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庐江太守范式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六
君讳,字巨□□□□□□□功存有夏,实曰御龙;
□胙商周,世昭其隆。
晋主夏盟,有士会者,光演弘谟,翼崇霸业,锡邑命族,实为范氏,则其后也。
君禀灵醇之茂度,体玄亮之殊高,徽柔懿恭,明允笃恕,九德靡爽,百行渊备,弘道耽艺,恢韬坟籍,探赜研机,罔深不入;
苦乃立德隆礼,树节宝真;
忠谅足以弼国,笃友足以辅仁;
用能昭其洪懿,声充宇甸。
接华彦于汝坟,润枯毙于荆汉,超之遐踪,信灵评乎炳焕,是以□化泉流,芳□鸿奋;
耀仁阐于权舆,济俗侔乎皇训;
群公伟焉,弓旌盈路。
再让考□□□三府举高第侍御史,拜冀州刺史,纠剔瑕慝,六教允施。
翰飞肃于鹰扬,典荆□□轨□,帝□其勋,迁庐江太守
泰和以陶化,昭八则以隆治,弥□弘略,惠训亡倦,□□协□□□清源之深闳,宝疏氏之至顺,以疾告辞,韬光潜耀,咏琴书以宁□□□□□□□□□其犹充洽外内,实昭德之奥薮,而仪民之渊表也。
未亮三事,□□□终□□□□□□常山相暨子泛孙而胤嗣罔继。
青龙三年正月丙戌县长汝南薛□□□□□□□感灵墠之不飨,思隆懿模,以绍奕世,乃与县之硕儒,咨典谟之中□同宗□□□之胄,昭告祖考,俾守厥祀,本支著宣融之祚,人神协休茂之庆焉,礼也。
于是乡□□上计掾,翟循州泰山从事史翟邵等,佥以为君虽辉名载籍,光飏前列,而灵坟亡□,仪问靡述。
遂相与略依旧传,昭撰景行,刊铭树墓,以声百世,其辞曰:
于昭上德,实唐之胤。
诞表灵和,蹈规履信。
穷神周览,祗道之训。
迈德徽犹,鸿渐□奋。
秽彼夸毗,宝此醇懿。
以文会友,以仁翼□。
敷化济殖,群生以遂。
永言孝思,民之攸暨。
如何昊天,不信其轨!
明德不报,胤胙亡纪。
爰辑训典,询尔髦士。
育兹赫□,以永遐祉。
诒厥孙谋,耀于万祀(碑拓本,又宋拓本,又《隶释》十九)
锡山古谣 魏晋 · 无名氏
常州图经曰:惠山之侧有锡山。其山出锡。古谣云。
有锡兵。无锡(○常州图经。○古谣谚引陆羽慧山寺记曰:慧山。古华山也。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方殚。故创无锡县。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锡县。属吴郡。)
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古者六等官人,师傅崇其匡辅;
一命作牧,侯伯总其专征。
南仲成薄伐之功,吉甫作来归之颂。
若乃仰叶宸曜,上属台阶,锡之以彝器,明之以车服,除名盛业,太傅燕国公其有焉。
西晔开其命绪,东海传其世禄,父曾致平法之科,廷尉称无冤之颂,驷马方驾,高门继轨。
公禀山岳之上灵,含风云之秀气,雕良玉于廉刿,炼贞金于洗金鋈。
于时王业缔构,国步权舆,太祖地虽二分,功犹再驾,忠诚简帝,有志兴王。
公运策帷帐,参谋幕府,封齐定文成之计,间楚资曲逆之奇,仲华访舆地之图,林叔参兵车之右。
魏恭帝元年大司寇
正刑纠慝,国无害马之伦;
剪暴诘奸,民亡饮羊之俗。
三刺荐无简之文,两造陈禁邪之宪。
大周受命,宝历攸归,表高惠之功臣纪山河之著命,封燕公,邑万户。
姬氏建国,君奭始封,昭王礼贤,郭隗开馆
又授太傅,本官如先。
保定五年,赐金石乐一部。
公世为边将,少习兵书,当敌制机,临戎应变,增垒减灶之图,题树系之略。
军中罢战,无废雅歌
壮士志骄,时观投石。
及乎名高卫霍,爵重锡邑增于郑侨,赐乘同于魏绛,丹节比司隶之贵,缇绮将金吾之宠,座阙介歌之娱,堂无钟鼓之奏。
辞功坐树,不伐征西之勋;
还第角巾,无竞龙骧之赏,铭曰:
惟岳降神,膺期命世,量苞川薮,道弘兼济。
昴宿协符,佐旌冥契,匪躬直谅,武节横厉,函崤重险,钟鼎沦覆,潜龙勿用,瞻乌在屋。
道赞上台,功匡下渎,条教斯理,彝伦载睦。
懋官惟德,明试以功,既移上将,实董元戎。
传呼甚宠,徽章载隆,居高能降,处贵思冲。
宝命惟新,王猷允塞,爵班异姓,礼均同德
林胡以南,易州之北,曰尔谐,俾侯燕国
骎骎过隙,滔滔逝川,明哲讵宝,馆舍长捐。
立言不没,遗爱在旃,三河斥土,驷马开泉。
丹旒毁宗,玄堂启殡,宠赠虚加,鸾和空引。
晏子悼齐,随武怀晋,谓天盖高,如何不憖(《艺文类聚》四十六)
