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天生人而不能使情欲有节。君牧人而不能去威势以理。至有乘天工之隙以补其化。释王者之位以迁其人。则素王立中枢之教。懋建大中。慈氏起西方之教。习登正觉。至哉乾坤定位。而圣人之道参行乎其中。亦犹水火异气。成味也同德。辕轮异象。至远也同功。然则儒以中道御偫生。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寖息。佛以大慈救诸苦。广起因业。故劫浊而益尊。自白马东来。而人知像教。佛衣始传。而人知心法。宏以权实。示其摄修。味真实者。即清净以观空。存相好者。布威神而迁善。厚于求者。植因以觊福。罹于苦者。證业以销冤。革盗心于冥昧之间。泯爱缘于死生之际。阴助教化。总持人天。所谓生成之外。别有陶冶。刑政不及。曲为调柔。其方可言。其旨不可得而言也。惟四海之大。偫伦之富。必有以得其门而会其宗者。为世导师焉。禅师讳乘广。其生容州。姓张氏。七岁尚儒。以俎豆为戏。十三慕道。遵怀削之仪。至衡阳。依天柱想公以启初地。至洛阳。依荷泽会公以契真乘。洪钟蕴声。扣之斯应。阳燧含焰。晞之乃明。始由见性。终得自在。常谓机有浅深。法无高下。分二宗者。众生存顿渐之见。说三乘者。如来开方便之门。名自外得。故生分别。道由内證。则无异同。遂以摄化为心。经行不倦。悯彼南裔。不闻佛经。由是结庐此山。心与境寂。应念以起教。随方而立因。居涉旬而善根者知归。逮周月而带缚者惭悟。以月倍日。以年倍时。瘖矇洞开。荒憬潜革。邑中长者。十方善众。咸发信愿。大其藩垣。法堂四阿。复引僧舍。身心恒寂。象马交驰。随其去来。皆得利益。踰岭之北。涉湘而南。仰兹高山。知道有所在。此地缘尽。翛然化俱。神归佛境。悲结人世。自趺坐而灭。至于茶毗。三百有六旬矣。爪发加长。容泽差衰。真子号呼。围绕薪火。得舍利如珠玑者数十百焉。于戏。肖圆方之形。故寂灭以示尽。入菩提之位。故殊相以现灵。亦犹凤毛成字。麟角生肉。必有以异。不知其然。于是服勤闻法之上首曰甄升。乃率其徒圆寂道宏如亮如海等。相与抆泪具役。建塔于禅室之右端。从众也。初广公始生之辰。岁在丁巳。当元宗之中元也。生三十而受具。更腊五十二而终。终之夕岁直戊寅。当德宗之后元三月既望之又十日也。后九年。其门人还源以为崇塔以存神。与建铭以垂休。皆凭像寄怀。不可以阙一。缪谓予为习于文者。故茧足千里。以诚相投。大惧其先师德音与时寖远。且曰。白月中黑。东川无还。飏于金石。传信百劫。彼堕泪之感。岂儒者流专之。敬酬斯言。铭示真俗。文曰。如来说法。遍满大千。得胜义者。强名为禅。至道不二。至言无辩。心法东行。偫迷丕变。七叶无嗣。四魔潜扇。佛衣生尘。佛法如线。吾师觉者。冥极道枢。承受密印。端如贯珠。一室寥然。高山之隅。为法来者。千百人俱。裔民嗤嗤。户有犀渠。摄以方便。家藏佛书。愿力既普。度门斯盛。合为一乘。散为万行。即动求静。故能常定。绝缘离觉。乃得究竟。生非我乐。死非我病。现灭者身。常圆者性。本无言说。付属其谁。等空无碍。后觉得之。像閟灵塔。迹留仁祠。十方四辈。瞻礼于斯。
萍乡春晚寓居 其一 五代 · 沈彬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向隅书剑坐销魂,心计艰难有泪痕。
三月不寻花下路,一春常闭雨中门。
閒时易得开书帙,贫手难求傍酒樽。
三十无成今四十,翊周安汉意空存。
萍乡春晚寓居 其二 五代 · 沈彬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花替残红草绿深,江头閒事岂堪寻。
云山忆后思藏迹,家国话来长痛心。
战地血流犹未服,侯门心热更相歆。
求归閒处无閒处,三纪兵戈犹至今。
萍乡春晚寓居 其三 五代 · 沈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黄鸟垂杨一两声,流年流去不胜情。
已伤野径锁春色,空睡山窗愁月明。
金山真堪沽酒散,山河到了为谁争。
古人尽入平芜去,虚对冯唐誇后生。
萍乡春晚寓居 其四 五代 · 沈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叶老游蜂不更忙,春残去去好思量。
倚根托蒂花犹落,损力耗心谁可常。
江树不能留野水,晚烟多共恨斜阳。
感时伤事皆头白,几个渔竿遇帝王(见同治十一年刊锡荣纂《萍乡县志》卷六。)。
九嶷山(山在萍乡,上有九嶷仙观。) 唐 · 刘望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鼎湖冠剑有遗踪,晋汉真人羽化同。
九转药成丹灶冷,五车云去玉堂空。
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花梦寐中。
