武襄公神道碑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四、《华阳集》卷四七、《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五、《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四一、《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三、乾隆《汾州府志》卷二八、《汾阳县金石类编》卷二、道光《汾阳县志》卷一二
至和三年八月,上以枢密使、护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河中尹天水狄公,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三月,感疾于州。未几,以薨闻。天子衋然,辍视朝二日,发哀苑中,赠中书令。太常诔行,谥曰「武襄」。既葬于汾之西河,有诏史臣,以刻其墓隧之碑。臣谨案,狄始周成王封少子于狄城,因以为氏。其后代居天水,至梁文惠公,乃大显于有唐,其子孙或徙汾晋间。公实西河人。赠太傅曰应之,于公为曾王父。是生真,赠太师。太师生普,赠中书令。其配曰兖国太夫人侯氏。公其次子也,讳青,字汉臣。生而风骨奇伟,善骑射,少好将帅之节,里闾侠少多从之。初游京师,遂补拱圣籍中。宝元之初,元昊叛河西,兵出数无功。公自散直为延州指使,延帅知公敢行,故常使当贼锋。凡数岁,出大里、清化、榆林、归娘岭、东女之崖、木匮山、浑州川、白草、南安、安远等战,大小二十有五,中流矢者八,斩首捕敌万有馀,获马、牛、羊、橐驼、铠仗、符印、车、锱重、器物以数万计。尝破贼金汤城,至于乾谷、三堆、杏林原,遂略宥州,屠帕克、密翠、章密、诺尔、将罗等族,燔其积聚数万,庐舍数千,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使不能窥边。以功亟迁至秦州刺史、泾原路兵马都部署、经略招讨副使。上欲召见公,会寇薄平凉,因命图形以进,繇是天下知公名。公提泾原之师,威震羌夷。既而曩霄复称臣,西陲少事矣,乃以公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徙镇定路兵马部署,迁侍卫亲军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历惠州团练使、眉州防御使、保大军节度观察留后,迁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遂领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一日,天子顾将帅之臣无踰公者,乃召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司空。皇祐四年,广源州蛮酋侬智高僭窃服号,以盛夏举兵,陷邕州。济舟而东,又陷沿江九郡。进围广州,力屈不能下,还据于邕。所过吏民多被害,江湖之南,人心为之萧然。公于是抗章请行。又因侍上间,自言:「臣结发起行伍,顾无以报国。今远夷跳梁,不足为陛下忧,愿将锐兵数千,当羁叛蛮之颈致之阙下」。上壮其言,遂改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置广南盗贼事、加检校司徒。上亲饯于垂拱,所以临遣之意甚厚。先是蒋偕、张忠等继以轻敌失军,士卒莫有战斗志。明年正月,自桂林次宾州,会广西钤辖陈曙以步卒八千溃于昆崙关,公即按曙以不应令,并殿直袁用等三十一人,咸以军法诛之,众莫不惴恐。既而顿甲军中,又下令且调十日之粮,或莫能测,贼使人觇吾军而还。黎明,遂合三将之兵以行,乃绝昆崙,出归仁铺,先自为阵。贼果失守险,遂悉其众逆王师以战。前锋孙节搏贼,死山下,贼气乘确吾军。公亲执旗鼓,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非意。时会暮,贼前后不胜敌,遂大败。驰骑追之,斩捕二千二百级,伪署黄师宓、侬建忠等五十七人没于阵,智高夜纵火城中而遁。明日,破贼入城,获金贝之物以钜万,畜数千,悉分其麾下。招复老壮七千二百零,尝为贼所胁者,皆慰遣之以归。又敛群尸,筑京观于城之北隅。初,有衣金龙之衣,又金饰神龙干楯仆其傍,或言智高已死乱兵中,有欲为公亟作奏者。公曰:「安知其非诈也,宁失智高,敢诬朝廷以贪功邪」?二月班师,遂曲赦五岭,又布德音,至于江湖之南。公还为枢密副使,进位检校太尉、河中尹,俄拜枢密使,赐第城南一区,子悉优以官。