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山东省济宁市尼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序
壬寅二月日。闻庆徵君哀讣 明 · 南孝温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一
徵君讳延字大有清州南溪人。隐居事父母。尽其孝。世祖徵辟不就。主上之即位九年。起家为司宰主簿。特召之。君就徵。引见内殿。翌年。授尼山县监。居尼山五年而卒。
有美生人杰,天然纯孝姿。
君心天下独,君行万世师。
君诚感天地,化及虫鱼微。
坚冰双鲤脩(脩恐误)腊月青菜肥(冬月。父病。欲食辛甘菜。君泣而菜生。)
草木亦知名,太公知服之(如韩明浍等亦推其贤也)
修行六十年,晚遇君王知。
论说动万乘,君王推长者(时上引君内殿亲问曰。闻卿在乡。叩冰鱼跃。信然乎。君对曰。臣在家时。臣父病。欲求鱼。臣持网就浦。凿冰设网。竟日不得一鱼。臣终夜不去。呼天哭曰。古人叩冰鱼跃。今余持网不得。诚之不足致然也。是夜。偶有一大鱼入网。臣持以归。臣父喜曰。汝孝诚所致。乡人亦曰。汝孝诚所致。臣实无叩冰事。浮言何以上烦天所。上改容曰。卿何故不仕。君曰。上有求于下。下无求于上。且臣以老母故。不肯就徵。今母死。是臣为殿下尽节之秋也。臣死而后已。上曰。卿读几书。君曰。读四书二经。上曰。四书二经之中。有何事为第一义乎。君曰。四书二经之中。臣以大舜之事父。期以为孝。以大舜之事君。期以为忠。上喟然叹曰。真贤人长者也。)
嶷然大贤名,一日闻朝野。
檀君开东邦,三千七百年。
纷纷智与愚,孰与君并肩。
以是知君器,非是百里才
傥使相明时,坐使淳风回。
如何庙堂议,只及屠估儿。
井蛙不知天,信有平地疑。
除为一县宰,腰绶黑累累。
云横秦岭高,地偏长沙卑。
不及展骥足,呜呼就窀穸。
南民歌杜母,故人悲宿昔(故人。如中和斋姜应贞山人金时习之俦。)
今朝哀闻至,使余恶怀抱。
南溪春草生,冉冉岁月老。
人生百年间,孰无生有涯。
但为社稷恸,非以哭吾私。
赠领议政行敦宁府都正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三
昔在丁巳之冬。孽臣擅国柄。黩乱天纪。谋废母后。胁百僚庭请之有不从者。论以大辟。敦宁府都正金公。杜门谢病。绝不预朝请至戊午二月。卒于正寝。于时余与公之胤今宗伯公诸人。俱被白简。及闻公讣。余方削迹郊外。不得与凭棺之哭。于后四年。公之夫人卒于尼山县衙。余又未得奔哭。念余与宗伯公从游最久。伯仲诸君。迭为兄弟。于公盖父事之。而公遇余特厚。以故每访诸君。必先拜公。公亦遇兴必呼。逮宗伯诸公上寿于大夫人也。亦尝升堂奉觞矣。通家之好。盖三十年所。向来悲欢。森然在眼。而公之墓草宿矣。尚忍为此铭哉。顾义有不敢辞者。按状。安东之金。其来盖久。有讳宣平。佐丽太祖。统合三韩。策勋为太师号亚父。殁祀于社。子孙之居安东者。遂以太师为始祖。名卿钜公。谱牒相望。曾祖讳永铢。掌令。祖讳璠。平壤庶尹。兼编修官。赠都承旨。考讳生海。信川郡守吏曹判书。娶完山李氏王子景明君讳忱之女。生三男。公于序季。讳克孝字希闵自号四味翁。自幼俊颖异凡儿。年十五。委禽于林塘郑公之门。林塘爱之。亲授之学。亟称才气过人。十七。丁判书公忧。庐墓三年。毁几灭性。二十一。选补翊卫洗马。以仕太早不欲出。大夫人强之乃就。公标望绝人华雅夙成。诸僚叹服。二十三。中进士。声誉蔼蔚。