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子标题
海内东经图赞 其四 大江北江南江浙江庐淮湘汉濛温颍汝泾渭白沅赣泗郁肄潢洛汾沁济潦虖沱漳水 东晋 · 郭璞
押泰韵 出处:全晋文、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五十七
川渎交错,涣澜流带。
通潜润下,经营华外。
殊出同归,混之东会(交一作绮)。
题俞㨷画八景 其一 浙江观潮 宋 · 曹勋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吴越山高紫翠重,浙江东下竦双峰。
峰前忽涌东西白,飞舞潮头万玉龙。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 其六 浙江观潮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九 名胜类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酬王哦松八景(泉南) 其六 浙江春潮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素车白马作前驱,垒雪屯云拟不如。
尺纸忽翻千尺练,断魂强弩控弦初。
醉落魄 其二 浙江送人,时子振之官越幕 宋 · 史达祖
押词韵第十八部
江痕妥帖。
日光熨动黄金叶。
阑干直下愁相接。
一朵红莲,飞上越人楫。
鲤鱼波上丁宁切。
诗筒如线不曾别。
明年好个春风客。
五鹗交飞,身在玉皇阙。
沁园春 其十三 浙江观澜 南宋 · 陈人杰
押词韵第十一部
日薄风狞,万里空江,隐隐有声。
旋千旗万棹,一时东指,青山断处,白浪成层。
渐近渐高,可惊可喜,欻作雪峰楼外横。
教人讶,是鲸掀鳌抃,蛟斗龙争。
属镂忠恨腾腾。
要句践城台都荡平。
奈岸身不动,潮头自落,又如飞剑,斫倒鼍城。
若到夜深,更和月看,组练分明十万兵。
尤奇特,有稼轩一曲,真野狐精。
江湖八境图 其六 浙江 元 · 吴师道
六言诗 押寒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九 名胜类
两山喷雪眩转,三道奔涛淼漫。
白塔故宫高殿,行人来倚阑干。
乐府十拟 浪淘沙 拟遗山 其九 浙江秋兴 元末明初 · 邵亨贞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蚁术词选卷之一
红叶满青山。
掩映溪湾。
柴门鸡犬白云间。
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閒。
霜后橘阑斑。
篱菊香残。
夕阳回首一凭阑。
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乾。
灵鹫十景(附考:晋咸和元年西僧慧理登而叹曰此乃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树锡结庵名曰灵隐命其峰曰飞来) 其二 龙泓洞(在天竺山灵鹫院理公岩之北吴赤乌二年葛仙翁于此得道有石洞世传彻浙江下通萧山有采石乳者入洞闻波浪声旧有人就洞南边凿罗汉十六尊) 元末明初 · 贝琼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远通罗刈国,近接梵王台。
海客然犀入,山人采乳回。
林间无日月,地底有风雷。
闻道蜿蜒去,寒潮自往来。
钱塘十咏 其三 浙江秋涛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八月观涛独虎林,朱轓皂盖浙江浔。
偶因威武三军勇,还感朝宗万古心。
沧海神龙从变化,长空孤鸟付消沉。
美潮有禁关仁政,民说若谟直到今。
吴越纪游 其二 渡浙江宿西兴民家 元末明初 · 高启
押陌韵 出处:大全集卷三、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二
挂帆无天风,到岸日已夕。
舍舟理轻装,欲问古镇驿。
沨沨滩声回,莽莽山气积。
仆夫夜畏虎,告我勿远适。
望林投人家,炊黍旋敲石。
寒眠多虚警,我体若畏席。
