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奏罢鸿都文学 东汉 · 阳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八
伏承有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臣闻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案松、览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亦有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臣闻图象之设,以昭劝戒,欲令人君动鉴得失。未闻竖子小人,诈作文颂,而可妄窃天官,垂象图素者也。今太学、东观,足以宣明圣化。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后汉·阳球传》)。
扬都赋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子未闻扬都之巨伟也,左沧海,右岷山。龟鸟津其落,江汉演其源。碣金标乎象浦,注桐柏乎玄川。昔旬吴端委,延州俪臧。高让殆于庶几,英风亚乎颍阳。土映黄旗之景,峦吐紫盖之祥。岩栖赤松之馆,岫启缙云之堂。龙府涣而夏德兴,群神萃而玉帛昌也。天包龙轸,地奄衡霍。玄圣所游,陟方所托。我皇晋之中兴,而骏命是廓。灵运启于中宗,天网振其绝络。于是乎源泽浩瀁,林阜隐荟。彭蠡吞江,荆牙吐濑。赴三峡之隘,洞九川之会。判五岭而分流(判本作泮,从《水经·漓水注》校改。),鼓沱潜而碎沛。漨渤泪滃,潢漾拥涌。惊波霆激,骇浪川动。东注尾闾,呼噏洞庭。芒若云汉,窈若青城。其山则重冈峨㞦,峻岭嵏岂崿。阳侯鳞萃,龙涛绮错。嵭岪磊埼,嵬峗鄱薄。旁带千犀下同万壑。苍梧之岭,峻极丹霄。潜稽禹穴,绝岸陵乔(此四句从《书钞》一百五十八补。)。木则灌以杞梓,被以沙棠。□□□□廆木荟于豫章(此句从《艺文类聚》十补。)。结根九疑,布叶天柱。林为五岳之苑,材为八都之府。埽飞虹,亏阳景。拂白雪而增翠,凌广莫而敷颖。竹则䉁风箘簬,筱荡林﹄。单棘箜𬕍,蓊蔚萧疏。贞条捎风,劲节集雾。望之猗猗即之倩倩。苍浪之竿,东南之箭。其林可游,其芳可荐。草则陵苕海藻,山英江蓠,纶组菁茅,繁露卷施。兽则騊駼狻猊,锯牙披蹄。登重巇,蹲嶪𡵌,噫气则风生,喷沫则雨洒,其间则有腾猿夭峤,闪倏柯杪。风母果然,星流电迁。或凌虚赴绝,或缭绕希间。鸟则鹪䳟孔翠,丹穴之羽。鸣凤自歌,翔鸾自舞。鱼则鲛鳣鳍鲔,比目鲿鲨,修鲲横海,澄鲸偃波。□□□□鳄鳞霜牙(此句从《初学记》三十补。)。其中则有灵蛟白鼋之族,种繁六眸。类丰三足鹦螺蜕骨,寄居负壳。馀泉如轮,文蚳如琢。□□□□□□蛇公沈光于海曲(此句从《御览》九百四十九补。)。果则黄甘朱橙,杨桃琵琶。林蔚八桂之丛,色耀三珠之华。目龙荔支,王坛丹橘(此句从《御览》九百七十四补,下文尚有阙佚。)。尔其宝怪则有瑶琨琅玕,青碧素珉。阳珠散火,阴甲潜珍。云英水玉,错耀龙鳞。焕若金膏,晃若烛银。琉璃冰朗而外映,珊瑚触石而构翘。牙簟裂文于象齿,火布濯秽于炎焱。西岨石城,则舟车之所混并。东尽金塘,则方驾之所连箱。其中则有龙坻华屋,晨凫之舸。青雀飞舻,馀皇鼓柂。鹢首铺于黄宫,盘蛟缠于赤马。云旆委蛇,层楼巍峨(此二句从《书钞》一百七十三补。)。爰有兰堂华室,高门重构。罗鼎玉食,丝竹并奏。龙骥汗血于广途,朱轮击毂而辐凑(《艺文类聚》六十一)。
云虎之门,双竿内启。祥乌司飙,丹墀竟陛(《御览》九)。
结芳尘于绮疏(《文选·月赋》注,又江淹《杂体诗》注作「绮席」。)。
负钟岩以结宇,溯阳潭以开江。颓方山之磐崿,竦白石之灵峰。汇青溪之浚壑,枕百堵之层墉。横朱雀之飞梁,豁九逵之遐冲(《初学记》二十四)。
入洞穴,出苍梧(《御览》五十四)。
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馀,三朝告始。万国鸣銮,有客戾止。皇帝乃坐露寝,御组(《书钞》作翡。)帷。冠华冕,戴翠蕤。袭日月,佩玉緌,怀六茎,纫文龟(《书钞》一百三十二,又一百五十五,《御览》二十九,又七百。)。
桓桓勇武,堂堂硕佐。运筹则渊回,抱麾则虎步。临机如公瑾,遗爱如子布。是以朝宗江汉,廓落王祚(《书钞》一百十五)。
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俊。方响则金声,比德则玉润(《世说·文学篇》)。
