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大唐右武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 初唐 · 刘宪
四言诗 押纸韵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武之去暴。与文德而竞驰。阴之为功。配阳和而并运。利用厚生之事。依古以来。折冲御侮之材。何代蔑有。秦之强也。起剪恬贲用其兵。汉之盛也。辛李卫霍为其将。大唐操斗极。把钩陈。带甲百万。授钺四七。其有中分麾下。总堂堂正正之师。俨若敌国。负赳赳桓桓之称者。在于乙速孤府君矣。公讳行俨。字行俨本姓王氏太原人也。五代祖有功于魏。始赐而氏焉。因居京兆醴泉县王子晋之上仙。肇开茂绪。车千秋之作相。重锡华宗。家何代而乏贤。人何时而不贵。曾祖安。齐前锋都督武候右六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州刺史。随益州都督袭封和仁郡开国公。徙孝移忠。迁虞事夏。司马安之四至。晏平仲之一心。祖晟。皇朝上开府武候右廿府左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藏器于身。待时而用。功参列将。宠盛兴王。父神庆右虞候副率检校左右领军卫将军。气岸瑰杰。志力雄武。持军以礼。阴德有徵。才子挺生。将门斯在。公钟家代之休烈。奉韬钤之成训。鹏图奋于霄汉。⿰(噩鸟)阵溢于风飙。得射法于仙灵。习军容于嬉戏。子房智勇。时其无敌。郤縠诗书。颇亦兼善。永徽中司成生擢第。明丁父忧。性实过人。俯而就礼。麟德初宣德郎王府记室参军事。閒平邸第。交游。曳裾其閒。首席推美。咸亨元年以将门子弟授振威校尉。守普济府左果毅都尉。丁太夫人忧。哭泣之节。饘粥之数。复如居府君之丧。仪凤二年敕除兴国府右果毅都尉。镇河源军定州道。游奕护河阳桥垂拱二年游击将军黄城府左果毅都尉。致果为毅。治戎以律。洗兵盐泽。秣马中山。护浊河之桥。绾黄图之府。智谋洋溢。威武纷纶。功静朔垂。气雄京邑永昌元年制除朝散大夫绵州司马天授二年朝议大夫长寿二年资州长史延载元年中散大夫。题舆绵外。展骥资中。风俗所同。政教如壹。證圣元年制除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万岁通天元年制加中大夫二年大中大夫。其年检校永州刺史圣历二年使持节都督夔归忠万渝涪肃等七州诸军事夔州刺史三年使持节都督广韶端康封冈等十二州诸军事广州刺史长安三年使持节泉州诸军事泉州刺史神龙元年使持节都督黔辰沅等州诸军事黔州刺史。其年加正议大夫。神授政理之材。天挺公侯之表。故能方州典郡。尽周官牧伯之尊。越海淩山。穷禹贡荆扬之域。控御数千里。周旋廿年。化洽夷夏。功成方国。置生祠之庙。往往而存。畏清酒之盟。于今莫犯。神龙二年墨制授忠武将军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特敕停南衙上下。专委北军事。羽林之任。历代为重。用周勃而后安。召宋昌而先拜。以公确乎忠信。厉然壮勇。颁命卿之秩。掌孤儿之军。宿卫陛殿而逾严。徼巡岩廊而匪懈。垒垣增肃。轩禁穆清。锡御府之金钱。分大官之玉食。殊恩所逮。中使相望。而执□持戟。筋力为倦。输节竭诚。心术俱尽。神用疲而致损。腠理劳而生疾。其岁夏中。遇病厅事。半体云废。经时未瘳。愿休摄于家庭。遂迟回于天阙。陈情拜疏。理切词殚。有感宸衷。特听致仕。仍褒美绩。更惜羸痾。睿旨殷勤。形乎綍翰。公结欷而辞云陛。投迹而返私门。悬广德之安车。施仲翁之行马。仙方上药。冀养性而延龄。芳酝嘉羞。且忘忧而永日。而公素无息允。命昆弟之子令从为嗣。鞠育侔于巳生。