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湖州武康县丞许君夫人京兆韦氏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
夫人姓韦氏。京兆杜陵人。楚傅汉相之后。分封竞爽。以至周郧襄公孝宽。为宗门龟龙。曾祖某。某官。祖某。某官。父楚器。皇太子宫门郎。其外族陇西李氏。凉武昭王元盛后魏司空文穆公冲隋绛郡公礼成之世。德舆之从母姊也。中外华阀。乃生淑哲。幼失恃怙。先太君保而养之。犹女子子焉。既笄。归于某郡许授。授循理喻义。调常州义兴湖州武康丞。满岁。葺田庐于霅溪之上。忘怀进取。夫人赞家道以供先祀。诫伯宗而馌冀缺。许君之动静无悔。抑有助焉。所从之禄甚薄。不及偕老。徙宅教子。宜家佐馂。闺门之礼。有同严君。才识所及。过人远甚。虽内外之言。不越于阃。而人事物理。皆能折中焉。凡结缡二十五岁而称未亡人。又十五岁而不举火。时元和二年正月某甲子。春秋五十九。其子士俭。谨敏属诗书。未与计偕者。不忍违养故也。泣访蓍蔡。得十月某甲子吉。权祔于皇辟之封。惟夫人有姿操徽范。不得被鱼轩翟茀之饰。独振内则而传母仪。孝子冢妇。居丧率礼。礼无违而哀有馀。姻党称焉。呜呼。孩提相长。实均同气。今视士俭。犹吾之出焉。士俭缄哀词理命。请刻圆石。屑涕直书。寄兹沈痛。铭曰。
士之积行。未必丰禄。
有美夫人。不登象服。
从夫也有德有仪。训子也恩斯勤斯。
劝以义兮导之慈。养未及兮命夺之。
服在缌兮心若期。刻琬玉兮流涕洟。
吕侍御恭墓铭813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吕氏世居河东。至延之始大。以御史大夫为浙东道节度大使。延之生渭。为中书舍人尚书礼部侍郎。刺湖南七州。生四子。温恭俭让。以温为尚书郎。再赠至右仆射字敬叔。他名曰宗礼。或以为字。实惟吕氏宗子。尚气节。有勇略。不事小谨。读从横书。理阴符握机孙子之术。曰。我师尚父冑也。大父洎先人。咸统方岳。今天下将理。平蔡兖冀幽。洎戎犹负命。早夜呼愤。以为宜得任爪牙。毕力通天子命。作文章咸道其志云。又曰。由吾兄而上三世。世为进士。吾为文不坠教诫。独武事未克缵厥绪。因弃去。从山南西道节度掌书记。预谋画不甚合。以试守军卫佐协律郎。入荐为长安主簿。复出以监察御史江南西道都团练军事。府表进殿中侍御史。为管都防御副使元和八年桂州相国尚书郑公遮留。假岭南道节度判官。至广州。病痞疟加㿃。六月二十八日卒。妻裴氏。户部尚书延龄女。有丈夫子三人。曰爽曰瑰曰特。女子三人。曰环曰鸾曰倩。皆幼。行于道而倩又死。遂以柩如洛阳。祔葬于大墓。款志吕氏世仕至大官。皆有道。宜兴于世。温洎名为豪杰。知者以为是必立王功活生人。不幸温刺衡州。年四十卒。未及理人。年三十七又卒。世固有有其具而不及其用若温恭者耶。貌奇壮。有大志。信善容物。宜寿考硕大。而又不克。吕氏之道恶乎兴。铭曰。
沨沨之风兮不可追。
有志之大乎今安归。
吕君去我死乎吾谁依。
卫将军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军名逖阳羡人,少习诗书,学弓剑,有武略,二十七游并汾间,遇神尧皇帝始建义旗,逖以勇艺进,备行列。洎擒宝建德,逖时挟鎗剑,前突后翼,太宗顾而奇之,天下既定,录其功,拜将军宿卫。以母老且病,乞归侍残年,辞旨哀激,诏许之,既而以孝敬睦闺门。以然信居乡里,及卒,邑人怀其贤,庙于荆溪之湄,以平生弓甲,县东西庑下,岁时祠祭,颇福其土焉。文士王敖撰碑,辞实详备,惜乎国史阙书其人,因题是诗于庙壁。
