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上言宜益安汉公国邑 西汉 · 刘佟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一
春秋》,天子将娶于纪,则褒纪子称侯。
安汉公国未称古制(《汉书·王莽传》:上平帝纳采女,信乡侯上言。师古曰:古者新信同音。)
山水诀 唐末宋初 · 李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稗编》卷八四、《书史会要》卷五、《佩文斋书画谱》卷一三
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
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
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
烘染过度则不接,辟绰絮繁则失神。
发树枝左长右短,立石势上重下轻,摆布裁插,势使相偎。
上下云烟,取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无神;
左右林麓,铺陈不可太繁,繁则拍塞不舒。
山高峻无使倾危,水深远勿教穷涸。
路须曲折,山要高昂
孤城置之远边,墟市依于山脚。
雪天不用烟云,雨里无多远望。
山舍仍居隘窄,渔翁要在平滩。
朝晴晃朗,暮雨阴昏。
舍屋不在多开,鱼钓有时而作。
藤蔓依缠古木,窠丛簇扎山头。
高山烟锁其腰,长岭云翳其脚。
远水萦纡而来,还用云烟以断其派;
怪石巉岩而立,仍须土阜以培其根。
原野旷荡相连,苍山依其低浅。
石须圆混,锋芒八面棱层;
木要交叉,挺干四时枯茂。
迅风拔木,暴雨崩崖。
浅流侧畔平滩,深涧陡崖直下。
耸坡之土必要高低,否则地浅;
烟林之木亦宜疏密,否则繁絮。
重岩切忌头齐,群峰更宜高下。
孤峰远设,野水遥拖。
道路时隐时显,桥梁或有或无。
远怕阴昏,近防重浊。
颠崖怪石,不用频施;
峻岭枯槎,也宜少作。
遥烟远曙太繁,恐失朝昏;
密树稠林断续,防他版刻。
山原峻险,依稀樵径犹存;
崖岸倾危,隐约云林深暗。
平川虽远,参差皴染而成;
流水泉源,彷佛还多攧扑。
布两路有明有晦,起双峰陡高陡低。
雾薄明爽舒晴,烟蔼濛腾欲雨。
乔木耸直,蟠屈者一株两株;
乱石礧堆,奇怪者三块两块。
点树叶稀疏间密,皴石脉以重分轻。
亭庵不在常施,楼观仍须间作。
人物转顾多般,野店犹防相似。
气象则春山明媚,夏木繁阴,秋林摇落萧疏,冬树槎牙妥帖。
树根栽插,龙爪宛若抓拿;
石布棱层,根脚还须带土。
之字水不过三转,溅瀑水不过两重。
侵天一道飞泉,涌瀑多湍彻底。
翻涛巨浪,浅濑平流。
烟波茫茫,云浪浩浩。
山无独木,石不孤单。
林烟一派便休,古木数株而已。
乔木疏于平野,矮窠密布山头;
孤烟远自水边,薄霭骤依岩脚。
野桥寂寞,遥通竹坞人家;
古寺萧条,掩映松林佛塔。
春水绿而潋艳,夏津涨而㳽漫。
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泚。
新窠肥滑,岸石须要皴苍;
古树槎牙,景物兼还秀媚。
分清分浊,庶几轻重相兼;
淳重淳轻,病在偏枯损体。
山高木小,虽幽远而气雄;
木大山低,虽雄豪而势薄。
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
叠巘层山,但起伏峥嵘而各异。
不迷颠倒回还,自然游戏三昧。
悟理者不在多言,学之者还从规矩。
按:《林泉高致》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北道帖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二、《宝真斋法书赞》卷一○
启:近忠彦与王仲保相继至府,荐辱惠笔,且承动止清适,不胜感慰感慰!
北道今秋大稔,至于荞蔬,无不成熟,农里皆言一二十年未尝逢此。
但河决许湾,东去,坏魏之清平夏津,恩之历亭永静将陵,沧之临津饶安乐陵一带县镇田庐,为害不小,而得恩、冀数郡,化为沃壤。
信使道路无患,御河可还故流,利亦多矣。
天意岂可测耶?
