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益封高帝从臣诏 西汉 · 汉文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列侯从高帝入蜀汉者六十八人益户各三百户
二千石已上从高帝颍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户淮阳申屠嘉等十人五百户,卫尉(《史记》作「定」)等十人四百户。
淮南王赵兼周阳侯齐王驷钧为靖郭侯(《汉书·文纪》)
黄霸颍川太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
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薄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汉书•循吏•黄霸传》)
黄霸爵秩诏神爵四年四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化;
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
田者让畔,道不拾遗;
养视鳏寡,赡助贫穷;
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乡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
《书》不云乎?
「股肱良哉」。
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汉书•循吏•黄霸传》:天子以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
别录 其六十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八
杜文公,)韩人(《汉书·艺文志》注)
离事第十一 其五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牧字子台,善水事(《汉书·沟恤志》注。案:《志》云:「御史临淮韩牧以为『可略于《禹贡》九河处穿之,纵不能为九,但有四五,宜有益』。」)
离事第十一 其六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王平仲云:「《周谱》言定五年年,河徙故道(《水经注·河水五》作「故渎」。)今所行处,非禹所穿(《意林》。案:《沟恤志》云:「大同空掾王横言:『河入勃海渤海地高于牧所欲穿处。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又秦攻,决河灌其都,决处遂大,不可复补。宜却徙完平处,更开空,使缘西山足,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灾。』沛郡桓谭司空掾,典其议,为甄丰言:『凡此数者,必有一是。宜详考验,皆可豫见,计定然后举事,费不过数亿万,亦可已事。诸浮食无产业民,空居与行役,同当衣食;衣食县官,而为之作,乃两便,可以上继禹功,下除民疾。』王莽时,但崇空语,无施行者。」)
颍川儿歌 汉 · 无名氏
《汉书》曰: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有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
