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25570
人物库14009
活动2387
诗文库 正文
晋夷则镜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
惟晋新公二年七月七日午时,于首阳山白龙潭,铸成此镜。
千年万(一作后,一作在)(《博异记》:「天宝中金陵陈仲躬住洛阳清化里,宅有井,善溺人。一日,水顿竭,见一女子,自称敬元颖,饰铅粉,衣绯绿,令其淘井,得古铜镜。夜复见元颖云:某本师旷所铸十二镜之第七者,其背有二十八字,皆科斗书于鼻,题曰夷则之镜。」按唐人小说,自不足据,其铭与周时辞例不合,且于鼻题曰「夷则之镜」,语尤可疑。唐镜始为大鼻,前此未有也。今姑录之。)
策封广陵王胥元狩六年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维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人汤庙立子胥为广陵王,曰:「于戏,小子,受兹赤社!
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为汉藩辅。
古人有言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
扬州保疆,三代要服,不及以政(《汉书》作正)」。
于戏!
悉尔心,战战兢兢,乃惠乃顺,毋侗(《汉书》作桐)好轶,毋迩宵人,维法维则。
书》云:「臣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于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
王其戒之(同上,《汉书·武五子传》有删节)
昌邑王贺 西汉 ·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贺与故太守卒史万世交通,万世问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
贺曰:「然。
失之」。
万世又以贺且王豫章,不久为列侯。
贺曰:「且然,非所宜言(《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元康三年封贺为海昏侯。后数年,扬州刺史柯奏云云,制曰:「削户三千。」)」。
黄霸颍川太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
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薄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汉书•循吏•黄霸传》)
扬州 其一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夭矫(《古文苑》作「矫矫」)扬州江汉之浒。
彭蠡既潴(《初学记》作「都」),阳鸟攸处。
橘柚羽贝,瑶琨筱荡。
闽越北垠,沅湘攸往。
犷矣淮夷,蠢蠢荆蛮。
翩彼昭王,南征不旋。
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
咸跌于污,莫跌于川。
明哲不云我昭,童蒙不云我昏。
汤武圣而师悖而诛逢干。
盖迩不可不察,远不可不亲。
靡有孝而逆父,罔有义而忘君。
太伯逊位,基吴绍类。
夫差一误,太伯无祚。
周室不匡,句践入霸。
当周之隆,越裳重译。
春秋之末,侯甸叛逆。
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孳(《初学记》作「慈」)
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 西汉 · 耿育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延寿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
先帝嘉之,仍下明诏,宣著其功,改年垂历,传之无穷,应是南郡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会先帝寝疾,然犹垂意不忘,数使尚书责问丞相,趣立其功。
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延寿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
孝成皇帝承建业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谗佞在朝,曾不深惟本末之难,以防未然之戒,欲专主威,排妒有功,使块然被冤,拘囚不能自明,卒以无罪,老弃敦煌,正当西域通道令威名折冲之臣,旋踵及身,复为郅支遗虏所笑,诚可悲也。
至今奉使外蛮者,未尝不陈郅支之诛,以扬汉国之盛。
夫援人之功以惧敌,弃人之身以快谗,岂不痛哉!
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假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录其功,封表其墓,以劝后进也。
幸得身当盛世,功曾未久,反听邪臣,鞭逐斥远,使亡逃分窜,死无处所,远览之士,莫不计度,以为功累世不可及,而过人情所有。
尚如此,虽复破绝筋骨,暴露形骸,犹复制于唇舌,为嫉妒之臣所系虏耳。
此臣所以为国家戚戚也(《后汉·陈汤传》)
王匡地皇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司命孔仁兖州寿良、卒正王闳扬州李圣亟进所部州郡兵凡三十万众,迫措青、徐盗贼。
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车骑将军王巡、左队大夫王吴亟进所部州郡兵凡十万众,迫措前队丑虏。
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复迷惑不解散,皆并力合击,殄灭之矣!