不宣。
又上。
虞部郎中司马君墓志铭元丰二年八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九、《范太史集》卷三八
司马氏出于晋安平献王孚,其裔曰征东大将军杨,始居安邑
后魏安邑夏县,子孙遂为夏县人
自征东至今,坟墓在焉。
君讳京,字亢宗
曾祖讳珂,祖讳皓。
考讳咨,赠卫尉卿
妣王氏,封福昌县太君
君以从祖太尉公荫补太庙斋郎,调泾州司法参军,又为齐州司法参军,举监秦州清酒,以最改卫尉寺丞,转大理签书阙州判官通判绵州潞州,历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虞比驾部员外郎,知赵州,未赴,改博州,迁虞部郎中
岁满代还,元丰二年六月戊戌朔,以疾终于家,年六十。
八月壬寅,祔于先原。
君为人质直,言行无采饰,于宗族僚友无隐情。
在官勤于职业,不避寒暑劳辱,凡剧务人所难处者,君至则立办。
而遇下以不欺。
始为参军监酒丞相秦州,政尚威严,官属震慄。
君尝白事不可,丞相厉色呵之,君端立于庭,争之愈彊,必从乃已,丞相无如之何。
潞州太守役兵治园亭,旬休不得息,君直从遣之。
太守又行伍保法,一人有罪,辄连坐数家,日挞数十人,君一切释去不问。
太守虽甚怒,然以君廉洁周慎,卒无以中伤也。
其知博州,值河朔盗贼大起,百十为群,所在剽掠,昼入县镇,驱杀官吏。
君督责讨捕,岁馀悉平。
时强盗捕得即承者,法皆免死,盗倚法为奸益滋。
君择其尤无良者,谕伍伯悉搒杀之。
文潞公安抚河北,以博州多盗,始欲奏劾君,或止之曰:「此介直人也,公徐察之,宜勿遽」。
已而潞公深知其能,乃表荐之。
君安恬守分,不妄图进取。
始得州,即乞监终南太平宫,不遂,不得已之官。
官满又乞,亦未遂而卒。
君笃于骨肉,赴其急难,竭力无所爱。
性俭约,自初仕,缩衣节食,圭铢积俸禄。
晚年颇优足,即散以赒亲戚之贫者。
族人有从之假贷,无问多少,无所拒。
既而归之,辄怒曰:「同家异财,此大不义,某不为也」。
其自奉菲薄,如其初时。
君先娶洋州司户参军曹识女,封仙居县君,生一男四女,先君卒。
再娶西京左藏库使王怀济女,封长安县君,生四男二女。
长子曰祀,河中虞乡主簿,次曰栎、曰犹、曰拒、曰㩲。
长女适左侍禁白昭仅,次早卒,次适大名夏津主簿刘嗣宗,次适乾宁军判官杨迪简,次二女尚幼。
铭曰:
司马自晋,安平枝分。
承继绵绵,在后之勤。
君之行己,始信邦族。
仕不蕲进,以及州牧
俭以居家,直以居官。
不畏不侮,在古为难。
一其所履,其终如始。
纳铭墓中,以赞实美。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1080年秋 北宋 · 黄庭坚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前朝老诸生,大半正邱首
投荒万里归,烦公问健否。
往时望江宰,今为夏津吏。
他日可教之,玉音尚无弃。
朝请郎湖南转运判官吴君墓志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四、《山谷全书·正集》卷三○
公讳革,字孚道夏津人
大父讳用之,滁州全椒,遂为全椒人
父讳顿,婺州永康,尝有阴德,永康纪之,殁殿中丞,以公伯仲赠大中大夫
公举进士,为襄州司户参军,以忧去。
真州杨子主簿,迁池州贵池,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广德军建平县通判韶州
就移知南雄州,课为广东第一。
擢知吉州,课又为江西第一,除江西转运判官,徙湖南
居数月,寝疾,殁于官,享年五十有三,元祐三年四月某甲子也。
