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丞相尚书左仆射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唐 · 李宗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四
上即位五年正月丞相左仆射太原王公以癸已发疾。其明日。遂薨于位。天子震悼慜恻。遽命内谒者诣其室。索其所以饮食寝作之端。既详其无他状。遂赠布帛菽粟。率用峻等。既又不塞痛轸之意。加内府之绢千匹以锡之。为之罢朝三日。命兵部侍郎一人。持节驾驷马。箫鼓出自正殿。直抵柩前。册公为太尉。葬有日。官给秘器。及就途。遣王人亟临视之。命羽葆旂常辂车之饰皆及墓。俟其返虞。鼓声四节于里第而还。示不与常制等也。其子镇。以宗闵晚陪公于相位之末。稍窥公之行。请铭其烈。以垂于后。且不宜拒。遂铺其荦荦所能言者于金石云。公讳播。字明扬太原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以历世为王。因而受氏。高祖满。汾州长史。生大琎。嘉州司马给事中司马生升。咸阳县太子少师少师生恕。杨州仓曹参军尚书左仆射。公仆射元子也。忠敬而本仁。明而有制。内显而敏。外肃而和。贞元十年进士第。是岁策贤良。以直言校书集贤殿。其言平戎经国之术。粲然可举。调尉盩厔。断狱首出。御史中丞李汶爱之。奏为监察御史。按云阳丞源咸季以赃免。用(疑)文不宜调而调。因谒于台。遂捕劾之。追奸胥。穷律旨。奏流咸季。刑曹郎罢所居官。给事中以省诏非是夺俸。缘而坐罪者甚众。自是风声不可遏矣。为侍御史时。京兆尹李实文皇宠委。能祸福卿士。凡其荣衰。系所附背。举朝迎避其锋。公在途而来揖。公移文诋之。其词可羞。实遂奏公为三原。求其不足于礼以持之。公至尹署洎郡吏之馆还其邑。敬府之礼无不具。既出其算。反加畏焉。县之编于户者。多中贵人。前令率不能自为其政。弛张牵之。公悉召所谓贵人者。入坐堂上。拜曰。敬桑梓宜如是也。邑人大骇。从其所指。为长安。朝廷方恩于頔。而以帝女嫁其子。民有与于氏苍头同盗人马者。前令捕民而纵其苍头。公始至县。即立取其奴。与民均其法。知御史杂事京师饥。谷起价。京西诸侯。相率闭。公移之书。徵秦晋泛舟之说。西镇惴惴收去条令。流于元和四年御史中丞。岁中知京兆尹六年刑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上言流人会赦而归。独配囚为隔。遂无还者。请率以七岁为竟。至今用之。寻加礼部尚书。益以御史大夫。又以户部尚书节度西蜀长庆初穆宗。言中外之事。遂留为刑部尚书。复斡盐铁。中书侍郎平章事。仍其职。匡维激发。始以进贤为急。上方有意河朔。以财赋始出于方土。二年。公用相印为淮南节度使。以其职随之。四年。言事者谓盐运之设。宜留京师。用制方土。加检校司空。去其使。未几。上念公成法。又以使属公。加司徒。今上践祚。急召徵公。至即拜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其使。寻兼太清宫使。累进爵至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进阶至金紫光禄大夫。年七十二而薨。公入官三十二政。逮事六帝。出统楚蜀之师。入极台宰之尊。前后三总盐铁。既出又复。几二十年。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宁有独私于公耶。必有以当其然也。一署吏。苟不犯。无能夺其任者。岁时奏课。上于策太史。胥次迁亦如之。故人用安其为善。莫有欺公者。虽远至海裔。若总辔笞捶。
穷年不死一吏贬一职。
而群务自济。
凡朝廷平淮取郓。
屠汴下沧景。
干戈不息者十五六年。
馈饷资费。
随其缓急而立办。
沛然若神给。
其间沟琵琶。
导颍河。
以漕轻舟。
师人坐受其饱。
三门
挽沉石。
以济巨舻。
关中遂忘其饥。
皇甫镈之强敏。
反短公于上。
公犹不知。
上谓其长者。
论景宗信矫制释逗挠之将。
期必抵于罪。
时服其敢为。
深涉徐境。
导龃龉而为忠槩。
人曰真宰相器也。
权征之外有杂缗。
贡内帑
号为羡进
贞元中
岁不过十二万缗。
及公岁贡百万缗。
凡国有大征伐。
不虑其费之有无。
丞相晋公专征讨之事。
兵食之给。
悉出于公。
公方从容以赞其成。
及沧景平。
公有叶力之助。
御史中丞京兆尹总赋秉政。
未尝书笏为记。
善于启奏。
天子不能自守其喜怒。
公以专志持务。
密匡于上。
行已寡徒。
不喜伐露。
由是数帝任遇。
多被恩泽。
权利去留。
如在诸已。
人多意公能诡合于时。
及公再持相印。
晋国洎一二公同辅于上。
趋向甚直。
雅符于道。
苟所举公是。
公必扶之。
即非是。
