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淋阳长潘乾校官碑(光和四年十月廿一日己酉)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四
盖汉三百八十有七载,□□□于□□□□铭功,著斯金石,异诔曰:溧阳长藩君讳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人,盖楚大傅潘崇之末绪也。君禀资南霍之祷□天□德之绝操,髫髦克敏,缺学典谟,祖讲《诗》、《易》,剖演奥艺,外览百家,众□挈圣,抱不测之谋,秉高世之介,屈私趋公,即仕佐上。郡位既毕,孔武赳箸,疾恶义形,从风征暴,执讯获首,除曲阿尉,禽奸戋猾,冠息善欢。履菰之廉,蹈公仪之洁,察廉除兹,初厉清肃,赋仁义之风,□□□之迹,垂化放岐周,流爱双虖□□亲贤宝智,进直退慝,布政优优,令仪令色,狱无呼嗟之冤,野无叩匈之结。矜孤颐老,表孝贞节,重义轻利,制户六百,省无正繇,不责自毕,百姓心欢,官不失实。于是远人聆声景附,乐受一廛,既来安之,复役三年。惟泮宫之教,反失俗之礼,构修学宫,宗懿招德,既安且宁,干侯用张,豆用陈。发彼有的,雅容□闲,钟磬县矣,于胥乐焉。乃作叙日,翼翼圣慈,惠我黎蒸。贻我潘君,平兹溧阳。彬文赳武,扶弱抑强。□刈钟雄,流恶显忠。咨疑元老,师贤作朋。修学童冠,琢质绣章。实天生德,有汉将兴。尚旦在昔,我君存今,即此龟艾,遂尹三梁。永世支百,民人所彰。子子孙孙,界尔炽昌。丞沛国铚赵勋字蔓伯,左尉人汲董并字公房,右尉豫章南昌程阳字孝遂,时将作吏名,户曹掾杨淮,议曹掾李就,议曹掾桓桧,户曹史贺□从掾位侯祖,主记史吴超,门下史吴训,门下史吴翔,门下史时球。光和四年十月己丑朔廿一日己酉造(碑拓本,《隶释》五)。
徐州刺史陶谦哀辞 孙吴 · 张昭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五
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已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魏志·陶谦传》注引《吴书》)!
脩治塘遏表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京尹虽居都邑,而境壤兼跨,广袤周轮,几将千里。萦原抱隰,其处甚多,旧遏古塘,非唯一所。而民贫业废,地利久芜。近启遣五官殷沵、典签刘僧瑗到诸县循履,得丹阳、溧阳、永世等四县解,并村耆辞列,堪垦之田,合计荒熟有八千五百五十四顷,脩治塘遏,可用十一万八千馀夫,一春就功,便可成立(《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论宣州设备状 南宋 · 郑兴裔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一、忠肃集
勘会得宣州地界吴越之西,西北邻芜湖,直北通姑孰,则以黄池为重镇。间道由高淳镇而通吴会,则以水阳为重镇;由繁昌、青阳、铜陵而入州之西境,则以石垝、峨岭为襟喉;由石埭、黟、歙而入州之西南境,则以宏潭为屏蔽。绩溪与州之南境接,昌化、于潜,与州之东南通,则以丛山关、千秋岭为锁钥。临安、吴兴经广德二日而入州之东境,则以麻姑山为要害。合于逐路交界处所严设卒旅,以备贼充斥。除已与帅司措置擘画准备外,有合申奏事件,谨具画如左。
高淳道中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路入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骎骎。
雨归陇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渗金。
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无壁树空阴。
一箪定属前村店,衮衮炊烟起竹林。
两江总督书麟奏报二麦收成分数及雨水情形诗以志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
约报已曾达奏书,兹陈收定九分馀(前据书麟奏两江各属麦秋约收丰稔情形已悉其概兹以闵鹗元入觐来京书麟兼署江苏巡抚因循例奏江苏各属实在麦收分数内十分者长洲元和吴县吴江震泽常熟昭文昆山新阳太湖厅华亭奉贤娄县金山上海南汇青浦武进阳湖无锡金匮江阴宜兴荆溪靖江太仓州镇洋嘉定宝山崇明等三十州县厅九分及九分有馀者上年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丹徒丹阳金坛溧阳清河高邮东台江都甘泉兴化宝应铜山海州沭阳海门厅等二十二州县厅八分及八分有馀者山阳阜宁桃源安东盐城泰州仪徵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州宿迁睢宁赣榆通州如皋泰兴一十八州县合计江苏通省二麦收成九分有馀其安徽省麦收实在分数书麟另摺亦称八分有馀是两省二麦俱属有秋矣)。
更沾透雨孟仲夏,可冀登秋高下畬(江苏安徽二省于四月下旬及五月初旬节次均得透雨兹又据书麟奏常州镇江江宁一带于五月十三十五等日复得雨三四五寸不等现在二麦刈穫完竣早插秧苗青葱长发其收割少迟之处亦上紧栽种池塘沟堰积水充盈高下田畴秋成仍卜丰稔等语批阅之下既为农庆而予之感沐鸿贶亦觉倍切敬寅耳)。
