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遣宣劳使诰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朕恭巳无为。留神元默。
俯顺历数。佥谋公卿。
式命元子。祗膺宝位。
今庶政逌新。光华肇启。
但恐天下至广。未达朕心。
故临遣使臣。宣扬朝典。
宜以膳部郎中萧瑗为河南道宣劳使。谏议大夫杨虚受河北道宣劳使。
赞善大夫薛植为淮南道宣劳使。殿中丞薛麟为陇右道宣劳使。
宗正卿姜晞河东道宣劳使。司门郎中李诚关内道宣劳使。
工部郎中高绍剑南道宣劳使。太子右谕德萧宪为山南道宣劳使。
王府司马裴纲为江南道宣劳使。谏议大夫宁悌原岭南道宣劳使。
河州刺史府君神道碑707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昔者既没。文武将坠。
天纵孔圣。诞敷皇极。
于是乎恢六艺而正王道。举十哲而阐微言。
雍也为德行之目。求也为政事之首。
吾见乎龙翰凤雏。百代而共贯。
虎符犀节。重世而增华。
明德之后。知其必大。
公讳实。字茂实
其先鲁国邹人也。古天子有相氏。
宅于相土。实曰冉姓。
盖氏族之兴旧矣。不常厥所。
今为河南人焉。五代睢阳公讳道周。
南康公主。位平南将军散骑常侍荆州刺史信州都督
高祖讳轸。仕太子左内率荆州刺史
齐梁之閒。荆巫重镇。
世善其职。江汉宜之。
曾大父义城公讳黎。在梁云麾将军湖州刺史
入周拜骠骑开府仪同至隋开皇中旭州刺史
大父黄国庄公讳安昌。隋启平城
祚之谷壁。唐分蜀国
瑞以桓圭。其后改封于黄。
信州刺史。历潭州总管
夔州都督。烈考天水郡果公讳仁才。
金紫光禄大夫。婚皇室汉南县
泾浦澧袁江永凡六州刺史。伟矣哉。
承家善庆。历代名臣。
风流载于史官。勋业藏于王府。
公即果公季子。天王自出。
内禀胎教混成之姿。外被门风式瞻之训。
从容合度。造次皆法。
生而知之孝弟也。学而知之礼乐也。
德义如山。文章如泉。
缙绅之士。仰焉宗焉。
弱冠太学生进士擢第
遭家不造。府君捐馆。
五日绝浆。三年泣血。
虽麻葛就礼。而栾棘加人。
服阕。调并州大都督府参军事。
丁太夫人忧。过哀终丧。
有如前制。应八科举。
策问高第。授绵州司户参军
扬州大都督府仓曹参军。又举四科。
敷言帝。除益州导江县
鸿渐二镇。翰飞三蜀。
府中之孙子荆。郡内之岑公孝
用能据淮距海。我庾如坻。
岷山导江。入境先叹。
朝散大夫。除鄜州长史
仍加关内道支度使。去青城之洞府。
白帝之鄜祠。命服有辉。
使车何重。除婺州司马
入谢于武成殿。主上以边庭有事。
喜问陈汤宣室清言。
思逢贾谊。公召对蕴藉。
谋虑深长。眷甚前席。
恩加后命。因改恒州长史
于时四镇未复。二蕃犹梗。
屯田绕塞。戎马生郊
代郡藏符。临冀北而诚重。
汉家张掖。比西河而还轻。
乃徙拜凉州都督府长史。仍知赤水军兵马河西诸军支度使
地壮伏龙。城雄飞鸟。
位居半刺总管三边。
公乃利沟洫。懋藨蓘。
庤茭稿。积糗粮。
均转输。程力役。
宽御悦使。授方任能。
人胥忘其久劳。兵不远其长道。
虽金方气。风雨不交之地。
碛路沙霾。草木不植之所。
莫不丰滞穗于坰牧。厌甘瓜于戍时。
朝廷赖之。迁使持节河州诸军事河州刺史
仍知营田使崆峒连五郡之壤。
积石控九河之源。公夙奉皇华。
政闻行露。高车未至。
阖境相欢。既见君子。
温其如玉。率性仁爱。
由衷易。推是心也。
物感斯应。睹恭肃而无竞。
见礼义而兴行。不言而庶事熙。
非教而偫下顺。故得大田多稼。
人和岁丰。饟军廪师。
处勤馀裕。计偕入朝。
侍宴于长寿殿。上谓公曰。
河州军镇要冲。屯田最多。
卿以足食为心。朕无西顾之忧矣。
侑以彩币。锡以文衮
及公还州也。玺书劳勉。
王人相继。国家径流沙。
弱水。收西域
护南庭。连百万之兵。
以济事于外。不一日而乏者。
则公之力也。无骇入极。
可谓费庈父胜之。杜预平吴。
盖知羊叔子功尔。宜登元老。
作贰天朝。止于边服。
寔孤人望。享年七十有一。
證圣元年二月十日。寝疾终于官舍。
天子悼焉。凶费丧归。
悉命官给。是日。
河湟耆老。山谷羌夷。
反首剺面。号奔州邑
虽国亡子产。吏哭祭遵
岂云过也。恺悌之化。
人之父母。及其没也。
哀亦如之。信矣夫。
夫人金城郡陇西李氏。江夏王道宗之女也。
宜此象服。烂其盈门。
嗣先姑之徽音。立庶姬之范则。
蕣华前落。稿瘗城隅。
證圣二年正月。合葬于河南之定鼎原。
礼也。天使马悲。
滕公之室。人看鹤舞。
闭王女之坟。接于邙山
邱陵对于伊阙。石麟将斗。
华表何年。有子曰祖雍。
景龙初给事中兼侍御史内供奉。追惟皇考孝于事亲。
忠于事君。恭于立身。
惠于临人。总是四行。
旁通具美。贻厥孙谋。
以燕翼子。故老之口既绝。
竹帛之文又灭。扬名兮柰何。
刊石兮来裔。其词曰。
倬哉冉氏。世有仲弓
铁冠绣服给事于中。
克昭遗懿。树之家风。
于皇严考。高明有融。
德罔不尊。艺何不涉。
嗣武先正。思文载协。
建旟千里。逮君六叶。
龟顾印房。蛇盘绶箧。
官以勤积。业因时峻。