颍水浊,灌氏族(○《史记》灌夫传。《汉书》灌夫传。《白帖》七。《御览》六十三。环宇记七。《诗纪》八作颍川歌。)
张公神碑和平元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和平元年正月,□□朝歌郑郴造□张公建□良□之山,运置綦阳,刊凿涿摩,立左右阙,表神道,□竖碑庙堂之前。
五月□□乃成。
长□□之,铭勒神懿光秘后昆。
其辞曰:
于穆张公,含和泰清。
受符皇极,乾刚川灵。
何天之休,元亨利贞。
无□□贵,神耀洞□□度□泉,殷商北坰。
岳朝綦阳,厥土敞平。
芝草茂木,㴋㴋滋荣。
群萌勋炃,激川通□□□怀□□□□□□□□庙,克俭损盈。
诏命有司,祭以中牲。
岁聿再庆,公其飨零。
兴来亿载,历数万君。
□□□□□□□太□□显犹昭拂英勋□锡令福,惠此吏民。
国无灾寇,屡获丰年。
皇帝眉寿,千禄于天。
牧守皆升,握台辅辰。
长与丞尉,超迁相国
休□烈烈,无□□□临犁阳营。
谒者李君,畏敬公灵。
好郑长文,彻奉佐工。
悃愊殷勤。
□□□熹且惶,作歌九章。
达李君□颂公德芳。
其辞曰:
綦水汤汤扬清波,东流□折□于河。
□□□□□朝歌
县以洁静无秽瑕。
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佑此兆民宁厥居。
出自綦□□□□,郁兰公□□神往来乘浮云,种德收福惠斯民。
家饶户富无□贫,疆界家静和睦,□朝歌荡阴黎阳,三女所处各殊方,三门鼎列推其乡。
时携甥幼归侯公,夫人□□□容□□□□□飨□觞。
穆风屑兮起坛旁,乐吏民兮永未央。
井鹿呦公德兮之所衍。
萧拱兮丛铺陈,新美萌兮香芯芬,蕙草生兮满园田,竞苔茗兮给万钱。
惟公德命之所□。
门堂郁兮文耀光,公神赫兮坐东方,明暴视兮俨仰仰,夫人□女兮列在旁。
陈君处北兮从官□,车骑骆驿兮交错重,秉輗轺兮驾飞龙,骖白鹿兮从仙偅,游北兮与天通。
岳玄碑既立,双阙建兮。
□□□□大路畔兮。
亭长阍□□捍难兮。
种槐梓,方茂烂兮,天下远近,□不见兮,公神日著,声洞遍兮,□□乾川,传亿万兮。
阳营谒者豫章南昌李朝伯、丞左冯翊夏阳赵宠德雅朝歌颍川阳城郑郴伯林、左尉京兆(下阙)井水□□阳里郭虞子(下阙)扶风安陵□□邵公、处士巍郡□封仲举、处士巍郡阳□□□□(《隶释》三。案:此碑前半张公神道阙铭文,朝歌属长郑郴撰。字伯林,颍种阳城人。后半歌九章,无吏撰名氏。)
山阳太守祝睦碑延熹七年八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君讳睦,字元德济阴己氏人也。
其先盖高辛氏之火正,以正能淳曜天地曰祝融,遂获丰阜之胙,辉裔昌远,大乃侯伯,分仕诸夏。
郑有祝聃者,君其胤也。
君膺恢懿瞳,在约渊澹,潜心耽学,该洞七典,探赜穷神,无物不辩。
□□州郡以孝贡察,宾于王庭。
北海长史颍川,导济以礼,三载之后,而民知让,有耻且格。
君惟老氏,名遂身退,色斯翻翔,纡精衡门。
□□□道□事咨度。
司空府北军中侯,拜大尚书尚书仆射,喉舌纳言,翼皇正枢。
常山山阳大守,齐和五品,崇化以宽,昭德塞违,丕训其仁,抽拔隐伏,□贤式礼□□攸堪,九功以著,当享繁禄,为帝干桢。
年六十有八,延熹七年八月丁巳卒。
临困纡纩,遗令素蒌以席。
赙赗非礼,壹不得犯。
存无玩饰,亡导以俭,所谓守终纯固者已。
铭功纪勋,所以旌往示来。
于是乃共登山镌石,刊勒鸿伐。
其辞曰:
懿我君,国之光。
履忠顺,阐道常。
升紫微,平机衡。
(阙二字,)典律章。
抚二郡,逾召、黄。
恭俭己,民用康。
弦颂兴,咏遗□不称馥,垂令芳。
生见乐,殁不忘。
名俪日,亿载扬(《隶释》七)
山阳太守祝睦后碑延熹九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故吏王堂等,窥闻下有述上之功,臣有叙君之德。
