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上书自理 西晋 · 王浚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三
臣前被庚戌诏书曰:「军人乘胜,猛气益壮,便当顺流长骛,直造秣陵」。
臣被诏之日,即便东下。
又前被诏书云太尉贾充总统诸方,自镇东大将军胄及浑、彬等皆受节度」,无令臣别受浑节度之文。
臣自达巴丘,所向风靡,知孙皓穷踧,势无所至。
十四日至牛渚,去秣陵二百里,宿设部分,为攻取节度
前至三山,见浑在北岸,遣书与臣,可暂来过,共有所议,亦不语臣当受节度之意。
臣水军风发,乘势造贼城,加宿设部分行有次第,无缘得于长流之中回船过浑,令首尾断绝。
须臾之间,遗使归命。
臣即报浑书,并写笺,具以示浑,使速来,当于石头相待。
军以日中至秣陵,暮乃被浑所下当受节度之符,欲令臣明十六日悉将所领,还围石头,备越逸。
又索蜀兵及镇南诸军人名定见。
臣以为已来首都亭,无缘共合空围。
又兵人定见,不可仓卒,皆非当今之急,不可承用。
中诏谓臣忽弃明制,专擅自由。
伏读严诏,惊怖悚慄,不知躯命当所投厝
岂惟老臣独怀战灼,三军上下咸尽丧气。
世受国恩,任重事大,常恐托付不效,孤负圣朝。
故投身死地,转战万里。
被蒙宽恕之恩,得从临履之宜。
是以凭赖威灵,幸而能济,皆是陛下神策庙算。
臣承指授,效鹰犬之用耳,有何勋劳而恃功肆意,宁敢昧利而违圣诏。
臣以十五日至秣陵,而诏书以十六日起洛阳,其间悬阔,不相赴接,则臣之罪责宜蒙察恕,假令孙皓犹有螳螂举斧之势,而臣轻军单入,有所亏丧,罪之可也。
臣所统八万余人,乘胜席卷。
以余叛亲离,无复羽翼,匹夫独立,不能庇其妻子,雀鼠贪生,苟乞一活耳。
而江北诸军不知其虚实,不早缚取,自为小误。
臣至便得,更见怨恚,并云守贼百日,而令他人得之,言语噂沓不可听闻。
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犹有专辄。
臣虽愚蠢,以为事群之道,唯当竭节尽忠,奋不顾身,量力受任,临事制宜,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若其顾护嫌疑,以避咎责,此是人臣不忠之利,实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臣不自料,忘其鄙劣,披布丹心,输写肝脑,欲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庶必扫除凶逆,清一宇宙,愿令圣世与唐虞比隆。
陛下粗察臣之愚款,而识其欲自效之诚,是以授臣以方牧之任,委臣以征讨之事。
燕王之人乐毅汉祖之任萧何,无以加焉。
受恩深重,死且不报,而以顽疏,举错失宜。
陛下弘恩,财加切让,惶怖怔营,无地自厝,愿陛下明臣赤心而已(《晋书·王浚传》)
复上表自理 西晋 · 王浚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三
被《壬戌诏书》,下安东将军所上扬州刺史周浚书,谓臣诸军得孙皓宝物,又谓牙门将李高放火烧伪宫。
辄公文上尚书,具列本末。
又闻浑案陷上臣。
臣受性愚忠,行事举动,信心而前,期于不负神明而已。
秣陵之事,皆如前表,而恶直丑正,实繁有徒,欲构南箕,成此贝锦,公于圣世,反白为黑。
夫佞邪害国,自古而然。
故无极破楚,宰嚭灭,及至右显,倾乱汉朝,皆载在典籍,为世所戒。
乐毅伐齐,下城七十,而卒被谗间,脱身出奔。
乐羊既反,谤书盈箧
况臣顽疏,能免谗慝之口!
然所望全其首领者,实赖陛下圣哲钦明,使浸润之谮不得行焉。
然臣孤根独立,朝无党援,久弃遐外,人道断绝,而结恨强宗,取怨豪族。
以累卵之身,处雷霆之冲,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其见吞噬,岂抗唇齿
夫犯上干主,其罪可救,乖忤贵臣,则祸在不测。
朱云折槛,婴逆鳞之怒,庆忌救之,成帝不问。
望之、周堪违忤石显,虽阖朝嗟叹,而死不旋踵。
此臣之所大怖也。
今浑之支党姻,内外皆根据磐牙,并处世位。
闻遣人在洛中,专共交构,盗言孔甘,疑惑观听。
曾参之不杀人,亦以明矣,然三人传之,共母投杼
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
夫猛兽当途,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栗!
