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林仁肇浙西节度使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全宋文卷一五、《徐公文集》卷六、《全唐文》卷八七八
门下:建侯树屏,有国之攸先;
崇德报功,百王之所共。
斯为令典,予敢忘之!
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使留后、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济南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林仁肇,禀此星芒,郁为时干。
鼓鼙之气,指勍敌而愈高;
金石之心,因时艰而益壮。
故能灼殊功于南部,夷多垒于东门。
戎所行,绩用昭著。
及总留务于浙之西,成师著无犯之威,察俗有惟清之化。
屹尔京口,殷然长城。
予惟汝嘉,俾正藩守,因尔才略,树之风声。
雄师大邦,所以屏王室;
尊官盛典,所以懋官成。
惟惠惟和,有严有翼,使予无东顾之虑者,繄其赖焉。
克坚一心,以永百禄。
可依前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使持节都督润州诸军事润州刺史,充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功臣散官、勋、封如故。
唐颜鲁公帖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右《蔡明远帖》,《寒食帖》附,皆颜鲁公书。
鲁公后帖流俗多传,谓之《寒食帖》。
其印文曰「忠孝之家」者,钱文僖公自号也;
希圣」,钱公字也。
又曰「化鹤之系」者,丁崖相印也;
润州观察使」者,钱惟济也。
少府监分司西京裴公墓志铭1057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德谷,字某姓裴氏河中万泉人也。
其九世祖耀卿唐名臣
曾祖讳某。
祖讳某,赠左千牛卫大将军
父讳济,以智勇事太宗皇帝,从李继隆契丹唐河,屡立战功,守镇定十馀年,威惠著于北边。
咸平中李继迁河西,以内客省使顺州防御使灵州继迁连岁攻之,城守坚不能下。
继迁击破清远军,而粮道绝,救兵不至,城乃陷,遂殁于贼。
镇江军节度使,累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吴国公
方其殁也,诏录其子孙,君以长子自四门助教太子右赞善大夫,累官至少府监,阶朝奉大夫,勋上柱国,爵开国侯
以老分司西京,许居于京师,某年某月某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七十有六。
君为人质重宽易。
居父丧尽哀,宗族称其孝。
得父金帛,悉分诸弟,不有其一钱。
其为吏廉清不扰,历监药蜜库店宅务泗州粮料院宿州酒税。
明州奉化兴元南郑二县,同判吏部南曹通判南京留守司,知蓬、绛、解、虢、泽、沂六州,皆有能政。
喜自晦默,如不能言。
予尝问其解之盐池,君解析纤密,自前世功利、沿革、损益,条布如在目前。
宝元中,尝上书论茶盐利害,多所施行。
其听狱讼敏决,数得疑狱,皆强吏所不能辨者。
及平居议法,必以仁恕为本。
初名德昌,前娶康氏;
后娶赵氏,封平原郡君,有贤行。
子男三人:士伦
士林,大理寺丞
士杰,卫尉寺丞
女八人:长适右侍禁张用之,次适大理寺丞薛寅、集贤校理孙锡大理寺丞丁某、殿中丞孙祖庆、库部员外郎张承懿、集贤校理王益柔
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于河南登封县之某原,其孤士杰来请铭以葬。
铭曰:
裴始绛人,于唐显闻。
伟欤文献,八世有孙。
守节蹈义,厥声以振。
忍生而耻,亦终以死。
死义之荣,令名不已。
岂惟令名,报德之隆。
延延裴氏,其赖无穷。
少府之贤,宽恭信厚。
保身承家,多其禄寿。
寿丰于躬,禄及其嗣。
爰告后人,俾知所自。
皇从侄卫州防御使遂国公墓志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七、民国《巩县志》卷二三
惟遂昭裕公宗颜,字希圣太宗皇帝之曾孙,潞恭宪王元佐之孙,镇江军节度使侍中、郇国公允成之长子。
初除西头供奉官,历内殿崇班,礼宾、崇仪副使六宅使,改左屯卫大将军封州刺史
左金吾卫大将军、领复州团练使左卫大将军、领郢州防御使,拜卫州防御使
公好学,通王氏《易》,喜为诗,藏书数万卷。
性聪敏多能,至于琴奕之艺,佛老之说,所学必通。
履行修谨,未尝有过失。