自昔在前列,莫不纪名于典,□□□□□□者。
孔子曰:「民人登祝,上天歆焉,用永其世,而丰其年」。
寮属钦熙,孰不咨贤。
代作颂曰:伊余祝君,兆自黎辛,祝融苗胄,承获祯庆。
光裔炽藐,分仁六国,张雄诸夏,郑有祝聃者,君其胤也。
昔祖仕汤,汤治于梁,洮觊自朔,冢于济阴
君龀鬈入学,修《韩诗》、《严氏春秋》,七典并立,□综百家,文艳彬彧,渊然深识,怕然执守,躬洁冰雪,大个然清皓,渐心于道,爱神达明,无物不览,乡党逡逡,朝廷便便,践䟭州郡,阶究右坐,以孝察举,赞拜王庭,除北海长史颍川,化行如风,民应如草,三载考绩,名登明堂,色斯举矣。
退身衡明,童冠翔集,耽经乐术,潜神默记,与欲殊好。
司空府北军军中侯,擢拜尚书尚书仆射,七政錧辖,佐辅斗枢,功冠帝庭,懿德逴优。
常山山阳太守,协齐行律。
恢崇三乐,追惟九思。
导阐泮宫,附庸攸同,温化以礼,帅由旧章。
摘隐取伏,詶承贤良。
国无珠藏,悉浴兰汤。
壶林巨蔑,七子在
远逊,竟界尼康。
休馨充□,功馨升扬。
当享紫祚,为汉栋梁。
年六十八寝疾不瘳,延熹七年八月丁巳卒。
临绝絖俟,垂诲素棺,币以葭茇,赠襚赗醊。
非礼之常,壹不得当。
谷无珍玩,殁就以约。
所谓守忠启予,其去也善。
盖彰功表勋,所以焕往辉来。
于是三年礼阕,乃相与刊勒金石。
其辞曰:
穆我君,邦之阳。
资五就,闿道纲。
陟泰微,准枢衡。
稽列宿,览四方。
德合乾,翼应皇。
领二郡,曜重光。
化流洽,掍豳昌。
性天约,元用长。
颂声作,语令香。
功烈著,遗椒芳。
存觌荥,沦弗忘。
称弥辉,玄为常(《隶释》七)
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永康元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汉永康元年□月(阙二字,)惟昔帝尧,圣德庆苞,𢎪号赫赫,荡荡垂基。
赤精之胄,为汉始别,陵气炎煴,上交仓玄,巍巍之盛,乾坤见徵。
敬修宗殿,长吏奉祠
三牲粢馔,献珍于时。
俵著辉铭,宣飏厥休。
乃招祯祥,万□是来。
鸿名遂显,传于千秋。
济阴太守河南郾师孟府君讳郁字敬达,治《尚书经》,博览众文。
天姿玮度,体性温仁。
窥极道之要妙,游观六艺之原,据旋机之政,务在济民。
历典六郡,威教若神。
遗训垂歌,渊懿允纯。
功绩焕炳,恩如浩仓。
咨招岩穴,股肱贤良。
广祈多福,处处夙兴。
帝尧陵在成阳,遣户曹掾史具中牢祠,常以甲子日与西宫乐生俱诣大圣,陈上古之礼,舞先王之乐,鼗磬祝圄五音□□□□之仪,莫不尽备,敷列技艺,以荣大圣。
延熹十年仲春二月,阳气浸阴,始雩□来享祀群神,仰瞻云汉。
孟府君奉宣诏书,行县到成阳,将辞帝尧,行礼未周,则景云四集,翔风膏雨,即时大降,嘉澍优沾,利茂万物,阴阳和协,百姓赖福。
是时□□欣然□悦。
诸产繁殖,仓庾充塞。
孟府君深惟向应,效之经典,知圣精灵,与天通神,循治□殿,地致璠瑚,石闾二坐,□昭配帝,图象规矩,五□□画,上下相承,无所遗失。
师工旌密,有班道之巧,使府内百石□城。
吴讳升,字三君,守卫园陵,兴置屋□。
诏书大祠,升与县令丞,恭奉肃敬,齐吉炊炽,莫不雍雍。
列种柏树,吏卒养护。
南通灵台,东注城域。
委曲周币,墠然□望。
图纪万世,功验永著。
时令河南河南吕君讳亮,字元山,宰政宣化,慈惠博覆,为黎元来福,奉事大圣,司司不解,垂拱无为,如治其允君也。
河内州王讳苌,字伯盛,左尉颍川颍阳□讳𢞏,字世高,皆关综雎艺,通洞运度,询于上下,佥然同谋。
孟府饬𣳮大殿,自率掾史□□驻驾便坐南北□望表内相副,赫如屋赭,然成龙,孟府君必受大圣嘉巍巍,公侯传子孙。
济阴吏士,歌术功称,万世常存。
成阳丞民,蒙其荣赐。
□训发声。