民乐自应深庆尔,时和当识益兢予。
尾批欣慰频额手,幸值天庥敬以居。
迩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
近畿迩日胥沾雪,次第封章佳信闻。
齐左晋西寸四五(惠龄李奉翰先后奏山东济南武定东昌青州莱州登州沂州济宁等府州属于十月十九二十四五及十二月初三等日各得雪二三四寸不等书麟奏山西太原平阳泽州宁武大同朔平等府属于十月初九及二十二三四五等日各得雪三四五寸不等),三江两浙泽殷勤(孙士毅奏江苏省暨高淳昭文吴江宝山等州县于十二月初二三等日得雪二三寸至五寸不等朱圭节次奏安徽省安庆宁国池州六安等府州属于十月初二及十一月初二三等日得雪二三寸不等姚棻奏江西省南昌瑞州临江抚州饶州南康九江等府属于十一月初三日得雪自二三寸至六七寸不等归景照奏浙江省亦于是日得雪二三寸不等)。
楚南北既卜岁屡(毕沅奏湖北武昌汉阳黄州等府属于十一月初二三等日得雪自一二寸至三四寸不等浦霖奏湖南省永绥新宁桂阳桂东宁乡益阳湘阴湘潭等厅县于十一月初三四及十五六等日各得雪三四寸不等),秦府州称培麦欣(秦承恩节次奏陕西西安汉中凤翔同州兴安各府属于十一月初二三及十二月初二三十一二等日各得雪三四寸不等)。
豫省近翻未驰疏,慰馀却为望之慇(惟豫省尚未报雪虽各省得雪甚广不能不为缱念因驰问巡抚穆和蔺)。
江苏巡抚费淳安徽巡抚张诚基各报秋禾收成分数诗以志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八
甘肃秋禾遭旱外(甘肃兰州宁夏等府属今夏被旱成灾收成歉薄虽不过一隅中之一隅节经降旨令总督宜绵督率所属实力抚绥赈粜蠲免),其他北省率称佳(其馀北省地方秋禾收成直𨽻山东山西俱九分有馀河南亦八分有馀俱各丰稔洵堪欣慰)。
两江上下同朝奏,各属歉丰具摺排。
苏则有馀八分幸(据费淳奏江苏省秋收分数十分者常熟等十六厅州县九分暨九分以上者高淳等二十二州县八分暨八分以上者丹徒等十一州县七分暨七分以上者江浦等三县六分以上者上元等七县五分以上者睢宁等三州县四分者宿迁等二县四分以下者邳州等四州县不成分数者丰沛二县通省均匀牵算计得八分有馀等语),歙虽一欠七成皆(据张诚基奏安徽省秋收分数九分者黟县等五县八分有馀者桐城等七州县八分者怀宁等二十二州县七分有馀者潜山等三县七分者太湖等九州县六分有馀者寿州等四州县六分者怀远等三州县五分者凤阳等四州县四分有馀者宿州等二州县通省均匀牵算统计七分有馀等语)。
胥因遇沴稔收减(今岁上下两江旸雨调匀禾稻杂粮本属一律畅茂可期上稔乃江苏省因丰汛黄水漫溢淮徐海三府州属低田间有被淹收成稍歉而安徽省之凤颍泗等三府州属临河洼地亦间有积水薄收以致牵算分数稍减然尚幸各得七八分有馀犹为下稔至被水成灾之处节次驰谕各该抚等速行实力赈恤并分别蠲缓俾小民口食有资不致一夫失所惟祝于霜降以前漫工早得合龙河复故道涸出地亩尚可赶种二麦实所萦系于怀耳),诚祝合龙惕系怀。
诸知己诗十三首 其十三 李名世秀才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五
我听溧邑讼,有客戴儒冠。
日日立堂下,如石点头看。
疑是攘狱者,来探鞫刺端。
觉不干我事,姑且听其然。
亡何我改邑,驱车出郊外。
此人伏草中,奔向车前拜。
云是高淳人,偶来溧邑界。
爱我听讼明,赁屋居此间。
日听一二事,归与父老传。
我方拱手谢,彼复拢袖言。
饷朱提八流,愿当刘宠钱。
拒之彼泪下,受之我茫然。
从此一为别,腾身如云烟。
感君好善心,愧我酬恩意。
冥冥三十年,恻恻至今记。
记得门状书,秀才李名世。
过东坝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箬岭授经集
已断中江路,银林五坝长。
水难归震泽,波转突丹杨。
别派分天堑,低圩减地粮(五坝成,高淳诸县遂为泽国,前明遂奏减地租派入宜兴、荆溪等县。)。
台濛遗事在,三复感沧桑。
抵银林坝 清 · 洪亮吉
出处:蠡河伤逝集
溪流南北都如箭,风急争飞万花片。
愁看上坝亘高淳,不使中江走阳羡。
沿溪水瘦湖水肥,水影分上征人衣。
一帆如龙忽东去,劈浪欲上桃花堤。
归过高淳作两绝句 其一 清 · 江湜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出处:伏敔堂诗录卷八
来日江牌子(江牌子,船名,来时所坐也。),今朝泊何处。
偏是高淳船,载我还家去。
归过高淳作两绝句 其二 清 · 江湜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伏敔堂诗录卷八
我坐高淳船,还过高淳湖。
却恨高淳水,西流不向吴。
过电白温泉题僧壁二律 其一 清 · 阮元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研经室续集卷五
山光横电白(隋书地理志高凉郡电白下注云梁置电白郡平陈郡废又有海昌郡废入焉),地脉出温泉(广东舆图云热水山在县西三十里下有泉涌出热如鼎沸粤中见闻云热水山上有石床长二丈馀广七尺刻浴沂石三字浴温泉毕多卧其上)。
一水自功德,上池常净圆。
大牙(大牙塘汛属阳江镇)今再到(大人自注泉在大牙邮舍东),弹指又三年(庚辰十一月大人自广州由阳江巡视高廉雷琼时曾经此于今三年矣庚辰有国服故无诗)。
僧说天台寺(浙江天台山万年寺也),遥遥省旧缘(大人自注泉上僧习鸿云嘉庆初曾见余于天台僧又曾到五台峨嵋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