引用典故:鲁连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一作戟)弯弧(一作弓)马上飞。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
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一作吊)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李宪仲哀词,并叙1085年 北宋 · 苏轼
 押旱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贤而有文,不幸早世,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乃以遗廌,曰:此亦仁人之馈也。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者哉。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瓒。
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
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
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
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煖。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贫士七首,并引 其一 1095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余迁惠州一年,衣食渐窘,重九伊迩,樽俎萧然。乃和渊明《贫士》七篇,以寄许下、高安宜兴诸子侄,并令过同作。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
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青天无今古,谁知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
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渔歌子 其一 1310年 宋末元初 · 张炎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罨画溪
张志和与余同姓,而意趣亦不相远。庚戌春,自阳羡溪放舟过罨画溪,作渔歌子十解,述古调也。
丁卯湾头屋数间,放船收尽一溪山。
聊适兴,且怡颜。
问天难买是真闲。
拜星月慢1263年暮春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癸亥春,沿檄荆溪,朱墨日宾送,忽忽不知正芳事落鹃声草色间。郡僚间载酒相慰荐,长歌清釂,正尔供愁,客梦栩栩,已飞度四桥烟水外矣。醉馀短弄,归日将大书之垂虹。
腻叶阴清,孤花香冷,迤逦芳洲春换。
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
想人在、絮幕香帘凝望,误认几许,烟樯风幔。
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
记箫声、淡月梨花院。
砑笺红、谩写东风怨。
一夜落月啼鹃,唤四桥吟缆。
荡归心、已过江南岸。
清宵梦、远逐飞花乱。
几千万缕垂杨,剪春愁不断
牧之水榭 元 · 张雨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杜樊川水榭在义兴东郭宋绍兴间即其地创招提今广福精舍是矣僧古田屋三间仍以水榭名牧之许侍御诗有云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刻石为山中故事古田诸孙易道上人从予游求为赋诗往题其处好事来续未艾也
爱此招提绝世氛,何因水榭得名闻。
幽篁嘉木知谁共,尘意云情若个分。
阳羡溪头黄叶路,晚晴赋里白鸥群。
诗僧文采居然别,解道曾留杜使君
学诗斋联句 元 · 张雨
至正甲申蜡月望前二日,句曲张外史天雨义兴道吴还钱塘。其老友某侨居吴中,因宿外史于客栖,时吴兴郯韶九成亦在焉。予旧尝喜与外史联句,是夜将为之而未得题。作而言曰:生以学诗名斋,示有志于温柔敦厚之教也。傥二先生即是为题,生幸多矣。用一笑从其言。诗将终,而予怯寒先就寝,明旦外史亟归,且属以足成之,为之补就。吴人陆友善隶,乞写二纸,一张于斋,一寄外史云郑元祐
明良赓歌基,猗那奏鼓始。
清庙殊雍雍(祐),赤舄固几几。
岂惟缁衣贤(雨),政以朱襮美。
原鸰兄弟急(祐),河鲂父母迩。
便施谷中(韶),亦采体下菲。
咏桑表沃若(雨),歌莱赋乐只(韶)
鲍谮苏公绝(祐),厉怀凡伯耻。
思鸣卷阿凤(雨),愿绘衮衣蜼(韶)
蔽以思无邪,毋曰鼠有体(雨)
言超授简贡(祐),道在过庭(雨)
遂去文辞害,亦屏训诂眯。
谲谏主风刺(祐),昌言发兴比。
雅亡继麟笔(韶)和寡巴里
镐罢鱼在藻,屈倡凫汎水(雨)
縆弦谁与奏,补苴自难拟。
哀哀河梁别(祐),堂堂沛风起(雨)
祠雒悔心萌(祐),决虞壮图已。
恨茀郁(祐),援桂慄藿蘼。
便啼城上乌(雨),犹恨水中沚(祐)
隆中抱膝想,许下横槊伟。
体要必中度(祐),葩正悉循理(雨)
响当贯珠串(祐),辍始辏车轨(韶)
清圆斲冰苦(雨),颖脱扣钟喜(韶)
无题白乃圣,有作甫良史(雨)
险如横空盘,突若破阵褫(祐)
雕锼百神困,策役万象靡(雨)
爨桐声玉明,庙乐厌石齿。
挥毫既凌厉,赋物斯须委(祐)
郯公学方笃,吴歈好诚鄙(雨)
萧斋扁佳名,华构落新址。
诗律妙独造,吏尘净一洗。
瑰辞出语阱,遗经贮腹笥(祐)
道在用服形,神悟为洗髓(雨)
不亏素王造,信全幽人履。
肾胃苦搯擢,物累困成毁。
直登陶韦奥,旁摩垒。
燄凌天策燉,古偕灵光岿。
请验百世传,致慎一匮圯。
两老皆苦心,六义始盈耳。
挂一真漏万(祐),聊以示吾子(雨)
联句书桂隐主人斋壁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言排律 押侵韵
