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题叶氏四爱堂 元 · 詹厚斋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皇元风雅卷之四
友人叶成甫世家永丰梅林松溪元贞丙申动适彼乐郊之想慕孟氏三迁之风徙居睦乐池头相攸幽胜结庐三间竹树茂美凿池灌园手植莲菊又取濂溪渊明和靖山谷诸老之说揭中堂榜曰四爱以寄四时雅兴清矣哉且以永日且以尽年有以自老矣而数仅中寿二子无翁凯翁皆恂恂善与人交凯游方之外元好脩而文于屋东偏辟小室号半隐面脩竹竹外车马憧憧而嚣尘不到清琴横床儒书堆案不矜名不眩能能其世家而大之者余每过之喜其有隐者趣为之赋小诗
四爱名堂名匪誇,梅兰莲菊当传家。
谁知半隐琴书趣,出色堂前四爱花。
前六峰行贻叶舜可(有引)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一
信州永丰县东下五十里地名柘川有峰六笔圭屏蟾鳌抱儿是也陈真人龙井并在灵雨岩下陈五代末得道者甲申春二月予同道士余常清访其地主叶舜可为兹峰游适大雷雨因赋是诗舜可负材德弗仕咸称之为长者
客楼拂曙岚光入,起见千山万山集。
紫骝小纵春风缰,六峰秀拔当前立。
六峰僻处始我遭,井翻霹雳龙为逃。
斯须灵雨过绝巘,呈态献状争雄高。
老蟾膨脝飞不得,巨鳌凭陵气相食。
屏开琉璃圭拱璧,抱儿娇媠愁无色。
惟馀孤铦之笔势卓然,倒影画破清泠泉。
王珣江淹已远,紫翠长扫烟云天。
天低石林籁自响,擂具拄颐神独往。
泥蕨丛生虎迹间,岩花却堕鹰巢上。
乍来毛骨恍尘蜕,久憩衣巾飒秋爽。
日静时飘大梵音,月明忽降瑶台仗。
武夷九曲仙所都,江郎参倚尤魁梧。
南东相望德不孤,足配岳牧临方隅。
子何尚友山泽癯,涵泳圣真咀道腴,许我画入幽居图。
怀德(怀王道山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真韵 出处:梧溪集卷二
王先生讳森字道山建德人性机警夙丧父得废疾母患其生业未植闻有道士黄云西自陜来推人命若神俾先生贽见之白其故黄慨然纳为弟子尽传其学后(一本无后字有冠游二字)术大行母赖以寿终江西省达官侧室被幽置数年一日召先生推其命先生曰是妇当因子而贵且容德全真贤媛也达官感悟见其子欢如初内御史敬夫之父靖江公居信州永丰素无子后得御史于其侍婢母夫人嫉之先生时挈家是邑得所生辰辄飏言曰异日状元也夫人知爱若已出年十九果及第世服先生长者也至正壬午侍先君之永丰首币见问所奥喜谓曰子姑习儒俟子旋里当不辞千里行以授所蕴竟如其言留江阴三阅月送至钱塘先生诀别曰吾瞑目有日子行负大名幸毋忘受命惟谨先生抵家大会亲友凡七日无疾而卒寿六十七子三先生貌古怪明洪范易素问名公卿道过信率遣使致书馈或即其庐礼焉先生多本君平之言答之始先生薄游永丰丰之人尊信恐后为筑室娶妇买田园畀之或蹩躠出闾巷人争候款间留旬日而返犹洛人之事康节翁也如是者三十年特为一出及还遂长逝呜呼哀哉作怀德一章
发种种兮衣巾,道吾传兮忘吾贫。
来为死别兮毕初志,山迢路脩兮再见无因。
于乎,孰谓先生兮今世之人。
故内御史尼格氏图公挽词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梧溪集卷三
公尼格氏名图烈图敬夫燕山人国初大父长信州永丰县因家焉父布哩叶图萨从文皇帝邸官靖江路总管素无子至是媵产公有异年甫冠及第上亲览策曰必世臣佳子弟也何以知吾家事若是其详耶授集贤脩撰中丞马公伯庸妻以妹累迁南台御史按治湖广江浙咸有声威顺王素不法渔夺山泽之利尤甚民苦之出数百里告渔夺状公一无所贷还之民论奏王罪乃降爵土王忧悸不知所为会赦免福建廉访司御史至堂幄地衣盛设金绣公命撤去及视事莫不震慑曰慎毋犯状元御史比还内御史某挟私劾某官公以失纠察去职寻三台辨明除湖广省副理问不赴迁生母潘氏县君葬北上拜内御史以疽卒寿三十七公短小凝重眉目秀朗官居巷处言行一致爱豫章山水留寓颇久岁一至丰为女兄寿女兄誓不嫁悉以已租赡之异母弟早孤长以荫让族弟特格尔依公学登乙酉进士第朔州同知子某
