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可能是:福建龙岩梁山村,湖南常德梁山村,四川广元梁山村,江苏省南京市梁山,宣化府延庆州今北京市北京直辖县行政区划延庆县梁山,兖州府郓城县今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梁山,兖州府寿张县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梁山,平阳府河津县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梁山,潞安府长子县今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梁山,西安府合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梁山,西安府韩城县今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梁山,西安府乾州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西安府永寿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梁山,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梁山,凤翔府扶风县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梁山,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梁山,金华府今浙江省金华市梁山,福州府今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葫芦山,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梁山,兴化府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梁山,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梁山,辰州府黔阳县今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梁山,靖州会同县今湖南省怀化市林城镇梁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诗 孙吴至西晋 · 周处
押东韵
《晋书》曰:齐万年屯梁山。有众七万。夏侯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乃攻万年于六陌。处军未食。梁王肜促令速战。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赋诗云云。
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
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晋书》本传。《御览》三百十二。《诗纪》三十。)。
五湖赋 其一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余观夫主五湖而察其云物,皇哉大矣!以为名山大泽,必有记颂之章,故梁山有奕奕之诗,云梦有子虚之赋。夫具区者,扬州之泽薮也。有大禹之遗迹,疏川导滞之功,而独阙然未有翰墨之美。余窃愤焉,敢忘不才,述而赋之,其辞曰:
浚矣大哉,于此五湖。乃天地之玄源,阴阳之所徂。上值箕斗之精,与云汉乎同模。受三方之灌溉,为百川之巨都。居扬州之大泽,苞吴越之具区。底功定绩,盖寓令图(二语从《文选》谢頫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注补。)。南与长江分体,东与巨海合流。太阴之所毖,玄灵之所游。追湖水而往还,通蓬莱与瀛洲。尔详观其广深之所极,延袤之规方。邈乎浩浩,漫乎洋洋。西合乎蒙汜,东苞乎扶桑。日月于是出入,与天汉乎相望。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大吴以当胸(四语从《水经·沔水下》注补。)。左有苞山,连以醴渎。岝萼崔巍,穹隆纡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四语从《水经·沔水下》注校补。)。右有平原广泽,曼延旁薄。原隰陂坂,各有条格。茹芦菼乱,隐轸肴错。冲风之所去,零雨之所薄(《艺文类聚》九,《初学记》七)。
味易杯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四
易惟四卦言酒而皆当险难之时予备尝焉幸老至矣名杯曰味易仍刻诗杯之槃曰忆昔月初生踰关众欲兵黑风撄市虎白浪掣湖鲸石筏宵孤露梁山暑病行天其秩(作佚)吾老味易迟时清识其略耳盖未足歌乐之乃载歌曰
拘羑兮易演。厄陈兮道阐。
圣迹悠兮莫践。未济与坎兮困需。
姑味酒兮吾生之馀。海月其亮兮天风其徐。
河浑浑 元末明初 · 黄哲