至正己亥冬十月四日予偕吴兴庭美义兴高玉窗夏长祐吴郡张学河西张吉富春吴毅东海徐子阳羡高瑛云间谢思顺同游淞之顾庄酹橘隐老仙墓因过郁聚学聚斋见桂隐主人供茶设醴席上与诸客联七字句成一十韵十有八句书于斋之壁予为会稽抱遗叟杨某也
九凤山阳漂渎阴,十年曾记此登临。
仙人一去破斗,小山重招花作金。
勺水研池圆洗胆,老蕉书叶倒抽心。
瞿昙像现云生壁,木客诗成风满林。
白马胡僧经写贝,青乌方士石旋针。
六花雪舞昆吾剑,一索珠悬斛律琴。
出柙怒号斑额兽,镇笼解语雪衣禽。
掀髯自作苏门啸抱膝谁歌梁甫吟
联得弥明诗句就,内中韶濩有遗音。
点绛唇 元末明初 · 邵亨贞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蚁术词选卷之二
高照庵先生宋朝遗老也。尝有长短句云:「梦绕荆溪,蟹肥村瓮满。」每诵之,自可想见村落秋深景物。近见吴野舟诵,而涵泳不已,有当予心,故述即景,且期后约。
极目平芜,渚寒烟暝秋波远。
凫鹥散乱。
黯黯天涯晚。

蟹壮莼香,村瓮家家满。
频相见。
幽怀共展。
剪烛巴山馆。
李元直待制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元直名秉方李忠介公黼之子也荫授同知常州中吴陷供亿无锡官兵予避地次尝一言为赠既无锡亦陷元直郡总管完颜以义丁合宜兴师严蒙古布哈骑步卒退保阳山其地阻湖凭险顺逆不常至是山氓委心戮力战拒张氏凡十六月张降浙省朝廷录功拜浙省参政完颜擢浙宪使元直待制翰林南北使往还数承记问因赋八句以寄
虎穴子俱班,阳山试百艰。
不图黑子地,如在玉门关
壁立孤危影,天回只尺颜。
丝纶焕五色,思睹水云间。
高照磨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奉符高孝子名自入池迁父照磨公葬将归祔先陇也予嘉名孝尝赠诗一日拜予且泣曰名家本汴大族高曾祖并仕节度使子孙散处青齐先君晚禄下位蕴弗大施殁于乱平生行义粗具池阳仲遵九江僧观空海序文敢复以哀诗请公盖岑讳长卿字性刚洁遇事不阿挠俗号别子初为掾集庆大夫纳鳞(一作麟)建议溧阳二州漕粟舟缭二千里始抵龙湾候海运民病之宜兴距二州百里听民陆辇置仓便公于是将命中书往复论列利害几二载不以艰窭受揽输豪氓所赂神疲虑殚克允厥猷者公之力也既调池民有以筒密藏银筴十双于双底用报德觉焉怒民挟筒退兵兴达实丞相以分帅曲律荐版授池州路照磨军缺储礼劝义激巨室咸奉命时至正十五年也越二年江南北皆敌境池最后陷曲律帅被执不屈死公尚督战备于外闻池不守遂隐九华复徙建德明年卒其友陈中殡之敬哀以辞曰
白首操冰蘖,青衫困简书。
日回戈浸远,山采无馀。
多士交(作文)潜德,遗民式葬墟。
儿贤天所报,骸骨遂归欤。
东流尹陈公挽词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梧溪集卷三