伪吴群臣,今皆生在,便可验问,以明虚实。
前伪中郎将孔摅说二月武昌失守,水军行至。
孙皓出案行石头还,左右兵人皆跳刀大呼云:「要当为陛下一死战决之」。
魏帝尚以千人定天下,况今有数万众,自足辨事。
意大喜,谓必能然,便开库藏,尽出金宝,以赐与之。
小人无状,得便持走,惧,乃图降首。
降使适去,左右劫夺财物,略取妻妾,放火烧宫。
逃身窜首,恐不脱死,臣至,遣军主者救断其火耳。
周浚十六日前入宫,臣时遣记室吏往观书籍,使收缚。
若有遗宝,则前得,不应移踪后人,欲求苟免也。
臣前在三山得浚书云:「散宝货以赐将士,府库略虚」。
而今复言「金银箧笥,动有万计」,疑臣军得之。
言语反复,无复本末。
臣得与军司张牧、汝南冯紞等共入观宫,乃无席可坐。
后日又与牧等共视舟船。
浑又先臣一日上其船,船上之物,皆浑所知见。
臣之案行,皆出其后,若有宝货,浑应得之。
又臣将军素严,兵人不得妄离部阵间。
秣陵诸军,凡二十万众。
臣军先至,为土地之主。
百姓之心,皆归仰臣。
臣切敕所领,秋毫不犯。
诸有市易,皆有伍任证左,明从券契,有违犯者,凡斩十三人,皆吴人所知也。
余军纵横,诈称臣军,而臣军类皆蜀人,幸以此自别耳。
岂独浚之将士皆,而臣诸军悉聚盗蹠邪!
时有八百余人,缘石头城劫取布帛,臣牙门将军马潜即收得二十余人,并疏其督将姓名,移以付浚,使得自科结,而寂无反报,疑皆纵遣,绝其端绪也。
又闻吴人言,前张悌战时,所杀财有二千人,而浑、浚露布言以万计。
以吴刚子为主簿,而遣刚至洛,欲令刚增斩级之数。
可具问孙皓及其诸臣,则知其定审。
若信如所闻,浚等虚作,尚欺陛下,岂惜于臣!
云臣屯聚蜀人,不时送,欲有反状。
又恐动吴人,言臣等当诛杀,取其妻子,冀其作乱,得骋私忿。
谋反大逆,尚以见加,其余谤𠴲,故其宜耳。
浑案臣「瓶磬小器,蒙国厚恩,频繁擢叙,遂过其任」。
浑此言最信,内省惭惧。
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受咎累,既无孟侧策马之好,而令济济之朝有谗邪之人,亏穆穆之风,损皇代之美,由臣顽疏,使致于此,拜表流汗,言不识次(《晋书·王浚传》)
王浚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二
足下既摧其西藩,便当径取秣陵,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于涂炭。
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亦旷世一事也(《晋书·王浚传》)
与弟敏书 孙吴至西晋 · 周处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一
古者兵交,使在其间,军国固当举信义以相高。
而闻疆场之上,往往有袭夺互市,甚不可行。
弟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晋书·周浚传》。弋阳,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夺以为功。吴将蔡敏,守于沔中;其兄圭为将,在秣陵,与敏书。)
王浚唐彬等诏太康元年二月乙亥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浚、彬东下,埽除巴丘,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
顺流长骛,直造秣陵,与审量其宜。
杜预当镇静零、桂,怀辑衡阳
大兵既过,荆州南境固当传檄而定,当分万人给浚,七千给彬。
夏口既平,宜七千人给浚。
武昌既了,当以六千人给彬。
太尉充移屯项,总督诸方(《晋书·武帝纪》)
又与王浚 其一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军人乘胜,猛气益壮,便当顺流长骛,直造秣陵(《晋书·王浚传》,上表自理曰:「臣前被庚戌诏书。」)
王浚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前受诏径造秣陵,后乃下受浑节度
诏书稽留,所下不至,便令与不受诏同责,未为经通。
不即表上被浑宣诏,此可责也。
有征伐之劳,不足以一眚掩之(《晋书·王浚传》。有司奏,表既不列前后所被七诏月日,又赦后违诏,不受浑节度,大不敬,付廷尉科罪,诏云云。)
王浑封爵诏五月庚辰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京陵王浑督率所统,遂逼秣陵,令贼孙皓救死自卫,不得分兵上赴,以成西军之功。
又摧大敌,获张悌,使途穷势尽,面缚乞降。
遂平定秣陵,功勋茂著。
其增封八千户,进爵为公,封子澄为亭侯、弟湛关内侯,赐绢八千匹(《晋书·王浑传》)
五兵尚书 东晋 · 蔡谟
 出处:全晋文
八座之任,非贤莫居,前后所用,资名有常。
孔愉诸葛恢并以清节令才,少著名望。
御史中丞,臣尚为司徒长史
会稽太守,臣为尚书郎
丹阳,臣守小郡。
名辈不同,阶级殊悬。
今猥以轻鄙,超伦逾等,上乱圣朝鱼贯之序,下违群士准平之论。
岂唯微臣其亡之诫,实招圣政惟尘之累。
左长史一超而侍帷幄,再登而厕纳言,中兴已来,上德之举所未尝有。
臣何人斯,而猥当之!