公遂嘿嘿不和。
由是上知公厚重。
而同列亦耸待之。
乃见公之所为。
与向之所知者期公。
盖甚戾也。
公既屈于名而伸于富贵。
岂非盛德君子神明之所祐耶。
故夫人清河崔氏。
给事中锐之女。
嗣子式。
秘书丞
砥服名教。
不以丞相子自居其身。
次曰冰。
始授京兆府参军事
器度宏远。
公之仲弟曰炎。
季曰起。
与公三人俱用文学奋于江左
西游长安
七中甲乙。
时议伟之。
公殁不几日。
而起以户部尚书司国之计。
门闼之士。
咸来哭贺。
郡吏之执籍繁夥。
一如公之时其亦于世难求也。
从事相国程公异今荆州相国段公文昌
其他分居中外罗诸台阁者。
不啻三十人。
铭曰。
在岁太和。
惟帝圣神。
图任旧臣。
乃相太原
惟是太原
福祥其奔。
再持化权。
枢揆联联。
两统剧藩。
楚淮蜀坤。
始自元和。
公秉货泉。
宪穆敬文。
洎兹圣君。
四帝财征。
去公孰亲。
惟煮惟铸。
惟范惟聚。
东扫北殄。
上之所怒。
带甲百万。
糇食惟巨。
俾公尸之。
不劳而具。
变通以时。
物无滞遗。
纲条一施。
莫越其规。
御众以仁。
中控其机。
信行恩驰。
罔有诈欺。
公之惟扬。
漕务其将。
公之留庭。
职与公并。
首尾贯联。
几二十年。
相府使符。
随其兴殂。
公之敏智。
显爵自至。
不纷其外。
姑直其里。
始承其风。
畏公之邃。
及与之同。
泳公之义。
仁人之迹。
殁而乃炽。
揭于兹碑。
不仆不倚。
庆历圣德颂1043年4月 北宋 · 石介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三月二十一日大昕,皇帝御紫宸殿,朝百官,相得象殊,拜竦枢密使,夷简以司徒归第。二十二日,制命昌朝参知政事,弼枢密副使二十六日,敕除修靖素,并充谏官四月八日,皇帝御紫宸殿,朝百官。衍枢密使仲淹枢密副使,乃用御史中丞拱宸御史御史谏官修靖十一疏,追竦枢密使敕。十三日敕,又除襄为谏官。天地人神,昆虫草木,无不飗喜。皇帝退奸进贤,发于至聪,动于至诚,奋于睿断,见于刚克,陟黜之明,赏罚之公也。上视汉魏隋唐五代,凡千五百年,其间非无圣神之主盛明之时,未有如此选人之精,得人之多,进人之速,用人之尽,实为希阔殊尤,旷绝盛事。在皇帝之德之功,为卓荦瑰伟神明魁大。古者,一云气之祥,一草木之异,一蹄角之怪,一羽毛之瑞,当时群臣犹且浓墨大字金头钿轴,以称述颂美时君功德,以为无前之休,丕天之绩。如仲淹弼,实为不世出之贤。求之于古,尧则,舜则,周则闳散,汉则,唐则,陛下有之。诸臣亦皆今天下之人望,为宰相谏官者,陛下尽用之。此比云气草木蹄角羽毛之瑞,万万不侔,岂可翻无歌诗雅颂,以播吾君之休声烈光神功圣德,刻于琬琰,流于金石,告于天地,奏于宗庙,存于万千年而无穷尽哉!臣实羞之。臣尝爱慕唐大儒韩愈博士日,作元和圣德颂千二百言,使宪宗功德赫奕炜烨,昭于千古,至今观之,如在当日。陛下今日功德,无让宪宗。臣文学虽不逮韩愈,而亦官于太学,领博士职,歌诗硈颂,乃其职业。窃拟于,辄作庆历圣德颂一首,四言,凡九百六十字。文辞鄙俚,固不足以发扬臣子之心,亦欲使陛下功德赫奕炜烨,昭于千古,万千年后观之,如在今日也。臣不胜死罪。臣贱,无路以进,姑藏诸家,以待乐府之采焉。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闼。
晨坐太极,昼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蘖。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乾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大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该洽。
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势,汤沸火热。
汝时小臣,危言嶪嶪。
为予司谏,正予门闑。
为予京兆,堲予谗说。
贼叛于,为(原作往,据石本改)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积雪。
汝暑汝寒,同于士卒。
予闻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
弼每见予,无有私谒。
以道辅予,弼言深切。
予不,弼自笞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箧。
侍从周岁,忠力尽竭。
契丹亡义,梼杌饕餮。
敢侮大国,其辞慢悖
弼将予命,不畏不慑。
卒复旧好,民得食褐
沙碛万里,死生一节。
视弼之肤,霜剥风裂。