惠山寺诗序 唐 · 李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四
太和五年四月。予自江东将西归涔阳
路出锡邑。因肄业于惠山寺
居三岁。其所讽念左氏春秋诗易及司马迁班固屈原离骚庄周韩非书记及著歌诗数百篇。
其诗凡言山中事者。悉记之于屋壁。
文则不载。其寺会昌末经废毁。
屋室殆无存者。去年蒙恩自禁职出镇钟陵
钟陵毗陵地不相远。而惠山居其属邑间。
其寺复置。会锡邑去年过此。
留宴数日。今于予为故人。
因寓书请再题焉。呜呼。
太和癸丑咸通己丑。三纪馀矣。
念邑中居人与僧居在惠山兴宁两寺者。今无人焉。
染翰增悲。复何言耳。
咸通十年二月一日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中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洪州刺史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李骘题记。
魏国大长公主亲外孙女钱氏可封寿安县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七、《文恭集》卷一九
敕:朕惇叙之恩,尤尊于外馆;
汇征之吉,宜择于近支。
以尔某族本华腴,性资韶令,世素传于带砺,言早服于箴图。
属贵主之为言,乃贤女之攸出。
宜疏汤赋,用锡县田。
往承渥茂之封,弥服柔嘉之尚。
曾祖母追封彭城郡太夫人刘氏可追封陈留郡太夫人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武溪集》卷一一
敕:朕亲执鬯瓒,祗荐牲玉,蠲洁至诚,昭示大报。
九州率职,不为独恭,百神降祉,靡敢专飨,嘉与良辅,同此纯休。
具官某曾祖母刘氏,家有表仪,动循礼训,珩璜中节,沼沚宣勤。
源流深长,福祚繁衍,是生俊杰,为朕股肱。
宜因国栋之凭,再锡郡封之宠,式彰遗训,垂耀幽阡。
可。
故赠司空兼侍中庞籍遗表长女南安县冀州支使陈琪妻安康郡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二、《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四、《文章辨体》卷二○
敕庞氏:封爵吾所重也。
尔考尝为将相,而其没也以尔为言。
锡郡封,盖非常典。
令淑,往服宠荣!
可。
送孙勉1078年 北宋 · 苏轼
 押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衒。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鍊。
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
内人王氏封郡夫人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六、《道乡集》卷一六
敕具官某氏:尔总帅宫属,以修礼仪起居之事,盖已久矣。
有劳可录,宠锡郡封。
勉对恩荣,勿忘祗慎。
回第一人董状元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丹阳集》卷四
唱第中宸,冠名上甲
虽事从故典,拥龙首以居先;
而恩出清衷,并桂林而擢秀。
恭惟某官文知体要,学有渊源。
望久重于乡闾,声特高于场屋。
屡泣荆山之璞,知者其谁;
独腾丰剑之光,终然莫掩。
春官而累上,沾皇泽以兼收。
有孤黄卷之心,耻试红尘之吏。
气不衰于再鼓,人忽惊于一鸣。
冕旒凝乙夜之观,轩陛首春雷之震。
对贤良而举首,遂继家风;
起徒步而封侯,更看晚节。
某顷因乏使,忝预攸司。
设网于河,偶值灵龟之入;
窥斑以管,讵穷文豹之奇。
方喜得于真才,忽过蒙于盛礼。
答席侔仲帖 其四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四四、《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五
吴门携孥还过锡邑,尚忧怖不敢留,无从造谒。
示书,方知奉亲于高隐,体力增胜,喜不胜言。
闻浓先欲议姻好,有涯否?