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与其苟进以秽清涂,宁受违命狷固之罪(《晋书·蔡谟传》,又《御览》二百十二引《晋中兴书》。)
关尹子序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洪体存蒿艾之质,偶好乔松之寿。
知道之士,虽微贱,必亲也,虽夷狄,必贵也。
后遇郑君思远,郑君多玉笈琼笥之书,服饵门开我以至道之良药,呼吸洗我以紫清之上味。
后属洪以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洪爱之诵之,藏之拜之。
宇者道也,柱者建天地也,极者尊圣人也,符者精神魂魄也,鉴者心也,匕者食也,釜者化也,筹者物也,药者杂治也。
洪每味之,泠泠然若蹑飞叶而游乎天地之混溟,茫茫乎若履横校而浮乎大海之渺漠,超若处金碧琳琅之居,森若握鬼魅神奸之印。
倏若飘鸾鹤,怒若斗虎兕。
清若浴碧,惨若梦红。
擒纵大道,浑沦至理,方士不能到,先儒未尝言。
可仰而不可攀,可玩而不可执。
可鉴而不可思,可符而不可言。
其忘物遗世者之所言乎?
其绝迹去智者之所言乎?
其同阴阳而冥彼此者之所言乎?
何如此之尊高,何如此之广大,又何如此之简易也!
洪亲受之,咸和二年五月朔丹阳葛洪稚川(《关尹子》道藏本)
肘后备急方序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抱朴子丹阳葛稚川曰:余既穷览坟索,以著述馀暇,兼综术数,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故周流华夏九州之中,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
凡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尽写。
又见周、甘、唐、阮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
又使人用针,自非究习医方,素识明堂流注者,则身中荣卫,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针以治之哉?
是使凫雁鸷击,牛羊搏噬,无以异也。
虽有其方,犹不免残害之疾。
余今采其要约,以为《肘后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
兼之以炙,炙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了。
其所用或不出乎垣篱之内,顾眄可具。
苟能信之,庶免横祸焉。
世俗苦于贵远贱近,是古非今,恐见此方无黄帝仓公、和鹊、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强乎(《备急方》明刻本。案:此与《抱朴子内篇·杂应》略同。)
军术(篇名见《北堂书钞》一百二十,《艺文类聚》九十,《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书}》注,《御览》七十四,三百四十,又九百十四。) 其十六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太安二年京邑始乱,三国举兵,攻长沙王乂
小民张昌反于荆州,奉刘尼为汉主。
乃遣石冰击定扬州,屯于建业
宋道衡说,求为丹阳太守,到郡发兵以攻,召余为将兵都尉
余年二十一,见军旅(此句有脱字。)不得已而就之,宋侯不用吾计数败,吾令宋侯从月建住华盖下,遂收合馀烬,从吾计破石冰(《御览》三百二十八)
讨钱凤诏二年七月 东晋 · 晋明帝
 出处:全晋文卷九
先帝以圣备应运,创业江东司徒导首居心膂,以道翼赞。
大将军敦参处股肱,或内或外,夹辅之勋,与有力焉。
阶缘际会,遂据上宰,杖节专征,委以五州。
刁协刘隗,立朝不允,敦抗义致讨,情希鬻拳,兵虽犯顺,犹嘉乃诚,礼秩优崇,人臣无贰。
事解之后,劫掠城邑,放恣兵人,侵及宫省
背违赦信,诛谬大臣;
纵凶极逆,不朝而退。
六合阻心,人情同愤。
先帝含垢忍耻,容而不责,委任如旧,礼秩有加。
朕以不天,寻丁酷罚,茕茕在疚,哀悼靡寄。
而敦曾无臣子追远之诚,又无辅孤同奖之操,缮甲聚兵,盛夏来至,辄以天官假授私属,将以威胁朝廷,倾危宗社。
朕悯其狂戾,冀其觉悟,故且含隐以观其终。
而敦矜其不义之强,有侮弱朝廷之志,弃亲用羁,背贤任恶。
钱凤竖子,专为谋主,逞其凶慝,诬罔忠良。
周嵩亮直,谠言致祸;
周札、周筵累世忠义,听受谗构,残夷其宗。
秦人之酷,刑不过五。
敦之诛戮,傍滥无辜,灭人之族,莫知其罪。
天下骇心,道路以目。