公讳文杰汉卿默斋毗陵人也父业医母张氏怜其好学每质簪珥奉师会宜兴钜室蒋竹径病公侍父往就留其塾卒业久之客有寓公过蒋一见纳为友寓公赴浙宪使遂荐授庆元儒学正至则浙东帅重之俾二子从二子挟贵胄无弟子礼又群苍头臂鹰鹞日躏躤无度公麾苍头去弗听乃朴教二子曰吾授堂帖一通班官耳义犹受天子命天子有圣旨诸王驸马不得扰学校汝敢是乎因夺一大鹰纵之苍头走白其帅帅怒唤公众为公惧止之公曰吾有圣旨在竟往帅诘曰纵鹰有之乎公曰鹰不纵帅有罪具言云云帅竦立曰是爱我也遣苍头出谢竟护公归既辟为其掾一郡大惊满考除本学教授再辟掾淮东两浙运司知事丁母艰服阕改江阴知事三载擢东流尹推赠父宜兴判官宜人即谢病归逾年卒寿六十九先是公长郡幕里人殷数请托先君拒绝之殷衔恨诬行赂告分宪属公逮系公复宪官典史王某者清谨人也杰交其子逢亦未始识一面万万无是事惟体察之宪官韪公言独不问后逢见公于家无一言及之其平生行义率类此公负诗名监丞陈公旅以兄弟礼最亲善尝志其母宜人墓子在有文学遭乱忧悸死孙一
东流家本医,少贫困闾伍。
卖药粗给身,力学忍刺股
祖莹良苦志,黄宪早称许。
参术收狄笼,芝兰羞谢墅。
绣衣骢马郎,遂有茂才举。
寻典四明教,弦诵喧两庑。
元帅勋旧臣,遣儿授训诂。
其奴臂鹰鹞,躏躤圣宫宇。
毅然掣锦绦,麾去莫敢侮。
同舍为公惧,公且白大府。
帅叹礼遇加,擢掾器三语
再迁东淮阃,参赞妙材谞。
郗超幕两登,单父琴一鼓。
先茔罢焚黄,长啸即解组。
桑榆晚留景,奄忽悴风雨。
送丧阻范式,能诗失阮瑀
忆昔忘年交,瓦缶视钟吕。
虞揭欧黄辈,恨不与披睹。
间话良天时,盆缲罄馀绪。
况于鲁连义,历历在肺腑。
遗孤丧乱中,揆分合予抚。
呜呼同漂零,清秋益愁伫。
张氏通波阡表辞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五
张氏宋丞相商英裔也高宗渡南子孙遂居杭之菜市八世祖某游爱千山樱珠湾遂家焉六世祖八七居士又自湾迁凤山阳祥泽汇躬职农亩奉亲孝生通俭朴恬慎事继母犹所生遇冬雪埽隙地撒以食冻禽翔集者以千数通往来慈乌或有翼而随者寿至九十三生显博阅书传尤精梵典及星历山经地志之学攻苦恬淡如父风与儒释唱和诗偈若干首传于乡寿八十四生俊广颡丰耳美髯须音吐如钟涉子史学长于刑书中慈而外刚见善若嗜视恶则疾如仇乡闾共以其咈诺为曲直人负不平不之邑而之俊咸称之曰张片言尤好施赈贫救难凿义井造义舟建大石梁者三寿七十生三子恺悌瑶恺生子曰龙曰凤悌生子曰兴曰睢瑶谦厚长者恤护一方生子曰麒女妙龄适卢祥龙生宗仁宗礼凤生宗义兴生英麒生斌桓麒读书好礼以宗谱未修惧丧乱之馀弥远弥失乃即祖冢通波之原徵前进士会稽杨公维祯为阡表复徵撰家庙辞勒之碑阴可谓知所本也已夫积善庆泽流衍五世迨麒绪业益修华闻益著公侯复始于是乎在辞曰
凤之秀兮维阳,盘涡洑兮萃嘉祥。
田膏壤沃兮物无疵疠,天秘地藏兮郁郁吉冈。
暑寒兮露雨,甘有醴兮肥有羜。
纷颁白兮降登,忻忻兮玉语语。
云阴凝兮风凄色,恍冻禽兮下粒食。
伐石刳木兮以梁以舟,民免揭厉兮鳄扰驯安流。
眷门阀兮宋相裔,德深植兮善广萟。
顾无往兮不复被,服䙬衮兮再世其世。
张公洞(并引) 明 · 沈周
弘治己未之三月余来宜兴吴君大本二十一日大本倡曰张洞果老修真处古幅地之列吾邦之仙域也必启君一游余笑曰业已订之矣于是理舟载酒从洑溪而南历罨画溪迤𨓦四十馀里始舍舟陆行望西南诸山高下层叠丛然莫知所谓处诘之樵人指盂山曰此中是已其山于群山最下而小计其高不过二十仞心甚易之岂灵区异壤能结乎是哉冉冉曲经田塍间三里许乃抵已暮亟由林麓左行拆而北二百步路次临一穴甚深晦其唇有杂树蔽亏人谓此之天窗也转及山椒则洞口在焉呀然向西北且隘有石衡亘于上如门楣然入必俯首上摩小方有刻未暇读门侧置片石纹纵横云为仙枰疑好事者设之自兹从石级下度载上载下崎岖甚疲于足因小憩旁石瞰下冥冥时岚气滃浡如水涵于中不可儗步隐隐惟见石台耳暝色渐翳迨无所睹乃下山议