名人闻士。折辈行愿为交。乙丑。移授宗庙奉事。历尚瑞敦宁、直长。升主簿。拜杨口县监。五年。弃归。叙拜同福、阴竹、大兴县监。汉城府兼参军、宗庙署令、丰德郡守忠州判官、掌隶院司评、汉城府、司饔院判官锦山郡守癸巳。为翊卫甲午。拜慈山郡守。秩满。入授典簿、司禦。迁通礼院相礼广兴仓守、军资。缮工监佥正、司赡寺副正。至壬子。命录癸巳抚军南下时扈从功。升授佥知中枢府事。且录原从之首。盖以酬其劳而惜其不与录也。丙辰。拜敦宁都正。此盖公历官之序。而官无小大。必恪谨祗力。绝不挟势而玩事。为邑宰。政务平直简严。一切扫除苛急诛求之政。最恶起事规利违道干誉之习。持行不以皎皎为洁。而自奉甚约。月廪之外。毫发不许入。妻子常不免困乏。虽平日素所厚者。方居显列。则不通馈问。有所托属。亦不枉循。坐是不能久于任。罢后又无肯引荐者。或劝曰。公多子姓。独不为生产计耶。公叹曰。各自有命。何至愁劳遒公为。判书公殁。事大夫人色养无方。属孀伯嫂侍大夫人。供养备至。而公别居近宅。每日晨诣大夫人所。视起居寝膳。洒扫庭内外。经纪家事。事仲氏。爱敬俱至。一堂湛乐。至老如一日。大夫人殁。以事大夫人者。事孀伯嫂。遇先忌。别具斋服。居外室三日。不接外事。终身悲慕。居第在顺怀之右。每过必下。傍人窃视之。虽黑夜大醉一不废。值其忌。必素食不与宴饮。恒修敦睦。于贫者尤厚。闻中表老鳏无归。馆谷数年。殁又衣食。其诸孤抚养犹己出。居平不治生产业。官虽高。橐无羡赀。性伉直不能藏人过。然亦不复留。故人虽外庄公。而中实爱之。人有以佞色进者不直视。去亦不再邀。门庭之内。不许出入浮屠巫觋。不设杂技。不谈说置倦立契争讼之事。一室萧然。左右图书。庭列奇花异草。几案不留一尘。使人洒然易虑。遇好客必倾情欢饮。风流溢发。精彩映人。醉必歌呼忼慨。未尝见饰貌软语。余之始拜公。盖已公之暮境。恨余不及见公之盛年也。夫人东莱郑氏。考讳惟吉左议政世称林塘相公。即领议政文翼公光弼之孙。娶观察使元继蔡之女。生夫人。与公一甲。端庄静一。动止自矩。生长法家。不离典训。十五归公。英秀异常。为舅姑所重。恪恭妇事。切不以门地才能加人。未尝学习文字而能通大义。雅有鉴识。古今理乱事是非人邪正。无不别白通晓。公好客。客至必置酒。咄嗟之办。皆有异味。公喜施。甔箧衣。不问有无。率皆先意恪承。绝不示窭色。历莅六邑。不许外人交关。不事巫卜祈禳。不通商货市卖。衙庭肃然。既家列卿相。又内连椒掖。门族之因缘。希望以售其私者甚多。而夫人终始无一口请托。至于诸子所居官。人有以事干者。辄谢遣曰。事若是。必不待吾言。苟不是。是吾以非道教之。可忍为乎。性淡泊。不喜芬华。终日正坐。手不舍女红。无故不出户阈。训诸子必以礼法。虽一言一事之非。随即警责。伯姊孀居穷约。事之如母。诸子孙有献。虽少必分。抚媵妾以恩。及其无子而死。常祭其死日。始从公封淑夫人。后封贞敬夫人。辛酉。从季子尚宓之任温阳孙光焕宰尼山。仍移往。遂卒于县衙。春秋八十。凡举五男。长尚容。即宗伯公。以辅国崇禄。兼礼曹判书。次尚宽。长湍府使。次尚謇。参奉。次尚宪。再中文科。今为刑曹判书。公之伯兄无子子之。次尚宓。杆城郡守宗伯佐郎权恺女。生三男三女。男长炯。次焕。江华经历。次光炫。再中文科。今为执义。女长适主簿南好学。次适吏曹判书张维。次适县令李以省。长湍娶南应井女。生二男二女。男长光赫。兵曹佐郎。次光灿。生员。女长适郑弘泽。次适县监时英。参奉县令宋应光女。无后。刑判娶宣传官李义老女。生一子不育。取光灿为后。尚宓娶佥知李麟奇女。生一男三女。男烒。女长适县监宋致中。次适生员尹集。次适李悟。