谁云别家遥,数日已在客。
今宵始惊叹,东西大江隔。
西湖八景诗(录二首) 其二 浙江秋涛 明 · 无名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怒挟西风势未休,滔滔何处觅安流。
青山隔岸分吴越,白浪排空混斗牛。
铁箭有灵来昨日,素车遗恨已千秋。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
南巡歌十二章 其六 吴山第六(纪免浙江逋赋也) 清 · 陈廷敬
出处:午亭文编卷一
吴山高,越水长,江流无波海不扬。
引领望幸,慰我耕桑。
攀留銮舆,福我子妇。
复其民,无有所与。
长吏安所事,蒲鞭九年,耕赐三年赋。
怀旧诗十三首 其一 三先生三首龙翰福先生(先生名福敏康熙丁丑翰林皇考在藩邸即延其课予弟兄读雍正初巡抚浙江迁湖广总督嗣以抚浙时过愆罢归未几复起用荐历左都御史余践阼后优礼之寻授大学士先生服官政绩无所表见而方正严惮且能多方诱迪于课读为长余初就外傅始基之立实有以成之故每追念不置云) 清 · 弘历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八
今古既殊宜,其教亦异施。
古方教数(去声)年,今为出阁时(出阁读书明季诸臣常争之我朝书者家法皇子皇孙无不六岁就外傅读)。
忆半舞勺岁(六岁时也),皇考抡贤师。
即从师授经,讵惟习《少仪》。
循循既善诱,严若秋霜披。
背诵自幼敏,匪曰诩徇齐。
日课每速毕,师留为之辞(余幼时日所授书每易成诵课常早毕先生即谓余曰今日之课虽毕曷不兼治明日之课比及明日复然吾弟和亲王资性稍钝日课恒落后先生则曰弟在书斋兄岂可不留以待之复令予加课俟其既毕同散彼时孩气未尝不以为怨今思之则实有益于已故余所读之书倍多实善诱之力也)。
以此倍多读,胥益平生资。
谁知童时怨,翻引老日悲。
不失赤子心,能无缱绻思。
呜呼于先生,吾得学之基。
五词臣五首 其三 故吏部尚书汪由敦(汪由敦休宁人占籍浙江之钱塘有名于敷文书院雍正甲辰以二甲传胪选翰林荐历侍读余即位初擢四译馆卿入直南书房旋迁内阁学士乾隆二年以不密降侍读学士五年复授内阁学士迁礼部侍郎继由兵部调户部九年晋工部尚书调刑部十一年兼署左都御史为军机大臣十四年协办大学士会张廷玉致仕将归乞余一言为配享太庙左券元老大臣不宜为此要君之事欲命军机大臣降旨诘问之而由敦免冠叩首奏言张廷玉蒙圣恩曲加体恤终始矜全若明发谕旨则廷玉罪将无可逭此则师生舍身相为之私情已露不可不示惩创因罢其协办之任降兵部侍郎十六年转户部寻擢工部尚书明年调刑部又明年迁吏部尚书二十三年春遘疾赐医诊视竟不起即亲临奠醊并赋挽诗致慨入祀贤良祠从优赠恤由敦学问渊纯古文雅饬有法工书善临抚功不少辍乃年未七十而殁追念旧臣每深惜之)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任职本谨愿,书谕夙夜效。
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由敦既为廷玉叩吁免降明旨及廷玉奉允令配享之旨具摺谢恩词称泥首阙廷并不亲至及欲传旨令其明白回奏次日廷玉即至内廷此非由敦漏泄而何徇私情而忘公义其咎实自取也)。
不可听其然,小惩大戒劭。
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
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𨗳。
五督臣五首 其三 故大学士兼江南河道总督高斌(高斌初为内务府司员雍正四年任苏州织造六年迁广东布政使寻调浙江江苏及河南九年授河南副总河十年春调两淮盐政是冬兼江宁织造十一年春皇考命其就近学习河务十二年春署江南总河余即位后令实授河督乾隆六年调直𨽻总督十年擢吏部尚书十二年夏授大学士十三年闰七月以大学士兼管江南总河十八年以河员应追核减之项听其迟延又淮水决邵伯二闸罢职留工自效二十年卒于工念其为宣力旧臣扬历年久予内大臣衔廿二年南巡复念高斌为总河时颇著劳绩如毛城铺所以分泄黄流于徐州设水志必至七尺始开后人不用其法遂致黄弱沙淤隐贻河患至三滚坝泄洪湖盛涨高斌坚持堵闭下河亦屡丰其功在民生自不可泯虽张家马路及运河二闸不免果于自信贻误而瑕瑜自不相掩本朝河臣虽不及靳辅较之齐苏勒嵇曾筠殆有过之因命与靳辅等三臣同列河壖祠祀复原职高斌存心忠厚且以理学自居人颇方正其办河务实能体国抒诚不涉虚伪食报宜不爽乃其子高恒既以任盐政时受商人贿伏法其孙高朴往驻叶尔羌贪黩藐法勾通奸商盗卖私玉赃逾钜万且𣲖累回人几致激变实非情理所应有因即于回疆立寘大辟犹不足以蔽辜高斌后人不宜若此余虽悯高斌实不能废法曲贷也其在纶扉禾久而治河之绩彰彰可考因于督臣中致念云)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