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坐外氏累左除溱州扶驩县令。公天属为重。既切犹子之慈。门寄所钟。何深舐犊之念。亦既离谴。旧疾暴增。春秋七十有二。景龙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薨于大宁里第。呜呼哀哉。惟公盛德温恭。雅怀宽肃。行无文饰。言不浮华。出身入仕。仪家刑国。靡欺暗室。独运虚舟。于人之善无所遗。于人之恶无所记。可疑之地。投足莫践。弗稽之谋。措心所绝。亲友信而敬之。老少安而怀之。惟汲汲以行仁。岂遑遑而求利。防卫之际。屡有奇功。抚字之方。亟彰灵感。公之在永州也。属时□不登。土人多馁。罄仓储而罕赡。捃山谷而无资。所部界分。素饶稆。盘根合翠。弥漫苍然。忽于一朝。结实咸遍。若五谷之含颖。油然可观。比千箱之载咏。俄而告给。人皆和□□□盈路。公仍持数石。奏进京师。圣旨咨嗟。叹其灵味。公之在夔州也。邻界不虞。偫蛮暂扰。侵轶城郭。残伤吏人。公不俟制命。星言致讨。威灵震荡。氛秽廓清。稽颡咽于巫云。□□□于江水。天朝命将。甫戒于师期。边郡飞书。巳闻于战捷。虽耿弇之不遗贼于君父。亦何以尚兹。时嘉乃功。玺书慰勉。疾亟之□思虑弥长。遗书戒令从曰。吾遭遇□□□□卅馀载恨无以报。不敢丝毫有负于圣朝。家业素贫。丧葬所须。务从节俭。勿违吾平生志也。所树碑存实。无为虚美。以掩吾真。尔等唯清唯慎。勿矜勿伐。则吾死而无恨矣。夫人常乐县贺若氏。宋公弼之侄孙。开州刺史怀武之第六女。门宗之盛。钟鼎连华。家室之欢。瑟琴齐契。春秋五十一。證圣元年八月五日。亡于万州官舍。维景龙二年岁次景申二月辛卯朔十六日景午。合葬于雍州醴泉县白鹿乡李中川先府君之茔次。礼也。嗣子令从。叫叫穹苍。哀哀霜露。永言□誓终身奉行。子婿右骁卫铠曹参军安定梁望之。代业通家。天资长者。冰清玉润。常怀国士之恩。石字金书。愿托中郎之笔。□□言行。乃作铭云。
公侯子孙,必复其始。
将门有将,其来久矣。
伊我将军,奕代为美。
壮勇杰出,威棱峻峙。
文则循良,六条千里。
武以侍卫,岩除军垒。
黄霸匪俦,宋昌宁拟。
中外从□,□□勤止。
年至礼优,神劳疾起。
有生终谢,令问不巳。
贤哉伏波,诫其兄子。
李钧寿花堂(并叙)1078年 北宋 · 苏辙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从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李邕帖赞 北宋 · 米芾
 押阳韵
右,唐秘书李邕“字泰和”,《书光王琚元宗皇帝之子、濮王太宗皇帝之曾孙”》,故紫微舍人石昌言所藏。元祐丁卯甬上,遇紫微孙夷庚“字坦夫”,以张萱六画、徐浩二古帖易得。尚有《厉少府求地黄帖》、《白麻纸》在石氏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翰苑林苏子瞻为之序。此帖飘纵,后帖严谨。予欲此帖,坦夫惜不与。幼安程夫人于户间,使以归余焉。六月甲申南都舟中,装赞曰:
蓬□皇皇,才高气方。
张说妒善,杜甫扬光。
子敬储逸,僧虔与详。
润分玉莹,秀溢春芳。
勾漏山十洞记 其一 灵宝观 北宋 · 吴元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
下洞凡三十有六,容南西及鬼门关内,一郡而得三焉。南都峤北,白石西,勾漏西山之南,去郡一舍而近,古铜州也。平川中,石峰千百,皆矗立特起。周围三十里,其岩穴多勾曲穿漏,故以是名。予足迹半天下,所阅名山多矣。卓绝雄杰,鲜或俪此者。爱而不可失,列为十图,置诸座右,朝夕自其外而想其内。外所见者,毫楮可及,然特彷佛一二耳,若三洞中所有,须至者自知。譬如乾坤容日月之光,安可绘画也!
