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入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陈朝 · 江总
押虞韵
壬寅年十月十八日。入摄山栖霞寺。登岸(广弘明集作崖。注云:明本作岸。)极峭。颇畅怀抱。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又再游此寺。布法司施菩萨戒。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奉送金像还山。限以时务。不得恣情淹留。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更获拜礼。仍停山中宿。永夜留连。栖神悚听。但交臂不停。薪指俄谢。率制此篇。以记即目。俾后来赏者。知余山志。(广弘明集作此志焉。注云:三本、宫本无焉字。)
净心抱冰雪,暮齿逼(广弘明集作迫。注云:明本一作逼。诗纪云:一作迫。文苑作通。)桑榆。
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岁华(广弘明集作聿。注云:明本作华。文苑云:一作聿。)皆采穫,冬晚共(广弘明集作具。注云:明本作共。)严枯。
濯流济八水,开襟入四衢。
玆山灵妙合,当与天地俱。
石濑乍深浅(广弘明集云三本、宫本作浅深。),崖烟(文苑作烟岸。注云:一作崖。)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盘木卧荒涂。
行行备履历,步步辚(文苑作怜。广弘明集云:明本一作怜。诗纪云:一作怜。)威(广弘明集作崴。注云:明本作威。宫本作葳。)纡。
高僧迹共远,胜地心相符。
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寺犹有朗诠二师、居士明僧绍、治中萧𣍓塑像图。)。
遗风伫芳桂,比德喻生刍。
寄言长往客,悽然伤鄙夫。
注:广弘明集三十。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作再游栖霞寺言志。诗纪百五。
游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陈朝 · 江总
押筱韵
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入摄山展慧布法师。忆谢灵运集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今此拙作。仍学康乐之(广弘明集无之字。注云:三本、宫本有之字。)体。
霢霂时(文苑作新。)雨霁,清和孟夏肇。
栖宿绿野中,登顿丹霞杪。
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广弘明集云:宋本作由。)表。
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
始从情所寄,冥期谅不少。
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
乘风面泠泠,候月临皎皎。
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
披径怜森沈,攀条惜杳袅。
平生忘是非,朽谢岂矜矫。
五净自此涉(文苑作生。注云:一作涉。),六尘庶无扰。
注:广弘明集三十。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作游栖霞寺新雨。又新雨下注云:集作时雨。诗纪百五。
后游摄山诗 其一 彩虹明镜 清 · 沈德潜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六
岁丙子,从制府尹师游摄山,成诗六章。尹师依韵次和,并呈御览,皇上亦赐和六章。君和臣诗,前史未闻,诚古今罕有之遭也。今秋九月,重为摄山之游,逐景盘桓,逐题吟咏,过前此之未经,补前诗之缺略,复得十有二章。小言詹詹,自愧不文,聊以纪载名山,颂扬圣德云尔。
谢朓北楼下,采虹跨明镜。
摄山山径旁,境地倍名胜。
蜿蜒堤并接,空明天倒映。
遥岚互合围,前路指幽夐。
云散身共閒,波流心与净。
遇目揔化机,鸢鱼任翔泳。
木兰花慢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侵韵
南唐徐铉徐锴摄山题名,不见载志。余昔与季刚同游,偶得之厓壁间。狂喜,各援笔续篆其下。已而季刚命工刻之,余未暇也。蒙庵示所藏拓本请题,感旧怆怀,为述此解
爱秋岚静窈,数携策,共追寻。
正瘦菊篸篱,丹枫绚野,途转幽深。
栖霞最名胜处,讶千盘、危隥薜萝阴。
忽睹厓段篆刻,二徐字比兼金。
知音。
恨不同时,摩倦眼,费沈吟。
问祭酒书传,悬针体好,谁契深心。
欣然故人命笔,料山灵、呵护到如今。
毡蜡从君细玩,旧游如梦销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