宗伯有妾子曰熽。司果。录振武勋。尚宽有妾子。曰㸁、■、炓。炯生一男曰寿昌。奉事。焕生一男寿进士。光炫生三男五女。男寿仁。女长适赵锡馨。进士。次适尹云举。次适李廷夔。馀幼。光赫生四女。光灿生二男三女。皆幼。公之才华。虽不得大展。既位跻貂玉。可谓贵矣。七十又七。可谓寿矣。而人犹以不尽用为恨。岂天之未定耶。公之内外曾玄孙。共六十馀人。卒能业诗书显科名。一家三尚书。俱以文章行谊。遭际圣明。为世名臣。彬彬乎盛矣哉。古未有也。岂不尽用者在是。而天固未尝不定也耶。噫。功而不居。危不诡随。皆人所难。癸巳抚军之行。公实终始陪从。则勘勋之日。公应遵例预录。又主勋事者。多平生故旧。即公一开口。顾不乏与为地。而公独耻之。卒不言。此见公之德。当凶论之煽动也。公以近属尊行。居地最难。彼之飞媒间染。欲借公重者。诱且胁百端。一从庭。荣祸立判。而公闭门涕泣。命酌就枕。终不一诣阙迟。此见公之操。余于是益知公之福禄。皆公自致。以是铭公。非溢美也。铭曰。
谓公为达兮,数奇不第志业未成。
谓公不达兮,妙岁翘英蔚有令名。
琴书花竹,谓公富兮。
历典六邑家徒四壁
酒赋歌呼,谓公乐兮。
暮年伤时,流涕在席。
涅而不缁贞不绝俗,行之独也。
视勋若浼临祸不怵,守之确也。
八十偕老相敬如宾,家之睦也。
二男若婿同拜尚书,庆之积也。
天之施公曷尝不厚,五福备也。
怀公风载扬于诗,笔不愧也。
贞敬夫人郑氏墓志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押陌韵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四
钦铭敦宁都正赠议政金公之隧仅四年所。夫人郑氏继卒既踰期。其嗣知枢公致书曰。子铭吾先府君矣。敢复以先妣铭请。钦谨稽其状。彬彬乎女德之最欤。兹状也直而质。不可加已。因以次之曰。贞敬夫人郑氏。东莱人左议政惟吉之女。赠领议政行江华府使福谦孙。领议政谥文翼公光弼之曾孙。母元氏。观察使继蔡之女。嘉靖壬寅生夫人。禀有异质。端而庄。静而一。敩训法家。不蹈非礼。少与姊妹处。群而不哗。承奉父母。执事惟谨。及归尊章。妇道益著。不以门地才能有所挟持。舅姑礼重。娣姒致敬。主馈之宜。御下之则。为乡党型范。都正公历莅五邑。夫人克内相。交关货贿。巫卜祈祝。不接于庭戺。衙门之内肃如也。夫人上有议政公累秉铨柄。终升台席。末年而夫人之兄文阳夫人,夫人之弟蓬莱公。左右迭起。声势煇赫。诸侄鼎贵。并列显要。加以内联中壸。中表门族。靡不夤缘希望。竞求富贵。而独夫人终始澹泊。未尝以一赫蹄相干。性又不喜芬华。日用膳服。俭约为质。正坐竟晷。手执女工。户阈之外。无故不出。或谓夫人曰。某家内集某宅。游观人譂以为盛事。夫人诸子亦通显矣。一时四邑之奉。何所不至。乃此寂寂也。夫人笑曰。性所不乐。何可强效人为。都正公喜客好施。不事经纪。家业旁落。而夫人处之有方。能使都正公忘其家焉。虽不学习文字。而聪明过人。鉴识超伦。论事是非。别人善否。咸惬于义理。事当意与否。不轻喜愠。人以急叩无所靳。亦不以急叩人。与人言及书。无不情。亦不辞费。简而当也。鞠养诸子虽甚爱。必教以法度。言或非物。动或违常。随以警责。俾不得贰。洎诸子立扬。有欲介夫人属托者。夫人辄谢遣曰。事若公正。岂待吾言。苟其骫法。是以非道教之。不可为也。夫人伯姊孀而老。夫人母事之。子孙有所献。必分馈。有无与同。伯姊亟语人曰。妹氏友爱。人所不及。都正公有一妾死无子。都正殁。至其死日犹命祭之曰。夫君之意也。都正公赠一品而夫人尚在世。亲受恩诰。