每燕见,侍上读《易》赋诗,数赐器币,诏书褒美。
尝召宴太清楼,赋《祼玉诗》,为诸皇子第一,上尤嘉赏,赐缯䌽二百段。
有诗集十卷。
至和二年九月壬戌,以疾薨,享年四十有八。
初其疾也,上遣中贵人押国医治之。
既薨,辍视朝一日,敕有司具驾,将视其丧,以雨不克。
遣中贵人厚加赙恤,乃赠昭信军节度使太常考行,谥曰昭裕,权厝于东法济寺
夫人太原郡郭氏,燕王从义之裔孙。
子男三人:长曰仲连右千牛卫将军
次曰仲丹、仲筠,皆太子右内率府副率,早卒。
女四人:长适左侍禁潘若旦,今亡;
次适内殿承制閤门祗候郭士选;
次二亡。
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于河南永安县
铭曰:
学而通,行益修。
中充实,外誉优。
见于言,帝所褒。
虽不克施于事,斯可以铭诸幽。
皇从侄筠州团练使安陆侯志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七、民国《巩县志》卷二三
安陆侯宗讷,字行敏太宗皇帝之曾孙,潞恭宪王元佐之孙,镇江军节度使侍中、郇国公允成之第二子。
初除西头供奉官,历内殿崇班承制,改右千牛卫将军、领茂州刺史
天子祀明堂,推恩,迁领筠州团练使
至和元年八月癸卯,以疾卒,享年四十有六。
天子哀恤,赠安州观察使追封安陆侯,权厝于荐严佛寺
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于河南永安县
夫人长乐郡贾氏。
子男五人,其二早卒,次仲右千牛卫将军,二人尚幼未名。
女八人:长适右侍禁蔚世庸,再适右侍禁郭昭简,今亡。
次适左班殿直刘起
次适陈敦,今亡;
次适王整
次适董昭逊;
次适张经,今亡;
次适程翼:皆右班殿直
最幼入太和宫道士
惟侯学知为诗,好义喜施。
性端谨,能修容止,进退有法,未尝少懈。
铭曰:
思无邪,容则庄。
蔚然有仪人所望,学而不止久愈彰,铭厥美示不忘。
宗室右千牛卫大将军宗讷第四男石记文庆历四年四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殇子,潞恭宪王曾孙,赠镇江军节度使侍中、郇国公允成之孙,左千牛卫大将军宗讷之第四子,母曰长乐郡贾氏。
康定二年辛巳七月十六日载诞,庆历壬午七月十五日夭卒。
周岁,夺于襁抱,未王命,未锡名,故无纪者。
初,火于永宁佛舍,越甲申孟夏癸卯,坎而藏于永安大茔。
国家源流深长,本支蕃衍,诸宗室子垂髻佐馂,即就师傅教之方名数目,稍隶简谅,拜官赋禄矣。
故皇属不患爵位,惟不享年,末如之何已,兹殇子之所可悼也。
谨记。
宗室右屯卫将军宗严第五女石记文庆历四年四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庆历甲申,举诸宗室暨诸小丧从燕恭惠王以西,而殇女在焉。
女,潞恭宪王曾孙,赠镇江军节度使侍中、郇国公允成之孙,右屯卫将军宗严之第五女,母曰长乐郡潘氏。
宝元己卯十月诞育,庆历壬午闰九月三日遘疾夭卒,年四岁。
殇女之始免于怀,垂髫佩燧,知承母教,习于鞶丝。
浚发其源,本银潢之一派;
华而不秀,摧玉树于先春。
初,火于荐严精蓝,及此掩于永安之域,实甲申孟夏癸卯也。
髣髴弱魂,往安幽埳。
谨记。
宗室右监门率府率墓记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二、《华阳集》卷六○
皇侄孙士弇,嘉祐五年五月十九日生。
明年,以宗室长子既赐名,遂除太子内率府副率
后二年,今天子即位,迁右监门率府率
其年九月二十三日以疾卒,甫四岁,火而寓骨于都城之西大慈佛祠。
曾祖允城,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侍中、郇国公
祖宗鼎,赠华州观察使华阴侯。
父仲婴,右武卫大将军彭州刺史
母曰金华县君陈氏。
十月甲午,从仁宗皇帝河南永安县
虽不幸而夭也,亦诏史臣刻文于其墓,盖国家笃亲亲之分,不以长幼异云。
谨记。
霍国夫人康氏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二、《郧溪集》卷二二
镇江军节度使中书令郇国赵公讳允成之夫人康氏,治平二年六月某日以疾卒,享寿六十七。
天子震悼,辍一日朝,诏中贵人护葬事,赗赙加等。
七月某日,以一品麾仗铙吹权厝于祥符普济之佛舍。
二年八月,祔葬于西都永安县郇国之冢次。
郇公为太宗皇帝之孙,魏恭宪王之子,故夫人于仁宗皇帝为嫂,英宗皇帝为伯母,今天子为伯祖母,在天族最为尊属,而柔问淑行与位为称。
初,郇公之再丧夫人,真宗皇帝顾谓近臣曰:「先帝尝称唐肃宗东宫未有正妃,明皇为择掖庭女赐之,而吾宗室妇皆将相大臣家,欲以正大夫妇风天下,今允成亡其内馈,朕岂敢忘先帝语?