吕君诸辟,干禄于天,令裕衍蔓,永流无穷。
惟序仲氏,祖统所出,本继于姬,周之遗苗。
天生仲山甫翼翼佐兴,宣、平功遂,受封于齐。
周道衰微,失爵忘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
帝尧萌兆生长,葬陵在于成阳,圣化常存。
慕巍巍之盛,乐风俗之美,遂安处基业,属都乡高相里,因氏仲焉,以传于今,子孙承绪,履仁好义,耽乐道术,教授经业,雍徒带众,滋滋汲汲,诲人不倦,海内称之曰儒术之宗。
天监孔明,祚善应□,印绋相承,银艾不绝。
禀性乾元,世世廉约,故能高如不危,满如不溢。
孟府君缮𩚠殿墙,立百石舍,仲氏宗家共作大殿前石𥖝阶陛栏楯,贫富相扶,会计欣欢,不谋同辞,钱应时即具,招工募石,煇然俱至,各进琦巧,不日成之。
诏书九月三往大祠,诸所造作,焕然成就,仲尼宗家并受福赐。
复刊碑勒谍,昭示来世,表著孟府君美勋于阳𧵖,纪祖祢所出。
□□□□官位宦学,皆不可测,子子孙孙,必蒙大圣休烈之福,以劝后进昌炽无极(《隶释》一)
卫尉衡方建宁元年九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一
府君讳方字兴祖,肇先盖尧之苗,本姓□□则有伊尹,在殷之世,号称阿衡,因而氏焉。
□□□土家于平陆,君之烈祖,少以儒术,安贫乐道,履该颜、原,兼修季、由,闻斯行诸,砥仁疠□□□□土。
阶夷悯之贡,经常伯之寮,位左冯翊,先帝所尊,垂名竹帛。
考庐江大守,兄雁门大守□□□孝长发其祥,诞降于君,天资纯懿,昭前之美。
少以文塞,敦庞允元,长以钦明,耽诗悦书。
□□□仕郡辟州,举孝廉,除郎中即丘侯相、胶东,尊尹铎之导,保彰二城,参国起按,斑叙□□□本肇末,化速邮置
州举尤异,迁会稽东部都尉,将继南仲邵虎之轨,飞翼轸之旌,操参(缺三字,)缓来王之蛮,会丧太夫人,感背人之凯风,悼仪之劬劳,寝暗苫块,仍□上言。
倍荣向哀,扎服祥除,徵拜议郎右北平太守,寻李广之在边,恢魏绛之和戎,戎戢士佚,费省巨亿。
怀□□□□静有绩,迁颍川太守(修清涤俗,招拔隐逸,光大茅茹,国外浮谖,淡界缪动气泄狂缺五字),归来洙泗,用行舍藏
徵拜议郎,迁大医令京兆尹
旧都馀化,诗人所咏,并有亡新,君□□□□隆宽栗。
鹑火光物,陨霜剿奸。
振滞起旧,存亡继绝。
恩降乾泰,威肃剥坤。
本朝录功,入登卫□□翼紫宫。
夙夜惟寅,祎隋在公,有单襄穆典谟之风。
诏选贤良。
招先逸民,君务在宽,先顺其文,举已从者,退就敕巾。
永康之末,君卫孝桓
建宁初政,朝用旧臣,留拜步兵校尉,处六师之帅。
维时假阶,将授绲职。
受任浃然,庵离寝疾,年六十有三,建查元年二月五日癸丑卒。
诏遣使□□吊赙礼,百寮临会,莫不失声。
其年九月十七日辛酉葬。
盖《雅》《颂》兴而《清庙》肃、《中庸》起而祖宗□故仲尼既殁,诸子缀论。
《斯干》作歌,用昭于宣。
谥以旌德,铭以勒勋。
于是海内门生故吏,□□□采嘉石,树灵碑,镌茂伐,秘将来。
其辞曰:峨峨我君,懿烈孔纯。
高朗神武,历世忠孝,冯隆鸿轨,不忝前人。
宽猛不主,德义是经。
韬综颐(缺,)温故前呈。
揽英接秀,踵迹晏平。
初据百里,显显令闻,济康下民。
曜武南会,边民是镇。
惟□□□忧及退身。
参议帝室,剖符守藩,北靖□□有□有声。
旋守中岳,幽滞以荣,迈种旧京。
□□□□含泽戴仁。
□□□□□□攸宁。
克长克君,不虞不阳。
维明维允,炔此声香。
能哲能惠,克亮天功。
入统□□。
赳赳光光。
法言稽古,道而后行。
兢兢业业,素丝羔羊。
訚訚侃侃,颙颙昂昂。
何规履矩,金玉其相。
謇謇王臣,群公宪章。
乐旨君子,□□无疆。
铭勒金石,□□□□□问□□万世是传(碑拓本)
博陵太守孔彪碑建宁四年七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君讳彪,字元上孔子十九世之孙,颍川之元子也。
