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创作地点
羁卧山中 初唐 · 卢照邻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龙门山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一作撞)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一作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失群雁 初唐 · 卢照邻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龙门山
温县明府以雁诗垂示,余以为古之郎官,出宰百里,今之墨绶,入应千官,事止雁行,未宜伤叹。至如羸卧空岩者,乃可为失群恸耳。聊因伏枕多暇,以斯文应之。
引用典故:庄周解爱鸣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
欲随石燕沈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
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
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毛翎频顿(一作憔悴)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一作歌)重奇色。
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
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
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当变莱芜釜。
愿君弄影凤皇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杂曲歌辞 行路难 初唐 · 卢照邻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龙门山
引用典故:巢由 二千石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一作童)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
娼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一向花娇,青鸟双双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一作丹)桂星(一作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皇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一作巢倾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一作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一作玉)貌,唯闻素(一作青)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换美(一作便换)酒,玉麈但(一作恒)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龙门山
幽忧子学道于东龙门山精舍。布衣藜羹。坚卧于一岩之曲。客有过而哀之者。青囊中出金花子丹方相遗之。服之病愈。视其方。丹砂二斤。谷楮子则山中可有。丹砂则渺然难致。昔在关西太白山下。一隐士多元明膏。中有丹砂八两。予时居贫。不得好上砂。但取马牙颜色微光净者充用。自尔丁府君忧。每一恸哭。涕泗中皆药气流出。三四年羸卧苦嗽。几至于不免。复偶于他方中见一说云。丹砂之不精者。服之令人多嗽。访知一处有此物甚佳。两必须钱二千文。则三十二两当取六十四千也。空山卧疾。家业先贫。老母年尊。兄弟禄薄。若待家办。则委骨于巉岩之峰矣。意者欲以开岁五月谷子熟时。试合此药。非天下名流贵族。王公卿士。以仁恻之心。达枯骨朽株者。孰能济之哉。今力疾赋诗一篇。遍呈当代博雅君子。虽文不动俗。事或伤心。傥遇晏婴。脱左骖而见赎。如逢孔子。分秉粟以相忧。则越石原宪。不辛苦于当年矣。惟当坐禅念室。以答深仁。若诸君子家有好妙砂。能以见及。最为第一。无者各乞一二两药直。是庶几也。仲尼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未有力不足者。又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在坐则参于前。在舆则倚于衡。古人心可见矣。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言能苟行之。仁道不远也。朝英贵士。博济而好仁者。何必相识。故知与不知。咸送诗告。请无案剑。同掩体骸云尔。
南阳公集序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龙门山