其选勋贤之后以配之」。
于是有司言夫人廷翰之孙,有贤德。
真宗喜曰:「朕为若儿得贤妇矣」。
夫人曾大父讳硕,赠左屯卫大将军
磁州防御使讳廷翰,兼西山巡检使,守磁州十馀年,与太原相角,而刘继元不敢驰一骑挠边。
磁州生赠右监门卫大将军讳仁矩,即夫人之考也。
妣马氏,扶风县
夫人年二十归郇公,方恭宪王被疾,执事者有忤,辄气恚不能平,夫人谨事之,汤药食饮不经手不以进。
渠渠栗栗,愈久而顺,上下倚以无过。
既归七年而郇公薨,遂专家政,凡五十年。
抚育诸孤,皆得成就,以婚以嫁,时顺礼协。
子孙百馀人,一之以爱,漫无高下,屏内静严,不闻有哗笑。
居閒则为讲道古今忠孝事,以为富贵易于沉溺,不能矫然自奋于礼义间,则覆溢随之,时时戒饬之,故郇公之后多佳公子,繇夫人之善教也。
俸入甚厚,常惧不克,曰:「此农家几户之赋,而我无功享之,宁不自愧」?
故常推其财以赒其亲旧。
间疾病,则亲为制方药治之,岁市药至十馀万钱。
有不幸,则又为买棺衣衾,哀恤之甚厚。
然为人敦静高严,濯濯有雅操。
章献太后时,优待内属,率得遂其私谒,独夫人无有所请,仁宗叹美之,曰:「数十年间,唯康夫人绝无一言及私」。
因敕魏邸管库,悉专之夫人。
及其薨,其出纳券籍皆可覆视,其持廉类如此。
初,磁州有功在边,而后世益落无震显者。
至夫人之贵,康氏由此得仕者凡十二人。
封东平郡君,进徙霍国为夫人。
其先盖出于燕蓟,而磁州占籍于开封,故夫人为开封人
男十人。
宗颜,赠昭信军节度使遂国昭裕公。
宗讷,赠安州观察使安陆侯
宗颉,赠太子右司御,率府率
宗鼎,赠华州观察使华阴侯。
宗严,赠武宁军节度使彭城郡
宗曾,赠安州观察使安陆侯
宗儒,赠容州观察使普宁侯。
宗仁,赠虔州观察使南昌侯
宗奭右侍禁
皆先亡。
宗保,出继昭成太子,今为代州防御使建安郡
夫人之薨,建安总其丧事。
女八人。
安康郡,适六宅使刘安道
安德郡,适西京左藏库副使张承禧。
次适左藏库使张承衎。
二人为道士
玉英,仙居县号真净大师
玉华,真修大师
皆先夫人亡。
馀皆幼亡。
孙四十七人。
仲连右羽林大将军辰州团练使
仲随,右武卫大将军澧州刺史
仲铣,右监门卫大将军
仲婴,右羽林卫大将军单州团练使
仲盘,右武卫大将军沂州刺史
仲恕,右羽林大将军单州刺史
仲防、仲哙、仲篪、仲翁、仲鞠、仲午、仲杵、仲弓、仲弗、仲谈、仲棱,并右千牛卫将军
仲商、仲儋,并右监门率府率
仲速,右千牛卫大将军,出继博平郡王允初为孙。
仲缄、仲喜,并赠右屯卫大将军
仲虞、仲筠、仲丹、仲励、仲果、仲新,并右内率府副率,皆先亡。
馀并未名而卒。
孙女五十三人,曾孙二十六人,裔孙昌炽,盖可知也。
然夫人晚年,诸子继以沦谢,哭泣自伤悼不聊,遂得疾以薨云。
铭曰:
有定维麟,我公之仁。
金车辚辚,赐邑于郇。
咨尔在庭,我有虎臣。
有婉其孙,维时来嫔。
来嫔伊何?