笃公产南州,胞有紫白异。
襁襁未胜觿,生母痛先逝。
操危虑也深,十九面廷试。
词旨极恳切,奏读惊侍卫
文皇至亲览,天眷迈恩例。
琼林宴状元银屏会佳婿。
花交归香署,草偃迂丝辔。
要职寻屡迁,中朝适无事。
南台按三省,文物纪纲地。
御史执法,独见公不愧。
先时威顺王,畋渔尽民利。
昔纵鱼鸟乐,复夺士马气。
闽部俯交广,蠙犀荫荔。
从容撤堂幄,蜑海肃秋霁。
誉重谤由兴,才大众所忌。
翻然遂孝思,迁葬返北冀。
女兄老闺阁,誓不通采币。
岁展骨肉欢,均财及诸季。
最幼陟龙□,家学益名世。
顾予驽钝姿,激越千里志。
还乡理书剑,承拜内骢使。
将依东道光,竟洒西州泪
脩文得颜回前席贾谊
山房悬萝月(公尝为予书萝月山房扁),神采形梦寐。
盛迹在董狐,兹焉述交义。
上海黄子律哀诗(并序) 元末明初 · 邓雅
 押皓韵
子律名钟吉之永丰人也业儒尤工于诗有盛唐之风焉洪武癸亥春以贤良徵至京师上海上海地广赋多民嚚于讼称为难治君至平弊政施恩威民皆悦之既而以罪去官执法者令服徒役未几遇赦免君望阙谢买舟南归因中暑暴病殁于清江之境其友人具棺衾权殡于新淦之柜洲君与余同岁而生余少长数月每切磋琢磨讲明雅道有益于余者多矣于其卒也宁不为之衋伤也哉乃作诗以述君之行亦以志余之哀也
葛溪有臞儒,冰雪莹怀抱。
世事澹无营,经史日稽考。
謇余素相知,同年复同道。
谊重比金兰,才高擅词藻。
前年赴公车,异县得国宝。
廉勤恒自守,始终竟莫保。
赐归皇恩,抱病因热恼。
望乡无百里,沦没殡江岛。
呜呼哲人萎,寂寞青山老。
痛哭悲风来,愁云翳穹昊。
方君政 元末明初 · 陶安
至正初余训导姑孰郡庠青阳方君政来正学事遣其子若孙执礼受业后余去职君亦摄教天门于湖满考听铨吏部余适与计偕乙酉仲春遇君京城南侨舍相距数步日沽酒慰寥寂联裾风沙中游览都市至大明殿陛瞻宫禁之神丽未几予袖礼部符南旋君寻除无锡州教授冬复抵姑孰旧寓怪其饮减杯至辄辞丙戌二月会饮余家后数日其三子至自青阳是夕遘疾甚犹致书于余俾子若孙诣余卒业三月十二日卒去会饮仅匝月所致书乃绝笔也经旬诸孤发舟归葬君躯干刚癯自号庸斋爱谈辩摧抑众论闻一辞中理则改容服从尝谕信之永丰于潜学正教授惜其未任客死志莫获遂遂作挽诗三章以寄余之哀思焉
大化何茫茫,生死等朝暮。
见面未几何,幽明已殊路。
人皆劝君仕,况未年迫暮。
哀哉万里行,朝命惜虚付。
虽有善教才,不得一远布。
六旬命非促,岂不见晞露。
知命俭亦乐,闻道死乃安。
平生嗜欲薄,既逝魂气完。
念昔久缔交,文饮意屡欢。
握手龙墀上,天风飒高寒。
归来忽永诀,不复其杯盘。
盖棺事始定,长夜漫漫
云间九华秀,君心岂能忘。
亲朋亦别久,终不返故乡。
诸孤泣诉我,我亦泪浪浪。
东风三月暮,送柩出泮庠。
归舟驾言发,佳城在青阳。
所期贤子孙,勉嗣先业光。
南岩 其一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洪武乙丑三月初四日上饶文学掾会稽徐仲告教导广信欧阳君谟二先生招予过岩遂与周先生宗文出南门渡浮桥蛇行十五里山径曲折岩崖峭绝诸峰罗列状如覆盂一洞深豁可容千人仰而盼之其势若压唐僧大义建寺已数百年荐经兵难而殿宇旧制尚存岂神明护持力耶宋元丰景德咸淳元大德至治间诸公若辛稼轩朱考亭韩旡咎暨四明乡先达宦游者赵子渘英叟汪(阙)楼(阙)程先生敬叔多刻名石上寤怀先哲有往者莫作之叹县学生徐升应保置酒沾醉而归时日影欲夕禽声争唤穷幽揽胜殆不知登顿之劳也赋律诗三首示斯文同志用以寓留连光景之意登高能赋之士其亦有所感发哉是行也小儿复诸生执事者凡三十余人辞疾不屑者训导贵溪傅先生原纲永丰周先生子明游先生用文云
深树冥冥不见天,山中我欲谢尘缘。