公由少年书生治经术,为州县吏,遇事力行所闻。
天性精于吏职,其所至必令行禁止。
贵池民兄弟相与讼田,为垂涕说同生当相尽以恩义意,兄弟皆感涕去。
方使者行新令,给青苗钱,公不格诏令,而实予可贷之民。
使者按常平钱不尽予民,取文书视之,皆如令。
建平,当熙宁甲寅乙卯,岁饥馑,公举力政,劝发廪,所全活以万计。
南雄州有吏胥鬻狱,把捋长短,不可治,闻公严能,乃匿去,为外台吏
公下车,尽得其奸状,捕取伏法,郡内肃清。
北人官死岭南者,调护其孤嫠,为之道地,使得食得归。
其事米盐,人不厌其细也。
吉州蹇周辅增盐课二百万,民已失生理,而魏纶诸县增课九十五万。
公至,则告诸令,后所增盐,勿以为课。
为郡奖善士,劝不能,去其甚污,德意茂美;
御奸黠吏有辔策,能左右之。
元祐初御史按察南方,上公为爱民吏。
近臣交荐才任监司,朝廷当用之,而公捐馆舍矣。
公娶独行沈君士龙之女,封安仁县君
子男朋,早卒;
羽,秀州军事推官
并、幵、兹同时中进士第;
珏亦有艺文。
女许嫁进士江与京。
诸孤序列公之世家能事,来乞铭曰,将以某年月某甲子葬公于全椒之原,又再使来速铭。
公之兄蔚深道与予同年进士,予又于羽有雅故,故叙而铭之。
铭曰:
呜呼孚道,维出崭崭。
少吏于政,有亲有严。
食之衣之,睦其不咸。
治大如小,察民肥瘠。
我牧不烦,其羊濈濈。
公居是邦,民畏失之;
迨其去归,思而述之。
方行万里,天实蹶之。
有蕴下泉,孰能抉之。
羽、并、幵、兹,棠棣偕止;
而珏暮子,鄂不韡韡。
我视其兴,则公受祉。
馆陶等县奏差武臣充县政和五年十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二、《宋会要辑稿》兵二之四○(第七册第六七九一页)
大名府馆陶夏津冀州枣强武邑衡水南宫六县,今后并令本路保甲司依条踏逐试验奏差武臣充县
应教保甲州县分无巡检系差文臣县尉处,并依此。
邱海石先生挽诗卷子答长公龙标世兄 其一 明末清初 · 徐夜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隐君诗集卷四
海水全枯石亦焚,无端清泪滴难分。
痴名顾恺方怜我,情死琅玡已到君。
寄自夏津书未答,和将秋句徒闻。
世间眼底人多有,未必神交尽可云(俱来书语。)
山东巡抚长麟奏报全省得雨诗以志慰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七
东优西欠渥,仍为望恩覃。
兹称普以遍,盖自北而南(据长麟奏省西省德州等二十州县雨未沾足之处兹于十八日阴云四合甘霖大霈德州等州县及从前得雨已足之各州县圴报得雨三四五寸至深透不等盖雨势自北而南一律优沾无复仍行望雨之处览奏实为额庆)
己萎更茁,灌浆穗重(去声)(又奏东省各属低洼北亩二麦本属壮盛其禹阜处所自得雨后已萎麦苗复生新枝已灌浆者亦结实饱绽将来麦收实可无虞歉薄)
既慰舟中虑,却增笔底惭(长蔚所凑此次得雨之济宁嘉祥汶上寿张阳谷聊城博牛临蒲武城夏津恩县德州等池方俱系三四月阅跸路经过望雨之处现在渥被甘膏一隅无遗识堪慰念而此间仍未沾足望泽尚殷批览之馀转增惭愧)
山东巡抚长麟续报得雨诗以志慰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
仲月甘膏寸二三(前据山东巡抚明兴奏济南府州属于二月初八九及十二等日得雨一二三寸不等),继沾欣阅奏书函。
季春之朔蒙恩霈,各属以时冀泽覃(兹新任巡抚长麟续报省城于三月初一日春雨继沾入土三寸有馀并附近之齐河长清等县均于是日得雨三四寸又东昌临清所属之夏津馆陶等县各得雨二寸虽未能各府普沾而是日云气甚浓可冀广得雨泽节届春深得此甘膏不惟苗长发大田亦可乘时播种等语阅奏为之欣慰)