建康宫北十里有蒋山,舆地图谓之钟山,元皇帝未渡江之年,望气者云,蒋山上有紫云,时时晨见(《艺文类聚》七引庾阐《扬都赋》注,未审他人为之注,抑阐自注也。今录附赋末,下三条放此。)。
烽火以炬置于孤山头,皆绿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或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时,合暮举烽于西陵,鼓三竟达吴郡南沙(《吴志·孙权传》注,《艺文类聚》八十,《御览》三百三十五,并引庾阐《扬都赋》注。)。
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水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水经·沔水注》引庾仲初《扬都赋》注。)。
作金珰二枚,大似耳珰(《书钞》一百三十五)。
五湖赋 其一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余观夫主五湖而察其云物,皇哉大矣!以为名山大泽,必有记颂之章,故梁山有奕奕之诗,云梦有子虚之赋。夫具区者,扬州之泽薮也。有大禹之遗迹,疏川导滞之功,而独阙然未有翰墨之美。余窃愤焉,敢忘不才,述而赋之,其辞曰:
浚矣大哉,于此五湖。乃天地之玄源,阴阳之所徂。上值箕斗之精,与云汉乎同模。受三方之灌溉,为百川之巨都。居扬州之大泽,苞吴越之具区。底功定绩,盖寓令图(二语从《文选》谢頫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注补。)。南与长江分体,东与巨海合流。太阴之所毖,玄灵之所游。追湖水而往还,通蓬莱与瀛洲。尔详观其广深之所极,延袤之规方。邈乎浩浩,漫乎洋洋。西合乎蒙汜,东苞乎扶桑。日月于是出入,与天汉乎相望。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大吴以当胸(四语从《水经·沔水下》注补。)。左有苞山,连以醴渎。岝萼崔巍,穹隆纡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四语从《水经·沔水下》注校补。)。右有平原广泽,曼延旁薄。原隰陂坂,各有条格。茹芦菼乱,隐轸肴错。冲风之所去,零雨之所薄(《艺文类聚》九,《初学记》七)。
上言开漕谷湖(元嘉二十二年) 南朝宋 · 刘浚
出处:全宋文卷十二
所统吴兴郡,衿带重山,地多污泽,泉流归集,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或方春辍耕,或开秋沈稼,田家徒苦,防遏无方。彼邦奥区,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时或水潦,则数郡为灾。顷年以来,俭多丰寡,虽赈赉周给,倾耗国储,公私之弊,方在未已。州民姚峤,比通便宜,以为二吴、晋陵、义兴四郡,同注太湖,而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欲从武康纻溪开漕谷湖,直出海口,一百馀里,穿渠浛,必无阂滞。自去践行量度,二十许载。去十一年大水,已诣前刺史臣义康欲陈此计,即遣主簿盛昙泰随峤周行,互生疑难,议遂寝息。既事关大利,宜加研尽,登遣议曹从事史虞长孙,与吴兴太守孔山士同共履行,准望地势,格评高下,其川源由历,莫不践校,图画形便,详加算考,如所较量,决谓可立。寻四郡同患,非独吴兴,若此浛获通,列邦蒙益。不有暂劳,无由永晏。然兴创事大,图始当难。今欲且开小漕,观试流势,辄差乌程、武康、东迁三县近民,即时营作。若宜更增广,寻更列言。昔郑国敌将,史起毕忠,一开其说,万世为利。峤之所建,虽则刍荛,如或非妄,庶几可立(《宋书·二凶传》。)。
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 唐 · 江旻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观夫天德惟溥。亭育肇其不差。人灵本智。闻见资其愈甚。是以役成则百用不足。事逸则万物皆勤。莫不鼎铉黄金。尊崇居处。□□□□资养性灵。青襟惭于履霜。白首成于聚岳。但畏途捷径。岂所般游。风叶寒荄。忘其飘践。假使维捎挂席。终违宝岸。县车束马。讵越崇山。□未有若斯之甚者也。至人应世。为而不处。援手濡足。拯溺救焚。涤其含垢之性。复其既迷之辙。立关键。树堤防。舣慈舟于罕济之川。明慧炬于未昕之夕。当其虚往。应以真知。被薜纫兰。吞虹噬月。践赤墀而宏众妙。排翠扆而播元风。