度西山巅,涉落桑江,豁然平川
旷野中石山绵延,直抵北流之西。
其南跨大江之半,古勾漏城也,距今邑凡十里。
群峰屹然,如中天观阙,旌旄棨戟,武库五兵,森罗在上,而道出其閒,行者皆愕惊不敢前。
灵宝观盖直当其门户。
观后石峰千仞,独以一柱擎天
三朝宸奎,阁藏其迹。
案图经,此有观久矣,南汉始更今名。
殿庭卑隘,门径荒芜,碑碣可考可询,令人慨叹不已。
然土木虽俭陋,而气象雄古,云物轮菌,真灵仙所宅。
香火洒扫虽无人,而奎璧照耀,云汉昭回,自有神物护持之。
左右数里,虽绝无居者,岂仙圣之意,乐闲旷,厌嚣烦,故不欲廛井畜牧之混其所也?
观百馀步,临大道,傍有龙潭洞
披荆而入,俯伏蹲踞,渊渟幽閟,冷袭毛骨。
村氓云神龙所蛰伏,勿以瓦砾投也。
直观后二小洞,南向者曰太阳,有浮屠象,其北曰太阴,浅塞不通,然名义所稽,第恐俚语以南北分阴阳耳。
故附之书,或有知其详者。
玉兔泉联句(有引) 元末明初 · 刘崧
洪武五年秋九月十又五日日入酉余与仲子璲过张录事孟兼于成均秉烛对坐孟兼方命侍史汲玉兔泉瀹茗俄熊参军鼎刘职方周虞部子谅集相与谈诗至惬心处辄抵掌笑哗吕太常仲善闻之亦驩然来会既啜茗已孟兼出新造玉兔泉铭讽之且曰今夕何夕胜友如云不可无以为娱请举泉联诗何如众皆曰然余年有一日之长俾题其首句馀则以次而续斗险据胜閧閧弗能休至二鼓诗成各拥枕就榻逮鸡再号风雨凄迷载途官事有程皆不告而去余亦骑驴去朝天矣明日孟兼将属璲作小楷系诗于铭左徵予为之引于戏人事聚散如风中飞花其回旋飘泊曷尝有一定之迹今幸得与二三君子岸帻咏诗冁然而一笑岂非天哉然此七人之中楚产者大半独余父子与孟兼居越西相距仅半舍它时或抽先后簪而归支九节筇访孟兼白石山房溯咏诸贤立霄汉上欲一见不可得取此卷阅之恍如聚首成均时宁不有慰于寂寥之乡耶孟兼子谅仲善皆以字名熊君字伯颖刘君字子高余则南都散吏金华宋景濂
成均地何灵,圣泽资灌沃
兔奔兆奇徵,井渫发新斸(鼎)
自非三窟深,孰湛一泓绿孟兼
储精本从金,生色绝胜玉子谅
霜唇蘸寒饮,雪毳翻夜浴(崧)
酿冽补酒经,沐丹验仙箓(仲善)
杵舂蟾宫弃,珠喷鳣堂触(璲)
朵月生阴津,观天漏晴旭(濂)
水澄毛骨竖,鉴彻须眉烛(鼎)
鵵名徒自奇,行秽难赎孟兼
虽涵东郭狡,难洗上蔡子谅
引满瓶未嬴,探幽绠频续(崧)
流罂渗银床,出窦溅琼(仲善)
醉沃日晕花,冻吸指连瘃(璲)
濡毫乃自润,照影从人欲(濂)
光沈天上魄,祥启地中躅(鼎)
摛辞挹馀清,盥荐侑佳告子谅
剑刺非贰师,池移岂身毒孟兼
燕支愧淫陈,盐卤鄙富蜀(崧)
不动疑雪洼,长摇笑风纛(仲善)
天光一眼开,云影片鳞束(璲)
剧燕觉瘆𤷆,蹶足想彳亍(濂)
觱沸虎爪跑,𣂏吸猿臂(鼎)曲。
洁士濯冠缨,渴卒卸刀韣子谅
精当卯君降,液或井宿督孟兼
谁知钟阜分,脉与伊洛属(崧)
锡名尔固佳,战句吾何局(仲善)
联将指鼎比,疾胜击钵促(璲)
惊风落灯烬,斜月坠檐曲(濂)
灵源讵能穷,短咏聊可录(鼎)
地官大夫丹山子赵君迁曲靖太守(有序) 明 · 湛若水
 押阳韵
语云:「白头如新,倾盖如旧。」其然?岂其然哉?吾以为新知终不若旧交之至也,气合诚不若久敬之懿也。尝观斯世之人,有四十之交而能久敬者乎?无有也。昔与丹山子初相见于石翁先生之门,迄今四十年矣,翁时已在病,举赵子以属水,曰:「可哉!秀子,子其与语之。」自兹相契好。丹山以兄事予,相期志道。筑场之后,相与游罗浮,居西云舒啸。扶胥出庾岭,渡彭蠡,访白鹿,历金陵,登歌郭隗之台,咸与之俱。及予官词林,丹山守沣州,入赞都督府南郎地官,往往见于事功,称才能,而予职不任事,徒以不忘区区之学,托诸空言,莫得少见于事业。然回视一时及门游从诸子,而予与丹山子及邓子贲斋幸存,又同官南都,交义不替益亲。今秋之季,丹山子拜守曲靖,乃天子重之以柔远之道,而人不知以为屈,吾以为荣矣。于其行也,念四十年久敬之善,慕平仲见称之义,慨今昔与之言别,感慨之不足,遂托于声诗。
钟山郁苍苍,依佩丽且光。
侯今万里去,谁与予翱翔。
君心江月白,我念滇云长(一解)
云龙乘大泽,油然生霈雱。
西郊久不雨,帝念施远方。
柔远以能迩,此道自虞唐(二解)
忆昔江门游,圣途共相将。
一日期千里,衰老未升堂。
各自笃初敬,之夷不可忘(三解)
寇子之南都三首 其一 明 · 湛若水
山西寇子惇赋质敦厚,盖其所谓忠信如孔子者。予尝欲进之于广大而未能,于其之南都大理也,不能以忘情,情见乎辞。
一莺或两莺,嘤嘤若求善。
意气正相感,忽值时节变。
时节日已变,君行日已远。
一隔如参商,咫尺不相见。
相见不尽情,相思难嗣声。
六月五章南都诗。正德甲戌年四月南京鸿胪寺卿作) 明 · 王守仁
四言诗