妇事祗祗。
内治伊何?
母教维慈。
有子有孙,佩璲盈门。
孰为槁暴?
维言是蹈。
居家处朝,不侵不骜。
天居䡾䡾,匪私我谒。
嘉止,于德斯美。
孰有寒饥,我我衣。
不能以葬,发鐍赙之。
维仁之施,维寿之宜。
维千维百,匪以为耆。
青松寒灵,素绋西去。
蔚然高丘,从公下游。
洛川故原,镵此铭言。
黄金化土,此石长存。
司空康国韩公志铭元祐二年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九、《范忠宣公集》卷一五
韩绛字子华,其先真定人
曾祖某,某官。
祖某,某官。
考某,以忠义显于仁宗朝,至参知政事,谥忠宪(缺二字)生公颍昌府长社,今为长社人
公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评事
公少好学,及长益刻苦,攻文章,知名于时。
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名居第三,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
忠宪公忧,服除,召试学士院,除太常丞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
有事于太庙,百官当入庙习仪,公曰:「习仪有赞唱登降之烦,而神主在焉,不敬,当徙他处」。
诏就尚书省,著为令。
开封府推官赐绯衣、银鱼。
男子冷清,自称皇子,言其母尝得幸掖庭,有娠,出而生清,都人聚观汹汹,吏收捕不敢急,一府惊疑,莫知所决。
清止流近郡。
公上疏引方遂诈称戾太子事,论奏甚切,天子遣中使独以问公,遂追清伏诛。
三司户部判官
江南饥,诏公体量安抚,公论衙前役最苦,一当其役,或竭产破家,民至嫁母析居,以求分丁减等。
公为五则衙前法,奏行之。
发运司岁输信州盐三十万,漕不以时,水涸则寓旁近郡,而州配遣上户辇取之。
信州上户千三百家,坐盐事破者八百家矣。
公乃奏趣发运司以时输盐,遂绝其害。
江南岁以贱价市缯纸竹箭及他物种种,民苦之,公乃令优其直,仍以户口多少为差。
兼并之家,私有陂池溪湖而锢其利,公乃以均所近民,使众共之。
信州官庄四百顷,以衙前四十人假官牛以耕,牛死,输课不已,人至破产。
公减其课,召民愿种者予之。
宣州廖询不法,畏民讼其恶,馆公于深严。
公觉之,命驾直入传舍,诉者果塞门,收治,询抵法。
其所施设兴置甚多,民皆以为便。
使还,除右正言
是时仁宗春秋高,国嗣未立,公上疏屡言之,退而焚其藁。
诏除内都知守忠内侍省事,公言内都知判省,本朝所未尝置,卒罢之。
道士赵清贶有罪,事连宰相,公奏请穷治,于是宰相知开封府者皆坐谪。
无几何,两人皆迁,公复争之,章累上,不报,家居待罪。
仁宗祀南郊,道过公第,遣使问劳,除礼部员外郎,赐三品服,纠察在京刑狱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同修起居注
召试,知制诰
选人刘抃改大理寺丞,公言抃以术数游公卿间而改官,非士人也,愿以补天文官,从之。
内侍押班武继隆迁官,公封还词头,因发其过恶,继隆遂出为郓州钤辖
故事:郊祀,天子亲阅警场
公奏致斋当专一祀事,而临观鼓吹,非礼也。
上从之,后著为式。
公建议请间岁取士,诸郡发解会试,严保任之法,减高科恩例,事皆施行。
以便私求外官,迁吏部员外郎、知河阳
公曰:「便私不当进官」。
固辞不拜。
判吏部流内铨
河决商湖,李仲昌等开六塔河,功不成,河益为患,拜公河北安抚使
执政有是仲昌议者,乃败事,人无敢言。
公到部,尽得其状,请致狱劾治,于是仲昌等皆坐法。
使还,上欲公措置河北事,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避亲,改知瀛州