踵牧台之旧踪。袭□山之遗轨。胜业与鳌峰并峻。睿泽共鲲海同流。理绝名言。事忘称谓。可久可大。猗欤伟欤。法主姓王。讳远知。字广德。琅琊临沂人也。眇迹周(阙十字)袭于上宾之冑。非同薛族。托□于平舆之门。垂密云而洒润。御长风而纵响。道无常器。应有常伦。故得幽贶郁其枚条。潜祉被其遐构。则有叶县奇踪。雷门逸响。□□阅世。伯喈珍其异□□信遁时。威明贵其缝掖。故乃百川纷凑。沧溟浸无涯之广。累石不穷。惟岳至极天之峻。法主大父景贤。梁征北将军江州刺史。考昙选。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轻车将军陈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建安郡公。食邑三千户。鼓吹一部。班剑二十人。衮华载郁。台扃启曜。动成仪表。肃以具瞻。法主镇五石于生宫。韫三田于命府。降灵以资妙气。受鍊而浴兰池。□□漱其芳津。二仪赋其纯□望德门而直指。眷华宗而诞曜。母氏济阳丁夫人。阴祇降嫔。柔德垂美。夙有神明之契。先禀嘉祥之符尝因昼寝。梦身为飞凤所集。既寤。见赤光贯乳。遂感而娠。七日便啼。声闻于外。才经少选。而载□焉。昔浩灵受锡。仰神嗣于瑛。柱史流沙。托日精于元妙。叶符元庆。高腾圣迹。复乃流光外朗。豫显火传之教。希声内发。先闻导俗之音。既而圣纵自天。禀至知于弱植。道□□□备□□于藏往。孝友冥至。就养无方。业隆干蛊。情忘健羡。加以俯同学敩。尽锐典坟。三易述其殷周。四诗传其邹鲁著康成之韦简。听季长之丝竹。作黼藻三古。琴瑟百家。玉书见重。金籯取贵。明毁县镜。照夺清淄。乃深弃俗缠。早生厌离。寂寥爱网。牢落尘情。望元关而一息。傃苍云而长往。时有国师宗道先生。识洞幽微。智深元妙。宣风黄道。作训紫宸。九重致礼。百工兴敬。摄齐撰履。妙简英奇。法主以体二沐元风。知十升堂奥。握照庑于荆蓝之下。抱烛乘于随合之滨。宅空成性。智之所渐。沿无致学。惟几必彰。理诣希微。忘所言而知道。情遗径庭。就日损以为德。爰在冠年。虔修上法。乃有族云浮紫。偫鹤呈素。晻暧高垂。徘徊迥属。周尹候气。讵可参衡。晋野挥弦。曾何扶毂。斯盖元心广运。远结冥祥。故能幽贶不言。嘉瑞爰发。法主顾众芳以指信。因偫灵以摅抱。内战斯止。道胜则肥。去有欲之廉。息多闻之智。六经三史。缥帙缃囊。昔所研味。并皆弃绝。物色真应。耽尚元虚。吐纳六宫。去来三景。峻巢由之节。励夷皓之行。便即辟谷休粮。惟资松水。六尘不染。智照杜其氛埃。五味性空。慧口绝其甘旨。遂乃避声于衔枚之路。灭影于至阴之域。茅山华阳。即三十六洞天之第八也。峰秀龙文之鼎。水叶凤门之泉。仰三山以交真。思五便而伫圣。乃抗表阙廷。愿归岩谷。黄门侍郎贺彻。奉宣中旨。继是山栖。所须并令官给。既而雅志获从。幽襟独往。高蹈俗外。举手时人。偫公祖道。衣裾聚观。法主投簪有所。终焉是托。润淹草树。光溢林泉。拂云径以展足。援乔枝以移视。虽复金錞和鼓。独韵新声。玉琯调时。偏谐雅气。与夫道风遐畅。远秀松筠之表。胜趣挺生。孤映烟霄之外。安可乱其清越。革我寒暄。故以仙伯嗟其格高。云将谈其气远。仍值旗盖南歇。礼乐西归。法主养粹中岩。不染氛秽。隋开皇十二年。晋王分陕维扬。尊崇至教。钦味夙范。具礼招迎。辞不获命。出自山谷。长史王子相。承候动止。咨议顾言。每申谈对。法主豪墨所至。必罄今古。辞义所该。殆无遗逸。幽尚有本。固请还山。晋王重违所守。遣使将送。遂投于天窗。背岭凿崖考室。卷晦声迹。才可修行。十三年正月七日夜。端坐精思。彷佛朱衣羽人。握节而进。谓法主曰。岫隐川藏。事由独善。寓形寰宇。宜宏利益。重官品藻。以卿开教一方。可宣扬法味。开度后学。既受兹灵诰。始有应物之心焉。于是澄止水于众象。竦贞松于偫望。应运元机。盛谈名理。重关复奥。故以启其幽深。六瑚四琏。曾不矜其器用。山门著录。三千许人。并立精舍。实为壮丽。十九年。敕使郑子腾送书询问。钦尚殷勤。诚深下辇。大业七年。炀帝遣散骑员外郎崔凤赍敕书迎请。见于涿郡之临朔官。帝乃叹曰。朕昔在扬州。师已素发。今兹重睹。更有童颜。岂非道固存焉。养之得理者。六军返旆。扈驾洛阳。奉敕于中岳修斋。俄而炎德遂卑。忠良解体。欃枪远烛。格泽旁流。沈马谬三十之占。胶船无五反之慎。苍生涂炭。天命有归。大唐景运龙与。元象斯构。皇上继明理物。光宅黔元。参天二地。经文纬武。神谋广略。道属云雷。躔晷曜于已晦。缀参辰于将落。毁隅具固。□□廓清。复修衽席。还为俎豆。非夫唐风惟大。大章可以作歌。轩德如云。云门所以流咏。其孰能至于此乎。故使天成地平。其武功也如彼。戢戈归兽。其文德也如此。谅可以四三王而六五帝。蹈东户而穆南风。瑞发云星。祥应赪素。涸泉献醴。茂棘垂柔。神筵卫厨。芳蓂翊砌。巍巍荡荡。未有若斯之盛者欤。犹复役情动虑。旰食已勤。克己思治。