公固谢曰:「赖陛下神灵,出师大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臣之诸子,非有勤劳,何敢拜君命」?上固以宠之。在枢密四年,自以遭时奋用,乃夙夜一心,进图国事,虽权幸不可挠以法。上累访以边几,尝从容陈所以攻守之计,天子深然之。晚以盛满为戒,思避时柄,遽终于陈州,享年五十。公为人慷慨,尚节义,有大虑,慎密寡言,外刚锐而内宽。其计事必审中几会而后发,其行师必正部伍营陈,明赏罚,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常以少击众,而所向无不靡。与士同寒饥劳苦,而又分功与人,未尝自言。安远之战,方被创甚,寇且至,即挺身以前,众莫不争为用。尝独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中,见者为之辟易。今丞相韩公琦、故资政殿学士范公仲淹,同秉武节,经略西边。公时为裨将,殊为二公见器。仲淹又尝以《左氏春秋》授公,以谓为将者不可不知书,匹夫之勇无足尚也。公于是自春秋、战国,至于秦汉以来成败之迹,概而能通。公为泾源招讨,起居舍人尹洙知渭州,因与公善。洙学通古今,尝与公谈用兵之术,称曰:「虽古名将,殆无以过」。其后洙以贬死,为周旋其家事,惟恐不及。其徙真定,道过故乡,谒县,先下车趋至令庭,遂燕故老于纛下,里中荣之。公事亲孝,遭中书令之丧,虽任金革之事,而哀戚过人。方秉枢于朝,奉兖国太夫人膝下,举觞于堂,间又天子赐珍其家,极荣养矣。征南之日,戒内外不以闻,惧遗其亲忧。始行至邕,会瘴雾之气,昏郁中人,或谓贼流毒水中,且士饮者多死。忽一夕泉涌于郊,汲之甘洌,遂济其军,此非诚所感耶?公薨之初,诏卫公柩归殡京师。其葬也,宠以鼓吹、旌辂,送于都城之西。又敕所过郡治道共具,发材官轻车,至于河西。卜用嘉祐四年二月甲申之吉。是岁,以祫飨恩,加赠兼尚书令。臣尝伏读兵法,曰:「以治待乱,以逸待劳,此善用兵者也」。又考前史之载,将而持重有谋者,其出靡不有功。如武襄之西定灵夏,南平峤外,未尝不择形胜、整师徒,先计而后战,遂摧凶陷敌,名动殊俗,为国虎臣。善夫!臣洙以谓有古名将之略,岂诬也哉!公娶魏氏,封定国夫人。六男:长曰谅,殿班奉职,蚤卒;次曰咨,西上閤门副使;次曰咏,内殿崇班、閤门祗候;次曰咨,内殿崇班;次曰说,东头供奉官;次曰谏,内殿崇班;说、谏,蚤卒。二女,许嫁而卒。孙曰璋,左侍禁;曰璹,尚幼。铭曰:
汾晋之气,蒙于崆峒。有如其人,武襄之雄。始来京师,感慨从军。以节自发,孰莫不闻?元昊蓄奸,归节塞下。西边用兵,露甲在野。公出大里,至于杏林。奇谋纵横,以詟戎心。上顾将师,威名无如。来汝陪予,秉国之枢。盗起南荒,乘边弛防。陷邕围广,妖氛以猖。公于上前,愤然请讨。贼失昆崙,膏血原草。还服在廷,越兹累年。夙夜乃事,匪图弗宣。将相出藩,年甫五十。公不复还,天子为泣。生莫与荣,没莫与哀。旂常之载,其绩有来。有勤其初,有大其后。考德于诗,以质不朽。
七月一日夜坐观星 宋 · 朱翌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半夜凉生过雨初,起迎秋色扫庭除。
西牛东女经年会,北客南风一笑疏。
乾鹊悲鸣桥渡汉,龙泉腾跃气凌虚。
盆池水面萤飞过,上下天星总一如。
寿安院记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四、《文溪集》卷二、嘉庆《广州志》卷三四、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八、同治《南海县志》卷二三、光绪《广州府志》卷八四、《广东文徵》卷五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天地之大德生而已,所以无终穷,生意不息而已。凡物囿形,其数之自然;惨舒,其气之使然。彭殇椿菌,固不容强齐,亦各正性命焉。大君位乎中,妙赞化育,分群有司,代天工,要使生意流布,充满覆载间,无一物不得其所。国朝置福田院恤穷疾,与天地同一好生。常平仓专使领为凶荒疾疫设,将以救民病,而或者反以政事病民。今天子轸远方元元,选物望民庸兼者畀,右司刘公、仓氏节公一意推广皇泽,进耆老诹之曰:「赋过重痏吾民欤?役不均瘠吾民欤?官吏饕脧吾民欤?追呼数恼吾民欤?豪龂椎剥,吾民郁不吐欤」?闻一事系戚休,亟罢行不终日,南人如解沉疴积痼,豁然苏快,无复愁嗟,公犹以为未也。广,山宽海钜,岚雾散泄,故无瘴。土饶醲鲜,细人恣属厌,亦易疾。