二麦拔秧香饼饵,大田播种亩东南。
近京正此资优渥,云作风随对每惭。
山东巡抚长麟续报各属得雨情形诗以志慰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省城得雨奏闻先,各属均沾此达笺(前月廿三四两日济南省城澍雨滂沱长麟未及待各属报齐先即驰奏兹据续奏济南府属之淄川等十五州县泰安府属之束平等四州县武定府属之惠民等十州县东昌府属之聊城等十州县曹州府属之范县等三县青州府属之乐安等五县兖州府属之阳谷等二县临清州暨所属之夏津等四州县先后报到均于廿三四五日各得雨三四五寸至深透不等合计附省之历城共五十四属一律优沾现在甫过小满大田俱得及时播种云)
五十馀州县胥被,万千数农圃回鲜。
秀而弗实者加实,旱以未田兹可田(又称洼地麦苗前因缺雨吐穗未结实者今获优沾均得灌浆结实尚冀有薄收其高阜麦田虽皆失望而现在翻犁可以播种秋禾览奏固堪慰念但计收敛之期尚远惟更惕怀不敢满志)
夏长(上声)秋收时尚永,目前称慰益夔然。
命查勘山东直𨽻运河情形诸臣先后奏至诗以志慰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七
漕艘今岁早常年,督饬功成已确然。
春末夏初雨因短,水微沙浅虑如前(今岁南粮首进漕船已于四月中旬起卸回空二进三进亦俱衔尾前进计漕粮抵通较上年可早两月此皆迩年督饬诸臣疏浚之明效惟本年春末夏初跸路经过之东昌临清德州一带雨泽未足恐汶河卫河势弱依然有水微沙浅难资浮送之患因节次命李奉翰长麟梁肯堂等筹酌疏通拨运各事宜帮船𦂳接北上不致迟误为要)
诸臣咨谕那辞屡,运道疏通无碍宣(近据李奉翰和琳东省未经得雨之先已饬令道员卫河上源按照一日灌田二日济运之例妥为料理自四月十二三及十七八等日德州东昌各属连次得雨汶河水长三尺五寸畅出南旺分水口并将南旺迤北各闸亮启板块俾临清闸河有馀之水源源北注卫河又于卫源古浅等处豫备夫船随时捞浚现在粮艘俱无阻滞又据长麟奏接奉谕旨后即驰赴临武城夏津恩县德州一带测量筹办而梁肯堂亦奏即日驰抵景州等处河干察询中泓底水本有六尺馀连日增长五六寸其景州之圭纹古浅一处吴桥县之石马小伙铺古浅二处已先经镇道各员筑坝蓄水俱有水三四尺不等并令广雇人夫设有浅阻随时赶𦂳刨刮再量加筑坝二道使河溜逼𦂳沙无停滞其北运河一带亦飞饬道将厅汛等员勤加测探分段挑刮当不致有浅阻等语)
颇幸弗为半途废,此心何事不宜专(年来筹办漕运河道不遗馀力去年已复开之制而今岁漕艘抵通更为迅速可谓著有成效若因雨泽朱足或致水道浅涩阻滞回空船只诚为可惜是以先事饬令诸臣设法筹办兹据先后奏到毫无阻滞情形可知事在人为惟本于人君之克敬克明然后能率作兴事以熙庶绩近著书宋孝宗曾觌唐太宗张元素论隋主好专之事鄙其徒恃臣下之尽职以便已之高拱自逸殊失致治之道即此漕艚遄行谓子专勤细事可乎)
降旨山东德州等处缺雨州县缓徵今岁钱粮并赏给一月口粮诗以志事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四
渥雨真教万事宜,向隅或有切畴咨(前因吉庆奏报东省麦收分数因念德州雨泽未获优沾麦收定属歉薄而该抚未曾分晰具奏恐其向隅随即传旨驰询并令查明无力贫民借给籽种口粮俾资耕作)
已沾复暵兹重报,慰近忘遥我不为(兹据覆奏德州一带自四月二十五六等日得雨以后迄今未获续沛复觉旱暵晚禾杂粮播种无多小民口食不无拮据等语盖此间闰月廿九以后之雨连朝叠沛东北各处俱已深透而德州犹未渥被也览奏深为轸念)
手赋(地方官经徵钱粮皆令小民亲手自封投匮则实手赋也)诸州应著缓,口粮一月俾先施(该州麦收失望若应徵新旧钱粮同时输纳民力益形竭蹶所有德州平原恩县武城夏津邱县高唐馆陶德州卫等十州县卫本年应徵新旧钱粮仓谷皆加恩一并缓至秋后启徵用纾民力其现在无力贫户先赏给一月口粮以资接济)