宵衣弥笃。仁高穹昊。泽漏重泉。于是嗣兴至教。尚想元极。在昔藩朝。频经降问。法主卷怀处世。三变市朝。语默人间。一逢有道。既遇龙田。方知必举之翼。将攀凤羽。故审扶摇之势。以兹先觉。曲招恩礼。累有陈闻。乞还江外。乃诏洛州资给人船。并施法服。敕润州于旧山造观一所赐田。度道士七十人。以为侍者。贞观九年四月至山。敕文遣太史令薛赜校书郎张道本太子左内率长史桓法嗣等。送香油镇䌽金龙玉璧于观所。为国祈恩。复遣朝散郎萧文远赍玺书慰问。并赐衲帔几杖等。皇太子以其年六月。又遣将仕郎张万迪送香油龙璧。供山中法事。敕又遣桓法嗣送香。八月十三日至观。法主沈吟久之。方遣恭受。谓弟子曰。此香何能烧尽。可分四近诸观。广供斋讲。冀能感彻。十四日午时。适因睡寤。喜形于色。侍者在旁。咨问所以。答曰。吾向暂游洞宫。仙官见报。欲以疲朽补为仙伯。名位已定。行在不久。十五日。沐浴冠带。焚香正坐。集诸弟子。述圣朝立观之由。励学人策勤之志。十六日旦。忽闻异香入室。鸟兽哀嗥。顾谓侍者曰。日时早晚。曰辰时。乃应曰好。即转身平卧。自正衣冠。九易之形。一朝解束。春秋一百二十有六岁。肢体柔软。颜色不变。停殡句馀。倍胜常日。州遣行参军马君伟讣山吊祭。并以状奏闻。越二十八日。以符竹托祔定录神山之右。夫剑解之道。皎昧难知。至于刊名伯札。勒功仙品。青铣成文。召帝晨之旨。紫玉为简。锡太元之命。建图独立。总要偫灵。若得之于千载。犹逢之于万劫。自许葛以来。未之有也。初法主从容谓所亲曰。国家为吾造观。恩德极重。自惟徵应。恐不见其成。至是时也。斧斤始就。前刺史辛君昌与五县官人爰集山所。定方准极。八桂运于瑶阜。五杏伐于缁林。堑荆峰而求宝玉。决河宫而取珠贝。郢人负其涂器。般匠献其奇斤。百姓子来。四方悦服。□排若堵。锸动如云。商略云崖。考量泉石。乃于积金洞门之右。太元降真之地。其山则峰岫开天。逼乾行之峻。溪谷括地。穷艮象之深。滴沥县流。因风振响。葳蕤乔木。承云聚翠。于是式摹大壮。建其精宇。据修原而却指。陪秀岭以斜列。飞陛排云。危墉列汉。构元栌以轇轕。累丹栱以崔嵬。俨香阁于烟空。郁珍台于倒景。乌容拂晓。假道璇题之间。兔色分宵。晦影绮统之侧。埃壒灭而瑶甍远。寒暑隔而宝殿深。绮霞共藻棁争辉。清风与琅玕竞响。披轩回眺。郁郁之千岩不穷。凿牖俯临。苍苍之万壑同色。螭龙鳞甲。动青玉之镫。云雾光芒。列赤璚之案。罽□九色。杂流苏而回卷。华幡百戏。拂藻井而斜萦。霜钟韵凫氏之音。仙盖尽轮人之妙。列邛佺于东序。憩羽客于南荣。檐度元霜。庭凝绛雪。昔汉宗宗万乘。元宫才峙于豫章。齐侯九合。正寝止闻于拱柏。未若纶诰爰发。雕砻胜地。元都万雉。植立天窗之间。萧台九层。辉耀洞天之表。故以一罄昆骊。中贫海渎。又于内殿奉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一躯。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写空歌之。遐迩归依。人天赞仰。法轮常转。洪恩不替。州伯武陟公李使君讳厚德。真人冑裔。衣冠旧绪。天潢分其远派。帝圃竦其旁枝。政循化穆。途谣里颂。崇信法门。义不忘本。弟子陈羽。弱年服道。暮齿不疲。禀洞神之言。得入微之致。平昔应徵。已当付嘱。今兹综理。复隆堂构。弟子王轨。夙挺机缘。幼恭德宇。钻仰闻于奥室。举措循于纲常。清言馀论。演畅有归。羽等乃与远近同门。道俗耆旧。以为日月回薄。总盈缩之期。春秋递代。运盛衰之道。实宜腾芳垂茂。远播清尘。但韦编既绝。宣尼深易道之叹。简书遽落。束皙补由庚之辞。是用树彼高垣。题其琬石。立言纪事。传诸不朽。上愿皇图定七百之基。符千载之运。同玉京而等固。与金阙而俱遥。敢述嶶猷。乃为铭曰。
生灵蠢蠢。世界悠悠。吉凶并骛。爱恶相谋。如彼蕣华。望晷不留。如彼蕙菌。弃朔无秋。至人显用。夙膺元箓。胜己克勤。导扬斯属。非相游道。无言匡俗。物有可甄。宁惮濡足。几探其妙。鉴献其明。鍊微毓德。凝元肆情。才高楚泽。价重秦城。义堂纵辩。文路蜚英。迹沦青嶂。声迩丹屏。蹈礼河滨。当仁茨岭。师臣是属。如纶攸骋。爰召瑰材。构兹严整。伟哉瞰迥。壮矣淩虚。仪形元圃。辉映方诸。櫩垂謺璧。甍间连珠。岧峣仙阜。煜爚神居。迷迭香阶。合昏奇树。扰𪊲遥集。驯蜺迥赴。入岁招缺。骑箕引傅。蔽亏日月。杳冥云雾。化周道息。静鉴潜神。鸾旂宛宛。象躅鳞鳞。乘飙叔茂。析理元宾。永言终古。无绝清尘。
夜渡吴松江怀古 初唐 · 宋之问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淞江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气出(一作赤)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