洪武辛亥夏六月,工部主事仇公、中书宣郎观公奉旨按行黄河,北环梁山,逆折西,至巨野、曹、濮,达盟津,发民疏浚浅壅,俾通粮漕。予亦承乏,分领东平之役,济宁则有守御千户张将军董其事焉。诸公偕会梁山。余记元年春奉命溯河北来时,兵始袭汴,舟师逾彭城,北入汴南塔张口,溯漫流而西。三年,余朝京师,道出其左,则塔张之津已淤,舟之汴洛者,北趋戈泊口,任城开河阐西以行。今由梁山,则迂其故流,又及千里矣。且复晨夕徙迁无常,漕舟苦焉。盖其弥漫奔决,能困兖、豫、徐、冀数州之民,而深不足引舟漕。有司常具舫寻源,摽帜以前导,翌日则又徙而他流矣。涂路朽坏流沙,数百里间,篙楫畚锸无所施其功。故议者欲上闻,有复堰黄陵冈之举。噫!此季元之覆辙,何足与议哉。因赋《河浑浑》。
河浑浑,发昆仑。
渡沙碛,经中原。
喷薄砥柱排龙门,环嵩绝华熊虎奔。
君不闻汉家博望初寻源,扬旌远涉西塞垣。
穷探幽讨事奇绝,云是天津银潢之所接。
葱岭三时积雪消,流沙万派从东决。
东州沃壤,徐豫之墟。
怀山襄陵,赤子为鱼。
夕没钜野,朝涵孟诸。
茫茫下邑皆涂污,民不粒食乡无庐。
桑畦忽变葭苇泽,麦垄尽化鼋鼍居。
宫中圣人方旰食,群公夙夜忧旷职。
星郎又乘博望槎,西去盟津求禹迹。
始闻古道行千艘,一朝势转才容舠。
奔冲倏忽骇神怪,浅不浮沤深没篙。
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
万人举锸功莫施,犹拟宣防再兴筑。
宣防汉武威,曷若尧无为。
洪波阅九载,端拱垂裳衣。
玄圭锡夏后,安得辞胼胝。
龙门一疏凿,亘古功巍巍。
巍巍功可成,河水浑复清。
赠别海湔上人 其一 明 · 许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水色集卷之六
上人初住竹山水晶庵。与余为方外之交。往在癸丑年。余赴任梁山。上人以通度寺住持。与之俱往。余罢还竹山。而上人因留于庆州蔚山等地山寺。遂迥隔千里。而水晶庵亦颓毁久矣。今者。余移居水原而适往竹山。上人亦到京辅。值余于万义寺。恍如梦寐。随余而来。庵亦重刱。因留住水晶山窟庵。访余于村庄。团圞者数三日。余还水原。上人亦返蔚山。欢会未洽。旋又伤别。悲感之至。题诗以赠。
水晶庵里好相随,通度寺中惜远离。
堂砌崩颓难后会,山川脩夐杳前期。
忽逢旅榻惊才定,重扣衡门喜可知。
语笑未阑还告去,频成聚散益悽其。
蟠桃行 其一 明 · 汪道昆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太函集卷一百七
《蟠桃行》,古水调歌也。君侯古公典郡三稔,太夫人涂居梁山,秋殷宵中,为七十二初度。君侯乃命良史作绘事,授典妇功,绣《蟠桃图》,西望白云而祝之,宛在子舍。则以不佞系出越国,庶几乎工越吟,乃按乐府作水调歌,凡七解。
蟠桃何累累,渥丹艳朝日。
蟠桃何累累,渥丹艳朝日。
其阳峙东溟,其阴芘西极。
三千年华,三千年实。
射扶桑,封断石。
粲琼英,孕金液。
宾穆天,饷太乙。
瑶台峻而安,瑶池清且激。
群灵望靡佗,一齧生羽翼。
歌以言之,渥丹艳朝日。
感旧赋 清 · 姜再恒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一
余友永嘉权一甫。当世之奇士也。与余为莫逆交。一甫能文章。早登科第。当通显矣。竟轗轲不遇。晚守梁山。替归未几病殁。甲戌秋杪。余过酉谷。见其所居。旧宅荒凉。不胜感慨之思。昔向子期过山阳。有感旧之作。余拟其辞。作赋一篇。以叙伤悼之情。
道溪院而北上兮,转入石泉之危磴。历青岩而小憩兮,池塘暮而微冰凝。指北岭之旧宅兮,怅物是而人非。仪形邈而永秘兮,謦咳杳而何之。匣琴悬而不张兮,文藻摛而辍响。老母食于幼子兮,寡妻留于空幌。育一子于过房兮,丧不免而先殒。岂诗道之穷人兮,讵天运之难算。阶庭芜以黄花兮,垣坞垝而苍竹。惨满目之多颜兮,顾彷徨而不释。郢斤断而不斲兮,牙弦绝而莫弹。知己难于此世兮,夐万古而一叹。惟夫子为知我兮,溘朝露之易晞。昔向期之过山阳兮,有感旧之悽词。命短骚而抽思兮,拟古作而抑悲。
梁山三咏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六
《夷坚志》:梁山汉武帝祠,祭时往往有一二百胡蝶降祠所。食诸祭品,俗谓是武帝侍从云。余按《华阳国志》:晋时王浚毁益州神祠,以其松柏为舟,独禹祠及汉武帝祠不毁,是梁山有武帝祠无足怪也。作《胡蝶咏》。
茂陵刘郎不归国。
秋风来作巴山客。
相如消渴曼倩饥,憔悴当年侍臣色。
金狄铜盘感陆沉。
荒祠蝶粉乱山深。
愁心欲奏初明表,古木啼鹃无处寻(陆放翁《入蜀记》:金山印老言梁山军鹭鸶为天下第一,而后世无知者,不可不表也。作《鹭鸶咏》。)。
游鹫栖,圆寂二山。用退溪韵。记所见 清 · 权以镇
押东韵 出处:有怀堂先生集卷之一
昔周慎斋世鹏为丰基倅。游小白山。用昌黎庐岳韵以记之。退溪先生继守其邑。又游是山。仍次其韵。梁山之鹫栖及圆寂山。亦岭外之一胜境。余在莱府二年馀矣。距玆山二舍而远。边臣不敢擅离界。亦苦簿领难抽身。今九月末适无事。且恐终负此名山。以一骑数三人𨓏游。仍用退溪韵。
名山自在烟霞外,我身难抽簿领中。
杪秋九月木叶落,峰峦突出作长雄。
又闻通度寺最古,塔藏佛骨传无穷。
悠然清兴不可御,一骑远趁虹桥风。
桥奇水射石盘陀,已觉尘缘付苓通。
蔽日苍官一径穿,穹崇金碧出半空。
遂与蝙蝠竞黄昏,青灯僧话古意融。
阁成丁字一何僭,铁瓦丹棁侈王宫。
佛若能令龙天护,如何兵火三日红。
乱来齿骨尚不保,祈福何人真愚冲。
白莲独寻高僧居,尘界卑陬悲我躬。
归路圆寂入望中,杉萝石壁处处同。
摊饭古寺登佛池,造化恍惚迷始终。
广房盛水穿一户,中布金屑费神功。
更有银泥仍映日,光彩闪烁眼朦胧。
骇叹至暮孤庵宿,瀑布淙淙挂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