君少履天姿自然之正,帅礼不爽,好恶不愆,孝衷度衷,修身践言,龙德而学,不至于谷,浮游尘埃之外,吁爵焉汜而不俗。
郡将嘉其所履,前后聘召,盖不得已,乃翻尔束带,玄论穷理,直道事人,仁必有勇,可以托六授命如毛诺则不宿,美之至也。
莫不归服,举孝廉,除郎中博昌侯。
疾病留宿□迁□京府丞
未出京师,遭大君忧,泣逾皋鱼,丧过乎哀,谨畏旧章。
服竟还署,试拜尚书侍郎,无偏无党,遵王之素,荐可黜否,出□□度。
日恪位伫,所在祗肃。
拜治书御史,膺皋陶之廉恕,□参之□□□□□□律祗用既平□博陵太守
郡阻山□□□以饥馑斯多草窃,罔不□贼刘曼张丙等,白日攻剽,坐家不命。
君下车之初,□五都以博□削四凶以胜残,乃□□□爰尚桓桓,折马蠲用,丑类己殚,路不拾遗,斯民以安。
发号施宪,每合天心。
□之所恶,不以强人,义之所欲,不以□□□姓乐政而归于德,望如父母,顺如流水。
下邳相、河东大守,举此□□君子风也。
未怒而惧,不令而从,云行雨施,□□大和,海内归公,卿之任矣。
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固执谦需,以病辞官去位。
阖□以孝竭□馀暇徲𢓡弹琴击磬□□□之味而不敢其静。
上帝棐谌,天秩未究,将据师辅,之纪之纲,而疾弥流,乃陨乃□。
年卅九,建宁四年七月辛未□□□哀哉。
魂神超迈,家兮冥冥,遗孤忉绝,于嗟想形。
□□哀远,念不欲生。
群臣号咷,靡所复逞。
夫逝往不可追兮,功□□□识,惟君之轨迹兮,如列宿之错置。
《易》建八卦,揆爻系辞述而不作,彭祖赋诗,皆赞所见。
于时颂□□是□吏崔□□□王沛等伏信好古,敢咏显□。
乃刊斯石,钦铭洪基,昭示后昆,申锡鉴思。
其辞曰:
穆穆我君,大圣之胄。
淳懿允元,睿其玄秀。
惟岳降精,诞生忠良。
奉应郡贡,亮彼我□。
克明王道,辩物居方。
周□□□□也正名。
朝无秕政,直哉惟清。
出统华夏,化以典城。
□猾殄迸,贤倚□庭。
帝重乃勋,自□□征。
所临如神,□□□□□□之翰,先民是程。
宜乎三事,金铉利贞。
而洁白驹,俾世愤恻。
当享眉耇,莫匪尔极。
大□□□,邈矣不意。
于嗟悲兮,□□□息。
漫漫庶几,复焉所力。
咨乎不朽,没而德存。
伊尹之休,格于皇天。
惟我君绩,表于丹青。
永永无沂,与日月并。
于嗟□□,于以慰灵(碑本,《隶释》八)
北军中侯郭仲奇碑建宁五年三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君讳□字仲奇,元城君之第四子。
其先盖周之胄绪,虞郭建国,享土受胙,政衰道失,晋克其邦。
遭嬴项之际,高祖初起,运天符命,斥秦擿楚,遂定汉基。
枝叶云布,列于国郡,或颍川冯翊,公卿校尉将相州郡,令问休贵,自东郡卫国,家乎河内,彼亦世载德,以臻于君。
君惠兄竹邑侯相,次尚书侍郎,次济北相。
顺弟临沂长,次徐州刺史,次中山相,次雒阳
咸以孝廉,公府茂选,贞亮皦白,翼翼瑛彦,配周之八,为国桢干。
君幼有岐嶷天然之资,长有明肃弘雅之操,刚毅多略,有山甫之踪,沈懿敦笃,为万夫之望。
□为郡五官掾功曹司隶中都官从事,虎视耽耽,鹰偫电击,贵戚肃承,莫不畏惮。
三辟将军府,徵书粲粲,贞亮直方。
謇謇衎衎,忠信可结。
义然后谏举,廉比阳长。
五教加仁,施于惠康。
焉于之武,以抑于强。
改邑移风,遗爱不忘。
闻兄疾病,率尔逝将。
衮职有阙,赖君□匡。
辟司徒,拜军中侯,当授□城,万里膺扬,念妨弟路,逊位恬荣。
之术,谦守足之让。
禄有不究,命有短长。
□临孔明,残陨贞良。
卒被氛气,掩忽徂亡。
年六十有六,建宁四年九月丙子卒。
五年三□□□□孝孤忉乎,悲𢝆剥裂。
行路泣血,辟踊伤绝。
凡百君子,靡不哀恻。