穷交零落之时,侔仲独为禦侮,遂至分谤,今又因缘葭莩之契,月旦奈何?
漫发一笑。
胡枢密(三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三、《内简尺牍》卷一
某买田舍,旁欲畦而为圃。
偶邻翁犹有未穫之禾,收刈甫毕,又须属一日者占相一堂之地,然后乞所分花木种之。
人还,驰告辍赐甚夥,小舟不能容,则又大过所望。
今别谋一大船,自锡邑径趋横山之下矣。
日伫拜贶,手自封殖,当赋《角弓》之诗,以无忘盛德。
普安郡妻郭氏封郡夫人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八、《杉溪居士集》卷四
敕:朕惇叙宗藩,肆推恩典,方燕室家之庆,宜嘉褒宠之隆。
某氏禀质懿和,秉心端静,克谨壸仪之训,深通图史之规。
当有殊恩,用昭柔范。
锡郡封之壤,俾膺象服之华。
益务温恭,以承嘉命。
可。
论造弓箭衣甲奏议1162年9月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四、《汉滨集》卷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臣辄效愚忠,上冒宸听,其所陈述,实蹈危机。
感两宫圣知至深,拔用特达,此身既已许国,宁敢顾避而默默乎?
臣谓方今用武之时,将帅专任,军中有阙,何患其不自言?
朝廷事量度应副足矣,何必他人更为之请?
吴璘谨畏体国,自不肯过当须求,他将闻之,岂免轻有邀索?
此门一开,臣恐朝廷异日不胜其应。
宣抚虞允文见得此军果须衣甲,则合密具事因,泛乞制造,以备缓急,而令吴璘量数取拨,不宜便指此一军而有请也。
虞允文既罢买马,又所招效用不多,而带行钱物无所归附,故欲用以造甲。
谓此二万弓箭手虽非吾招,俾得吾甲而后为用,亦与招军无异,而不问其人之未可用,甲亦未至阙少也。
今年八月间,虞允文累檄总领所宣抚司已交甲库中取甲三千九百馀副,以为所招效用之用。
臣为关宣抚司,而吴璘尽数拨与。
十月五日主管宣谕职事,以此甲无用,遂尽还与
允文既知吴璘下弓箭手阙披带,何为虚占上甲而不与也?
虞允文初到蜀中,力主姚仲
败事,恐吴璘有言求,所以百方慰悦之。
举隅可见,如前日衲袄一事是也。
初,臣在总领所,与吴璘商议,虑士卒寒冷,乃进期于七月内支衣,令逐家制造冬服,足以卒岁。
虞允文忽遣属官任慥密谕制置王刚中,令科下四川造衲袄四万领,民间所费百馀万引,郡县骚然。
臣谓若诸军阙衣,则宣抚见在军前,与士卒同其暴露,自当来告,乃移牒制置司及诸路漕臣,未得制造;
而会问宣抚司,若果须此,总领所当以官钱制造,不以扰民。
总所去军前为近,般运差省,州郡为之,则劳费数倍,而仓卒之际,并缘为奸,何所不至?
会问宣抚司,久而不报。
然此声既出,不可但已,总领所遂以官钱造布衫布裤各六万事与之,并脚钱之类,共只费十五万引,一月而办,送往军前。
吴璘止令于河池寄库,至今未支散,未尽者尚多。
可见当时衲袄之不须作也。
今之造甲,与此何异?
虞允文方赴阙奏事,必须更有献陈,识者皆以为忧。
圣鉴聪明,何所不烛?