昔者龙蹲东鲁。陈礼乐而救苍生。虎据西秦。焚诗书以愚黔首。通其变。参天二地谓之神。合其机。一阴一阳谓之圣。是以楚汉方斗。萧曹绛灌负长剑于此时。袁曹已平。徐陈应刘弄柔翰于当代。圣人方士之行。亦各异时而并宜。讴歌玉帛之书。何必同条而共贯。文质再而复。殷周之损益足徵。骊翰三而改。虞夏之兴亡可及。美哉焕乎。斯文之功大矣。自获麟绝笔。一千三四百年。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屈宋之后。直至贾谊相如。两班叙事。得邱明之风骨。二陆裁诗。含公干之奇伟。邺中新体。共许音韵天成。江左诸人。咸好瑰姿艳发。精博爽丽。颜延之急病于江鲍之间。疏散风流。谢宣城缓步于向刘之上。北方重浊。独卢黄门往往高飞。南国轻清。惟庾中丞时时不坠。嗟乎。古今之士。递相毁誉。至有操我戈矛。启其墨守。三都既丽。徵夏熟于上林。九辩已高。责春歌于下里。蹖駮之论。纷然遂多。近日刘协文心。钟嵘诗评。异议蜂起。高谈不息。人惭西氏。空论拾翠之容。质谢南金。徒辩荆蓬之妙。拔十得五。虽曰肩随。闻一知二。犹为臆说。佥曰未可。人称屡中。化鲁成鱼。曷云其远。非夫妙谐钟律。体会风骚。笔有馀妍。思无停趣。作龟作镜。听歌曲而知亡。为龙为光。观礼容而识大。齐鲁一变之道。唐虞百代之文。悬日月于胸怀。挫风云于毫翰。含今古之制。扣宫徵之声。细则出入无间。粗则弥纶区宇。逶迤绰约。如玉女之千娇。突兀峥嵘。似灵龟之孤朴。乘槎上汉。谁问坳堂之浅深。荷戟入秦。宁议长安之远近。是非未定。曹子建皓首为期。离合俱伤。陆平叔终身流恨。超然若此。适可操刀。自兹已降。徒劳举斧。八病爰起。沈隐侯永作拘囚。四声未分。梁武帝长为聋俗。后生莫晓。更恨文律烦苛。知音者稀。常恐词林交丧。雅颂不作。则后死者焉得而闻乎。贞观年中。太宗外厌兵革。垂衣裳于万国。舞干戚于两阶。留思政涂。内兴文事。虞李岑许之俦以文章进。王魏来褚之辈以材术显。咸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我之得人。于斯为盛。虞博通万句。对问不休。李长于五言。下笔无滞。岑君论诘亹亹。听者忘疲。许生章奏翩翩。谈之未易。王侍中政事精密。明达旧章。魏太师直气鲠辞。兼包古义。来(阙十二字)褚河南风标特峻。早锵声于册府。变风变雅。立体不拘于一涂。既博既精。为学遍游于百氏。自豸冠指佞。鸡树登贤。内掌机密。外修国史。晨趋有暇。持䌽笔于瑶轩。夕拜多閒。弄雕章于琴席。含毫顾盼。汉家之城阙风烟。逸韵纵横。秦地之林泉鱼鸟。黄山羽猎。几奏琼篇。汾水楼船。参闻宝思。南津吊屈。去逐苍梧之云。西路悲昂。来挽葱岩之雪。江湖廊庙。造次不忒其仪。沙塞朝廷。颠沛必归于汉。是使名流俱至。兔翰阗门。爱客相寻。鸡谈满席。嘤嘤好鸟。花欲白兮柳将菲。潎潎游鱼。莲欲红兮蘋可望。绿樽恒湛。斋阁临霞。绮札逾新。园亭坐月。凡所著述。千有馀篇。今之刊写。成三十卷。早游西镐。及周史之阙文。晚卧东山。忆汉庭之遗事。平津侯之宾馆。马厩萧条。李司隶之仙舟。龙门荒毁。交交黄鸟。集于栩兮集于桑。营营苍蝇。止于藩兮止于棘。九原可作。松有隧兮兔有埏。三湘不追。川无梁兮鸟无径。辍斤之恸。何独庄周。闻笛而悲。宁惟向秀。徒勤观海。未知渤潏之倪。永好谈天。莫究氤氲之数。遂抽短翰。为之序云。
乐府杂诗序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龙门山
闻夫歌以永言。庭坚有歌虞之曲。颂以纪德。奚斯有颂鲁之篇。四始六义。存亡播矣。八音九阕。哀乐生焉。是以叔誉闻诗。验同盟之成败。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王泽竭而颂声寝。伯功衰而诗道缺。秦皇灭学。星琯千年。汉武崇文。市朝八变。通儒作相。徵博士于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于四海。发诏东观。缝掖成阴。献书南宫。丹铅踵武。王风国咏。共骊翰而升沈。里颂途歌。随质文而沿革。以少卿长别。起高唱于河梁。平子多愁。寄遥情于垄坂。南浦动关山之役。作者悲离。东京兴党锢之诛。词人哀怨。后人鼓吹乐府。新声起于邺中。山水风云。逸韵生于江左。言古兴者多以西汉为宗。议今文者或用东朝为美。落梅芳树。共体千篇。陇水巫山。殊名一意。亦犹负日于珍狐之下。沈萤于烛龙之前。辛勤逐影。更似悲狂。罕见凿空。曾未先觉。潘陆颜谢。蹈迷津而不归。任沈江刘。来乱辙而弥远。其有发挥新体。孤飞百代之前。开凿古人。独步九流之上。自我作古。粤在兹乎。乐府者。侍御史贾君之所作也。君升堂入室。践龟字以长驱。藏翼蓄鳞。展龙图以高视。林宗一见。许以王佐之才。士季相看。知有公卿之量。南国蛟龙之耀。下触词锋。东家科斗之书。来游笔海。朝阳弄翮。即践中京。太行垂耳。先鸣上路。当赤县之枢钥。作高台之羽仪。动息无隔于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玉阶覆奏。依然汲直之闻。铜术埋轮。先定雍门之罪。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九成宫者。信天子之殊庭。偫山之一都也。五城既远。得昆阆于神京。三山已沈。见蓬莱于古辅。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镂偫峰。碧甃铜池。俯银津而横众壑。离宫地险。丹涧四周。徼道天回。翠屏千仞。卫尉寝蒙茸之署。将军无刁斗之警。中岩罢燠。飞霜为之夏凝。太谷生寒。层淮以之秋冱。天子万乘。驱凤辇于西郊。偫公百僚。扈龙轩而北辅。春秋络绎。冠盖满于青山。寒暑推移。旌节喧于黄道。夕宿鸡神之野。朝登凤女之台。青鸟时飞。白云无极。千年启圣。邈同汾水之阳。七日期仙。颇类缑山之曲。经过者徒知其美。揄扬者未歌其事。恭闻首唱。遂属洛阳之才。俯视前修。将丽长安之道。平恩公当朝旧相。一顾增荣。亲行翰墨之林。先标唱和之雅。于是怀文之士。莫不向风靡然。动麟阁之雕章。发鸿都之宝思。云飞绮札。代郡接于苍梧。泉涌华篇。岷波连于碣石。万殊斯应。千里不违。同晨风之鴥北林。似秋水之归东壑。洋洋盈耳。岂徒悬鲁之音。郁郁文哉。非复从周之说。故可论诸典故。被以笙镛。爰有中山郎徐令。雅好著书。时称博物。探亡篇于古壁。徵逸于道人。撰而集之。命余为序。时褫巾三蜀。归卧一邱。散发书林。狂歌学市。虽江湖廊庙。宾庑萧条。绮季留侯。神交髣髴。遂复驱偪幽忧之疾。经纬朝廷之言。凡一百一篇。分为上下两卷。俾夫舞雩周道。知小雅之欢娱。击壤尧年。识太平之歌咏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