丧国之镇,朝失模式。
□□奂乎,位未副德。
刊石甄表,以昭罔极。
其辞曰:
铄明德,穆郭君。
外忠洁,内资亲。
烈桓桓,焕有文。
所临□□□风。
崇和陆。
垂以仁。
赫斯发,威若神。
动规矩,礼义遵。
徽纵显,功加民。
感兄疾,电捐官。
妙□□□海闻。
矣清,寡匹伦。
爵不副,命乖分。
(歔欷),惜增叹。
孝流涕,痛伤肝。
魂灵饰,号有荣
□□□□永存。
勒金石,示后昆(《隶释》九)
成阳灵台碑建宁五年五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惟帝尧母,昔者庆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
兰石之操,履规矩之度,则乾坤之象,通三光之曜。
游观河滨,感赤龙交,如生尧。
厥后尧来祖统,庆都告以河龙。
三河,有龙授图,躬行圣政,以育苗萌。
火阳之盛,先暗后明,遂以侯伯,恢践帝宫。
庆都仙殁,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
上立黄屋,尧所奉祠
下营以水,神龙所熹。
灵龟隐形,汾踊波流。
比目鱿鱼,濯鳞通泉。
玄砾菟芦,生延台涯。
贯长历久,崇如不颓。
三代改易,荒废不修。
五运精还,汉受濡期。
兴灭继绝,如尧为之。
承祠基年,鱿鱼复生。
故有灵台啬夫,鱼师卫仕,驿宪鱿鱼,服之延寿。
□□之际,道小衰沮,遂遭亡新,礼祠绝矣。
于是故廷尉仲定深惟大汉隆盛德,被四表,大平未至,灵瑞未下,四夷数侵,军甲数扰,匪皇启居,日稷不
案经考典,河洛秘奥,汉感赤龙,尧之苗胄,当修尧祠,追远复旧,复(治)黄屋,推原圣意。
灾生变见,天以谴告。
前后奏上,陈叙大义,招祥塞咎,为汉来祚。
朝廷克省,帝纳其谋,岁以春秋,奉大奥祠。
廷尉选位,连自表奏。
诏英嘉命,遂见听□□为大中大夫,归治黄殿。
令月吉日,茔立规,兴业会工,厥处夷平。
上合天意,下应□□□□□饰五色华精,上阙通天,户向少阳,前设大殿,俟神之堂。
地致石墠,其下清凉,可舞几□以□大章。
济阴太守魏郡审晃成阳博陵菅遵,各遣大掾,辅助仲君,经之营之,不日成之。
神灵精气,依怙于人,废之则亡,存之则神。
复帅群宗,贫富相均,共慕市碑,著立功训,□勒石铭,中门之表,卜择元日,齐革精诚,先荐毛血,谨慎牺牲,祈祠获福。
神享其灵,甘雨时降,百谷孰成,幽荒率服,徐方来庭,万国蒙祉,黎元赖荣,莫不被德,咸歌颂声。
其辞曰:
于赫庆都,德弥大兮。
承神精耀,统赤裔兮。
爰生圣尧,名盖世兮。
上爱符命,恢帝制兮。
广彼之恩,流荒外兮。
历纪盈千,垂遗爱兮。
陵庙复崇,享大祭兮。
上来多怙,降福沛兮。
万国禧宁,孰不赖兮。
光宣美勋,永□蔽兮。
垂视罔极,亿万岁兮。
济阴太守魏郡阴安审君讳晃,字元让,从公车令来,成阳博陵蠡吾菅君讳遵,字君台,从东明门司马来,丞颍川新汲尹茂字伯举,迁下邳颍川襄城杨调字君举,仲诉伯海从右中郎将巨鹿太守,仲球伯仪从大尉掾迁吕长,仲选孟高辟司徒府,迁徙不绝,皆兴治大圣黄屋之力。
惟仲阿东,年在元冠,幼有中质,遵矩蹈规,上仁好义,见群从无者,代出钱万以立碑,大意翻然,君子善之,恩加骨□乡朝所称。
县令菅君,即请署门下议生,都市掾官,未可测矣。
仇福字仲渊,累世同居,州里称术慈孝。
大圣立祠时,令菅君欲造黄屋殿庑,来索忠良,咸白福(《隶释》一)
帝尧熹平四年十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帝尧者,盖昔世之圣王也。
其先出自块嵏嵬,翼火之精,有神龙首出于常羊(阙九字),生赤(阙十字)也。
名纪见乎河雒。
爰嗣八九,庆都与赤龙交而生伊尧。