观弼之心,鍊金锻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辞不受,其志莫夺。
仲淹弼,一夔一契
天实赉予,予其敢忽。
并来弼予,民无瘥札
曰衍汝来,汝予黄发。
事予二纪,毛秃齿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长枢府,兵政毋蹶。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
其器魁櫑,岂视扂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
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脩惟靖,立朝巘巘。
言论磥砢,忠诚特达。
禄微身贱,其志不怯。
尝诋大臣,亟遭贬黜。
万里归来,刚气不折。
屡进直言,以补予阙。
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昔为御史,几叩予榻。
至今谏疏,在予箱匣。
襄虽小臣,名闻予彻。
亦尝献言,箴予之失。
刚守粹悫,与脩俦匹。
并为谏官,正色在列。
予过汝言,无钳汝舌。
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举擢俊良,扫除妖魃。
众贤之进,如斯拔。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倚辅弼,司予调燮。
下赖谏诤,维予纪法。
左右正人,无有邪孽。
予望(原作望见,据石本、徐本改)太平,日不逾浃。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杀,其默如渊。
圣人不测,其动如(原作以,据《宋史》本传改)天。
赏罚在予,不失其权。
恭己南面,退奸进贤
知贤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难(石本、剑本作艰),惟断乃克。
明则不贰,断则不惑。
既明且断,惟皇之德。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语,曰惟正直。
毋作侧僻,皇帝汝殛。
诸侯危慄,坠玉失舄。
交相告语,皇帝神明。
四时朝觐,谨脩臣职。
四夷走马,坠镫遗策。
交相告语,皇帝神武。
解兵脩贡,永为属国。
皇帝一举,群臣慑焉。
诸侯畏焉,四夷服焉。
臣愿陛下,寿万千年(以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
南望阁皂山1189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生米渡
予去岁归舟至豫章,即望见阁皂山今月十四日晓生米渡,复见此山。自此日见之,愈远愈见,十七日未至进贤县五里所乃不见。
惭愧多情阁皂山,去年迎我上西船。
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
崇碧轩诗 元 · 陈旅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江西张继明归进贤,山中屋前后皆高岭。前岭曰瀑坌,盖谓飞瀑若尘坌然。门临清溪,溪受飞瀑。张氏有田如千亩,溪行田间。后岭旁有深谷,多古木。屋东为轩四楹,豫章杂树,与山俱青,因名轩曰崇碧。奎章学士虞公为大书之。继明又来钱唐求诗于予,诗曰:
豫章山中多豫章,长松大竹相扶将。
屋东微见红日动,檐曲细含翠雨凉。
洗空丝瀑落溪艇,暖客锦苔铺石床。
何时到子轩下坐,太朴显民同瓦觞危太朴杨显民,皆继明之所厚。而其居又相近也。)
德政歌 明 · 吴与弼
桐庐吕侯廷和宰洪之进贤期年矣甚得其民有儒一生相厥耆老顾予请颂归率其子弟咏歌舞蹈于和风甘雨之中以服清化美事也重以吾邑令君李侯之命遂走笔以复焉陈子宪朱文贯吴志广陈子宁者四老也傅海者诸生也歌曰
我忆弦歌武城宰,流风馀韵今安在(怀古)
卓哉吕侯英妙年,碧梧翠竹何娟娟(念今)
却金海隅光使节,寒露玉壶浸霜月(形容清节)
牛刀小试鸣南州,长天雕鹗横高秋。
丹诚烱烱慈仁父,反风灭火并伏虎(德政)
琴堂有教肃簪裾,犴狱虽设期空虚(省刑)
南邻北里童与冠,含哺鼓腹相泮涣(民安)
春郊桑柘涨丛丛,秋原禾黍迷西东(物阜)
邻封野人拜佳政,乐与舆人共涵泳(结上)
桃李阴阴清昼长,牙签玉轴森琳琅(书籍)
列圣群贤屹相向,蓍龟指南如视掌(圣贤示人之意无弗在衷)
河海何曾择细流,泰山固不辞土壤(不自满假)
百尺竿头事若何,濯缨一曲沧浪歌(务造其极朱子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