徒有旧山流水畔,老松枝叶苦吟风。
萍乡圣冈庙记 北宋 · 袁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嘉庆《萍乡县志》卷一八
袁州之西,邑曰萍乡。邑之聚曰芦溪,上有众山迤逦,望之苍翠崛起,瞰临官道者,曰圣冈焉。冈上有祠,即晋甘将军遗像也。将军字季思,名卓,丹阳人。世仕吴,以显贵闻。司马氏平吴,将军由州郡察举为常侍,讨石冰,以功赐爵都亭侯。东海王越引为参军,出补离狐令。天下乱,弃官东归。元帝之渡江也,授以前锋都督、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其讨周馥,征杜韬,以前后功进爵南乡侯,拜豫章太守。寻迁湘州刺史,复爵于湖。侯终以王敦肆逆,而致讨之计不就,柜鸣祸作,大命斯殒,其忠亮之志有遗恨焉。方其守豫章,泊湖湘也,威略著闻,绥抚有术,政尚简惠。且袁于豫章为支郡,于湖湘为邻疆,是以数百里之内薰蒸善化,使当时之民盳睵之不足,又祠以尊之耳。后岁时享祀,是祈是报,下宋逮唐,几七百年而无圮废者,民赖其惠可知矣。我宋有天下,征伐既息,民得保家乐业,殖财之风,陶于上下,至于一乡一聚,莫不戮力农亩间。或凶旱水溢,则归于神癨,是故神之泽尝浃于一境焉。皇祐三年,居民何彬等率钱三十万,一新其宇,门庑堂序,丹漆彩贲,大抵隆壮。予知夫亘百世之下,奉牢醴于将军,无有穷已也。噫嘻,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是名栾公社。朱邑先为桐乡吏,属其子必葬于此,谓「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予不知今燕、齐与舒之桐乡,能复祠栾、朱二公不绝如甘将军者乎?抑亦可见德之厚薄耳。及,里人也,既皏庇于神之灵,又喜远近之俗信向如是,谨详旧史而次第之。时嘉祐七年夏六月记。
按: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睹宜春萍乡二邑大夫政事作诗一章 北宋 · 朱景阳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政在宽民戢吏奸,忍为苛娆恣贪残(自注:借用。)。
东邻(自注:张都官补之。)老幼足和气,西邑(自注:陈都官。)生灵皆病颜。
万乘至聪闻不及,两司端坐匹如閒。
行人过此还知否,地狱天堂咫尺间(清锡荣同治《萍乡县志》卷六)。
萍乡即事 北宋 · 蒋之奇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地接长沙近,乡名自古闻。
毛山千嶂雪,玉女一堆云。
拱木扶霄上,飞泉触石分。
霜风萍实老,目断楚江濆(名贤小集作滨 原注:以上《湖广通志》。)。
萍乡 北宋 · 蒋之奇
押纸韵
人家白雪中,鸟道青云里。
耕斸竞畬田,鱼樵喧会市。
秀出罗霄山,倒流杨岐水。
三真不可寻,寥寥忽千祀。
更想用兵时,徘徊甘卓垒(原注:《萍乡志》)。
萍乡县宝积禅寺记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五、《山谷全书·别集》卷二、《豫章先生遗文》卷三、《益公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宝积禅寺,本周广顺中以民李氏施宅地梵林寺,寺有僧伽象,显德中见光怪累日,因改宝积寺。星居六室,以元符二年十二月敕破律为禅,以僧绍槩主之。而槩于萍乡无法缘,居十月而里人不施一钱,于是弃而去。三年十月,余伯氏元明为令也,择请延庆院山主宗禅来尸法席。禅倦游诸方,号称得安乐法,其居延庆也,变饮酒食肉处为菩提坊,开草莱荆棘为金碧聚,故元明以为是必能兴我宝积。三招而后肯来,至则破六律院为一丛林,谤者杜口,檀者倾施。六阅岁,尽彻蜂房之屋,郁为鹫峰之会。建中靖国之元,方丈、三门、世尊之庙崇成矣。粤明年,乐静室、德味厨、法堂皆毕工。凡率有钱之家为五百万,而所以庇覆安乐道众冗徒之屋无不具。使嚚讼者口谈般若,鄙吝者心悦檀施。若禅者可谓有功于此县,而其道行之化,或溢于邻邦矣。伯氏来属为禅记之,故叙载如此。崇宁二年十一月丁丑,朝奉郎、管句洪州玉隆观、云骑尉、赐绯鱼袋黄庭坚鲁直记并书。萍乡县令黄大临元明立石。
书萍乡县厅壁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六、《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山堂肆考》卷九六、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萍乡市