及尧之生也,不□凡等匈□□□□□□□龙颜□角眉□八采,谡自侯伯游于玄河之上,龙龟负衔,投钤授与,然后尧乃受命蜀鹿(阙十六字)秉图书,察度表,御九州,统属理,闻名应邮,五纬顺晷,然后风化大洽,普天□□□不(阙十字)功成告让,遂禅舜黄。
龙兴,缵尧之绪,祠以上牺。
暨于亡新,圯汉之业,祠祠□□□□□祀□是故廷尉卿□□以为大圣亲垂隆烈,遗歌在民,而坛场夷替,屏慑无位,非所以表神圣□□□□□民者□□□□焉□□□复旧典,造立灵庙,以一大牢,春秋秩祠。
是以好道之畴,自远方集,或弦琴□□□一,或谭□□历丹田□□□疴者,□恭祈福,即获胙。
若不虔恪,辄赴癫。
故知至德之宅兆,实真圣之祖也。
熹平四年冬十二月济阴大守河南张宠、丞颍川李政、成阳陈国郑真、故钜鹿太守仲、故广宗长仲选、故吕长仲球□丞(阙十一字)百石己氏让礼等,咸各有惟,追慕圣烈,乃共立坛墠,刊碑纪石,已章圣德□后□□有(下阙)
于赫大圣,奕孔祯纯。
性发兰石,生自馥芬。
琦表射出,双握嘉文。
排启闛阖,驰步(阙二十字)顺叙,五品用训。
民不作忒,化洽百蛮。
历运遭七,乃禅舜焉。
功绵日月,名勒管弦。
立灵庙兮□休神(阙九字)釐兮湘黔民,亿不殄兮祉无圻。
济阴太守刘合字季承渔阳泉州人也,自以体别枝布,尧之裔胄。
下车出奉□万为祠醊弱□□□□□□□至于朔旦,特复五百,称充玄玄孙以叙。
嘉敬旧祠,属县君以为奉事神圣,礼虔当□宜崇祗濯,以汁□□敕县□□设供曹掾史令养牲牺,即尧陵庙,神亨灵洞,报己喜瑞。
李树连理,生于尧□图□府殿夙早□拜迁□中大夫
太守河南张宠继拟前绪,到官始初,出钱二千,敬致礼祠,临立坛碑,特复□□□□群□□为□始□□□□□□学徒莫不劝乐,咸曰张父敦我已德,万我已仁,将获祯应,齐风前人,鸾皇(阙十八字)解,将悉臻矣。
密勿匪休,将悉至矣。
熹平四年十二月十六日癸卯立,时将作吏胡能守尧掾仇伯爰(阙十四字)掾成□□□□余(《隶释》一)
豫州从事尹宙熹平六年四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君讳宙,字周南
其先出自有殷,乃迄于周世作师尹,赫赫之盛,因以为氏。
吉甫周宣,勋力有章,文则作颂,武襄猃狁。
二子著诗,列于风雅。
及其玄孙言多世事景王,载在史典。
秦兼天下,侵暴大族,支判流迁,或居三川,或徙赵地。
汉兴,以三川颍川,分地为钜鹿,故子必腾于杨县,致位执金吾,子孙以银艾相继。
颍川者家于傿陵,克缵祖业,牧守相亚。
东平相之玄,会稽太守之曾,富波侯相之孙,守长社之元子也。
君体温良恭俭之德,笃亲于九族,恂恂于乡党,交朋会友,贞贤是与。
治《公羊春秋经》,博通书传。
仕群历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昆阳
州辟从事
立朝正色,进思尽忠,举衡以处事,清身以寓时,高位不以为荣,卑官不以为耻,含纯履轨,秉心惟常。
京夏归德,宰司嘉焉。
年六十有二,遭离寝疾,熹平六年四月己卯卒。
于是论功叙实,宜勒金石,乃作铭曰:
于铄明德,于我尹君
龟银之胄,奕世载勋。
纲纪本朝,优劣殊分。
守摄百里,遗爱在民。
佐翼牧伯,诸夏肃震。
当渐鸿羽,为汉辅臣。
位不福德,寿不随仁。
景命不永,早即幽昏。
名光来世,万祀不泯(碑本)
成阳唐扶颂光和六年二月廿五日丙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四
尹讳扶,字正南颍川郾人也。
其先出自庆都,感赤龙生尧,王有天下,大号为唐。
治臻雍熹,尊天重民,禅位虞□光受茅土,通天三统,苗胄枝分,相土脉居,因氏唐焉。
累世含胙,受天之怙,胤嗣弥光,为汉台辅
君父孝廉郎中早卒。
季父蜀郡蜀郡从弟会稽会稽从弟南阳君,从兄东莱太守
南阳司空公,在朝逶随,正色竭忠,为国讨暴。
六侯俱封,受土袭爵,金缙十三。