畺臣申命勤宣勖,实惠闾阎莫慭遗。
降旨缓徵山东缺雨州县诗以志事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四
德州一带缺春膏,降旨曾经宣户曹(前因山东德州一带自四月以后雨泽未沾小民不能及时播种即经降旨将德州平原等十州县卫加恩缓徵并赏给贫民口粮以资接济)
傍及仍询疆吏奏,缓徵兹吁国恩叨(嗣以该处总未得透雨节次驰旨询问并令察看或尚有缺雨之处即行据实奏闻兹据吉庆奏历城等二十州县至今亦未得沾足晚禾未能赶种农民不无拮据等语因济南府属之历城齐河禹城陵县临邑德平济阳东昌府属之聊城茌平博平清平冠县莘县泰安府属之东阿兖州府属之阳谷寿张曹州府属之濮州范县观城朝城州县及坐落卫所本年应徵新旧钱粮仓谷缓至秋后察看收成如何再行启徵并该州县卫所乏食贫民赏借一月口粮以示抚恤其德州德州卫平原恩县馆陶高唐武城邱县夏津等十州县卫将来一得雨泽亦须接济资其耕作并令临时借给籽种俟来年收后徵收俾民力益得宽舒
课纾州县二十遍,急恤黔黎众口嗷。
默祝昊穹甘澍惠,秋成庶可救民劳。
漕运总督管干珍山东巡抚吉庆各报德州等处得雨及运河水长情形诗以志慰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五
自春徂夏德州旱,艰窘黎情屡谕询。
何幸转旋赖大造,随看优渥报诸臣。
均沾高下河增水管干珍六月初五日在故城二望地方见河水渐次增长当即催令帮船量水酌拨初六日押协拨回空军船遵旨加给运费迅催入闸南下行抵恩县德州交界之十屯地方戌刻得雨二寸初七日复得大雨高下均沾河流加长连底水现深四五尺现在东境之江西帮船除仓场侍郎刘秉恬奏明截留永建铅山二帮外止馀四帮计初十以内必可全出东境北上),普救黍禾灾逭民(吉庆前奏济南省城于六月初七日得雨四寸旋据德州具报同日自子至寅得雨两阵自辰至未大雨如注入土极为深透又省北之齐河禹城平原高唐陵县临邑德平济阳商河省东之长清章邱邹平长山新城临清州夏津泗水等处亦报同日得雨自二三四五寸至深透不等德州一带正虑缺雨成灾得此甘膏早禾藉资秀实未种地亩即日翻犁耩种杂粮秋成尚有可望览奏深为额庆)
却是畿南仍望泽,一为(平声)慰一为(去声)忧频。
命加赈山东河南去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七
昨年直𨽻迤南旱,齐豫邻疆并及鱼。
齐重赈加州县别(上年齐豫两省界接畿南地方均有被旱之处而东省德州济南一带成灾较豫省稍重当即命将应徵银米及带徵等项分别蠲缓停展并特降旨于十二月内给赈一月贫民自可不致失所第念今青黄不接之时闾阎糊口无资因再加恩令将德州平原禹城高唐恩县濮州邱县夏津武城十州县无分极次贫民概赏给两月口粮其历城齐河临邑博平茌平馆陶海丰乐陵沾化清平等十县及各该处坐落卫地赏给一月口粮俾资接济),豫轻借展口粮徐河南被早成灾之彰德卫辉怀庆三府所属早经降旨截漕分别赈济第念情形虽较东省少轻而今春正赈已毕小民生计尚艰亦再加恩令将成灾八分之林县武安汲县获嘉修武等五县无分极次贫民概予展赈一月其被灾七分之安阳汤阴涉县新乡辉县淇县延津滑县原武阳武浚县十一县借给一月口粮以资口食至两省勘不成灾之区仍令各该抚察看情形或减价平粜或酌借口粮籽种分别筹办并董率所属实心经理俾得均沾恺泽副朕轸念穷檐普惠春膏至意)
期于闾晏堪怜彼,较以幕调诚愧予。
更敕司民大小吏,俾当实惠受均诸。
降旨加赈直隶山东河南上年被水各州县诗以志事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三