宿道士张碧溪林馆规以明日补其未足之游夜二鼓雨作檐声浪浪怅然谓必败乃事矣黎明天就霁即蹶起厌浥湿莽中喜剧兴热却掖猛进冉冉焉足若虚蹑洫洫焉身若渊坠愈下而境愈奇乃及台而昨俯见天窗者今则仰视之日光下映四顾瞭然下多乱石倾亚有崩跌势传孙氏赤乌间霹雳所开天窗可想其迹也台踞北趾崇丈馀南面而立则三面环见皆石壁壁拔地渐高而偃如鹏翼鶱空焘下其中谾谾壁之理上下皆庚庚而横理中乳流万株色如染靛巨者么者长者缩者锐者截然而平者菡萏者螺旋者参差不侔一一皆倒悬俨乎怒猊掀吻廉牙利齿欲噍而未合殊令人悚悚乳末馀膏溜地积为石■(木菑)数长躯离立兀兀色揉青绿可爱西壁下作大裂斜而衍幽而窅内多流石错互初随行小僮误由洞口岐而入忽见蹒跚出于罅处众讶曰何小子之佻达也东壁下一小厕门内有石洼滴水满中又一正南壁中极黟黑云通半里许余闯之寒气淰淰袭人不可久伫大本则挟童奴二三辈执炬踉蹡而入觉其挺诣之无难也非但不能抑不敢以老身试其不测惟盘桓台下恣得俯仰之观嗟乎设者不自知其巧而使游者知之知也有不能尽其知游也亦有不易者焉余于宜兴二过尚相昧今于一识迨始获之可信境于人间不多设游于人生不能几遭因引酒独酌心与境融乐与迹超洋洋乎欲参造物者游谓可遗世而长存不知果翁之得果何如哉时大本自别洞出仍来候余历言其中石床石灶丹田之异旁之列不可殚记余曰毋多诧我我亦有神偕子往矣大本请记而系以诗诗曰
仙山不在高,灵区设中冓。
包蒙自太古,霹雳始与牖。
闇然不耀地,白日已通昼。
遂亵世游人,我及千载后。
登顿入地中,足与石角斗。
飞厓临紫云,既掀势还覆。
仰面欲成压,山鬼自司救。
元气不蒸雨,五色变乳溜。
支本万不齐,纂纂簪笋瘦。
又如人披腹,呈此琅玕秀。
旁扉表云房,曲密通款窦。
跬步必容炬,老胆怯且逗。
神仙未易求,冥探亦何遘。
矫手采瑶华,和饮千日酬。
聊度三千年,儗与石同寿。
擒虎行 明 · 邵宝
柱史朱君士光按治至宜兴下擒虎令三日间得一豹二虎谓虎之首骨可为枕以祛风也远以致予且曰愿得擒虎行以旌某之功君之功猛于虎者大矣元夕灯下漫作是词以寄之
一日擒一豹,两日擒两虎。
绣衣使者到荆溪,三日尽知民病苦。
使君县令县令召猎户。
赏格高悬网新补,尽道使君仁且武。
使君谓父老,汝邑昔有周处公
力与蛟虎争长雄,不知名落三害中。
斩蛟杀虎翻然改行收奇功,今人古人性本同。
彼哉名在丹书欲焚者,能言擒虎自效吾其从。
甲能独当乙并力,所不汝贷有如此溪石。
一鼓再作,声如风雷。
山谷响应林木摧,丑类欲逃安往哉。
一虎复一虎,一豹复一豹,从今日日闻飞报。
君不见山南山北行人多,争和使君擒虎歌,何处乡村愁政苛。
元夕献筵诗 其一 明 · 李贤辅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聋岩先生文集卷之一
叙云。嘉靖甲寅岁会。家有佩印绶者三。青松府使仲梁奉化县监希梁。义兴县季梁。是岁。父翁年八十八。曾以亲老之故。仲梁以三陟府使换青松。希梁以彦阳换奉化季梁以连山换义兴。是日。有官者各以其邑赍酒馔来饷我。兄诸儿孙毕集。邻里亲戚俱会。内外同厅。终日酬献。醉乐陶陶。吾汾川故家。自高曾传祖及父已百馀岁。及我之身。亦且四十年。缘我仕宦于京。以官为家。或出或入。有同逆旅。倾颓殆尽。干蛊之儿文梁主之。始倩工修之。适今岁日。设席于此。共迎新庆。余喜而名其堂曰肯构。仲儿吟绝句呈于座席。末句押天字。余念独谷成石璘之诗八十逢更谢天之句。因其韵联成绝句。且三儿换来近邑。皆上恩。并作戒子诗。在座者皆和。书于板末云。