君继厥绪,少有岐嶷,耽道好古,敦书咏诗,综纬河雒底究群典。
戋纴士进,守舞阳丞。
弱冠,守昆阳颍阳,隐练州郡,所临有。
(迹)帝嘉其德,特拜郎中
察能治剧,除豫章鄡阳长夷粤抪㨭,忮强难化,郡奋威飏武,视以好恶,蛮貉振叠,稽颡帅服。
□上前逋千有馀万,盗贼衰息,境界晏然。
三载有成,州郡诤表,迁成阳
承先圣之弘轨,见赞像之高踪,遂兴无为之治,优贤飏历,表善绌恶,遵九德以绥民,崇晏晏之惠康,风移俗易,莫不革心,朝有公卓,家有参、骞,分郏之治,优隆于君。
追惟尧德广被之恩,依陵亳庙,造立授堂。
四弃童冠,抠衣受业,著录千人,朝益莫习,衎衎訚,訚尼父授鲁,曷以复加,灵祇瑞应,木连理生,白菟素鸠,游君园庭,荡荡之治,莫能名焉。
三司察功,朝廷审真,以君威恩并流,文武兼兴,东莱海滨须君以宁,诏书换君昌阳
吏民慕恋,士女惟艰,捺牵君车,轮不得行。
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迫有诏命,靡由复还。
于是故从事仲字仲授张躬万龙、督邮仲规、郡掾闾葵□仲瑝、处士王□董额、闾葵斑等,乃共刊石树颂,歌君之美。
其辞曰:
赫赫唐君,帝尧之苗。
氏族不一,各任所安。
本同末异,盖谓斯焉。
君体焕炳,有芬有馨。
如山如成,嵩如不倾。
如□,如海,澹如不盈。
惟直如矢,秉铨据衡。
在朝肃肃,闺门雍雍。
廉逾伯叔,洁如圭璋。
赋征于外,爰及鬼方。
汇夷来降,寇贼迸亡。
黎庶攸宁,黔首欢康。
以德绥抚,宣恩六阳
以仁恤弱,以义抑强。
恩由春夏,威如秋霜。
赏罚分审,白黑著明。
忧者闵稚,不侮寡矜。
耽乐道述,咀嚼七经。
五六六七,训导若神。
接下施与,投财如捐。
吏服其德,民归其恩,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不帅自举,不拘不烦。
囹圄空虚,国无佞民。
德及草虫,泽流无垠。
蜎飞蠕动,咸赖我君。
显显令称,德音常存。
光和六年二月壬午朔廿五日丙午,处闾葵斑恋念唐君,为立碑□斑字宣高,修《春秋严氏》。
大子让公谦袭斑业,次龚叔谦治《尚书欧阳》,次廉仲洁小夏侯
耽经史兮履仁义,内和睦兮外奔赴,以家财兮赞君号,诸学□兮相埤助,垂后世兮不之誉(《隶释》五)
郭辅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先生讳辅字甫成
其先出自有周。
王季之中子,为文王卿士,采食于虢。
至于武王,锡而封之,后世谓之郭。
春秋之时,为晋所并。
战国、秦、汉,子孙流分,来居荆土,氏国立姓焉。
传云:「圣贤之后,必有达者」。
先生应焉。
其少也,孝友而悦学。
其长也,宽舒如妤施,是以宗亲归怀,乡党高尚,直己而行。
年五十有二,遇疾而终。
有四男三女,咸高贤姣㛤,当贵显荣,可谓子孙繁者已。
其季女明文,颍川之夫人也。
感惟考妣克昌之德,登山采石,致于墓道。
邑人缙绅,刻石作歌,昭宗来嗣。
其辞曰:
实惟先生虢仲之裔。
盛德遗祀,休矣亦世。
孝友贞信,仁恕好惠。
直己自求,不欲荣势。
绰绰令人,获道之至,笃生七子,钟天之祉。
堂堂四俊,硕大婉敏。
娥娥三妃,行追大姒
叶叶昆嗣,福禄茂止。
克昌厥后,身去烈在。
镌石作歌,昭示万祀(《隶释》十二)
陈留吏牍上有书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御览》六百六引《东观汉记》,「时天下垦田多不实,诏检覆核。百姓嗟怨,诸郡遗使。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云案:此建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