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太原府司录先府君墓志铭 中唐 · 卢杞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府君卢姓。其先姜氏。范阳人焉。十代祖后魏司徒敬侯尚之之允。盐山县知诲之子。讳涛字混成。年十九。明经擢第。常调补安德县。佐幕迁左监门录事参军。转西华县太原府司录。咸以抱德经物。不言而治。示清白而观国。蕴仁孝以克家。况学富文高。礼崇身俭。穆穆棣棣。夫何言哉。呜呼。昊天罔极。灾我于栾。皇天不吊。殃余乎蓼荼。天宝十二年癸已九月遇疾。精诚无感。祷祠不降。冬十月弥留大渐。五日。弃背于官舍。春秋五十有三。长子楹。不幸短命。无禄而终。哀哉。次子。前大理评事。栝。前杭州馀杭。札。前润州丹阳。槙构等。不天在疚。泣血存礼。其年十一月十八日。安厝于河南县万安山之阳。夫人荥阳郑氏。易州司马𣋞之女也。至若螽斯之德。鸤鸠之仁。为三族九姻之灵龟明镜矣。及先君违世。繄夫人拊鞠。教导训诱。克遂成立。享年六十有三。大历十年乙卯二月三十日。倾背于寿阳邱县安定里之私第。等殃罚罪苦。号叩崩裂。无顾无复。何怙何恃。明年丙辰十一月乙卯十六日庚午。归葬于本茔合祔。从周制也。钦若祖德。诒厥孙谋。恭惟懿范。罔敢坠地。于戏。撰德行。存图史。诚孝子之节。著志铭幽础。衔酷何申。系曰。
于穆列考。猗那文母
道光邦国。德振今古。
思皇多祜。维清缉熙。
休有烈光。子孙其保之。
呜呼苍天。白日昭昭。
青松袅袅冥兮窅。寿堂𨳲兮切孤藐。
朝散大夫使持节都督容州诸军事容州刺史侍御史充本管经略招讨制置等使谯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戴公墓志铭790年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维贞元五年夏四月容州刺史经略使侍御史谯县男戴公至部之三月。以疾受代。回车瓯骆。六月甲申。次于清远峡而薨。春秋五十八。明年正月庚申。返葬于金坛玉京原之旧封。宜叙世德。以识幽穸云。公讳叔伦字幼公。本谯国人。其先在宋为公族。于汉为儒宗。东汉则有司徒涉。西晋则有司农𨔵。𨔵后南渡。始居丹徒。八叶至宋临湘侯明宝。明宝曾孙左丞皓。皓元孙皇德州司士好问。公之曾王父也。王父修誉。父慎用。皆自縻天爵。不顾翘车。传次君之礼文。尽通奥旨。师安道之晦德。尤恶知名。故世风纯庆。及公而发。公早以词艺振嘉闻。中以材术商功利。终以理行敷教化。师履素王之训。周旋君子之儒。淑声休问。苾芬四畅。初抠衣于兰陵萧茂挺。以文学政事。见称萧门。文本菁华。而长于比兴。粲为采章。锵如珩璜。鼓钟于宫。累辟大府。分命于计相也。则为湖南河内留后。自秘书正字三迁至监察御史。曳裾于贤王也。则为湖南江西上介。由大理寺司直再转至尚书祠部郎中。其阜人成化也。则东阳一同之人沐旬岁之治。抚人饫三年之惠。容人被踰月之教。人闻诏而欢。承讣而哀。不及蒙其泽。历官十一。而云安不书。所至之邦。必刻金石。始在转运府也。董赋于南荆。会蜀将杨琳。拥徒阻命。诏书告谕。初无革志。宵引锐卒。劫胁使臣曰。归我金币。可以纾死。公山立不挠。勇生于仁。端其词气。强于师旅。暴叛知感。乞盟于公。黎明。率其徒西向拜泣。指期诣阙。冢臣列状。天子召对。而推功于府。不伐其劳。时谈翕然。勇让具举。其在临川也。清明仁恕。多省费方略蜀郡崇儒之化。南阳均水之法。精力区处。民以便安。田壤耕辟。狱犴清净。居一年。玺书褒异。就加金紫。未几而有容州之拜。且都督府所治。列城十三。训戎抚俗之任。招徕式遏之寄。非通方明略。无以威怀。盖皇慈所轸。先于柔远。方将布恺悌于夷落。致风俗于休嘉。议者以九伯二男。可跂而至。天则不吊。末如之何。君直清笃厚。博物通理。有大学之明诚。大雅之疏达。静如渊泉。动如镆干。不缁不磷。与令闻终始。起布衣儒服。位视方隅。归全之日。才具祭器。去国见麾幢之盛。返葬备裧輤之仪。列松槚于旧封。展牲牢于新荐。哀荣之礼。乡党称焉。初公娶京兆韦氏。永州刺史采之女。继室以博陵崔氏。殿中侍御史殷之女。皆淑明柔嘉。不幸早世。允子曰郅曰邡。年甫及龀。哀如成人。公仲新城长伯伦。以予夙承公欢。且有遗托。既不获让。是用直书。铭曰。
信都九江文礼章章。
百代弥光,司徒佐汉。