新正应布十行恩,各省勤询奏记(每岁冬底先行驰询敛收省分之该督抚等令其查明该省地方情形有无应须加赈之处由驲覆奏朕亲加披阅分别于新正上旬降旨加赈以溥祺而裕民食亦成例也)
直隶齐郊及豫省,三旬两月俾加敦(上年直𨽻间被早夏秋之间近畿通州涿州一带及保定正定河间天津广平大名遵化府州属因雨水较多河流涨发地亩多被淹浸山东之东昌临清等属河南卫辉彰德怀庆等属俱因卫河水发秋禾多有被淹当即节降谕旨各加两倍赏恤并令豁免秋粮实力赈恤俾无失所第念该州县正赈已毕此时甫届春和尚远青黄不接之时民力不无拮据所有直𨽻被灾最重之天津景州河间献县任邱武清实坻蓟州正定藁城清苑清河十二州县八分灾极贫展赈两个月八分灾次贫及七分灾极贫展赈一个月被灾次重之通州涿州良乡宁河丰润玉田大名元城八州县八分灾极贫并霸州文安武邑衡水之八分灾极贫亦俱展赈一个月又山东之临德州馆陶冠县恩县邱县夏津武城等八州县及临德州二卫被灾九分十分之极次贫民俱展赈两个月被灾七八分之极次贫民俱展赈一个月又河南汲县新乡获嘉辉县淇县浚县河内武陟修武等九县内成灾十分九分者无论极次贫民展赈一个月以资接济并谕该督抚严饬所属实心经理母任官吏侵蚀滋弊俾闾闾均沾实惠)
视灾轻重为甲乙(就三省中被灾之区而论直𨽻重于山东山东重于河南是以展赈亦有差等要皆据各畺臣体察实在情形用加恩泽朕固不少有遴惜也),其别闾阎亦体存(至河南省之加赈九县外其有成灾八分七分之延津安阳汤阴临漳内黄等五县虽被灾不重亦令该无酌量宽为借粜以资补助)
歉少稔多赈谕简(人君惠养亿兆赈恤所加本不以多少计然稔受十七天恩歉需君泽视年岁为权衡上年应加赈之区省中祇此三省三省中各祇十馀州县以幅愪数万里计之尚不及十之一馀俱绥丰夙饱皆由昊綷笃眷藐躬下连溥天黎庶歉庆夔虔额手感谢),厚承天贶敬无谖。
山东巡抚玉德报雨诗以志慰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六
启程豫日雨而雪,慰惧一时难措中今春土脉滋润颇不望两月之十三日启銮前一日雨继以雪时近清明方虑二麦受冻为之慰惧交集幸晡后旋霁次日跸途所见麦田暄润俱已消融意始释然)
所幸翼辰快晴霁,历观原野总消融。
兹闻春泽连朝被,以暖齐郊嘉澍同(兹㨿山东巡抚玉德奏该省于前二月已得春雪苗长发而节届清明大田布种正须时雨济南省城于闰二月十三四日密雨连绵入土三寸并附近省城济南府属之齐河等九县及泰安府属之泰安六县东昌府属之聊城六县兖州府属之滋阳等三县武定府属之商河临清直𨽻州及所属之夏津等州县均同日得雨二三寸不等齐省迤南地气益暖柬作正兴之时亦据李奉翰济宁鱼台汶上寿张东阿处均于十三四日得雨二三寸不等及时嘉澍沾被相同览奏并为欣慰)
职考终尤祝绥稔(予即位六十年来农事关心未敢稍有忽视明年即当归政此一年中尤祝雨旸时若并望速靖逆苗共享绥丰以协考终之职予既仰沐事以昊苍笃佑为千古第一全人曷敢不尽心民上酬眷佑非特不敢亦有所不忍耳),颙希昊锡益虔衷。
山东巡抚玉德陜西巡抚秦承恩各报优雨情形诗以志慰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四
山之东与陜之西,欣获春霖各速题。
左近右遥先后异秦承恩三月初八日发摺玉德三月二十三日发摺同时到京缘山左距京甚近而陜西较远),仲膏季泽昨兹齐秦承恩前奏陜省各属于本年正月已得雨泽兹又具奏通省各属于二月十三四等日先后各得雨四五寸及深透不等复于十七八二十五六等日各属叠沛甘霖一律沾足大小二麦正在发荣滋长连得𩆩泽滋培实为夏收丰稔之兆玉德前奏山东省城及附近之齐河等县于三月初十日得雨三寸兹又查明济南府属之德州邹平等十二州县泰安府属之秦安六县武定府属之惠民滨州等九州县兖州府属之滋阳等八县沂州府属之兰山莒州等三州县东昌府属之聊城高唐等七州县登州府属之蓬莱宁海等八州县莱州府属之掖县平度等七州县青州府属之益都等九县临清直𨽻州并所属之夏津等四州县均于三月初十至十四等日各得雨二三寸及深透不等不惟二麦益加畅茂即早谷高梁亦已渐次出土农民甚为欢庆该二省虽具奏先后不同而昨今廿七八两日接连到京之日则齐也披览之馀并为欣慰)