鳏寡孤独之穷,川浮陆负之贾,驰书传檄之价,才病于主家,旅馆则畏其累己,迫遣之,往往转徙闾巷,虽受病本轻,而不粒不剂,且风且露,困顿久必僵,厢逻又视为奇货,重诛求于死,所为邦人害最大。公恻然效东坡在杭蓄钱粮作病坊故事,乃相爽垲址于威远门之内,穹堂闳闳,严祷祠香火,干僧其左,医局其右,修廊渠渠,对辟十室,可容十人,男东女西,界限有别,病无依者以告,随得入,诊必工,药必良,食必精,烹煎责两,童缁必恪,日欲闻所苦重轻,课医之效,募夫妇愿俱庸者共凡役,庖斯整,湢斯洁,百尔器用色色具。奄奄无聊赖之人忽处广厦,适眠飧所需如意,顿使神醒气伸,居养所移半药力,既康强,则资之归,脱不可疗,则歛瘗如法。租收之田,赢取之库,所入足以当所出,画为成规,可行之悠久。外峙崇门曰寿安,颜其院,因人情所欲也。扶曳来居无虚日,全活甚众。人病之者既能厝之安,天病之者亦欲拯之生,公之心无愧于两间,无负于吾君矣。夫人为三才之一,仁人心也与天地心本不二,如果核中有仁,生意在焉,恻隐其端,不特发见于孺子将入井时,虽草木禽兽之微,萎瘁不得宁其生,亦悯焉动念,病柏病橘,病马病鸱,杜诗韩笔且不遗,而况于民吾同胞乎!苟其位其力可以利众庶,而呻吟叫呼在吾境,若不闻,良心安在哉?公可以为仁人矣。盖元祐相国忠肃公其六世祖也,家学源流,有所自来。公名震孙,字长翁,渤海人。
女真千户差来官进献土物。上出御花园八角殿受其礼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
国史联书东女真,岁输方物远来宾。
一心慕化向松岳,八角受朝铺锦茵。
重译欢然无拥蔽,独行久矣备艰辛。
交邻有道时无事,日照林亭近小春。
河汉篇 元末明初 · 张昱
河汉亘天几万里,鹑火西行入箕尾。
金气浮空漾白波,任是雄风吹不起。
一河之水皆空青,往还惟此乌鹊翎。
太史不识汉使者,却奏张骞为客星。
载回织女支机石,牵牛隔河来不及。
二十八宿有常经,七夕胡能会灵匹?
西牛东女长相望,女则织纴牛服箱。
人间儿女谩愁思,河影不灭秋夜长。
洞仙歌 次韵寿顾太恭人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十二部
薰风解愠,正葛衣轻透。
绮席初行争献酒。
有令子、金带绯袍两孙,玉立沸笙歌,共向北堂称寿。
荣养谁能似,屈指春秋,更六岁慈龄届九。
最喜是孙曾、保姆新擎,娱老眼、男东女右。
近王母、传书已名注长生,为报君知,君须信否。
江南乐八首其七 明 · 王世贞
押阳韵
东女日鸣机,西女日条桑。
侬今袖手坐,绡绮亦盈箱。
次素山李令公(应辰)新居(三十首○癸酉夏。余自杨根移居于汉城北山下毓祥宫傍。时素山李丈亦移居枫溪。示新居杂绝三十首。余依韵和之。) 其十八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出处:云养集卷之二北山集
鹪鹩自足一枝巢,摆落胸中两战交。
常苦家人痴騃甚,更将米卜祝佳爻(岭表录有鸡卜米卜牛骨卜之俗。吾东女巫亦以米卜之。)。
新桥送李竹铭(李辅勋字竹铭) 清末民国初 · 徐树铮
出处:兜香阁诗一
人生离聚信无定,相逢远道殊慇勤。
河梁薄暮送归客,金樽不濡汗暍唇。
断蓬辞根逐万里,胡马依风嘶故群。
忆昔十年读书史,镫火与君伯季相依因。
君时行役苦出入,休沐杯酒犹欢陈。
怀抱各有四方志,安能足迹规规山城闉。
短衣狂啸从军去,燕齐上都白河滨。
君亦逐风走南北,素衣尘涴冬复春。
宣南踪迹互遌迕,卢沟大车空啍啍。
从此飘萧六七载,山河无恙疏音闻。
去年挐舟东渡海,求不死方方壶根。
閒涉渤澥衣带水,春风归省华发亲。
其时闻君乃入洛,黄耳不来云魂魂。
宁知握手在异国,风雨晦痗浃兼旬。
酒酣俛仰论世事,拍案大叫屋瓦振。
廿年国步蹙靡骋,不学无术斯纠纷。
反魂何自乞大药,七病三艾古所箴。
澼絖有方不龟手,医国无价亨其屯。
背痒要倩麻姑爪,勿徒浮肤爬扪搎。
夜读阴符朝试剑,悲哉志士恒苦辛。
西施颦眉东女效,遂令终南捷径争趋遵。
空手入山恣游赏,轻縠细绮何温黁。
我未免俗君复尔,海上逐臭聊等伦。
吁嗟乎,男儿生无媚世骨,腹笥兵甲鬼宁禋。
又安忍与终古唯阿老,入世枉遭白眼瞋。
抑知得意各有时,当世风采高青云。
千金未酬漂母饭,国士屡貌寻常人。
倚天长剑哀反顾,海岚四起愁风尘。
执手珍重自兹别,疏铃车发雷殷殷。
莫问何年何地重相见,徒使天涯涕泪沾斜曛。
将赴琼寄名龙 当代 · 陈振家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新笋方萌拂云意,腰身未挺已遭裁。
有生枉被声名役,不死且歌归去来。
洗耳许由诚堪赏,捧心东女近乎呆。
人微空读岳楼记,破笠狂歌向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