本朝善治河,靳辅齐苏勒。
斌实可比靳,弗徒保工急。
至其于齐也,有过无不及(齐苏勒惟以保守堤工为务其于为民大局初不计也)。
惟是闭三坝,白信过于力。
下河曾受福,异涨害亦迫(高斌力主堵闭三坝下河固受其利然狃于成见虽遇清水盛涨亦执而不变癸酉秋洪湖异涨其自高堰五坝泄下之水高宝两湖至不能容高斌仍不肯启放车逻南关等坝致洪流冲突溃决堤岸不特下河被灾甚重即濒运河之高宝各州县亦胥受其患则咎有攸归因治高斌之罪)。
用此抵以罪,劝惩国之则。
然终谅其心,与祠复原职。
壬午复南巡,清口亲定式。
预拆东西坝,频年已受益(壬午南巡阅视清口因于高堰五坝定水志如清水比志增长一尺则拆清口东西坝十丈视其增长尺寸随时展拆两坝俾宣泄有资为釜底抽薪之计及水减退仍按志以次镶筑酌留口门二三十丈自定水志以后河臣如法展拓清口连岁有收下河受益)。
昨秋黄河决,洪湖涨因逼。
无已徐启坝,未至冲溃棘(昨秋豫省黄河漫溢归入淮河势甚浩瀚计洪湖必不能容纳因先事绸缪传谕萨载以次展拓清口并于各闸坝酌启泄水萨载遵旨尽展清口东西两坝六十丈又先启山旴智信两坝复启仁义礼三坝并将南关车逻昭关各坝同时开放运河两岸始保无虞虽下河不免稍被偏灾然减下之水较之冲决势缓故为患不至太甚且豫筹赈恤民皆安堵惜高斌当日未能见及展拓清口及启放闸坝致有癸酉之失也)。
使斌而有知,应叹初未识。
诸知己诗十三首 其一 礼部侍郎浙江提学王公兰生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五
公以太牢祭乔太尉,即宣尼报德之说。阿瞒猜忍,犹知此义,况君子乎?枚少也贱,长登仕途,好我者中心藏之。今生四十四年矣,伏而不出,发有二色,所报可知。每学张步自呼负负,计不与形骸俱化者,惟有文字。仿少陵八哀聊志寸心,其他或颂其生,或挽其死,见集中者,不复再见。金公恩最深,故重言之。生存者溧阳一相而已。统题之曰《诸知己诗》。
予幼学典谒,观光逐人走。
试籀书九千,饮水墨一斗。
奕奕王交河,许作童子郎。
胶庠骑竹马,观者叹道旁。
蟠桃花未开,春风吹已早。
秋来宁不实,自愧登盘小。
诸知己诗十三首 其二 兵科给事中浙江提学帅公念祖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五
杭州苏司业,群士附如毛。
非其所荐者,窃窃愁琴焦。
帅公无先容,拔我升前茅。
按剑对夜光,掘狱出毫曹。
长安一为别,咸阳万里遥。
青蝇宦海飞,白骨沙场抛。
可怜养鸑鷟,不见赋鹪鹩。
何当抱孤琴,塞外将魂招(公为陕西布政使,窜死塞上。)。
后知己诗 其十 浙江布政使张公朝缙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七
我昔还故乡,泛宅西湖住。
忽闻花外钲,惊起湖边鹭。
公时作屏藩,礼先施枉顾。
不以云泥分,竟许苔岑附。
次日华筵开,召我倾金杯。
帘前钗钏响,一队惊鸿来。
元相金闺彦,只许杨炎见。
家人父子情,闻者争相羡。
赠我容成侯,丈六金身现。
贻我鲛丝绵,奇彩日三变。
怜才尚如此,何况济苍生。
为诵子瞻语,大哉张方平。
江宁死事诗十四首 其七 前浙江副将世袭云骑尉汤君(贻汾)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椒雨集下
君字雨生,武进人。祖、父皆死台湾难者,君用荫生官至副将军,以诗酒罢官归,寓居江宁。城陷日,君赋诗一章,自缢死。先是,君营别业于冶城山下晋卞忠贞公墓旁。卞氏子孙讼君侵墓域,君挟当道力,不为屈。至是君亦殉贼难,然则君固卞夫人所谓忠孝中人也,其于卞公必有相说以解者,故篇终及之。
君岂能无死,家风帝所庸。
赋诗完结习,难得是从容。
真气定常在,西山最上峰。
卞公忠孝者,今后傥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