欧阳文忠公同列,言于朝曰:「韩某宜在朝廷,瀛非所处也」。
遂留知谏院
公辞,以谓前以言不用,罢谏官,今不敢当。
知审官院
仁宗上元欲幸奉先寺宣祖神御、温成后园,皆在奉先寺
或言上欲临后园,公上疏切谏。
明日,将驾,上使谕旨曰:「欲酌献神御,非诣温成园也」。
同知贡举,召拜翰林学士兼群牧使
仁宗尝遣使祠茅山祈嗣,公当草祝词,因上疏论求嗣之道,祷祝无益,愿放掖廷宫人之无用者,及限内臣养子,以重绝人之世。
日出宫人数百,而诏有司申严内臣养子法。
始议通商,诏公与包孝肃公陈秀公唐质肃公同定其法,县官岁入不甚减,而民不复犯法矣。
又诏公减冗役以宽民力,公奏择朝臣十馀人,巡行天下。
其所经制,一时便之。
嘉祐四年,廷试进士仁宗预使公进三题,公奏:「臣有兄子在试中,以嫌不敢上」。
固使进,既试,果取用之。
其为人主所信如此。
吏部员外郎,俄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时有近臣守藩不奉法,且得罪,侍臣列奏,愿得少宽假。
公曰:「两制有罪,两制营救,则天下之法常屈于贵者矣」。
遂并劾之。
时大臣荐举多不称,公论罢其尤无状者十人,内外严惮。
掖廷刘氏颇通请谒为奸,公密启之,仁宗曰:「非卿言,无由闻,当审验之」。
不数日,中书召公曰:「奉诏谕公,刘氏及它不谨者,悉逐之矣」。
又请采唐制以正官名,差九品以定章服。
百司常务,不关二府,依效《六典》,以定官令。
以近臣异议,不果行。
马军副帅张茂实之母乳悼献太子,茂实幼尝从母入宫中,前以嫌补外官,至是复以茂实主兵。
公奏论以罪执政
及列前后所陈,不见听者甚众,公遂家居请罪,移牒閤门,以言不用,不敢称中丞
谏官因诋公中伤宰相,擅去官号,罢知蔡州
不数月,授翰林侍读学士、知庆州
属羌有据堡劫镇城杀吏士者,公曰:「是不诛,无以肃诸部」。
出兵讨之。
朝廷闻举兵,疑问状问至,贼已平,诏书奖谕,加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
英宗即位,迁给事中,又迁礼部侍郎
忠宪公,有美政,人喜闻公来。
公为悉力兴利除恶,民大悦。
张乖厓镇蜀,仲春官粜仲秋粜盐,以惠贫民,官为给券。
岁久,券转归豪右。
公一切削除,籍贫民给新券,著令三岁一易,富人遂不得私其利。
蜀与夷接,边人伐木境上,数起争,又坏障塞。
公下令禁伐木,又以兵守蚕厓门,绝蕃部往来,使转就威、茂交易。
民疾病,官为给医药。
立僧寺使葬戍兵、贫民之死者、诸所兴建,今皆行之。
异时中人奉使蜀州,使酒场吏主其货易,因附益取悦。
公奏请禁止,英宗闻之喜,使内侍省著为令。
俄以群牧使召,中途迁尚书户部侍郎、权知开封府,浃日除权三司使
公请以川陜四路职田谷输常平仓,而随其事任道里,差次给直,可以平物价、养廉耻。
上叹曰:「众方姑息,卿能独不合时耶」?
诏行其言。
诸司吏有干恩泽者,诏已许之矣,公执不可。
上曰:「朕初不详知,当为卿改」。
而侥侥者不已,公论执益坚,而为上言,即有飞语得究治。
上劳之曰:「法度日敝,正赖卿尽心,朕所晓,勿虑也」。
公建言:「宫中所用财货,悉以合同凭由取之,而近时赐与,亦用合同。
故岁常数十百万,而外徒知用物益广,而不知其有常典也。
请以其有例者,悉付有司」。
上从之,三司始得会计矣。
寻拜枢密副使
神宗尝问天下遗利,而公独请尽地方,因奏言:「差役之弊,害农业、伤民财为多,愿诏中外,极陈利害,更定其法」。
上嘉纳之,诏学士草诏,访问利害,而所述不能尽上意,上自具草,示公使损益以进。
旧制,升朝武臣皆选枢密院,注受无格,吏因为奸。
公请置审官西院,如文臣格。
又减兵额,并军营以省军费,领制置三司条例司,拜参知政事
枢密副使阙,神宗问公:「谁可补者」?