六月乙亥南都熊峰少宰石公少宗伯召。南都之士闻之,有恻然而戚者,有欣然而喜者。其戚者曰:「公端介敏直,方为留都所倚重,今兹往,善类失所恃,群小罔以严。辩惑考学者曷从而讨究?剖政断疑者曷从而咨决?南都非根本地乎?而独不可以公遗之。」其喜者曰:「公之端介敏直,宁独留都所倚重,其在京师,独无善类乎?独无群小乎?独无辩惑考学、剖政断疑者乎?且天子之召之也,亦宁以少宗伯,将必大用。大用则以庇天下,斯汇征之庆也。」公闻之曰:「戚者非吾之所敢,喜者乃吾之所忧也。吾思所以逃吾之忧者而不得其道,若之何?」阳明子素知于公,既以戚众之戚、喜众之喜,而复忧公之忧。乃叙其事,为赋《六月》,庸以赠公之行。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
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
毋沾尔行,国步斯频。(一章)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
若屋之倾,尚支其楹。(二章)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
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
人各有时,我归孔时。(三章)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
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
靡曰休止,民何于极。(四章)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
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允允君子,毋沾尔行。
如日之升,以曷不光。(五章)

钟石诗七章 明 · 霍韬
四言诗
费子曰:“予祖居江之湄。江之流自玉山注于湖,百折矣,障江之流而屹然起立者,江中之石也。其态殆万然,而钟石亦其一焉。环石之上下,左若右,前若后,若禽若鱼,若云若潭,若,玉芝石英,其类亦万然,而予之山房亦其一焉。环山房之上下,左若右,前若后,若鹅湖五峰、芙蓉、青莲,旗卓笔峙,鸾翔狼伏,其奇亦万然,而钟石实其主焉。故自吾山房之构也,负石若杌,衽石若席,仰陟俯趋,若太华、少室,以豫以佚,而订约偕老。又自山房顾盼,而见兹石之兀特也,俨焉而见其静以定,峭焉而畏其耸而蹲,狂澜摧焉而益安以尊,波涛撞冲而㶁㶁作声,若大小叩焉而鸣,而假以为师兹焉。假寓皇都,虽则师帅师帅,同治本作“师师”。)百僚(一),然不如吾于钟石自得师也。亦复典符南都,引望山房,地则伊迩,竟不得如昔年之遨佚以豫也。”渭厓子曰:“岂直子乎失山房之师哉!吾友有石泉子者,昔出樵,让其遨佚之境曰紫云之观翠洞归我,乃今我亦失之。有甘泉子者昔出樵,让其遨佚之境曰九龙洞、曰云谷归我,乃今我亦失之。凡以奔走之故也。”费子曰:“然则若山灵之轻背我,何其为我。矢诸声诗,执为券计,白首交盟,无我弃焉。”渭厓子曰:“我则矢诗,岂惟子之为?亦聊以固吾盟也。”诗曰:
卓此钟石,砥此中流
伊古鸿濛,伊几春秋。
江水流悠,物共沉浮。
惟尔孤峙,蟠龙蹲虬。(一章)

钟石之蟠,障彼倾澜。
云涛之奔,滔天怀山。
川谷为陵,丘埠为坑。
惟尔孤峙,亦静且闲,亦以无患。(二章)

钟石之立,有实无声。
趾固地维,亦静以宁。
汨彼流泉,亦激以鸣。
虽则激鸣,亦犹无情。(三章)

钟石之固,玄化为骨。
峙之兀兀,仰之崛崛。
水流汨汨,舂冲拂拂。
日灼火烁,藓缠蜗蚀,迄以无齧。(四章)

钟石之高,高不撑天。
石之巅,亦染紫烟。
有梧石之巅,亦染紫烟。
凤来梧栖,亦舞翩跹。
鹤来栖,亦盟永年。(五章)

钟石之友,亦矢靡他。
龙虎则迩,道匪我家。
象山则迩,迹亦我遐。
引望芙蓉,亦映秋霞。
青莲云外,江皋蒹葭(六章)

钟石之侧,谁构此室。
踞江之皋,宅蟾之窟。
饮江潺湲,食松桧之实。
爰有朋友,及此凉月。
爰奏琴瑟,共听琴瑟,和音无斁。
惟山之灵,于予无斁。
予于山灵,盟共黄发。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山灵予遗,有如皦日。(七章)
曹能始闽中(各拈古诗一句,分赋七体,以次成篇)分赋得李白诗湖清霜镜晓 明 · 王嗣经
五言排律 押虞韵
