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密”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登庐山诗二首 其一 南朝宋 · 鲍照
押词韵第十一部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嵷高昔貌,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本集八。《诗纪》五十一。又《类聚》七、《庐山记》四并引楹、萦、名、经、横、荣六韵。)。
送周先生住山记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先生姓周氏。名隐遥。字息元。宗其道者相号为太元先生。汝南人也。抱天和冲澹之气。含至精洁朗之质。玉冷泉润。松高鹤闲。韬精守道。冥得真契。谷神既存而长守。元关无键而不开。贞元初。游苏州吴县之包山林屋洞。秋八月。始于洞西得神景观。讯其居者。曰距此数里。世传毛公坞。毛公道成罗浮。居山三百馀岁。有弟子七十二人。聚石为坛。遗趾犹存。尔能勤求。吾请以导。既行而萝筱迷密。不知所往。先生冥目久之。逢一物焉。双眸尽碧。毛色紫而本白。高数尺馀。随而行之。视乃鹿也。须臾乃跪止。若有所告。先生默记之而还。至十九年冬。刜木鬋茅。奠厥攸居。得异石一方。上有虫篆。验之。即毛公镇地符也。既而凿户牖以为窦。有鹤衔弄冠裳。戏舞于庭砌。后得一井。香白滑甘。溢为白泉。其旁得古池焉。深广袤丈。阳验阴伏。湛如也。初先生尝息于洞之南门中。神化恍惚。往往失其所在。遇好风日。亦来人閒。将至。必先之以云鹤。其弟子洒埽香室。俄而至矣。嗟乎。先生之体。同乎无体矣。不以昼夜更动息。不以寒暑易纤厚。不食而甚力。走及奔马。全乎气者也。虽饮而无漏。止如灵龟。外乎形者也。鹿以导步。神柔异物也。符以存视。道契先躅也。井泉去厉。昭乎仁也。池水不枯。齐其虑也。仙云灵鹤之验。去来彷佛之状。其必神行而智知乎。予叔服膺先生之门。二纪于兹。录先生本起。见命为记。凝神遐想。直而不遗。元和十三年八月。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令狐楚记。
奉和真宗御制后苑杂花海棠 北宋 · 刘筠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迟景烘初绽,鲜风惜未飘。
蝶魂迷密径,莺语近新条。
芳蕙薰宫锦,丹浆晕海绡。
惟时奉宸唱,赓奉愧咎繇(宋陈思《海棠谱》卷中)。
游隆中诗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阳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荆山昔多姿,汉广流未央。
言从隐沦人,宿思轸回肠。
氛雾列缤纷,岫崿攀翱翔。
方舟俨在御,骋游共移觞。
陟陂已无忧,绿溪亦云长。
盘纡践鸟径,玲珑映蜂房。
桂岩上迷密,云潭俯溟茫。
隘谷漏天色,浮梁媚川光。
恣赏眷幽栖,豁襟觌重冈。
云霄跻隐庐,孤吟缅垂堂。
延伫真灵下,参差枫桧香。
龙蛇闭蜿蜒,鸾凤骖腾骧。
坠叶摇空山,乾坤瞹已凉。
邈矣三顾踪,归与一宿粮。
余生终澹泊,躬耕永相望。
腊日于乃园眺雪一首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于心皆有亲,弥适固林趣。
循廓视霄宇,霰雪已陵遽。
颓飙万里翻,玄黄交一气。
扪历鸿濛初,山川照寒素。
岩亭掩迷密,城观且浮寄。
栖鸟冻不喧,饥雁下仍去。
疏梅正郁律,抚此年年树。
人生自相摧,天命无新故。
闻睹阅一形,转患耳目赘。
何常跻高邱,遂穷天地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