宰号神明。掾称亲信。
骥足既展。熊轩亦轫。
邦国海康京师河润。
出车西域。我君谟之。
屯田北假。我君护之。
六军有馈。其谁度之。
一人无忧。其谁乐之。
猛兽避德。均迁所莅。
灵鸟依仁。霸升执事
以今视古。名齐绩类。
天不憖遗。山颓此位。
陇首回望。秦川断肠。
吏人攀绋。哀雁随丧。
虚灵奠野。行临帷堂。
庙立边郡。魂归故乡。
王姬祔葬。礼之终也。
水合蛟龙。坟同石马。
地积霜露。烟攒松槚。
千载九原。高碑泪下。
授郭虚巳太子左庶子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
门下。朝议郎驾部员外郎兼御史中丞方节度行军司马关内道采访处置使赐紫金鱼袋郭虚已。
雅才明达。和气清深。
致远之资。文而饰吏。
徐雅之用。刚且近仁。
累践台阁。频更任使。
懋功斯久。赏善当迁。
擢以正人。宜拜职于中庶
增其宠服。俾兼荣于独坐。
朝散大夫左庶子兼御史中丞。馀如故。
敕授十道使734年2月19日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敕。
言念苍生。
心必遍于天下。
自古良牧。
福犹润于京师
所以历选列城。
聿求连率。
岂徒刺察。
将委辑宁。
朝散大夫检校御史中丞关内道宣慰赈给使上柱国卢绚等。
任寄已深。
声实兼茂。
咸贯通于理道。
益纯固于公心。
或华发不衰。
白圭无玷
可以范仪郡国。
康济黎元。
间岁已来。
数州失稔。
颇致流亡。
能勿殷怀。
吏又不畏不仁。
人或不安不便。
诚须矫过。
必在仗贤。
而前此使车。
不无殷鉴。
事皆掣肘。
务欲总权。
小有举于毫发。
大莫振于纲领。
本不条察。
却用烦苛。
永言所期。
岂云自弊。
今既各膺重寄。
允谓通才。
以蠲疾苦之原。
当叶大中之义。
若令行一道。
利及万人。
朕所设官。
以待能者。
朝之优秩。
必归令誉。
言可复也。
宜副朕怀。
可依前件。
杨国忠右相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五
先王立政。
必惟择贤。
所以时亮天工。
叶修人纪。
总资三事。
是属中书
审于百工。
佥曰亚相
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判度支事权知太府卿蜀郡长史持节剑南节度使支度营田副大使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两京太府司农出纳监仓祠祭木炭宫市长九成宫使关内道京畿采访处置使上柱国宏农县开国伯杨国忠
纯粹精明。
悬解虚受。
比之
文多体要之词。
拟于邴魏。
武有韬钤之学。
直方其道。
易能成。
往自星郎。
爰秉天宪。
军国大政。
宏益滋多。
则造膝沃心。
巳期王佐。
弥纶经济。
同致雍熙。
南台冢宰
尤思藻鉴。
西垣鼎座。
深伫燮和。
会予宿心。
升尔为相。
宜兼密启。
式总如纶。
可守右相兼吏部尚书集贤殿学士修国史崇元馆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
判度支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两京出纳勾当租庸铸钱等使并如故。
刘绎虞部员外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朝散大夫河南府仓曹参军关内道度支判官上柱国彭城县开国侯刘绎
绪业清华。行能修饬。
通明于吏迹。持雅正于公心。
幕府徵才。久闻成效。
星台列位。宜膺俊选。
尚书虞部员外郎。馀如故。
授姚闳监察御史等制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
朝议郎前行同州司法参军关内道采访使支使上轻车都尉萧县开国男姚闳等。
砥名励节。
博艺多能。
或尝佐台臣
以清关辅
或顷谐宫职。
见美朝端。
度才而升。
举善以劝。
俾同官于察视。
宜并拜于丞郎
可依前件。
牛仙客殿中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
门下。乃立御府
其代天工。必在信臣。
以兼重寄。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朔方节度关内道支度兼管营田盐池押诸蕃部落副大使兼采访处置使偫牧都使监牧支度营田闲厩宫苑五坊等使摄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县开国子牛仙客
忠公有度。亮直无私。
长才为万里之城。沈略乃百夫之御。
顷持节钺。尝镇河湟。
兵器惟精。边人咸赖。
出则靖国。方资五利之功。
入则训驺。宜修六尚之职。
殿中监散官勋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