八十逢春更谢天,海东耆老著诗篇。
聋岩樗散尤堪谢,寿到今辰又八年。
左议政林府院君赠谥忠翼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历观自古帝王之定大业戡大乱者。必有厖臣硕辅出而为之左右。惟我昭敬大王即位之二十六年。日本大势兵。乘我不备。遽陷三都。时则有以左参赞居忧在庐次。特起为兵马都元帅。乃能维持危险。弘济艰难。竟赞中兴伟绩者。其人为谁。姓金。讳命元字应顺。系出庆州新罗大王溥之后。有讳稛。佐我康献大王。策佐命勋。封鸡林君。即其六代祖。祖讳千龄。魁进士及第。官至直提学。考讳万匀。司宪府大司宪。娶顺兴安氏县监尊义之女。生二子。长庆元。文科节度使。季即公。生于嘉靖甲午。中戊午司马。辛酉。及第。直学都宪节度公。皆状元及第。而公亦屡占解魁。竟中甲科探花人称状元家。例授直长。即选玉堂为正字。升著作博士李梁秉国。公与节度。俱被斥罢。败命别叙。教曰。玉堂阙员。以庆元兄弟拟差。即拜副修撰。出入正言、献纳、持平、直讲校理。充书状官。还拜修撰。戊辰巡按咸镜道。条列山川形便防备事宜。刻之高山馆壁。以持平召还。道拜钟城府使。进阶通政。爪满。移东莱府使。盖欲试之边远。将以大用也。自判决事刑曹参议。又出为罗州定州牧使。旋拜义州牧使。特加嘉善。言官论其骤升。宣庙教曰。将为节度使之人。不可改也。无何。果自义州。移镇兵阃。踰年。入为户曹参判。出为全罗监司。朝廷方议以监司全州府。公状启辞职。且言府尹沈义谦有才局。请以自代。论者以为非藩臣所敢言。请罪之。上只命追问。即日赦出。拜汉城左尹京监司兵曹参判甲申。超资宪为咸镜监司。还拜刑曹判书都总管丁亥。拜右参赞。倭寇陷鹿岛。以公为都巡察使。贼退。移拜平安监司。复为刑判畿伯左参赞。兼知义禁。参鞫郑汝立。录勋封庆林君。升正宪辛卯丁大夫人忧。壬辰变初起。复为巡检使。未久。拜八道都元帅。大驾西迁。都人大溃。公墨衰临戎。退守临津。召集散兵。设栅防滩。形势稍张。贼不敢遽逼。公亦按兵不动。朝廷疑其持重。遣使督之。诸将渡江。遇贼伏大败。申硈、刘克良皆死。公驰到津口。收馀兵左次。及贼陷平壤。公驻劄顺安。贼游骑日来斧岘。公昼夜不离行阵。衣不解带。分布诸将于要害。以扼贼路。以卫行在。贼不敢西。天将史儒轻进而败。一路大震。皆言贼兵且至。时大驾方驻湾上。或请公亟报行朝。公止之曰。少待的耗非晚。俄闻贼毋动。军佐咸服。防御使金应瑞知朝廷戒进兵。屡牒请战以试公。公恶之。手署依牒施行。巡察使李公元翼在傍愕曰。公何不禀于朝而径许战耶。公不答。既而。应瑞出兵。徘徊不见贼而还。公亦不之问。但私谓李公曰。此子心肠不直。慎勿轻信。李公吐舌。癸巳。天兵来援。公策应周旋。动中机宜。天将倚而为重。每战必咨问。公引天兵薄贼窟。多方以挠之。贼穷蹙宵熸。松都、汉京。次第收复。车驾还京师。公亦病。辞递元帅。历判户、礼、刑、工四曹。参鞫宋儒真。进资崇政。丁酉。贼再猘。公还拜本兵兼留都大将明年。升崇禄。为邢军门接伴使。迓于义州。辞递兵判。己亥。复授。庚子。特除左赞成。俄荐拜冢宰。铨注公平。党议自息。公论韪之。居数月。鼎席缺。宣庙教大臣曰。金命元宽厚有容。白首勤劳王事。予欲卜相如何。佥议咸允。即日拜右议政明年。升左辖。又明年壬寅。卒于位。春秋六十九。自始疾至卒。医问交道。礼葬高阳大慈山酉向原。太常议易名之典。危身奉上曰忠。