公曰:「无踰司马光」。
上即以授之。
以夏人扰边,庆州失利,天子太息。
右府有请行者,上不许。
公请行,即拜公陜西安抚使
公荐今左仆射吕公大防判官,以今资政殿学士李清臣机密
诏公得自除吏、补将校,以空名告敕付公。
吕公直舍人院判官,使即草制除授。
公奏攻守策,上手诏还之,曰:「此良策也。
然西路一委卿,安事廷议」?
公增筑啰兀等城,使河东、陜西为犄角,遂兼河东安抚使
俄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学士
公累辞,不许。
其攻讨防守,既有成策,而庆州卒有叛亡者,言事者因指宣抚司,以谓「数出师,烦劳致怨」,遂罢相,知邓州
庆州卒才两出塞,怨自他起,然公以身任咎,未尝自明。
上谕草制官曰:「可以其自请为言者也」。
公西行,赐金帛不可计,公悉以分将佐,无一毫私之者。
其后公所遣将校,往往有功,颇得要害地,增筑城守,议者惜之。
明堂礼成,迁观文殿学士
是时公年六十,自言:「先臣某尝从容道马少游之言,为父母守坟墓,使乡里称善人足矣。
臣尝私誓于先墓,期以六十守坟垄」。
章十上,乞归田里如初誓。
上遣中使谕之曰:「先臣有知,见卿宣力国事,必以为惬」。
公犹不已,遂除知许州,复谕曰:「可以守坟墓矣」。
公不敢辞。
明年,进大学士知大名府,入觐,上曰:「西边之宁,卿之力也」。
时朝廷方更政事,令下,取朝夕办,官吏奉行不给。
公为上言:「愿宽期会简节,自息烦扰」。
上嘉纳之。
明年,复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是时公继王荆公之后,请置局中书,考计用度,以制国用,而荐司马文正
数与同列争论,言不尽用,乃叹曰:「吾知无补于时矣」。
于是一岁之间,三请去位。
三司使发市易官职事无状,且创为贾人出钱免行法,民不为便,而诏孙永祥定。
执政有主市易者,将罪,公极论,卒责市易官,薄罪。
选人郑侠以上书讥讪下狱,参知政事冯公京故尝赒,同列因指以为党,得罪不测。
公曰:「明日黜,我继去位矣」。
因力为辩解,言未从,乞罢政事。
上虽不许,而责由此少宽。
同列欲有所用,公固争上前,未能得,公曰:「请从此辞去」。
即再拜出,上曰:「此小事尔」。
公曰:「小且不伸,况大者乎」?
俄遣使谕公曰:「已罢之矣」。
公乃就职。
后数月,又以疾辞,拜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知许州,移知太原府,俄拜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
以年七十,上疏请老,不允,复知颍昌府
过阙力辞,遂以节度使西太一宫使,纳节。
上曰:「使相宫使,有近例」。
公固辞,乃拜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而宫使纳节自公始。
陪祠南郊,迁建雄军节度使知河南府
,大雨,伊、洛水斗,冒城郭,民被溺者十五六。
是时公方以疾在告,乃力疾出,率其属救护,全活者甚众。
物价腾踊,人多不得食,公大发仓廪赈之。
禁止盗贼,收葬溺死者。
其施设有法,人恃以安。
奏请环城筑堤备后患,堤成,方数月,水复至,赖堤而免。
保甲养马,初令以十五年足,而提举官邀功,期以二年。
令迫急,民以高价市马,无所得,人不聊生,而不敢言者。
公条奏,得依前令。
裕陵役兴,异时昭陵、厚陵官吏营职。
至夜分出,妙择才者,分主其任,视事如平日。
有妄传陵下乏水,人多暍死者,诏益治运水之具数万计。
公以水不乏闻,民赖以不扰,而妄言者遂止。
又料所市物次第缓急,榜出之,民得预储,而价不腾踊。
人言裕陵成而不知者,公之力也。
今上即位,恩移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进封康国公,俄加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陛见,面谕以河北水菑之馀,非故老大臣,莫能安集。
遣使就第赐告。
公以天子新即位,母后共政,不敢复辞,遂赴镇。
尝问役法利害,公具言:「顷岁臣言衙前一役,当使人出钱召募,而及他役用钱广,而复取赢馀,谓之宽剩者,非也」。
时河决小吴,未复,议者欲为支川,傍大名注故道,魏人惴恐。
公五上疏,独乞复澶渊故道,而朝廷遂寝河役。
公复告老,十上章,除集禧观使,不就,拜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公虽休居,而朝廷大事,辄上书尽言,恩礼优渥,劳问赐予,使者相望。
俄请还许,上敕有司具舟,遣内侍问行计。
诏入辞,登对,给一子扶掖,命宰臣宴馔都亭驿
是时大雨雪,人有冻死者。
公曰:「非臣下宴乐时也」。
得请罢宴。
将行,上书,其大旨以宽刑罚、崇仁厚为本,其条陈多当世要务。
未行,得疾,上日遣内侍监国医诊治。
元祐二年三月二日,薨于第,享年七十有七。
三殿遣尚书致奠,翌日,赐龙脑、水银以敛。
两宫临奠哀恸,赐赉踰等。
天子成服于苑中,辍视朝两日,策赠太傅,遣使赐告于柩前。
积勋至上柱国食邑至若干户,食实封至若干户。
公方严庄重,望其容貌,知其为大人长者,而仁爱恺悌,即之益亲。