司农匡晋,乃炽而昌。
世无违德,时有通塞。
或行或藏,克生容州
贵为诸侯,其道直方。
政成中和,播为颂歌。
化被二邦,列爵疏土。
灿烂龟组,鸾声锵锵。
宜享繁祉,以媚天子。
今也则亡,还葬故里。
仙山之趾,德音不忘。
尚书工部员外郎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
今皇帝始初清明。永贞纪号。追命故工部员外郎王公为华州刺史改元元和明年。再命为礼部尚书。裕蛊之风训。漏泉之庆泽。父所以教忠于子。臣所以移孝于君。人道之极。尽于是矣。公讳端。字某太原人。曾祖景肃。皇澧州刺史。祖威。德州司马。父思献。襄阳。公方严有志尚。沈粹洁清。不流于俗。举进士宏词。连中甲科。授崇文馆校书郎。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工部员外郎。其于奉朝请之外。或介陇坻。或留洛邑。以疾乞告。遇安禄山反书闻。南浮江湖。自适其适。乾元已亥。奄至大病。悲夫。自开元天宝閒。万方砥平。仕进者以文讲业。无他蹊径。荐绅之伦。望二台如登青天。公与河南元德秀天水阎仲玙同岁中正鹄。其后冠惠文。趋建礼。宪章奏议。与名声俱。当时士君子犹以未充量为叹。其文峻清。不汨于波流者。还一斋记惠上人碣铭。微妙虚空。深入无际。尝与故太师颜鲁公柳郎中芳陆员外据殷永宁寅为莫逆之交。陆尝言王之庄。之辩。殷之介。皆希代鸿宝。知言者以为实录。有三子。长曰绰。入道精修。为桑门上士。次曰纾。以文行笃实。历右补阙起居郎右司员外郎库部郎中。次曰绍。本名犯皇帝讳而更焉。忠厚宏裕。为德宗所器。历任户部侍郎户部兵部尚书。咨俞关决。过于宰府。大政密议。须其一言。持平以有守。树善而不伐。天下之人。谓之长者。睿圣继明。以检校吏部尚书东都留守东都畿内防禦使。以检校右仆射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元和七年入觐。复为兵部尚书。俄判户部事。四征六职。烜赫尊大。故公再有追锡之命。夫人亦累赠陇西郡太夫人龙泉鱼轩。贲饰于冥冥之下。名教德器。有哀有荣。孝理之感人深矣。初公之捐馆也。行次信州。瘗于玉山。前此夫人没于洛师。窆于颍阳仆射竭其诚信。日月有时矣。不幸薨落。理命其三子嗣事焉。繇是仆射之孙曰门下省典仪元泰试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元质右威卫仓曹参军元弼等。穷毒在疚。护王父母之輤车。閒关跋履。泣问蓍蔡。以八月某甲子。祔于万年凤栖原。克纂先志。礼无违者。而又哀请父党。篆兹祖德。永楬神道。用愧辞。铭曰。
懿懿王君,黄中有文。
清时发身,舒翼卿云。
执宪平明,含香馝馚。
庆灵下钟,复大其门。
追锡仪曹,徽章显尊。
凤栖古原,龟策不谖。
泣祔双魂,礼成孝孙。
刻铭斯碑,君子之坟。
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841年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王建侯。侯建庙庙有器。器有铭。所以论撰先德。明著后代。或书于鼎。或文于碑。古今之通制也。维开成某年某月某日。宣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汴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赵郡李公。斋沐祗慄。拜章上言。请立先庙。以奉常祀。于是得请于天子。承式于有司。是岁某月某日。经始于东都明年某月某日。有事于新庙。外尽其物。内尽其志。三献百顺。神格礼成。其友居易。以李氏宗祖世家名爵。与仆射志行官业。书于丽牲之碑。谨按家略。九代祖善权。后魏谯郡。八代祖延观。徐梁二州刺史。七代祖续。某郡太守。六代祖显达。颍州刺史五代祖迁。皇朝宜谷二州别驾。赠德州刺史高祖孝卿右散骑常侍。赠邓州刺史。曾祖府君讳敬元总章仪凤间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宏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赵国公谥曰文宪。才智职业。