新安谢陛少连序曰:"出幽溺职,北山致使移文;充隐来征,南山嗤为捷径。是皆方内方外,徘徊并有所縻;以故匪介匪通,进退两无所据。能始先生丰神璧立,謦咳玑驰,技擅雕龙,名齐绣虎。陈瑚登琏,昭回云汉之章;漱石枕流,癖有烟霞之锢。南都法吏,西署闲司,为政无苛,自公多暇。燕矶牛首,佳丽藉以品题;渡桐湾,繁华属其赏目。拂蝇挥麈,云低驻以不飞;著屐班荆,日下舂而忘返。爰赋黄华之什,使命式将;赓歌屺岵之篇,亲闱在望。时临七夕,节弁三秋,风一金飙,星双银汉,青菰满睫,水盈襟,幨帷将菡萏飞芳,葆盖共蒹葭摇翠。归心切矣,离思凄然。伤物候则鸿雁排空,爱人风则鹓雏下仞。结金兰而贵旧契,志合虚舟;赠缟带以定新交,情投杂佩。卷波浮白,徜徉玄武之湖;授简分题,联翩朱雀之桁。秘书供奉,诸子多绝调之诗;康乐宣城,吾家有惊人之句。发石头而梦断,望京口以魂销。山连铁瓮之城,溪接铜官之路。吴江吴岫,方背楚于金陵;越峤越云,渐临闽于玉斗。湖水霜清而开镜,赤城霞起以建标。桂落灵隐之秋,草湿姑苏之夕。暂且山阴泛棹,终将海上扬帆。丹实重开橘柚之天,紫房再咽荔支之露。嗟夫!自南自北,无非歧路之人;或去或留,总是他乡之子。登山临水,惟黯然其别乎;落叶哀蝉,复悲哉此秋也。方舟裛举,并驾凫分,不堪衰柳撩人,聊借轻莲款客。清风朗月,我则因玄度相思;献岁发春,公其为苍生早出。人探一韵,各咏一题,用表心旌,毋稽手笔。"陛字少达,歙人。早弃诸生,留心史学,著《季汉书》行世,不以诗名。)
归客金陵道,霜帆梦镜湖
天秋水衣敛,海曙日轮孤。
幔卷波纹縠,舟凌露藻珠。
潮平光稍白,风定浪还无。
清映冰花薄,澄涵锦树铺。
鸟来分水碧,人去乱汀菰。
贺监风流在,临风酹一觚。
丁卯盐城中秋感怀 明 · 赵完璧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是秋慎修分帘南都慎几应试东省老妻携慎动儿胶东衰叟从银莺孙盐渎固皆一时美事然值此良宵而能无感漫赋用纪客怀云
中秋云尽月华凉,骨肉良宵寄四方。
一凤南飞奎耀彩,三郎西赴月探香。
荆簪携幼沧溟曲,藜杖弄孙淮水傍。
共向一轮清影下,离情各自抱衷肠。
夜泊金阊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不佞丱岁游燕则次公以年家见知凡竿牍下询家君齿及不佞亡虑十数顾不佞未尝识面也丙子秋次公以参知赴江右过访兰阴邂逅蓬茆片语投合杯酒扬扢形骸顿忘尔后不佞拿舟阊阖者四次公停车瀫水者三每一把臂辄潦倒淋漓濡首乃别比次公入南都不闻问几半载询诸吴中则报次公逝矣是北上极意酹酒娄江少致国士之感适病中愦愦不及遄赴爰赋七言八律以代奠章
明时何客并登坛,宇宙文章属二难。
大海云霞麟凤出(凤麟洲在海中),中途风雨鹡鸰寒。
三天谒帝更容鬓,八极游神快羽翰。
不远桃花瑶水上,飞书无路问青鸾
岑公洞五首有引 其一 明末 · 钟惺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隐秀轩集
洞在万县,隔江半里。广十五丈许,深如广之数。悬一石,奇甚。卷首锐末,连蹇如,泉覆流其上,即岑公泉也。左一池畜水其顶,平如聚榱。顶外即田,明吴人陈子兼方伯有「灌芝泉」「万年」二大石刻。池左上刻黄鲁直二「绝」字,法醇古。招予游者,为邑令云衢方君,予同郡故人也。万历辛亥九月十八日。蜀多阴,是日暄霁。
几道分流共一声,清泉终古漱华苹。
洞中结搆皆如屋,屋下张筵屋上耕。
南都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闻之古者,帝王建都,不求居险,公矣大哉!然所以韧仁义之甲胄,厉道德之戈兵,即于乎寓。兵家推言九地,揆厥繇生不是,过也。明兴,定鼎金陵。既而都北。迩自东西□□,突我三辅。或私忧之。岂知居重驭轻,惟斯为要。矧夫外难之殷,内修藉焉。观《书》训《无逸》,象首不息,则国家亿万斯年之业,于以卜矣。遂球谬厕公车,载南载北,爰因铅椠,为诗两篇。惟不忘规,敢云能赋。首以南都,因所先也。
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
金陵王气,玉殿镇南都。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
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
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
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