居家烝烝,友睦亲族,内外无间言。
自未达时,已嫁娶亲戚孤独者十馀人。
既贵,所得俸禄悉以分给宗族故旧,家常无馀。
立朝端方,刚毅任重,得大臣体。
遇事果敢,临义勇发,不为后顾。
乐善疾恶,出于天性。
故其论奏,虽一时有行与不行,而读之皆知其心,本出于忠义,感激而为之也。
当时贤豪,多出其门,其后往往至公相、列侍从
其未显时,而指以为贤者,尚多有也。
虽高年家居,犹与贤士大夫终日宴乐不厌。
忠宪有子八人,而三人至丞弼
公既位将相,而仲尝任门下侍郎,今知汝州
季尝任尚书右仆射,今以观文殿学士知永兴军
高年康宁,列镇藩辅,近世未尝有也。
其所临镇,去而民立祠者六郡,而定武大名闻公丧,皆饭僧哭于市。
有集若干。
范氏鲁公质之曾孙,先公二十一年卒,追封韩国夫人
子若干,某官;
婿若干,某官;
孙若干,某官。
宗师奉公之丧归颍昌,诏祭都门外,给一品卤簿。
某月某日,诏葬公颍昌府某县某乡某原,谥某
某,公之宾客也,公之所以知某者至矣。
某不自知者,公知之。
而不知某之所以志公之行事,得如公之知某乎?
虽然,义则不得辞也。
谨为铭曰:
韩望许昌,实自陈国
于穆忠宪,允时有德。
显显康公,再世聿兴。
不倚不随,奋于休明
一我肃心,前无险夷。
直有未从,以身继之。
率是以行,信于天子。
结于士夫,一德罔二。
遂相神考,董齐庶工。
正色在庭,献异于同。
弼臣遭谗,中外恟惧。
公曰我在,彼黜我去。
用是得直,善人以安。
或进匪人,公争帝前。
言不时信,再拜避位。
帝曰俞哉,公起视事。
国有君子,以直在外。
时无敢言,公荐于帝。
一时我非,邦国卒赖。
有合非逢,有违非愤。
物怀其诚,无我喜愠。
堂堂巍巍,公衮戎旃。
不卒我谋,有命自天。
既寿既康,受策归第。
如山如渊,重我国体。
德浮所受,人啬其福。
有蕴在躬,士觊其极。
呜呼告凶,两宫震恻。
厚赙备礼,哀荣有赫。
颍川之原,高明而泽。
生以其神,没安其宅。
铭石告幽,慰其孙子。
明明显庸,国则有史。
宗室贵州防御使感德军节度使追封尹国公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顾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三、民国《巩县志》卷一七
公名令谷,字宝之,赠感德军节度使、冀王惟吉之曾孙,赠镇江军节度使丹阳郡王守节之孙,赠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王世永之子。
南康郡夫人王氏。
庆历四年始赐名,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至贵州防御使
元祐四年二月壬寅,以疾薨于寝,享年五十。
权厝寿圣佛舍。
感德军节度使,追封尹国公
惟公忠孝诚笃,方仁皇寝疾,夙夜皇皇致祷,忧不足以自存。
逮班朝复常,则庆抃之气,盎于容色。
上笔「宗英令谷」四字赐之。
平居所嗜惟书史,不以纷华挠所守。
娶刘氏,封普宁郡君
子男四人:子柳,右内率府副率,卒;
子照右监门率府率
子寿,右班殿直,卒;
次尚幼。
女四人,适西头供奉官李仔,一在室,二早亡。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铭曰:
忠发乎诚,诚闇而彰。
宗英之褒,华衮之□。
无歉乎铭,辉贲□臧。
左领军卫将军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一、《范太史集》卷五○
君讳士觏,字公会,赠镇江军节度使、郇国公允成之曾孙,赠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宗严之孙,原州防御使仲防之子。
齐安郡君石氏。
初赐名,授右内率府副率,迁右监门率府率
性醇素敦谨,事亲竭力,奉己务俭。
元祐二年七月己巳卒,年二十,赠左领军卫将军
娶张氏,西京左藏库副使禹锡之女。
三男:长未名而夭;
曰不圭,三班借职
曰不璪,未仕。
一女,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厚于亲,薄于己。
为人子,能如是,全而归,无可愧。
右侍禁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二、《范太史集》卷五一
君讳士𨌥,字子舆镇江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郇国公允成之曾孙,华州观察使华阴侯宗鼎之孙,奉国军节度使、申国良僖公仲婴之子。
金华县君陈氏,继曰长寿县魏氏。
君事亲以孝闻。
丱岁知学,既长,博通群书,善属文。
美风仪,材武过人,尤长于射御。
初赐名,授右班殿直,迁左班。
请补外,官监军器库门。
累迁右侍禁、监西京商税,未赴。
元祐六年五月甲戌卒,年二十有六。
娶曹氏。
四男,二人幼,未名,二人与二女皆早夭。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男子之事,礼乐射御。
《诗》美鲁侯,允有文武。