载在国史。今祭于第一室。以妣蓟国夫人范阳卢氏配焉。王父府君讳守一。属世难家徙。不求闻达。避荣乐道。与时浮沉。终成都府郫县。今祭于第二室。以妣荥阳夫人郑氏配焉。先考府君讳晤。历金坛乌程晋陵县令府君为人笃于家行。饰以吏事。动有常度。居无惰容。所莅之邑有善政。辞满之日多遗爱。不登贵仕。其命矣夫。今祭于第三室。以先妣上谷夫人范阳卢氏配焉。府君累赠至尚书右仆射。夫人累赠至上谷郡太夫人。前后凡三追命六告身。渥泽叠洽。自叶流根。从子贵也。郫县暨晋陵府君。咸善积于躬。道屈于位。储祉流庆。而仆射生焉。仆射名绅字公垂。六岁丁晋陵府君忧。孺慕号踊。如成人礼。九岁终制。孝养上谷太夫人。年虽幼。承顺无违。家虽贫。甘旨无阙。侍亲之疾。冠带不解者三载。馀可知也。执亲之丧。水浆不入口者五日。馀可知也。先是祖妣考妣。晋陵府君前娶夫人裴氏。无子早卒。洎叔父兄妹之殡。咸未归祔。各处一方。公在斩衰中。亲护九丧。匍匐万里。及其(一作期)襄事。礼无阙违。至诚感神。有灵乌瑞之应。事动乡里。名闻公卿。言孝友者。以为表率。宪宗嗣统三年李锜盗据京口。公居无锡。会擢第东归。闻公名。署职引用。初询以谋画。结舌不对。次强以章檄。绝笔不书。诱之以厚利不从。迫之以淫刑不动。将戮辱者数四。就幽囚者七旬。诚贯神明。有死无二。言名节者。以为准程。朝廷嘉之。拜右拾遗。岁馀。穆宗知公忠孝文行。召入翰林。特授司封员外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承颜造膝。知无不言。献替启沃。如石投水。俄拜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既而望属台衡。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旋为滁寿二州刺史。大凡公之为政也。应用无方。所居必化。卧理二郡。以去害为先。故有盗奔兽依之感。廉察浙右。以分忧为功。故有恤邻活殍之惠。尹正河洛。以革弊为急。故有摘奸抉蠹之威。文宗知公全才。以汴难理。乃授鈇龯。俾镇绥之。初宣武师人。骄强狠悍。狃乱徼利。积习生常。公既下车。尽知情伪。刑赏信惠。合以为用。一年而下惩劝。二年而下服畏。三年而下耻格。肃然丕变。薰然太和。抚之五年。人俗归厚。至于捍大患。禦大灾。却飞蝗。遏暴水。致岁于丰稔。免人于垫溺。噫。微公之力。汴之民其为殣乎。其为鱼乎。殊绩尤课。不可具举。天下征镇。淮海为大。非公作帅。不足以长束诸侯。制加银青光禄大夫扬州长史淮南诸道节度观察等使。馀如故。诏下之日。出次于外。军门不击柝。里巷无犬吠。从容五日。按节而东。百姓三军。挈壶浆。捧箪醪。遮道攀饯者。动以万辈。皆呜咽流涕。如婴儿之别慈母焉。噫。若非襦裤之惠及其幼。鸡豚之养及其老。又推赤心置人腹中者。则安能化暴戾之俗。一至于此乎。西人泣送。东人歌迎。梁楚千里。风变化移。膏雨景星。所至蒙福。于时开成会昌之际。上方致理。公未登庸。熙熙苍生。环望而已。盛矣哉。大丈夫生于世也。以忠贞奉乎君。以义利惠乎人。以黻冕贵乎身。以宗庙显乎亲。以孝敬交乎神。宜其百禄。辅一德。为有唐之宗臣者欤。君子谓李氏之庙也休哉。公之祭也顺哉。然曰有孙如此。有子如此。可谓孝矣。故其碑铭曰。
祭祀从贵,爵土有秩
诸侯之庙,一宫三室。
皇皇西室,皇祖中书
孝孙追远,昭穆有初。
显显中室,王父
顺孙祇享,尽悫尽敬。
肃肃东室,先考晋陵
嗣子奉荐,孝思蒸蒸。
嗣子其谁,仆射公垂
公垂翼翼,斋严谅直。
为子为臣,有典有则。
载膺休命,载践右职。
以孝肥家,以忠肥国。
乃授侯伯,纛龯旂戟。
乃飨祖祢,牲牢黍稷。
家声振耀,国典褒饰。
六命徽章,三世血食。
光大遗训,显扬先德。
子孙承之,垂裕无极。
安德皇庙。次副使(四首○并引) 其一 明 · 吴允谦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楸滩先生集卷之一
赤间关。有安德皇庙安德年幼。强臣起兵。安德避兵西海。到赤间关。累战穷蹙。有侍女一人。负安德入海。后人为之立庙。松云作七言绝四首留庙下寺。副使次其韵以示。
势蹙兵摧计已穷,片帆无路更回东。
可怜老妇能全节,背负遗孤赴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