但蜀地至远,朝廷必以使人为可信,一误诏令,为害实深。
更在陛下详之、审之。
军戎财赋,国之大事,安危所系,尤当重于听纳。
臣愿陛下取允文前后所奏,试加考覈。
若前之言,后皆可迹,则信而行之。
或听其说而可喜,责其实而无验,则不可以不察也。
臣孤远一身,朝无党援,非不知忤贵近之取祸。
但以事关利害,职在咨询,茍雷同不言,使一方受弊,非臣所以报陛下愿忠之义也。
伏惟圣慈密赐采择,无使臣陷于失身之戒。
须至奏闻者。
贺秦相子登第启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三一
魁擢南宫,鼎升上甲,并桂枝而争秀,持荷橐以跻荣。
凡在陶镕,悉同鼓舞。
窃以世传素业,从古为难,报至后昆,其天已定。
负大实由于积厚,源深必致于流长。
惟君择臣而臣择君,茂熙帝载;
宜子生孙而孙生子,叠冠贤科。
恭惟某官盛德格天,阴功盖代。
跻斯民于仁寿,可谓无前;
育天下之英材,固应有后。
遂使含饴之爱,争先入彀之雄。
袭威凤之羽毛,夺老龙之头角。
《中庸》继统,与子思而皆然;
江汉》陈篇,看召公之是似。
某远闻盛事,喜倍常伦。
三叶貂蝉,方仰传家之庆;
一巢燕雀,尤倾贺厦之诚。
贺状元及第 其二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三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五
唱第中宸,冠名上甲
虽事从故典,推龙首以居先;
而恩出清衷,并桂林而擢秀。
伏惟庆慰。
恭惟某官文知体要,学有渊源,望久重于乡闾,声特高于场屋。
屡泣荆山之璞,知者其谁;
独入丰狱之光,终然莫掩。
擅世学以独步,沾皇泽以兼文。
有孤黄卷之心,耻试红尘之吏。
再鼓作气,一鸣惊人
冕旒凝乙夜之观,轩陛自春雷之震。
以贤良三策而为举首,遂继家风;
起徒步数年而取封侯,更看晚节。
某顷因乏使,忝预攸司。
设网于河,偶值灵龟之入;
窥班以管,讵穷文豹之奇。
方喜得于真才,忽过蒙于盛礼。
莱国墓铭淳熙八年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六、《盘洲文集》卷七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
国夫人姓沈氏讳德柔常州无锡人左中奉大夫讳复之孙,太学博士讳松年之女,魏国夫人之侄。
年十有六,归于洪氏,为太师魏国忠宣公之冢妇,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观文殿学士鄱阳公某之夫人。
魏国甫三年,自嘉禾奉柩至无锡治葬。
时魏公留北庭,予家八弟妹,食指稍众,夫人职其忧。
厥后魏公落南,予从天台归,亦遭秦氏废锢,又往来膝下,家用益不足,一衣一缣,无不质诸人。
如是一星终,夫人不戚戚也。
暨天日清明,予起典州,历侍从,持钧枢,间八年,夫人六拜恩封,至赐国于莱,始䜣䜣信眉,偿已往困,未尝以荣渥自大。
予从会稽归,得别墅于城阴,筑台观,艺花竹。
夫人喜同其游,临水看山,常至日昃。
归则孙枝诜诜,含饴足乐。
捬育僮幼,极其慈爱。
不幸枕疾七寒暑,以淳熙六年八月二十一日薨,年六十有一。
夫人性和易,口不道人长短,故中外娣姒疏近族姻,终始无违言。
昏嫁叔妹五,尽心不讳劳,斥器物簪珥弗少靳。
病中自办歛具,衣衾裀褥,一一皆备,身后事则无片语及之。
予素恶钱谷米盐之问,阖门百口,伏腊琐碎,率皆夫人区处,故梱内之事略不累予方寸,得以涉园忘归。
呜呼,而今而后无助我者矣!