矫矫公子,早终令誉。
右监门卫大将军女墓记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监门卫大将军宗汉之女,赠镇江军节度使、追封丹阳郡王守节之曾孙,赠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北海郡公世符之孙。
母曰秀容县刘氏。
元丰元年十月十六日生,元祐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卒,年一十二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右监门卫大将军之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监门卫大将军令想之长女,赠镇江军节度使、追封丹阳郡王守节之曾孙,赠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北海郡公世符之孙。
母曰秀容县刘氏。
元丰元年十月丁巳生,元祐四年五月戊戌卒。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右监门卫大将军之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监门卫大将军令想第四女,赠镇江军节度使、追封丹阳郡王守节之曾孙,赠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北海郡公世符之孙。
秀容县刘氏。
元丰八年十月庚辰生,元祐三年闰十二月丙寅卒。
九年二月己酉,葬于河南永安县
谨记。
右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男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仲杵第五男士鹓,右班殿直、赠镇江军节度使、郇国公允诚之曾孙,赠静难军节度使、追封新平郡王宗保之孙。
长寿县李氏。
元丰五年四月甲子生,元祐六年十一月丁未卒。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右武卫大将军恩州防御使第十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右武卫大将军恩州防御使仲篪第十女,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郇国公允成之曾孙,赠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宗仁之孙。
同安县焦氏。
元丰八年二月己丑生,元祐五年九月己卯卒,始六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右监门卫大将军康州刺史第六子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右监门卫大将军康州刺史仲弓第六子,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郇国公允成之曾孙,赠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宗仁之孙。
嘉兴县杜氏。
元祐二年十月乙酉生,六年阙月甲戌卒,始五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宗室故濮州团练使润州观察使追封丹阳侯墓志铭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摛文堂集》卷一四
丹阳侯叔前,字伯先中正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国公之曾孙,青州观察使乐安侯承遵之孙,蔡州观察使汝南侯克观之子。
母曰广平县宋氏。
公幼喜诵书,长益敏于学,文词笔札,众所叹誉。
事父母孝,汝南侯有病,公刲股进之,遂愈,人以为诚孝所感。
崇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享年五十有二。
公初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累官至濮州团练使
润州观察使追封丹阳侯
大观元年三月二十九日,葬汝州梁县
娶张氏,封和顺县君,先公卒。
子八人:孝之,左侍禁
成之,右侍禁
礼之、匮之,皆左班殿直
祐之,三班奉职
尚之、汉之,馀未名。
女二十有二人,右侍禁曹缓、左班殿直黄珫、三班借职徐演三班奉职曹滵、左班殿直儒,其婿也。
一适三班奉职才卿,先卒,馀在室。
孙公愈、公悆、公恕、公忞,馀未名。
孙女九人。
铭曰:
敏学问,善文辞。
事亲诚孝身可刲,禄丰位显惟其宜。
享年勿遐人所悲,耀兹潜德有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