年登大耋。视履不愆。子姓满前。兰茁秀。晨夜奉引戏䌽为乐。天启辛酉。从季子尚宓之任温阳郡。俄移往孙男光焕尼山县衙。是年十一月初八日疾卒。享年八十。先是一年。姊文阳夫人卒。夫人哭曰。吾母吾兄俱八十而终。来年吾其逝乎。果然。亦异哉。以翌年二月。祔葬于都正公墓左。男女内外孙。具载都正公志文中。钦窃闻文翼公夫人为恩津宋氏。即钦外五代正郎顺年之婿。钦少长外家。饫闻文翼公遗事。世之谈文翼。特岩廊大业。至家庭德行。有未尽揭者。距文翼之卒今八十六年。而门户之隆。福祚之盛。有无于古者。而如夫人兄弟皆跻八旬之寿。蓬莱公亦今七十有馀。夫人之诸胤犀玉相映。下亦熊轓彤绶。岂非硕人之泽愈久而愈无疆耶。譬如黄河派而为裨海。昆仑列而为众岳。于是乎益知善恶之报有所自也。钦于诸胤。有兄弟之义。升夫人之堂。执爵而上寿矣。敬为之铭曰。
备兹五福,以德承只。
视履考祥,子孙膺只。
睪如其丘,象服藏只。
若堂有铭,徽音昌只。
次韵奉赠八松尹德耀舍人 其一 丁卯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三拾遗录(下)
余自海村。将归沔川旧庐。德耀时亦谢病。先往尼山别业。乃载酒枉驾。就余告行。仍留诗叙别。遂步其韵以赠之。君为今代胡邦衡。故篇内云。
世已疏儒术,天胡薄争臣
黄尘尚眯眼,素发共盈巾。
匹马尼东路,孤帆沔右津。
心知成久别,对酒泪还频。
采薇歌(有引) 其一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一
叩马数语,大义凛然,武王太公心折。后世乱臣贼子,安得藉口?追拟二章,俾丧节偷生者知有惧焉,亦尼山作《春秋》遗意也。
余孤之宗裔兮,维殷商之下国。
睹受辛之丧师兮,义当与之同戚。
恨衰老之无庸兮,仅叩马于西伯。
彼不听而驰入兮,我茫茫其何适。
瞻西山之高洁兮,采薇蕨以叹息。
恭颂万寿诗 其一 清 · 梁佩兰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六莹堂二集卷六
岁在昭阳,月应姑洗。桐葩始拂,仓庚乍鸣。玉河,演漾龙鳞;绮陌宫槐,分明兔目。惠风四扇,甘雨以时。值我皇上丹陵表瑞,华渚流虹之年。泰山玉策,探得长生;羲易紫蓍,揲来大衍。统万一千五百,以准后天之河图;合元会运世数,即为上元之甲子。加以神珠在握,金镜烛潜。八柱天门,用建皇极;四维地轴,以尊帝居。鸿号远施,王猷允塞。箑蒲著孝,躬侍玉衣;鹤禁示慈,传颁银印。感麒麟之绣绂,一幸尼山;溯洙泗之璇源,重新鲁殿。笔提红管,星动奎文;笺染白龙,香流凤藻。搜熊岩之秘笈,兼访漆书;集虎观之诸儒,或来石菌。劝农则神禾滋亩,问织则红蚕上奁。屡赐金钱,频蠲租赋。燕衣养老,嘉石平民。飙发北庭,威詟丁零之塞;化讫南澨,波平玳瑁之城。乃者河辨淮黄,新疏马颊;因而渠通郑白,直溯龙门。地平天成,增耀日月,表缀山川;文德武功,制作礼乐,告祀郊庙。煌煌乎诚古今帝王缵万年之鸿绪、廓六合之版章、享九州之贡赋所未有也。臣希有遭逢,滥膺侍从久居岭峤,似庾肩吾之返会稽;兹入承明,讵刘中垒之留天禄。惟圣人万寿,来万里以觐龙颜;斯嵩岳三声,望三殿而亲虎拜。红云如盖,早已兆罗浮于丹井之泉;兰叶受图,定得见天姥于翠妫之水。臣谨拜手稽首,献诗曰:
天上开仙仗,钩陈列羽旂。
万年编凤纪,五色耀龙衣。
佳气沾香满,祥云绕殿飞。
小臣欣拜手,长此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