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
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丝竹
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
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
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
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
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
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
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
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长驱,康熙本作“驱长”,据道光本改。)
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
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
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
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
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
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
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
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
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
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
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
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
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
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
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
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
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
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
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
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
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
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䌽毫挥斗茶。
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
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
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
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
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
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
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
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
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
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
陈公路(有引)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丙寅秋,予侍先子南都署中。木樨盛开,月峰伯率一时词人赋诗其下。予虽学语未成,窃喜得一一遍诵。及薙发来南,与茂之相见,已不胜今昔之叹。今投荒又八年矣,赤公至,述长安护法首举陈公,为吾乡人,即木樨花下赋诗人也。乡国荒芜,亲朋凋谢,还思太平乐事,益增感怆。偶因便鸿,诗以代札。
三十年前一小儿,木樨花下共题诗。
于今老大投寒碛,独向冰霜忆旧时。
岭徼亲知无复在,石头宾客更谁遗。
闻人说道陈公好,洒泪空椷一问之。
再赠张道人 其一 清 · 金锡胄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息庵先生遗稿卷之三
今夏。余奉使留滞蓬莱。而道人适自宁海来会。年已踰六十。须鬓皤然而气貌古雅。真有道者也。日于谭说之暇。辄论南都形胜。恍若置身于钟山石头之间。而及其语乎丧乱流离之际。则又不觉怆怆悢悢而其涕之欲下也。道人求诗甚恳。遂赋五言近体四篇以与之。
张翁出中土,家世本南都
万国三韩外,千秋一剑孤。
风云占气骨,霜雪上眉须。
欲向麻衣问,神仙做得无。
哭龚铁铮烈士 清末至现当代 · 柳亚子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君讳炼白湖南湘乡人奔走革命十年余一晤之上海辛因再晤之南都白宫三晤之吴门植园每晤必殷勤问讯如晨夕交焉今年春率众攻长沙将军行署事败为汤芗铭所捕剖腹而死烹心肝以飨士云。
屠肠侪聂政,把袖失荆卿
成败空天问,精诚贯日明。
哭君今夕泪,知我旧时情。
衡岳荒荒峙,湘波怒岂平。
净业湖移居钟鼓楼四首(有序。) 其一 己未 清 · 法式善
 押先韵 出处: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卷八
〖余家净业湖之阳十年,有溪桥花木之胜。老屋数椽,足蔽风雨。且其地易植竹,六七月间,绿荫窗牖,暑风不到,固余之安土。同年徐太史作令粤东,旧宅一区,莅钟鼓楼西偏,先人祠宇及器物在焉,不可以鬻诸人,又不可以不择人居。太史雅厚余,促余代守护,因念钟鼓楼西涯十二咏之一,与净业湖壤连脉接况,鸥鸟踪迹,随风去来。宋玉之宅,庾信居之,亦适然耳。十年后,太史来都,则余当仍于桔槔亭稻田一带,就茅檐曝背,作识字耕田夫也。〗
卜居净业湖,方今十二年。
日饮莲井绿,时踏街烟。
茶陵宅咫尺,细认慈恩砖。
杨柳枕溪头,李公桥岿然。
缅想怀麓堂,雒诵西涯篇。
一龛梧竹声,春雨初娟娟。
高卧北窗下,诚哉地不偏。
栖息子及孙,广厦奚求焉。
灵岳寺丙申 当代 · 幻庐
 押词韵第十七部
与矞晴、生云、藉舟三兄同往。寺据门头沟斋堂镇北五公里之白铁山主峰平麓,、辽、金、元至清各纪重修,唯国朝荒废殆久,今又迁村拟开发旅游。现仅存山门及悬山顶天王殿。单檐庑殿顶释迦殿、钟鼓楼双圯于瓦砾场。中门外巨、庭中长松乃劫馀旧植。
形影暗相吊,迟迟过往客。
即逋纵横波,兆年触引力。
流光疾如斯,彼苍容仅隙。
幻梦惟先觉,吾宁安所适。
独钟岳之灵,纷攘聊存息。
亘古默相屹,苦劫皈净域。
镕铸铁山馀,双丸照雪积。
叠屏送遥青,烟墟依寸碧。
钟鼓隳台基,庑殿戗梁脊。
鬼物出图画,隐隐驳垩壁。
霜皮护法身,攫拿老龙格。
累代替荣枯,百衲閒卜弈。
复判一局平,崇朝连永夕。
空阶狐兔走,蓬雀群振翼
檀篆销蒲团,梵夹遗瓦甓。
因持菩提心,托钵虔挂锡。
山外已还,谷中寒尚逼。
风湍缩趾爪,冰淩鲠胸臆。
入山忘何年,起结潜计历。
新汲古井波,微响破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