大司空隆新公,宗室戚属,前以虎牙将军东指则反虏破坏,西击则逆贼靡碎,此乃新室威宝之臣也。
如黠贼不解散,将遣大司空将百万之师征伐剿绝之矣(《汉书·王莽传》下)
三统历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一
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目以天时。
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是故有礼谊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阴阳之中制其礼。
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
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
周道既衰,幽王既丧,天子不能班朔,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
故《春秋》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于是辰在申,而司历以为在建戌,史书建亥
哀十二年,亦以建申流火之月为建亥,而怪蛰虫之不伏也。
自文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馀年,莫能正历数。
子贡欲去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著其法于《春秋》,经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
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告朔也。
元典历始曰元。
传曰:「元,善之长也」。
共养三德为善。
又曰:「元,体之长也」。
合三体而为之原,故曰元。
春三月,每月书王,元之三统也。
三统合于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十一三之以为实。
实如法得一。
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变也。
因而六之,以九为法,得林钟初六,吕之首,阴之变也。
皆参天两地之法也。
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皆以九为法。
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
律娶妻而吕生子,天地之情也。
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
五声清浊,而十日行矣。
传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
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
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繇出也。
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
春秋二以目岁,《易》两仪之中也。
于春每月书王,《易》三极之统也。
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易》四象之节也。
时月以建分至启闭之分,《易》八卦之位也。
象事成败,《易》吉凶之效也。
朝聘会盟,《易》大业之本也。
故《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
传曰:「龟,象也。
筮,数也。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
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馀四十九,所当用也,故以为数。
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
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而三辰之会交矣,是以能生吉凶。
故《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
参天九,两地十,是为会数。
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是为朔望之会。
以会数乘之,则周于朔旦冬至,是为会月。
九会而复元,黄钟初九之数也。
经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
时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
启闭者,节也。
分至者,中也。
节不必在其月,故时中必在正数之月。
故传曰:「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民则不惑;
归馀于终,事则不悖」。
此圣王之重闰也。
五位乘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
四分月法,以其一乘章月,是为中法。
参闰法为周至,以乘月法,以减中法而约之,则六扐之数,为一月之闰法,其馀七分。
此中朔相求之术也。
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言阴阳虽交,不得中不生。
故日法乘闰法,是为统岁。
三统,是为元岁。
元岁之闰,阴阳灾,三统闰法。
《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次三百七十四,阴九;
次四百八十,阳九;
次七百二十,阴七;
次七百二十,阳七;
次六百,阴五;
次六百,阳五;
次四百八十,阴三;
次四百八十,阳三。
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是以《春秋》曰:「举正于中」。
又曰:「闰月不告朔,非礼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不告闰朔,弃时正也,何以为民」?
故善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至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失闰,至在非其月。
梓慎望氛气而弗正,不履端于始也。
故传不曰冬至,而曰日南至
极于牵牛之初,日中之时景最长,以此知其南至也。
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
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
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故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
经曰春王正月,传曰周正月「火出,于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
夏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叠为首,登降三统之首,周还五行之道也。
故三五相包而生。
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
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
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天施复于子,地化自丑毕于辰,人生自寅成于申。
故历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甲。
孟仲季叠用事为统首。
三微之统既著,则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
五行与三统相错。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则三统五星可知也。
《易》曰:「参五以变,错综其数。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
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
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
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
五胜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
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而成易,为七十二,参三统两四时相乘之数也。
参之则得《乾》之策,两之则得《坤》之策。
以阳九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阴六六之,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阴阳各一卦之微算策也。
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
引而信之,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
五星会终,触类而长之,以乘章岁,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而与日月会。
三会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而与三统会。
三统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九章岁而六之为法,太极上元为实,实如法得一,阴阳各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气体之数,天下之能事毕矣(《汉书·律历志》上:向子歆,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案《律历志》下,仅末一条系班固所补,其全卷皆《三统谱》也,文多不录,褚少孙《历术》以下放此。)
平舆薛君碑延熹六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延熹六年春二月平舆令辟君卒,乌薛哀哉!