面咨三辅洵称足(月初恭谒询直两陵梁肯堂保定来迎面𨽻春雨情形据奏省城正月初间得雨与京师相同各府属地方先后亦均得雨沾足为近年北方所罕见至三月初六初八初十日三次途间所得之雨尤极优渥据称各处禀报并属相仿二麦菁葱滋润可获丰收),心忆两河正在徯(豫省大河南北前据该抚景安奏二月内各属均已屡次得雨至今几一月未据续报沾膏此时田正当长发之际必须继霈更足以资芃茂今直隶山东陜西均报得雨沾足豫省地界毗连谅亦同邀渥泽而驰奏未至深为悬望)
今岁农功诚万幸,伫来捷信独忙兮。
直𨽻总督梁肯堂河南巡抚景安山东巡抚玉德山西巡抚蒋兆奎陜西巡抚秦承恩各报得透雨及大田长发情形诗以志慰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六
北省今年旸雨若,天中收麦八分奇(广韵集韵韵会并居宜切音羁又文献通考载东都户口之数有奇云云盖奇零之奇言数有馀也今年北省旸雨时若农庆有收前据河南巡抚景安奏通省一百八厅州县二麦收成合计八分有馀兹又据奏开封等九府暨许汝陜光四直𨽻州各通属先后禀报五月内叠次得雨自一二三寸至四五寸及深透不等现在景安自军营回驻楚豫交界察看境内高粱早谷均已吐穗结实晚禾杂粮亦极长发可卜有秋各属市集粮价有减无增民情欢洽等语)
三夏四泽虽异,始北继南膏普滋(直𨽻保定府州属于三四月间均已得雨优足大田畅茂惟正定顺德广平三府并定州属未得普遍兹据梁肯堂六月十三四五等日正定顺德广平三府及定州俱报得雨深透秋禾一律勃发并据顺天保定河间天津大名易州冀州赵州深州所属同报普沾在在深透尤喜十六日天气即晴禾苗更得暄润之益)
既阅左齐全属透(据玉德山东省城六月十四日戌时起至十五日卯时止彻夜滂北入土极为深透正当禾黍豆縠含苞吐穗之际得此应候甘霖无不倍见长发并据济南府属之长清等四州县东昌府属之高唐等三州县秦安府属之新泰等三县兖州府属之滋阳等七县沂州府属之兰山等四县曹州府属之菏泽等七州县登州府属之黄县等二县莱州府属之潍县等二州县青州府属之益都等四县济宁州并所属之金乡等三县临清州并所属之夏津县各禀报均于初七初九及十一十二等日各得雨三四寸及深透不等现在通省普被甘膏兆丰有象士庶欢腾等语),即欣右晋合疆时(据蒋兆奎奏太原等九府属辽州等十直𨽻州并所属暨归绥道所属各厅陆续报到于五月初八九十四五六七并二十二十一二三四五及二十八等日得雨自二三四五寸至深透不等本年二麦约收八分有馀现在省南之平阳蒲州解州绛州等处二麦业已登场其馀南北各属二麦正当结实甘雨频沾颗粒更可饱满而通省早种之秋禾杂粮均属畅茂续种之晚秋亦经齐全民情欣忭)
陜佳甘逊慰兼惜(据秦承恩奏前因驻劄兴安北方宁谧于五月二十六日起程由安康平利洵阳白河商州属之镇安等县察看所设卡隘甚为严密所过市镇村庄俱极安堵现在夏令已深各色秋禾一律长发畅遂五月十六七二十五六及六月初八九等日连得透两土膏沃洽渠水充盈实为西成丰稔之徵秦承恩六月十二日回至省城据西安凤翔汉中同州商乾邠鄜等八府州属禀称雨水禾苗情形均与兴安府属相同览奏为之欣慰惟廿肃省春夏以来雨泽稀少前经总督宜绵皋兰等州县平原地亩及高阜之处田禾被旱夏收无望深为轸念即降旨将该省缺雨地方或酌给口粮或开仓平粜并将本年应徵钱粮概予缓徵以纾民力并申谕督率属员实力抚绥俾小民咸沾实惠在北数省中甘肃不过一隅之地被旱其雨畅调顺者十居其九此亦万不能齐之数惟有尽心赈贷使不致有失所而已),隅向特廑命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