神怒人怨,笃疾所婴,昏荒悖逆,日以滋甚,辄立兄息。
以自承代,多树私党,莫非同恶,未有宰相继体而不由王命者也。
顽凶相奖,无所顾忌,擅录冶工,辄割运漕,志骋凶丑,以窥神器。
社稷之危,匪夕则旦。
天不长奸,敦以陨毙。
承凶宄,弥复煽逆。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今遣司徒导,镇南将军丹杨尹峤,建威将军赵胤武旅三万,十道并进;
平西将军邃率兖州刺史遐、奋武将军峻、奋威将军瞻精锐三万,水陆齐势;
朕亲御六军,左卫将军亮,右卫将军护军将军詹,领军将军瞻,中军将军壶,骁骑将军艾,骠骑将军、南顿王宗镇军将军汝南王示右,太宰、西阳王羕被练三千,组甲三万,总统诸军,讨之罪。
罪止一人,朕不滥刑。
有能杀送首,封五千户侯,赏布五千匹。
冠军将军邓岳志气平厚,识经邪正;
前将军周抚质性详简,义诚素著;
功臣之胄,情义兼常,往年从敦,情节不展,畏逼首领,不得相违,论其乃心,无贰王室,朕嘉其诚,方任之以事。
其馀文武,诸为敦所授用者,一无所问,刺史二千石不得辄离所职。
书到奉承,自求多福,无或猜嫌,以取诛灭。
敦之将士,从敦弥年,怨旷日久,或父母陨没,或妻子丧亡,不得奔赴,衔哀从役,朕甚悯之,希不凄怆。
其单丁在军无有兼重者,皆遣归家,终身不调,其馀皆与假三年,休讫还台,当与宿卫同例三番。
明承诏书,朕不负信(《晋书·王敦传》)
《晋阳秋》评 其八 元帝纪总评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四
秦始皇东游,望气者云:「五百年后,东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气」。
于是始皇改曰秣陵,吴人以为孙权帝之表也。
盛案:始皇游岁,至僭号,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数既不合,校之基宇又非伦,岂应帝王之符,而见兆于上代乎?有晋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乎?且秦东游,至是五百二十六年,所谓「五百年之后当有王者」也。又孙皓将亡吴郡临平湖,一夜草木自除,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尺,广二寸余,上有白「帝」字,时人莫察其祥,意者岂中宗兴五湖之征欤?太康三年建业有寇,馀姚人任振以《周易》筮之曰:「寇已灭矣,后三十八年扬州当有天子。」又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王室沦覆,唯琅邪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先是岁星镇辰,太白四星聚于斗牛之间,五铎又见于晋陵,冥数玄感,若合符契焉。又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珰,其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酖其将牛金,而恭王夏侯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御览》九十八)
上白獐表 东晋 · 王述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所领阮藻之于江宁县界得白獐一头,毛色鲜洁,异于比类,信斯诚嘉祥也(《艺文类聚》九十五,《御览》九百七。)
杂帖 其四十三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知庾丹阳差数深深,致心致心。
谢二侯 其七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昨即得丹阳水上书,与足下书同,故不送,昨诸书付还。
吾何当还 其三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想大小皆佳,丹阳顷极佳也。
云自有书,不附此信耳,大小问多患,悬心;
想二奴母子佳,迟卿问也。
吾何当还 其七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丹阳旦送,吾体气极佳,其在卿故处,增思咏。
想明日可谢诸子 其七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三
知比得丹阳书,甚慰,乖离之叹,当复可言!
寻答其书,足下反事复行,便为索然,良不可言,此亦分耳。
迟面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