男子九:槻,承议郎通判德安府
柲,奉议郎江西安抚主管文字;
灌,文林郎江东茶盐司干办公事
灌,宣教郎主管仙都观
桴,承事郎
楹,承奉郎、监泉州市舶务
㮋,承奉郎
二蚤世。
女子三,长欲嫁而卒;
次嫁宣教郎、知分宜县许及之,先二年卒;
次嫁宣教郎、知鄱阳县薛绍
孙男二十,倬、俨,皆承务郎,伋、偲、傃、价、侨、佺、俣、侃、傒、传、佃、僩、儋、仔、俅、俭、俦、伉。
孙女十。
八年十月辛酉,葬于鄱阳县怀德乡之徐村。
铭曰:
蘩诗缺,松槚成列。
百岁之后,与子同穴。
韩枢密小简 南宋 · 王端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七
申问起居,粗如常礼。
庚伏炎歊,恭惟琳馆晏闲;
神右勋业,钧候动止万福。
某窃禄祠馆,杜门穷巷。
末由瞻望履舄,溯风驰情,不胜拳拳,谨勒参候。
锡邑津亭请违,倏焉秋矣。
疏远疵贱,亡路拥彗,以待门墙。
即日不审钧用何似。
暑气正酷,敢冀调护茵鼎,保合太和,以笃相公盛大之庆,以副海宇之望。
窃以枢密端明声名风采,实魏王是似。
至于奋然不顾,远使强虏,其为忠义,近时士夫所未有也。
扶颠持危,正赖柱石。
今乃解枢筦之重,从祠观之秩。
然锋车之召,其在旦暮乎。
愿戒舍人束装以待。
某胸中索然无毫发可为时用者,独枢密存录奖拔,盖三十年矣。
而某顽鄙,倍费炉锤之力,枢密刻意存就,久而益切。
顾惟此恩,何以报虺珠龟印,冀之异时而已。
僭越,死罪。
甲历序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九、《浪语集》卷三○
序曰:历之兴也,其于太古乎?
作历者,其忧天下乎?
是故数十为干以尽日,其支十二以尽辰,斗建之行以尽月,积月周天以尽岁,闰也者十馀分以成岁次者也。
岁律之运,生民之本也。
是故数以记之,历以命之。
古者圣人之作历也,幽研于《易》以定数,错综于爻以应期,法象于阴阳而和顺于吉凶,通理于人而遂物。
上古昼动而夜息,未有星纪,故以木生记岁;
未有书数,故以结绳致约。
太昊、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规图于天,俯以矩法于地,观五行之文,测晷景之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造八卦以调八风,作三画以定中气,始立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以会万物之宜。
是故八卦者,八风之象也;
三画者,二十四气之象也。
包四时者莫易乎岁,成岁功者莫加乎历。
历也者,历往而知来者也。
昊英氏作处后潜龙之位,积时为日,累月为岁,始作甲历以前民用。
历之兴也,其与《易》道并行邪?
当伏羲代天而王邪,是故在台传教,告民示始,盖取诸《震》;
子英潜龙氏,治我阴阳甲历,盖取诸《革》;
咨于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咨告于民,俾知甲历,岁月日时自兹始,无或不敬。
盖取诸《巽》;
甲日寅辰,木王于卯,英上甲历,历起甲寅,盖取诸《泰》。
是故《易》,易数也;
历,历数也。
历与《易》数拟,故能弥缝天地之造,赞治万物之宜。
一阴一阳,与时皆运;
一寒一暑,农作用成。
得天,人时资理,勤岁悯悯,百谷以生,庶品以宁,惟日用而不知。
此甲历之道也。
历也者,在岁之所行也。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历也者,尽《易》之所之。
物始于萌,终于备,甲历之用,其历之始邪?
故曰:甲者甲也,言草木之始萌也。
若夫元会统章,穷历之数,则非夫后时不备。
同知枢密院事京镗初除赠三代制 其二 曾祖母□氏赠郡夫人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三
敕:周之公孤,并建五庙,以君夫人祔焉。
而世世享,亦惟群臣能有功于国者,必有助于其家者也。
具官某故曾祖母某氏,来自名门,作配君子,躬备勤劳,以诏妇子。
而生无从爵之荣,殁不得与于共牢之享。
天命弗僣,是生曾孙,为吾辅臣,以翊枢筦。
朕循周制,宠绥尔夫。
锡郡封,视古命妇,用贲幽宅,亦足以报。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