逢僧为问三生石,对客先尝一滴泉。
茶灶烧烟冲鹤梦,松溪洗钵觉龙眠。
磨崖试读题名记,先哲风流几百年。
所诗 明 · 金幼孜
 押词韵第四部
永丰严所安氏负耿介之资抱通明之学于世无所嗜好而独爱夫之清洁乃于所居种梅数十株日与相对以乐其性情盖有终焉山林之意遂名其室曰所既而所安宦游于外者几二十年其心神梦寐无一日而不在于者间来京师求予作诗以写其岁寒之思夫于植物中最为高洁有幽独贞介之操无纤秾软媚之态古人以之比其德君子岂苟然而已哉今所安年逾七帙志弥笃而操弥坚特立之行凛然而不可夺诚可谓名实相符者矣为作所诗其词曰
子谢时好,幽居恒晏如。
开轩种梅树,宛若临西湖。
托根既得所,不受纤尘污。
岁寒濯冰雪,粲粲明肌肤。
幽芳袭图史,疏影交座隅。
于焉企高洁,澹泊聊自娱。
一朝领文教,中道异所趋。
梦寐二十载,延想徒踟蹰。
素心谅可托,白首期不渝。
他时幸归老,庶以返其初。
柳枝歌三首 其一 明 · 朱有燉
 押支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上)
白居易杨柳枝》云:"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宣宗朝,乐工唱此词,遂令中使取二株植于苑中。予于洪武年间长安,寻访永丰坊,乃在陕西城内东两街,尚有垂杨,柔枝拂地,爱而赋之。)
苏小门前万缕垂,白家园内两三枝。
听歌看舞人何在,惟有东风展翠眉。
题刘氏世荣 明 · 郑文康
永丰刘杰希秀举进士而授官有年自鼻祖省元至高曾而下代有显者道德节义满人口耳予采其实题其世荣堂使读者知刘氏之荣在此不在彼也
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
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
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
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
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
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
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
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
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
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
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
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
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
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
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
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
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