思虑深远曰。赠谥忠翼。公娶清州韩氏户曹正郎绾之女。领议政效元之孙女也。贤有妇德。生三男四女。男长守恺。无后。次守仁。出后于节度公。生一男一女。男南挺。女适黄坤载。次男曰守廉。益山郡守。生一男女。男南重。礼曹参议。女适正言沈东龟。女长适县监南复始。生子镇。县监。次锡。参奉。次铣。文科海州牧使。次女适宗室文城君健。生子始、林、正。女适县监具仁基。次女适崔尚镇。生男茂义城县。公资禀凝远。器识宽平。自幼已有大人气度。中心乐易。与物无竞。平居未尝有疾言遽色。内无城府。外绝修饰。其于荣辱得丧。一切付之膜外。官虽高。家益旁落。性俭素。居处饮食。翛然如寒士。然遇客必置酒。倾倒肺腑。和气蔼然。敦睦出至诚。奉养外舅。如事父母。少受业于退陶门下。学易颇详敏。先生嘉之。许以大器。贻书劝学问。既以词华。名擅场屋。释褐即选玉堂。八年经幄。恩遇日渥。自巡按还。委公边事。知其有将相才也。北忧虏则公北。南急倭则公南。衡人物掌邦政。非公不可。则公入判两铨。宣王化镇边民。非公不可。则公出秉阃钺。国家以公轻重者殆四十年。及其忠劳著于中外。望实孚于朝野。则金瓯之卜。乃出于特简。此尤异数也。领相李公恒福。以诗语去位。公于筵中。竭诚陈辨。谗者欲并挤之。公不以介怀。人服其量。早习兵书。颇事弓马。而不以将才自任。庭对之文。寓兴之诗。传诵脍炙。而不以词翰加人。其韬晦又然也。噫。公苍皇受命于国事已去之后。以乌合兽骇之卒。当举国滔天之贼。徒以忠义。感发士心。遮遏贼势。卒能协助天兵。恢复疆土。国之中兴。其谁之力欤。而终身不挂于口。呜呼。公真长者也。铭曰。
伟哉忠翼,遇我先王。
擢自经幄,历试边疆。
经营内外,绩日以隆。
岂公尽能,宣庙知公。
逮遭大难,天步艰危。
苍黄受钺,才亦何为。
白首戎行,将乎相乎。
只手狂澜,有国无躯。
槩公事业,天挺之豪。
公不言功,上思其劳。
释师八路,平步台枢。
施之斯博,敛之若无。
风流笃厚,世莫疵者。
如其将也,如其相也。
征西将军 明 · 沈明臣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嘉靖丙寅冬朱邦宪宜兴偶过谒周将军庙提督军务都御史张公使人打碑庑下县官又具私马数百蹄为驿以应部使者臭秽不可入谒罢怆然退与朱生各赋一诗纪之
宜兴县东城北隅,萧萧古庙田中居。
入庙看碑识周处,壁间仍有晋时书。
陆机羲之画,高题英烈将军额。
中丞好事来打碑,墨花未透冰凝石。
首尾犹存数十行,字迹剥落经几霜。
中间欲读不可得,使我感慨徒悲伤。
况闻上司索马骑,县官供给先点齐。
东西两庑古碑下,聚卒立马千百蹄。
呜呼城中万家邑,岂无一室容马立。
乌骓赤兔向风嘶,岂是将军战归日。
抠衣上殿知英雄,阶前下拜生悲风。
竹色松声自虚壁,积雪故照夕阳红。
呜呼将军何武斩蛟射杀白额虎
折节终成文武才,按剑不避权贵怒。
五千孤旅战梁山,弦竭矢穷知死所。
形容何必丹青传,晔晔精灵照今古。
神游旷八极,殿宇今摧颓。
屋后青山葬衣甲,败垣春雨无花开。
呜呼三冢累累宛相似,老树千年半凋死。
墓田冷落几家耕,一泓野水秋风起。
同游正与朱生来,朱生惨然吾亦哀。
问我他年如作令,封墓式庐崇祀敬。
先贤庙貌委尘埃,县官不知无乃病。
风纪人心国之命,前典无存后何镜。
却笑朱生真太狂,先向山人问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