吏民其咨,咨君之德,乃建碑石于墓之侧。
其辞曰:于皇降德,于慈我君。
我君肇祖,官有世功。
乃侯于薛,苗胤枝分。
作汉卿尹,七世相承。
君之懿德,性此淑真。
如冰之洁,如玉之竖。
靡术不综,罔礼不遵。
忻忻之至,三族以敦。
英名委质,宣昭令闻。
升州入宰,炳乎其勋。
莅政己吾,烂而有成。
迁典平舆,匪威匪仁。
宽猛以济,藐矣惟清。
化未期月,遭此竺旻,吏民穆卜,尝祷屏营。
旻天不吊,不憖遗君,晻暧薨徂,命不可攀,国人巷哭,若丧厥亲。
鬓白号怛,童稚唫申。
嗟嗟酷痛,如何昊乾。
灵柩旋归,卜此穸窀,哀哀士俊,恻雨酸辛。
姻族毕至,素缟填庭。
于是吏民,乃复追叹。
君初举孝,三署播名。
爰佐戎□,来临汝南
剖符之贰,千里同尘。
料拣真宾,好此徽声。
贡奇达异,迥酌清英。
遗风令歌,永矢不愃。
云君回轸,谁不怀欢。
□意迷流,乃陨乃颠。
如可赎也,人百其身。
昔邵临国,民谓之父。
今也薛君,追蹈厥绪。
身殁言存,是谓不朽。
于我吏民,悲慕罔已。
刊石纪铭,永昭于后(隶续)
日食上封事 东汉 · 马严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臣闻日者众阳之长,食者阴侵之征。
《书》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言王者代天官人也。
故考绩黜陟,以明褒贬。
无功不黜,明阴盛陵阳
臣伏见方今刺史太守专州典郡,不务奉事尽心为国,而司察偏阿,取与自己,同则举为尤异,异则中以刑法,不即垂头塞耳,采取财赂。
益州刺史朱酺扬州刺史倪说、凉州刺史尹业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又选举不实,曾无贬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
故事,州郡所举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惩虚实。
今宜加防检,式遵前制。
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丙吉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于是宰府习为常俗,更共罔养,以崇虚名,或未晓其职,便复迁徙,诚非建官赋禄之意,宜敕正百司,各责以事,州郡所举,必得其人。
若不如言,裁以法令。
传曰:「上德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故火烈则人望而畏之,水懦则人狎而玩之。
为政者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如此,绥御有体,灾眚消矣(《后汉·马严传》)
刘般 东汉 · 观恂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九
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以劝天下袁宏《后汉纪》,封居巢侯就国扬州刺史观恂永平十年,征执金吾事。)
平议冯恂宗诚历术 东汉 · 陈耽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侍中韩说博士蔡较、谷城门侯刘洪右郎中陈调于太常府,覆校注记平议。
难问。
恂、各对。
恂术以五千六百四十日(案:「日」当作「月」。)有九百六十一食为法,而除成分,空加县法,推建武以来,俱得三百二十七食,其十五食错。
案其官素注,天见食九十八,与两术相应,其错辟二千一百。
术以百三十五月二十三食为法,乖除成月,从建康以上减四十一,建康以来,灭三十五,以其俱不食。
恂术改易旧法,术中复减损,论其长短,无以相逾。
各引书纬自证,文无义要,取追天而已。
夫日月之术,日循黄道,月从九道。
以赤道仪,日冬至去极俱一百一十五度。
其入宿也,赤道在斗二十一,而黄道在斗十九。
两仪相参,日月之行,曲直有差,以生进退。
故月行井、牛,十四度以上,其在角、娄,十二度以上皆不应率不行。
以是言之,则术不差不改,不验不用。
天道精微,度数难定,术法多端,历纪非一,未验无以知其是,未差无以知其失。
失然后改之,是然后用之,此谓允执其中。
术未有差错之谬,恂术未有独中之异,以无验改未失,是以检将来为是者也。
术百三十五月二十三食,其文在书籍,学者所修,施行已久,官守其业,经纬日月,厚而未愆,信于天文,述而不作。
恂久在候部,详心善意,能揆仪度,定立术数,推前校往,亦与见食相应。
然协历正纪,钦若昊天,宜率旧章,如甲辰丙申诏书,以见食为比。
今而施用术,弃放恂术,史官课之,后有效验,乃行其法,以审术数,以顺改易(《续汉·律历志中》,「光和三年太常就耽上选」云云。耽以等议奏闻,诏书可。案:《广韵》就,又姓。引《后汉书》菟赖氏改为就氏。所称《后汉书》,必非《范书》。今考《后汉·灵帝纪》及袁宏《后汉纪》,是年太常陈耽,非就。《续汉志》之就,两存之,俟考。)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枭其二子。
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荆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
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
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何者?