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
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
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
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
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
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
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
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
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府教岩次容彦昭 明 · 罗伦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一
先君武冈公名开礼字正甫宋进士武冈军教授德祐元兵南渡辟知永丰县文山起义勤王空坑之败大骂不屈囚吉州狱八日不食而死文山北行制服哭祭之事在宋史岩在娄原洞幽岩东回纡明莹公尝幽栖于此土人以其官名之
金身不可断,铁心应易酸。
风吹浮云去,吾与南山安。
额额苍天在,潇潇白日寒。
横流当砥柱,回却黄河乾。
寿全山高士刘先生(有序) 明 · 湛若水
广信永丰之霞方有丈人焉,曰文甫涛者,乡善士也,行年七十有三,志不凡近,独复   中行,行不适时情,声不入俗韵。人初讶之诮之,曰全山耳。夫谓之全山者,俗以訾夫全野也,犹曰坭塑人也,又曰无机变也。丈人曰:「是善名,我因以自号。」且六善焉,俗久而孚之,曰真全山也,善人也。何谓六善?一曰德,二曰敬,三曰惠,四曰廉,五曰教,六曰义。曰德,文史自娱,天性刚直,是故足以励俗矣。曰敬,笾豆必饰,祭祀必肃,是故足以敬先矣。曰惠,罄囊以助丧葬之乏者,亦分饭以救于告饥者,于时储无宿矣,迎赡七秩无归之嫂,曰一饭可分饱二人也,是故可以济物矣。曰廉,生不妄取一钱,受族人百金之托,事毕归馀,弗或私乎一毫,亦弗私于托货之贿,是故可以洁己矣。曰教,人曰:「窘矣,盍教之生殖乎?」曰:「吾惟教誉也,从吾所好焉,治经养性,即有广心田矣。」垂髫出就夏东岩,经岁不归,曰:「欲汝薰染之耳,独举业云乎?」誉登乡荐,归则戒曰:「自吾父、吾祖累世积而发于汝,其勉之为邦家之光。汝毋负吾志焉。」闻在南京甘泉之馆教小子,来之,则曰:「吾老且病,岂不念汝?汝得所宗,遂吾志焉。」是故可以裕后矣。曰义,与其配余孺人相敬如宾赞成厥德,是故可以称媲美矣。夫刚直德也,肃祀敬也,恤贫惠也,不苟取廉也,乐得其学教也,夫妇敬成义也。是故定静不迁,偌呼以为山者,此类乎?甘泉子闻之,曰:「彼所谓全山者,君子以为全德也者,全人也。」夫惟六行者,足以称之矣,为之作诗寓寿焉。诗曰:
俗诮全山名,吾以静不迁。
全山偌我訾,因以止安安。
乾坤有五岳,五岳一全山。
何名为全山,五岳合一观。
何以为合一,静看先天先。
当其未分时,宇宙同混然。
丈人秉刚直,用志能不分。
凌空俯五岳,寥廓何超全?
以兹孚邦家,闻达无间言。
德教施外内,廉惠人己间。
敬义通幽明,六善如山尊。
丈人自岳降,仙客来如云。
以山祝公寿,寿酒至如川。
贤郎滞西席,吾为歌此篇。
石泉子歌 明 · 尹台
永丰刘某氏以医行余邑久矣余识之几二十年往以所号石泉乞余诗余为之作长句比余归山中复多年刘相过出所旧题示余曰公犹记西寺挥毫时乎余缅然兴感忆是时余正少刘亦强壮气勃勃也今相顾老矣白晰二毛睹后于今其何如为作是诗匪专赠刘云