庭坚杭荆江,略洞庭,涉修水,经七十二渡,出万载、宜春,来省伯氏元明于萍乡。初,元明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送余安置于摩围山之下,淹留数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行,掩泪握手,为万里无相见期之别。蛮中九年,白头来归,而相见于此。访旧抚新,悲喜兼怀,其情有不胜言者矣。余之入宜春之境,闻士大夫之论,以谓元明尽心尽政,视民有父母之心。然其民嚚讼异于他邦,病在慈仁太过,不用威猛耳。至则以问元明,元明叹曰:「天子使宰百里,固欲安乐之,岂使操三尺法而与子弟仇敌哉!昔汉宣帝患北海多盗贼,起龚遂为太守,及入见,见其老而悔之。遂进而问曰:『北海之盗,陛下将胜之邪,将安之邪』?然后宣帝喜见于色,曰:『张官置吏,固欲安之也』。余尝许遂,以为天下长者也。夫猛则玉石俱焚,宽则公私皆废,吾不猛不宽,唯其是而已矣。故榜吾所居轩曰『唯是』而自警」。庭坚曰:「夫猛而不害善良,宽而不长奸宄,虽两汉循良,不过如此。萍乡邑里之间,鸱枭且为凤凰,稂莠皆化为嘉谷矣」。因书之屏间,以慰别后怀思。庭坚之来以崇宁元年四月乙酉,而去以是月之己亥。
入萍乡道中(清王明璠同治《萍乡县志》卷六作黄升诗。民国丙寅本《五云赵氏宗谱》卷一七作赵祎诗,题《路入武阳》。) 宋 · 黄大临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路入前村(一作萍乡,又作武阳)信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
官卑无补公家事,时向田家问耦耕(明严嵩正德《袁州府志》卷一二)。
离萍乡晚宿里田铺 宋 · 李光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晓出萍乡动越吟,清溪无底乱山深。
颓垣破屋邮亭古,面壁聊观去住心。
次韵折枢密题向萍乡莞尔堂 宋 · 王庭圭
押词韵第四部
器远无近用,弦歌只暂娱。
从来赵魏老,或为滕大夫。
昔时武城宰,其人骨已徂。
牛刀发新硎,夫子辄惊吁。
向侯本学道,与世疑阔疏。
拥䌷(傅校作袖)听衙鼓,庭下一事无。
不为赫赫名,诡众以自殊。
催科虽云拙,于今乃贤欤。
夫子傥无言,黑白共一区。
家有治县谱,不饮常晏如。
棠阴决民讼,松间读我书。
飞蝗避境土,野鹤驯阶除。
堂上盛宾客,不减陈赵予。
新诗播京邑,异世乃同途。
振辔若登仙,身轻衣六铢。
云间候飞驭,君驾(原作焉,据四库本改。傅校作马)何时迂。
萍乡县 宋 · 孙觌
押有韵
云梦青邱蟠楚薮,萍实江边大如斗。
故垒摧颓百战馀,旧事传流千载后。
青崖半裂苍兕吼,空陂突过黄狐走。
山深日落少人行,寂寥(明钞本、四库本作寞)鸣蜩嘒高柳。
江湖一梦三年久,慰我漂零一杯酒。
群盗须降汉赤眉,故侯办作秦黔首。
与萍乡宰何利见帖 其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分携许时,便有岭峤之阻,相望而已。蒋全至,及婺州遣介,连获两书,喜闻起居状,且审绾县章而还,感悦不可言也。即日,伏惟台候胜常。某负谤累年,厚禄故人旁观太息而已,独有利见援之群仇众怒之中,一洗谗诬,万里生还。盖古之豪侠季心、剧孟之俦。顾兹衰晚,何以得此!区区感悰,非一言所能占谢也。某自象台入桂林,三符皆次第而至,衢阳道中,又辱专介以书见迎,惊喜之甚。某意公未造官,尚须枉道一至州上,岂复更有它歧也?
与萍乡宰何利见帖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路归,又出治下。属此纷纷,念家不去心,不能尽公延款之意,留恨至今。即日,不审动止何如。某去袁日,专以公属使君,当不复掣肘矣。今书又理前语,更望加惠一方,少安无躁也。幸甚!
与萍乡宰何利见帖 其三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三衢寓状后,以上元日到家,又闻幼女之丧。家人辈痛定悲哀,清夜独有老夫向隅而已。閒遇老幼共集,亲党相过,具言利见待迁客之厚,救援无告之冤,往往相视感叹。第相去二千里之远,寒温之问,亦不以时致左右,为愧恨也。即日春序已暄,不审尊履何如。利见宰县已久,邑人必有息肩之渐也。某方就舍旁筑室数椽,待李亲之来,又欲卜地三殡之未葬者。细故纷然,方自兹始。竟此二役,便终老于田閒,冀因来一访之。
湘东驿至萍乡 宋 · 阮阅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萍乡路与醴陵通,溪上长亭草木中。
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