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
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
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魏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
蒸鲇(《御览》九百三十七。) 其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
海牛鱼皮生毛,可以饰物,出扬州(《御览》九百三十九)
风俗通义佚文卷三 其十三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八
将作大匠陈国公孙志节有苍头地馀,年十七,情性聪慧,仪状端正,工书疏。
志节为户曹史,令地馀归取资用,因持车马亡去。
丹阳,自云姓王名斌,字文高,遂留为诸曹史,志节拜扬州刺史
选曹,衣冠子弟皆出斌下,乃用之。
斌乞屏左右,叩头涕洟曰:「斌即明使君地馀地」。
斌后为苍梧太守(《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九,《御览》五百)
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一百十八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丘氏,鲁左丘明之后。
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世居扶风
汉末,丘俊持节江淮,属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广韵》十八《尤》,《通鉴注·魏纪》十,又《隋纪》四)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二十一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氏。汉有扬州刺史(同上)
西岳华山堂阙碑铭 东汉 · 张昶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然山莫尊于岳,泽莫盛于渎。
山岳有五而华处其一,渎有四而河在其数,其灵也至矣。
圣人废兴,必有其应。
岱山石立,中宗继统;
太华授璧,秦胡绝绪;
白鱼人舟,姬武建业
宝圭出水,子朝丧位。
布五方则处其西,列三条则居其中。
若广兽奇虫,《山经》有纪矣。
是以帝皇巡狩,亲五岳而告至,观方后而考礼,故经有望秩之禋,典有生殖之祀,盖所以崇山川而报功也。
四海一统,天子秉其礼;
诸侯力政,强国摄其祭。
其奉邑曰华阴也久矣,乃纪于《禹贡》而分秦、晋之境。
奉鄙晋之西则曰阴晋,边秦之东则曰宁秦
邑既迁徙,礼亦如之。
二国力争,以奉以祭。
其城险固,基趾犹存。
故老之言,未殒于民也。
逮至大汉,受命克乱,不愆不忘,旧名是复,率礼不越,故祀是尊。
历叶增修,虔恭又备。
一祷三祀,终岁而四,以迄于今。
世宗又经集灵之宫于其下,想乔、松之畴,是游是憩。
郡国方士,自远而至者,充岩塞崖。
乡邑巫觋,宗祀乎其中者,盈谷溢溪。
咸有浮飘之志,愉悦之色,必云霄之路,可升而越(《文选·沈约沈道士馆诗》注作「而起」。),果繁昌之福,可降而致也。
故殖财之宝,黄玉自出;
令德之珍,卿相是毓。
匪惟嵩高,降,此亦有焉。
天有所兴,必先废之,故殷宗、周宣,以衰致盛。
是时也,王业中缺,大化陵迟,郡县既毁,财匮礼乏,庭庙倾坏,坛场芜秽,祭祀之礼,颇有缺焉。
于是镇远将军领北地太守阌乡亭侯段君讳煨宇忠明,自武威占此土,凭托河华,二灵是与。
故能以昭烈之德,享上将之尊,衔命持重,屯斯寄国,讨叛柔服,威怀是示。
群凶既除,郡县集宁,家给人足,户有乐生之欢,朝释西顾之虑。
而怀关中之恃,虽昔萧相辅佐之功,功冠群后,弗以加也。
解甲休士,阵而不战,以逸其力,修饰享庙,坛场之位,荒而后辟,礼废而复兴。
又造祠堂,表以参阙,建路路之端首,观壮丽乎孔
然后旅祀祈请,既有常处,虽雨沾衣,而礼不废。
于是邑之士女,咸曰宜之。
乃建碑刊石,垂示后裔。
其辞曰:
于穆堂阙,堂阙昭明。
经之营之,不日而成。
匪奢匪俭,惟德是程。
匪丰匪约,惟礼是荣。
虔恭礼祀,黍稷芬馨。
神具醉止,降福穰穰(《艺文类聚》七,《初学记》五,《古文苑》)
刘恭嗣刘廙字恭嗣 东汉末 · 司马徽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六
黄旗紫盖,恒见东南,终成天下者,扬州之君乎(《文选·谢元晖始出尚书省诗》注《陆倕石阙铭》注。)
疏请治疾 孙吴 · 吕蒙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
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
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吴志·吕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