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唐 · 钱起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引用典故:使星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兴中寻白雪(一作碧落),梦里过沧溟。
夜月松江戍,秋风竹坞亭。
不知行远近,芳草日青青。
渔父歌(《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志和有《渔父词》,刺史颜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倡和。”) 其一 唐 · 张志和
押寒韵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一作梧)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送丘员外还山 中唐 · 韦应物
押词韵第十五部
引用典故:辽鹤 高阳族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諠,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一作匪)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送刘评事 中唐 · 韦应物
押词韵第六部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中唐 · 刘长卿
押质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引用典故:投笔
一(一作早)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
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慄。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
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一作宝韵上人)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曲江僧向松江见,又到天台看石桥。
鹤恋故巢云恋岫,比君犹自不逍遥。
荅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唐 · 白居易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
松江初有(一作上)月,伊水正无风。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其夜,余在龙门石楼上望月)。
晚起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秋寄微之十二韵 唐 · 白居易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
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
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
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比在杭州,两浙唱和诗赠荅,于筒中递来往)。
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
馀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
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
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
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
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
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
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唐 · 白居易
五言排律 押歌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震泽平芜岸,松(一作吴)江落叶波。
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
水面排罾网,船头簇绮罗。
朝盘鲙红鲤,夜烛舞青娥。
雁断知风急,潮(一作湖)平见(一作得)月多。
繁丝与促管,不解和渔歌。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自此后在苏州作) 唐 · 白居易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
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
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
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
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
初黔军厨突,一拂郡蹋尘。
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
萍醅箬溪醑,水鲙松江鳞。
侑食乐悬动,佐欢妓席陈。
风流吴中(一作地)客,佳丽江南人。
歌节点随袂,舞香遗在茵。
清奏凝未阕,酡(一作朱)颜气(一作酡)已春。
众宾勿遽起,群(一作郡)寮且逡巡。
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
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
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依来篇七言八韵走笔奉荅兼呈微之 唐 · 白居易
押有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白首馀杭白太守,落魄(一作拓)抛名来已久。
一辞渭北故园春,再把江南新岁酒。
杯前笑歌徒勉强,镜里形容渐衰朽。
领郡惭当潦倒年,邻州喜得平生友。
长洲草接松江岸,曲水花连镜湖口。
老去还能痛饮无,春来曾作闲游否。
凭莺传语报李六,倩雁将书与元九。
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贵一年年入手。
池上作(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地也。) 唐 · 白居易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沈沈。
丛翠万竿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
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
泛然独游邈然坐,坐念行心思古今。
菟裘不闻有泉沼,西河亦恐无云林。
岂如白翁退老地,树高竹密池塘深。
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
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洛阳冠盖自相索,谁肯来此同抽簪。
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唐 · 白居易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平生见流水,见此转留连。
况此朱门内,君家新引泉。
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
与君三伏月,满耳作潺湲。
深处碧磷磷,浅处清溅溅。
埼岸束呜(一作鸣)咽,沙汀散沦涟。
翻浪雪不尽,澄波空共鲜。
两岸滟滪口,一泊潇湘天。
曾作天南客,漂流六七年。
何山不倚杖,何水不停船。
巴峡声心里,松江色眼前。
今朝小滩上,能不思悠然。