忆昔读书西城寺,刘生手握青瑶字。
言爱白附山中石上之飞泉,乞余为扫银河篇。
剡溪雪刳作笺,皛如巫峡片云飘我前。
长松荫寺昼不暑,虚堂放笔摇苍烟。
顷刻高林动秋色,元气淋漓湿窗壁。
千寻白练落疑见,九屏青屏寒似入。
仙情一谢人间世,十年宫锦混泥滓。
青鞋布袜不可从,玉阁金庭空游戏。
手骖六龙扶九鸾,举颈遥望青玉坛。
奔淙乱射怅泱漭,碧壑倒映思潺湲。
归来仍觅西堂卧,松柏之苔人行破。
沧洲客往绝诗筒,白社僧归虚禅坐。
人生变化讵有常,看君绿鬓凋繁霜。
余年四十亦衰久,涤毫对酒心茫洋。
少时豪情今安在,抚卷歌诗神先改。
匡庐瀑布梦徒期,衡岳水帘吟孰待。
为君重赋石泉一长叹,安得白日高丘望远海。
董节妇 明 · 王叔承
(董节妇,姓袁氏江西吉安之永丰人也。年二十而夫死,以姑在,不从死,许身以节,事其姑良孝。正德中,闽寇寇永丰,妇及姑被执,妇固万死不可辱矣,又持其姑哀泣请死,求贼生之。会夫之兄董凤求贼生其母,亦哀泣请死。贼义之,皆得生去。同执者金生亲见之云。余友人胡涍为县永丰胡则胡节妇子也。故诵妇事甚详。节妇有遗腹子,已殇。殇子名行仁,节妇孙矣。妇今年八十有六,行仁走千里来吴会,乞赠言为大母寿。吾知寿非大母心也,赋《董节妇》。然胡永丰又曰:"有刘某妻罗氏者,骂贼投井而死。"盖同时矣。)
闽酋昔寇永丰县,董家袁妇遭兵乱。
不惟全节全其姑,万刃交前颜不变。
夫之母,宁独死。
夫之兄,又请死。
岂曰妇人惭,孝子悲,辞鬼神,慑烈气,金石开。
妇求生姑子生母,一时争死天所哀。
至情感贼贼敛手,谁其见之金秀才
董节妇,节孝两难及。
二十守寡逾八十,寒江冻雪孤筠立。
有孙千里来乞文,告余往事青袍湿。
骂贼投井死亦奇,当时更有刘家妻。
二妃操 其二 滋阳王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王尝与铜陵兴化永丰信阳、永宁五王客寓惠州庚寅夏六月广州围急,有奉化伯应杰者,与副使李士琏诱执王及五王,以惠州先降,既而悉杀之以媚敌。诸王子在襁褓宗室女已嫁者皆死。滋阳王既薨,妃某氏色美,应杰将欲犯之。不从,裸其上衣,闭室中。妃乘间拆下衣为缕经死。
夫为王,妃是我。
皎如霜,身可裸。
何必衣与裳,礼义为包裹。
天留一缕丝,以为绝命资。
徒劳强暴守,蝉蜕不曾知。
题文信国永丰吴名扬三札壬戌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四
名扬金溪人,官永丰信国勤王时辟署幕尉,奏补江西制干,兼礼兵部架阁名扬专任军粮事,此三札皆催粮书也。吴氏载在家谱,裔孙兰雪另梓以传,爰题其后。
鲁公乞米帖,但为举家艰旅食。
充国屯田策,事可缓图非至亟。
信公此札乃救亡,欲饱战士速勤王。
谁其任之永丰,不惟募粮兼运粮。
是时义旅虽乌合,元戎意气方鹰扬
手书筹饷代官檄,时危岂论官低昂。
木牛流马未暇制,陆则任辇水则航。
千五百贯官会子,早喜顿宿能供张(书中发一千五百贯官会,充夫脚等费)
誓收残疆完破碎,实赖同志勤劻勷。
空坑战败散如雨,何处赵家乾净土。
可惜当时众幕僚,姓名大半草木腐。
寺井沉函郑所南钓台击石谢皋羽
宋史忠义已漏书,吟啸集亦未及数郑思肖谢翱二人,《宋史》及文山《指南》《吟啸》二集皆无其人)
何况间关共事人,貒貉啖尽点鬼簿。
此札吴家独何幸,鬼护神诃锲家谱。
遂令区区一县尉,长附丞相共千古。
想见荒天野哭时,手抱遗笺泪缕缕。
经年名刺字怀袖,一寸蜡丸书纳股。
酒悲时复一开看,尚觉毫端血花吐。
白翎雀调世已弹,朱鸟咮词心独苦。
精诚所结不消蚀,又有裔孙起摩抚。
纸敝虽同晋帖临(原札已失,翁覃溪学士以意仿写),文存不待束诗补。
传家此即教忠书,故应数典不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